一位苍生大医的40年临床经验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真正决定一个人在某一行业能否走得久远,要看他对这个行业是否热爱。

他15岁正式学中医,因为看到《伤寒论》中张仲景说,当一个医生要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中以保身延年。他觉得这门学问很好,一定要学到手。这个人叫吴拱成。

昔年,他一边耕作,一边背诵《伤寒》、《温病》、《内经》、《医学三字经》中的条文,以至是脱口而出,滚瓜烂熟。《医学三字经》,他只看三遍,就能背出来。他从不怕背书,每背熟一篇都会在将来运用时有惊喜。

吴先生说,他感觉自小背经典,不仅背得好,而且记忆力也会变好。

吴先生拿出一本雷少逸的《时病论》说,这本书当时才三毛钱,1972年出版。

我们要买这本书,当时都不容易,这还是复印版。因为书极其少而珍贵。吴先生拿到手中,不是去怎么阅读,而是用功去背。真读书,要拿出背书的功夫。

为何吴先生能嗜书如宝背下来呢?吴先生认为,书在你手里还不一定是你的,背下来,书就是你的了。

吴先生没有读初中,背的书比许多大学教授还多。有人说,连初中都没有上,怎么能够记熟这么多古文,连医学院校一堂课也没有上,怎么能拿到医师证药师证?

他的恩师说,考虑到他年纪大了,建议不要考内科,考一个专科。

他说:“只要有个机会,我一定考过,而且要以高分数好成绩考过,要考就要考名列前茅。”结果医师考试成绩在前三五名内,药师考了第一名。1987年考上了助理医师,1994年考出职业医师,2001年考上职业中药师。

吴先生说,是中医救了他,他感恩中医,没有中医,就没有今天的他。吴先生2008年皈依佛门,开始背诵《心经》、《大悲咒》、十小咒。

现在书多了,可背在脑瓜子里的东西却少了,反而不如以前人。

现在孩子很难有以前那样惜书爱书背书的精神,大都孩子认为爱书只是多买书,多藏书,多阅读书,不知道最大的爱书表现就是背经典,背警句名篇。

文化要自己喜爱去学,即便没基础,想学,永远不晚。

22岁那年,在生产队时,中午在田里吃饭。有一位老高中生,他不认可吴先生的知识,认为他只读小学没读高中,便要考考他,说,小吴,你学中医,开方给人家治病,效果很好,但今天不是考你治病,要问你一个问题。

我们这里常说的湿,你是怎么治怎么理解的?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答不出来,或者答不全面。

当时吴先生正好读到雷少逸的《时病论》,里面有一篇非常经典的治湿之道,他觉得这篇很好,很喜欢,就把它背下来了。

吴老先生像师父诵经一样,一气呵成,把这段文字背了出来:“前人倪松亭云∶治湿之道非一,当细察而药之。如湿气在于皮肤者,宜用麻、桂、二术之属,以表其汗,譬如阴晦非雨不晴也。亦有用羌、防、白芷之风药以胜湿者,譬如清风荐爽,湿气自消也。水湿积于肠胃,肚腹肿胀者,宜用遂、戟、芫、牵之属以攻其下,譬如水满沟渠,非导之不去也。寒湿在于肌肉筋骨之间,拘挛作痛,或麻痹不仁者,宜用姜、附、丁、桂之属以温其经,譬如太阳中天,则湿自干也。湿气在于脏腑之内,肌肤之外,微而不甚者,宜用术、苍、朴、夏之属以健脾燥湿,譬如些微之湿,以灰土糁之,则湿自燥也。湿气在于小肠膀胱,或肿或渴,或小水不通,宜用二苓、车、泻之属以渗利之,譬如水溢沟浍,非疏通其窦不达也。学人能于斯理玩熟,则治湿之法,必中鹄矣。”(按∶此论可为治湿之提纲,医者勿忽)老先生接着说,当他把这段从头彻尾背下来时,这位老高中先是发愣,然后不断地鼓掌鼓掌。

那时他就觉得要当好一个中医生,临床要硬,理论功底要高。

中医文章里的千古绝唱,如果不背下来,说明真不够虚心好学。

汤头三百首,每个汤方都是重点,每一首都价值千金。遇到临症疑难时,你会变得越来越行。

现在有不少人认为古汤方难治当今病,如果它都没有把古汤方搞熟,没有对证,怎么能治好病呢?

经典基础不背熟,想拜师,哪个老先生喜欢你?

他读《伤寒论》,每个字都熟透,不放过。临床上可以直接绕过四诊八纲,一个病症过来,立马有灵感,条文方药一出,就有疗效。对号入座后,一用上,百分百很快。

17岁那年,他就开始帮人看病开处方。

一老农民,老是呕出清清白白的痰涎,胸中满闷,吃不下东西,还时常眩晕。

就这几个症状,我脑瓜子很快跳出熟背的《金匮要略》条文,在痰饮咳嗽病篇条文记载到:“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本身小半夏汤(半夏、生姜二药)就是治痰饮呕吐,乃止呕方之祖方,加茯苓能去痰水,导水下行。

干脆就开这三味药,半夏15克,生姜5片,茯苓30克。

我交代这农民煮开后,一点一点地喝,痰要靠药力一点一点地化。

谁知三包吃完后,痰就消了。

小试牛刀,那种成就感令我对经方有这无比浓厚的兴趣。

低热缠绵,小柴胡而解

18岁那年,第一次出诊,到渔湖镇,看的是一个反复发烧一个月的妇人,50岁,腋下38度,低热缠绵不退,食欲不振。其间有输液打针,中西医都用,可就是反反复复。

我一看,脉弦口苦,往来寒热,这不是小柴胡汤证吗?

当时初学中医,根本不晓得久热不退要查血和其他辅助科室检查,只想到《伤寒论》说,少阳证,不必悉具,就可处方。《伤寒论》上讲,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伤寒论》讲,伤寒中风,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我看符合小柴胡证,就开小柴胡汤加葛根、花粉、银花、连翘。柴胡15克是解表,10克疏肝,5克升阳。

结果病人一副烧退,三副就好。

五体投地治鼻炎

一问到鼻炎问题,吴老就来精神了,说,门诊鼻炎多,脾胃病多。

如果用药品难以彻底治好,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很有效果。

我自己2008年的鼻炎,自从用了这方法后,到现在七八年了,都不复发。

现在,即使你没鼻炎,周围亲朋好友,一定会有鼻炎。现在没鼻炎,难保将来没鼻炎。

这个招法叫五体投地,练的时候腿脚都能收缩,抱团,如同佛门大拜,一个下来,呼吸就畅快了。

我每天做30到50个,做完后一整天精神。

我的病号很多,以前在医院时,如果鼻炎,人就没什么精神,通过这样调节,我开处方,就能一气呵成。

这动作明显可以增强肺活量。不仅练肺,也练心肝脾肾脏,还练筋骨血脉。

一个动作下来,没有地方不牵动到。

玉女煎疗温病热入血室

吴老每天虽然看很多病,很少用没有汤头的处方,以前的处方是古人百炼千锤出来的。

大家都知道小柴胡汤能治伤寒妇人热入血室。

温病热入血室怎么治?

一40多岁妇人,逢大暑季节,连续发热5天都没退,口干心烦,舌头红,脉跳得很快,耳朵都嗡嗡作响。

一问,正好月经来临。

一下子想到《温病条辨歌诀选要》讲到:妇人病温经适至,热入血室邪陷里。玉女煎中加竹叶,神昏痉厥可用此。

这汤方歌诀,在老先生嘴中背出来,居然有唐诗宋词韵味。

结果第一副吃完就基本好了,三剂痊愈。

甘麦大枣合生脉饮治脏躁(癔病,精神分裂症)

江西女子,26岁,生完孩子不到一个月,突然神经恍惚,老是哭,不能自主,还老打哈欠,短气自汗,每天发作十多次,家里人忧心如焚。

有人说是神经病,有人说是鬼上身,西医则说这是癔病。

《金匮要略》条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根据病人气阴两虚,短气自汗,加进生脉饮,五剂,病就好了。

炙甘草10克,浮小麦20克,大枣10枚,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8克,枣仁10克,茯神15克。

经期感冒用小柴胡

30年前,一20岁女孩子,发烧一个多星期,当时用了中药西药,没有好,怀疑是病毒性脑炎。

女孩母亲说女儿晚上经常惊叫有鬼。只见发热一阵阵,上午轻,下午重,到傍晚时说胡话。

问月经。恰巧发烧期间,女孩子经水来潮。

这时《伤寒论》条文,从脑海蹦出来:“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小柴胡汤主之。”

由于病人脉象带数,用小柴胡汤再加生地、赤芍、丹皮,一剂烧退,三剂痊愈。

癃闭急症一妙招

老先生经方时方一起用,小招法也不放过。

一五岁小男孩,突然小便闭塞不通,在镇里医院治不好,就送到市医院去,因为急性尿潴留太久,情况紧急,要立刻导尿,当导尿管根本插不进去。

泌尿和外科医生,同时会诊,考虑输尿管异物堵塞,想要立即手术处理。

而家属考虑到手术后可能影响生长生殖,可情况紧急,又不知如何,便叫我过去帮忙。

到医院,家属个个愁眉不展,进退两难,我一方面安慰家属,一方面劝他们要尊重医生的手术方案,同时也介绍一个安全的简单验方,让他们不妨试一试。

即蒜头100克,盐100克,捣烂如泥,炒热后,用布包,敷在膀胱小腹部位。

他们听到后立即去做,大概20分钟,小孩便叫嚷要屙尿,顺利地屙出300毫升清白尿液,家属们欢呼雀跃,医生也高兴。

当天下午就办理出院,回家后一切如常。

冷积便秘,一方千金

17岁下半年,在生产队劳动,农民有什么病,我就按书的处方去看,结果大部分都有效,于是一边更用功读书,一边更努力治病,一个经验一个经验地积累。

我发现有些处方熟练到滚瓜烂熟,可能一辈子只用一次,但用一次,就很有效果。

23岁那年,碰到一个60岁的农民,贫血很严重,怀疑有钩虫病,十多天没大便,肚脐周围像刀割那样疼痛难忍,手脚却凉冰冰。

脐腹疼痛,手足不温。冷积便秘,脾阳不振。

恰巧另一个医生在场,询问一些治疗方案,我说,这病人舌淡苔白,脉沉弦,属于脾虚冷积便秘,当用千金温脾汤。

千金温脾附姜参,归草硝黄七味烹。寒热并行兼补泻,温通寒积有奇能。

当我详述理法方药时,医生也点头叹服,就开一剂,当天熬好,一喝,这农民拉出十多块臭屎,肚子就不痛了,手脚温暖,身体就好了。

这张处方虽然只用一次,但一辈子都记得。

我们再看,千金温脾汤是孙思邈《千金方》上的名方,也是温下的代表方。

方子有附子、干姜破冰积,让肚子暖起来。人参、当归、甘草补气力,让肠子有力量。大黄、芒硝,涤荡食积,让糟粕往下排放。

七味药让肚子暖起来,肠子有力量,糟粕往下推,所以大便通,疼痛止。

几块钱比几万块还重

真正善学习的人,是不会有门派分别的。

吴老先生不仅热衷《伤寒》,对《温病》更是如数家珍。条文,名方,信口拈来,对号入座,桴鼓相应。

在南方,温病比较多。2003年7月,揭阳人民医院,请老先生去出诊一病,疑难杂病找中医,而且要找中医的经典古籍。

一黄姓病人,32岁,农民,半个月前在家,发烧不退,送到当地医院,住了六天院,消炎退热吊水,病情有增无减,就是不能诊断出何病。

于是往上一级市医院送,又住一个星期,该查的都查过了,可就是没办法确诊,怀疑是虫病,但用了药,没效,十多天单医药费就用掉一万五千多。

主治医师跟老先生说,你要看的所有病历检查都在这里。

吴先生说,不用,中医诊断疾病有自己的一套东西,我按照我的思路辩证,那些检查报告,我也不是能全看懂。

吴先生发现病人舌苔白腻,脉象濡缓,身体发热,吃不下饭,又怕冷,浑身上下倦怠无力。

不用几分钟,吴先生说,就按湿温处理,湿重热轻,又带有表症,用藿朴夏苓汤加减。

藿朴夏苓加杏蔻,泽猪薏仁豆豉添。通宣除湿湿温治,湿重热轻表症兼。

短短四句话的方歌一出来,就把治温病的藿朴夏苓汤要点,湿重热轻兼表症点出来。

藿香10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杏仁10克,白蔻仁5克,猪苓15克,泽泻10克,薏苡仁15克,石菖蒲10克,茵陈15克。三剂。

病人当天煎服第一剂药喝下去,发烧就退了,不用医院再用一片药,精神转好,第二天服第二剂药,胃口来了,第三剂药没吃,就办理出院了。

后来给他再用调中益气汤调理半个月,起居劳作恢复正常。

吴先生擅长用补中益气,调中益气,以及升提汤,治疗病后中焦受伤。

调中益气汤是补中益气汤去当归、白术,加木香、苍术,还可加藿香、陈皮,调理中焦。

升提汤是补中益气汤加羌活,能走得更高,清阳上得更快。

现在湿温病,消炎泻火,能把热打下去,但是湿打不走,这时藿朴夏苓汤就派上用场。

有藿香、杏仁、淡豆豉,宣散开表,把邪提出来,作用于上空天部。半夏、厚朴、蔻仁,和胃宽中,把中间满闷消下去,作用于中间地部。茯苓、泽泻、猪苓、薏仁,四味药,淡渗利湿,给邪以出路,让湿浊从胱肠带出体外,作用于下面水部。

有人说,这个汤方难记,大家看,用药如用兵,这样一分析,从海陆空三军作战来看,这汤方化成灰都认得,可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分析一次,一辈子记得。

藿朴夏苓汤分为三组兵团作战,湿重于热兼表证。利水的茯苓组,是海军。燥湿除满的厚朴、半夏组,是陆军。宣散表邪的藿香组,是空军。

大家想一下,夏秋天,发热后去消炎打吊瓶,舌苔白腻,吃不下饭,浑身不舒服,热火退了,可是满身湿气困重,是不是很适合这个方的病机?

牙痛“绝配三味”至为珍贵

一般俗医,有一秘法会私用不传,吴先生说,我是恨铁不成钢。

也就是说,巴不得把最好的东西灌输到学生们身上。

就拿这一张凤阳方来说,这可是吴先生数十年来治牙痛的斧头方,铁锤方。

凤阳草医在潮三角遗落了不少凤阳传承妙方。

当时刘济勇老师就希望把凤阳遗方收集起来,想不到我们在这里能得见一凤阳神方。

谈到这方子,先要谈到吴先生的师父,师父叫刘百明,开创了济和堂。

刘老前辈是实至名归的名老中医,吴先生曾经在17-25岁,7年里头跟随刘老前辈临症。

当时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吴弥漫教授跟老先生是同门师兄弟,关系非常好,他们常切磋学问。

而刘老前辈一天看病常达数百,人以为奇迹,最多时,老先生算过,一天看384号病人,这让人难以思议。

我们一听,遂明白吴先生一天看140多病人,还并不觉得疲累,原来是有师承的。

没想到,潮汕地区,居然如此卧虎藏龙。

这张牙齿痛的凤阳方,吴老说,齿痛是多发病常见病,曾有一个老妇人,拿着一张破旧的小方子,方子上只有三味药。地骨皮20克,白芷10克,骨碎补10克。

她拿这方子到济和堂抓药,并且说这方子治牙痛很有效。

老先生谨记在心,说,我几十年来以此方为基础,加味变化,治牙痛,疗效满意。

《中医基础理论》讲,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但凡牙齿松动痹痛者,用这小方合玉女煎,退虚火,止牙痛,疗效不错。

又因牙龈肉乃胃之络所系,故凡牙龈肿痛者,以清胃火为主,用这小方合清胃散。

如此熬夜肾虚,或暴饮暴食,胃火重,常见的牙痛,这样运用,既简单,又有效。

我们听完后,茅塞顿开,治牙痛又多了一样法宝,辨证论治,加特效三药。

这里附上张景岳的玉女煎跟李东垣的清胃散方歌。

“玉女煎用膏地黄,麦冬知母牛膝帮。阳明有余少阴损,头痛齿痛吐衄尝。”

此方清阳明胃火,养少阴肾水,逢年过节,熬夜伤阴,煎炸燥胃牙痛的,此方滋阴与清火并用。

石膏15克,熟地15克,麦冬6克,川牛膝5克,知母5克。“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热,牙痛齿痛此方煎。”升麻5克,黄连2克,当归2克,生地2克,牡丹皮3克。李东垣的

方子很多剂量比较小,在《医方集解》中还加入石膏,清胃力更强。

老年伤暑宜升提中气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乐此不疲。中医是我最爱,我乐在其中。

吴先生的姐夫在香港开诊所,病人非常多,得知吴先生临症多有奇效,又没办法当面切磋交流,就希望吴先生整理些行医心得。

吴先生谦虚地说,我文化水平低,整理起来让人笑话。

现在,不是老师不肯教,学生们有心愿,老师没有不帮的,学生们真想学,老师没有不倾囊相授的。

吴先生讲了老母亲伤暑的情况。

老母亲70多岁,在大暑天突然神疲乏力,发热出汗,口又渴,心又烦,饭吃不下。

刚开始吴先生断为暑热夹湿,开清暑化湿之药,居然没有效果,照样浑身酸重难受。

老先生仔细再研究,说,脉虚,而且老母亲向来有子宫下垂,年老中气不足,舌头又淡白,不仅是单纯暑热夹湿,还带有气津两伤,不能单纯清暑化湿,还要益气生津。

突然李东垣先生的清暑益气汤跳出来。“东垣清暑益气汤,二术参芪青陈甘。曲柏葛根归麦味,升麻泽泻枣同姜。”

吴老稍微加减:党参15克,黄芪15克,苍术8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炙甘草5克,麦冬12克,五味子8克,神曲15克,黄柏10克,葛根10克,升麻5克,泽泻10克,甜牛力15克。

结果老人家一吃药,身体酸痛就好,三剂吃完,人有力了,周身困重消失,这是暑湿退,元气复的现象。

这个例子,给我们一个启示,老年人得了这些风雨寒暑的病,要考虑升提中气,中气不够,药力发挥不出来。这叫气虚不运药。

吴先生因此也非常重视健脾提气,补中益气,升阳除湿。更加推崇李东垣的《脾胃论》。

舍症从脉治“阳亢”头晕

常有青年学子问道,该如何学中医?

老先生说,如果是师父带徒,很快就会看病,中医要突出辨证论治,不能看表面。

一个药局的副局长,他刚进我门诊就说,吴医生我这是肝阳上亢头晕,给我降压泻肝吧!

平常一看,两颧红,很容易被表象迷惑。

但我开方不是看症状,症状有时是假象。

因为病人舌苔有齿痕,色白,脉又一派濡缓,乃脾虚夹湿。

一问大便溏软,你就要舍掉颧红的症象,而顺从濡缓的脉象,这叫舍症从脉,要当作脾虚夹湿辨证来治,用六君子汤加味,几次大便头晕就好了。

中医不能按病名用药(荨麻疹)

症常有假象,病也不一定是真实。

有人认为诊断出疾病来,对症用药就好,比如皮肤病用皮肤药,胃痛用胃药,腰痛用治腰药。

吴先生说,不能这样看病。

临证几十年,一肚子精彩的医案医话,真是出口都是发人深思的案例。

一个40岁的贵州妇女,车祸后,住在医院里,一个多月,身体外伤慢慢恢复,可得了荨麻疹,半个月用抗过敏激素,不仅没有压下来,还加重。

如果是平常看病的医生,见到荨麻疹,他就会想到消风散。

年轻的中医,很容易就会开出消风散。

可吴先生说,我看病的时候,先看她脸色白,舌苔白,脉虚弱,而且不自觉地流汗,还心慌。

这明显是气虚,卫表不固,于是我开桂枝汤加玉屏风散。

结果一剂就大效,三剂出院。

这是气阳两虚,肺卫不固。

消风散有两条,都能祛风,一条是清热除湿,一条含有健脾,健脾的这条用了也会有效。

老人痰厥

老奶奶80多岁,痰厥在喉,音声难出。一切脉,滑利,痰浊壅盛也。

方子:法夏10克,胆南星10克,炙甘草5克,橘红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石菖蒲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藿香10克。

怪病多痰,久病体虚,老人家卧病在床,痰湿纠结,脉象滑利,既有体虚,又有痰湿壅盛,所以用六君子与温胆汤相结合。

培养青年中医

如果不会辨证论治,就开中药方,那不是弘扬中医,反而会害中医,是无效的。

我外甥女48岁,虽然考过中医师,但在临床时却没底气。我叫她每周六过来跟诊一天,教给她治疗疾病的思路跟感觉,她用过后有效果,就乐在其中,然后一直主动过来有三年。

尝到甜头了,就会坚持,这叫食髓知味。

中医的疗效就是中医的生命力,医子尝不到这甜头,如何乐在其中,如何乐此不疲。

现在具有带教能力的中医太少了,中医是薪火相传,自己临床信心足,才能带出信心足的弟子,自己铁杆,才有铁杆的学生。

他放弃在大医院上班的优秀条件,跑到云南边缘地带,培养了3000名中医针客。

这位黑求恩兄弟,一位极度热爱中医的黑人朋友,人家问他,为何能坚持这么做?

他说,他的父亲从小教导他,如果你能干善事,你却没有去做,就等于犯罪。

有这么严格伟大的父亲,才有这样出色的儿子。

望而知之者谓之神

我有强烈的中医情结。

中医望闻问切很重要。中医基础里,很抽象的说法,比如大汗淋漓,是急危重症的表现,在临床上看是很有道理的。

一次下班时,看到一个病人60多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如豆如珠。我叫他立即到医院住院,还要重点检查心脏,这个病人一定是心梗前期,还不到心绞痛的时候。病人立即到医院住院,医生一检查,果然,惊讶地问,为何这么及时来了?

病人说,因为吴先生说要赶紧住院。

通过中医诊法,可以提前发现做好防治工作。

我的恩师刘百明先生在带学生看小儿病时,有个三岁孩子,看起来普通的喘气,并没有迹象。

老师感觉到很奇怪,如临大敌。

一般喘气再重,老师都开药,而这个喘气不厉害,老师却特别交代要在医院严阵以待。

结果这孩子下午就死掉了。

当时,刘老前辈还在带徒弟,5点多不到,学生们都不解地问老先生为何?

吴先生说,这孩子额头天庭黑色,乃黑水凌心,这种情况早发晚死,晚发早死。

从此我对望诊更加重视。

有一位病人叫我过去看他爸爸,久病卧床,过去看时,老人家循衣摸床,搓空理线。

久病面红,乃戴阳之症,阴阳将要离绝。

我跟他说,久病脉浮,一两天命。结果第二天这老人家就走了。

所以望诊很重要,中医里寥寥几句话,我们读起来看似很抽象,可运用起来,都是精髓!

跟诊有得(全是干货,值得收藏)

1、刘百明先生自拟一个南方常见胃痛方,符合气阴虚,又夹湿的人参谷芽和胃汤。

2、妇科白带多腰酸,肾虚夹湿,六味地黄汤加白小娘(南方治肾湿特效草药,别名:白意根、白背叶根、白娘仔、狐狸尾根。味淡、药性平。具有益肾、补虚、固精的功效,可用于各种男女败肾)、甜牛力(牛大力)、萆薢。

3、妇女洗衣服洗碗,着风凉伤水,关节痹痛。风寒湿都不明显突出情况下,拟用一个风湿合剂(四妙散加味),比较综合,没那么偏颇,效果不错。苍术10克,黄柏5克,薏仁15克,牛膝10克。忍冬藤15克,络石藤15克,鸡血藤15克,桑寄生15克。防己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秦艽10克。

4、便血,痔疮出血,大便又硬,用槐花散加味,槐花10克,黑荆芥10克,黑侧柏10克,枳壳10克。防止大便干燥,加增液汤,玄参15克,生地15克,麦冬10克。让大便由硬变软,容易排,常加草决明30克,炒莱菔子15克。此二药通便消食,减肠压好,乃中医学院吴弥漫教授最喜用的软便二药。

5、、现在秋天到了,既干燥,外面又凉,凉燥比较多,要温润。杏苏散常用。

方歌:杏苏枳桔橘夏前,苓草枣姜为末煎。外感凉燥咳嗽止,轻宣温润化痰痊。

吴鞠通杏苏散轻宣润燥,适合秋天干燥久晴不雨,所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年代,天凉咳嗽咽干。老先生说,如果喉咙痒痒的,用杏苏散合止嗽散,干咳流鼻水,秋燥就是这表现。

6、睡不着觉,翻来覆去,烦躁汗出,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老先生说,大便拉稀不成形,还要加温胆汤,温胆汤治肠道里的痰湿,这样合方治疑难恰到好处。古人讲,奇方治不了则偶之,单方拿不了,就合方。

7、小孩子鼻炎,咳嗽,怕风冷,苍耳子散。苍耳子8克,白芷8克,辛夷花8克,薄荷8克。咳乃气机不顺,加杏仁8克,桔梗8克。痰湿多,可加进二陈汤。如果咽喉还痛,鼻炎伴咽炎,化热了,加银花8克,连翘8克,黄芩8克,岗梅12克。岗梅在南方又叫土甘草、秤星树,乃风热咽痛特效药也。

一个鼻炎伴咽炎,常见小儿病,化裁就这么简单灵活。

8、舌苔淡白,痰湿犯肺的咳嗽,用枳杏二陈汤,即二陈汤加枳壳、杏仁。

9、常碰到肺炎或感冒的病人,用了清热消炎药过后,咽喉都闭住了,一般西医只消炎下火,不能下痰湿,不知化痰开结,舌苔白,是要用温药半夏厚朴汤。

10、女人痤疮一般要考虑月经,像月经比较慢,肝郁脾虚,不能用清热解毒,用逍遥散加丹参、益母草,经水通调了,痤疮就好。

11、中药荆芥、薄荷,都要后下,不后下煮太久,芳香一挥发,效果不太好。

12、白领容易着急紧张,胸闷,血脂高,用四逆散疏肝解郁,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茯苓、泽泻利水消肿。气血水一起调。《黄帝内经》讲,通调水道,水津四布,身体就好。

13、贫血不单要考虑脾胃后天之本,还要考虑肾先天之本,少气懒言,腰酸心慌,补中益气汤还要加补肾的杜仲、狗脊、牛膝,养心的枣仁,茯神,全面调理。

14、很多人体虚,直接用黄芪、党参、当归煎水喝,这是食疗型,真正中医要君臣佐使配合,才有效果,打仗不能光杆司令。

有位西医气虚,给他开补中益气汤有效,后来他自己按每味药10克去抓,没效,再按原方原剂量开就有效,问为什么?中医有君臣佐使,像炒菜,主菜跟调料配菜等分就麻烦了,党参、白术、黄芪是主菜,升麻、柴胡是配料,不能喧宾夺主。临床上是很微妙的,有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5、老人气虚,脏器下垂,补中益气汤加羌活3克,又名提气散,还要加枳壳10克。

16、慢性结肠炎,年轻人很多,大都是吃出来的,老拉肚子,一天多次,脾虚夹湿,用参苓白术散。有热毒,加蒲公英、败酱草各15克。

我开参苓白术散,少用薏米,因为一些药房偷懒,薏仁不炒,或炒不到火候都不行,凡是健脾的,都要炒过,比如炒白术,炒薏仁,炒到金黄味香能醒脾化湿。我常用苍术代替,参苓白术散加苍术10克。对于脾虚湿盛的肥胖,还可以再加大腹皮10克减肥除湿。但是冰冻饮料水果不可再吃,矿泉水凉茶也要少喝。

17、感冒有时不是风热的银翘散,也还没到风寒的荆防败毒散程度,我自己拟了一个处方,开辟这张处方,治四时感冒,荆芥8克,薄荷10克,后下。防风10克,白芷10克,苍耳子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岗梅15克,甘草5克,天花粉10克。常有些病人吊针几天,乃至一周都不好的,这个方子,两包就好了。如果表症重,加羌活8克;胃肠差,去掉银花、连翘,加藿香10克,陈皮5克。

老先生本身治四时感冒就是一绝,这张处方可说是家传之秘,我们问老先生能不能公开?老先生说,没有秘密,这张感冒方临床用,效果很好,很灵活。

18、头晕眼皮重,拉不起来,或耳鸣或鼻塞,是气虚,清阳不升,益气聪明汤。方歌:益气聪明汤蔓荆,参芪升葛黄柏并。再加芍药炙甘草,耳聋目障服之清。

19、小儿体虚,补中益气汤用得很多,常加枳壳,补中带消,才会吸收。

20、鼻子咽喉都发炎,但消炎下火很难好,这是过度饮食伤了脾胃,脾胃虚则九窍不利,常用到半夏厚朴汤合温胆汤。

21、气阴两虚,用补中益气汤时,把党参、当归换成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立马化温补为清补,很灵活。

22、肾虚夹湿很多。夹湿热,用六味地黄加三妙散。夹寒湿,用六味地黄加肾着汤。临床很多微妙的地方,有时相差一点点,就是另外一个证型。

23、月经一来就拉肚子,脾胃太虚,用调中益气汤,就是补中益气汤去掉当归、白术,加木香、苍术,还可以加藿香、陈皮。睡不好觉,加养心养神的药,枣仁、茯神。

24、生气,胸闷,胃胀,有肝郁,也有脾湿,四逆散加六君子汤。

25、慢性鼻炎气虚,寒痹,益气开表,玉屏风散加苍耳子散,这样灵活合方,有信手拈来之感。

26、临床上有种咽炎,病人老说,医生我喉咙烧,有气在那里,不舒服,一治胃就好了。这类病人常常看什么事情都不顺眼,多疑,还怀疑自己是肿瘤,其实是痰气互结,半夏厚朴汤加温胆汤。

27、睡不着,又胸闷,反酸,这是胃不和则卧不安,用温胆汤,专治胆胃不和,睡眠不安,但还要加疏肝来治胸闷,为何?因为肝气布胸胁。故温胆汤加柴胡、郁金等。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清·程允升《幼学琼林·鸟兽》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

联合作战用合方

如果碰到复杂的病症,发病不按单一书中条文来,怎么办?

吴先生说可以用经方跟时方结合。

埔田镇新岭村徐某,发热低烧一个月,西药用完用中药,输液退不了,就不断地请医生。

看到病人不想吃饭,咽干口苦,大便稀烂,舌头一伸出来白腻的。

既有少阳证,又有脾胃湿证,于是我立法和解少阳,健脾化湿,用小柴胡汤合平胃散,也是三剂就好了。

从此我把小柴胡汤用得很广,除了伤寒少阳证外,其他的疟疾、肝炎、黄疸,以及妇人产后月经期感冒,还有内伤杂病,肝胃不和,但见少阳证者,用此加减,治好的病不胜枚举。

小柴胡汤也不是包治百病,以后希望你们发表一篇关于小柴胡汤的文章。

治带状疱疹要外用药,敷上去,疱疹就不会扩散,慢慢枯黑,头就掉下来。一般外用雄黄,白矾等分调敷。

带状疱疹病在胸肋,内服汤方,用四逆散,加丹参、土茯苓、银花、连翘、板蓝根。胸肋乃肝经所布,疱疹有湿、有热、有淤。湿重用土茯苓。热重用银花、连翘、板蓝根。淤重用丹参、红花。

高血压也能用补法

益气聪明汤,可以用补法治好高血压。

有一个老妇人,血压一直还高,头晕耳鸣眼花,很不舒服。中医生看到血压高,一般都不敢用补。

不能受高压能不能补的限制,病人头晕眼花,没力气,脉弱,耳鸣,就是典型的气虚,清阳不升。

开李东垣《脾胃论》的益气聪明汤。结果几剂头晕耳鸣好了,人也有力气,血压居然降下去了。颈椎病清阳不升的也可以用。

脑萎缩头晕治肾

有个55岁的脑萎缩的患者,打吊针吃药,还是没法自己走路。

根据脑萎缩,腰酸肾虚,脉弱,上病下取,开补肾的药。肾藏精,主骨髓,脑为髓海。大家想不到六味地黄丸、右归饮,补肾填精,就能治疗脑萎缩。

跟诊有得(全是干货,值得收藏)

1、刘百明先生自拟一个南方常见胃痛方,符合气阴虚,又夹湿的人参谷芽和胃汤。

2、妇科白带多腰酸,肾虚夹湿,六味地黄汤加白小娘(南方治肾湿特效草药,别名:白意根、白背叶根、白娘仔、狐狸尾根。味淡、药性平。具有益肾、补虚、固精的功效,可用于各种男女败肾)、甜牛力(牛大力)、萆薢。

3、妇女洗衣服洗碗,着风凉伤水,关节痹痛。风寒湿都不明显突出情况下,拟用一个风湿合剂(四妙散加味),比较综合,没那么偏颇,效果不错。苍术10克,黄柏5克,薏仁15克,牛膝10克。忍冬藤15克,络石藤15克,鸡血藤15克,桑寄生15克。防己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秦艽10克。

4、便血,痔疮出血,大便又硬,用槐花散加味,槐花10克,黑荆芥10克,黑侧柏10克,枳壳10克。防止大便干燥,加增液汤,玄参15克,生地15克,麦冬10克。让大便由硬变软,容易排,常加草决明30克,炒莱菔子15克。此二药通便消食,减肠压好,乃中医学院吴弥漫教授最喜用的软便二药。

5、、现在秋天到了,既干燥,外面又凉,凉燥比较多,要温润。杏苏散常用。

方歌:杏苏枳桔橘夏前,苓草枣姜为末煎。外感凉燥咳嗽止,轻宣温润化痰痊。

吴鞠通杏苏散轻宣润燥,适合秋天干燥久晴不雨,所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年代,天凉咳嗽咽干。老先生说,如果喉咙痒痒的,用杏苏散合止嗽散,干咳流鼻水,秋燥就是这表现。

6、睡不着觉,翻来覆去,烦躁汗出,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老先生说,大便拉稀不成形,还要加温胆汤,温胆汤治肠道里的痰湿,这样合方治疑难恰到好处。古人讲,奇方治不了则偶之,单方拿不了,就合方。

7、小孩子鼻炎,咳嗽,怕风冷,苍耳子散。苍耳子8克,白芷8克,辛夷花8克,薄荷8克。咳乃气机不顺,加杏仁8克,桔梗8克。痰湿多,可加进二陈汤。如果咽喉还痛,鼻炎伴咽炎,化热了,加银花8克,连翘8克,黄芩8克,岗梅12克。岗梅在南方又叫土甘草、秤星树,乃风热咽痛特效药也。

一个鼻炎伴咽炎,常见小儿病,化裁就这么简单灵活。

8、舌苔淡白,痰湿犯肺的咳嗽,用枳杏二陈汤,即二陈汤加枳壳、杏仁。

9、常碰到肺炎或感冒的病人,用了清热消炎药过后,咽喉都闭住了,一般西医只消炎下火,不能下痰湿,不知化痰开结,舌苔白,是要用温药半夏厚朴汤。

10、女人痤疮一般要考虑月经,像月经比较慢,肝郁脾虚,不能用清热解毒,用逍遥散加丹参、益母草,经水通调了,痤疮就好。

11、中药荆芥、薄荷,都要后下,不后下煮太久,芳香一挥发,效果不太好。

12、白领容易着急紧张,胸闷,血脂高,用四逆散疏肝解郁,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茯苓、泽泻利水消肿。气血水一起调。《黄帝内经》讲,通调水道,水津四布,身体就好。

13、贫血不单要考虑脾胃后天之本,还要考虑肾先天之本,少气懒言,腰酸心慌,补中益气汤还要加补肾的杜仲、狗脊、牛膝,养心的枣仁,茯神,全面调理。

14、很多人体虚,直接用黄芪、党参、当归煎水喝,这是食疗型,真正中医要君臣佐使配合,才有效果,打仗不能光杆司令。

有位西医气虚,给他开补中益气汤有效,后来他自己按每味药10克去抓,没效,再按原方原剂量开就有效,问为什么?中医有君臣佐使,像炒菜,主菜跟调料配菜等分就麻烦了,党参、白术、黄芪是主菜,升麻、柴胡是配料,不能喧宾夺主。临床上是很微妙的,有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5、老人气虚,脏器下垂,补中益气汤加羌活3克,又名提气散,还要加枳壳10克。

16、慢性结肠炎,年轻人很多,大都是吃出来的,老拉肚子,一天多次,脾虚夹湿,用参苓白术散。有热毒,加蒲公英、败酱草各15克。

我开参苓白术散,少用薏米,因为一些药房偷懒,薏仁不炒,或炒不到火候都不行,凡是健脾的,都要炒过,比如炒白术,炒薏仁,炒到金黄味香能醒脾化湿。我常用苍术代替,参苓白术散加苍术10克。对于脾虚湿盛的肥胖,还可以再加大腹皮10克减肥除湿。但是冰冻饮料水果不可再吃,矿泉水凉茶也要少喝。

17、感冒有时不是风热的银翘散,也还没到风寒的荆防败毒散程度,我自己拟了一个处方,开辟这张处方,治四时感冒,荆芥8克,薄荷10克,后下。防风10克,白芷10克,苍耳子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岗梅15克,甘草5克,天花粉10克。常有些病人吊针几天,乃至一周都不好的,这个方子,两包就好了。如果表症重,加羌活8克;胃肠差,去掉银花、连翘,加藿香10克,陈皮5克。

老先生本身治四时感冒就是一绝,这张处方可说是家传之秘,我们问老先生能不能公开?老先生说,没有秘密,这张感冒方临床用,效果很好,很灵活。

18、头晕眼皮重,拉不起来,或耳鸣或鼻塞,是气虚,清阳不升,益气聪明汤。方歌:益气聪明汤蔓荆,参芪升葛黄柏并。再加芍药炙甘草,耳聋目障服之清。

19、小儿体虚,补中益气汤用得很多,常加枳壳,补中带消,才会吸收。

20、鼻子咽喉都发炎,但消炎下火很难好,这是过度饮食伤了脾胃,脾胃虚则九窍不利,常用到半夏厚朴汤合温胆汤。

21、气阴两虚,用补中益气汤时,把党参、当归换成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立马化温补为清补,很灵活。

22、肾虚夹湿很多。夹湿热,用六味地黄加三妙散。夹寒湿,用六味地黄加肾着汤。临床很多微妙的地方,有时相差一点点,就是另外一个证型。

23、月经一来就拉肚子,脾胃太虚,用调中益气汤,就是补中益气汤去掉当归、白术,加木香、苍术,还可以加藿香、陈皮。睡不好觉,加养心养神的药,枣仁、茯神。

24、生气,胸闷,胃胀,有肝郁,也有脾湿,四逆散加六君子汤。

25、慢性鼻炎气虚,寒痹,益气开表,玉屏风散加苍耳子散,这样灵活合方,有信手拈来之感。

26、临床上有种咽炎,病人老说,医生我喉咙烧,有气在那里,不舒服,一治胃就好了。这类病人常常看什么事情都不顺眼,多疑,还怀疑自己是肿瘤,其实是痰气互结,半夏厚朴汤加温胆汤。

27、睡不着,又胸闷,反酸,这是胃不和则卧不安,用温胆汤,专治胆胃不和,睡眠不安,但还要加疏肝来治胸闷,为何?因为肝气布胸胁。故温胆汤加柴胡、郁金等。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清·程允升《幼学琼林·鸟兽》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

联合作战用合方

如果碰到复杂的病症,发病不按单一书中条文来,怎么办?

吴先生说可以用经方跟时方结合。

埔田镇新岭村徐某,发热低烧一个月,西药用完用中药,输液退不了,就不断地请医生。

看到病人不想吃饭,咽干口苦,大便稀烂,舌头一伸出来白腻的。

既有少阳证,又有脾胃湿证,于是我立法和解少阳,健脾化湿,用小柴胡汤合平胃散,也是三剂就好了。

从此我把小柴胡汤用得很广,除了伤寒少阳证外,其他的疟疾、肝炎、黄疸,以及妇人产后月经期感冒,还有内伤杂病,肝胃不和,但见少阳证者,用此加减,治好的病不胜枚举。

小柴胡汤也不是包治百病,以后希望你们发表一篇关于小柴胡汤的文章。

治带状疱疹要外用药,敷上去,疱疹就不会扩散,慢慢枯黑,头就掉下来。一般外用雄黄,白矾等分调敷。

带状疱疹病在胸肋,内服汤方,用四逆散,加丹参、土茯苓、银花、连翘、板蓝根。胸肋乃肝经所布,疱疹有湿、有热、有淤。湿重用土茯苓。热重用银花、连翘、板蓝根。淤重用丹参、红花。

高血压也能用补法

益气聪明汤,可以用补法治好高血压。

有一个老妇人,血压一直还高,头晕耳鸣眼花,很不舒服。中医生看到血压高,一般都不敢用补。

不能受高压能不能补的限制,病人头晕眼花,没力气,脉弱,耳鸣,就是典型的气虚,清阳不升。

开李东垣《脾胃论》的益气聪明汤。结果几剂头晕耳鸣好了,人也有力气,血压居然降下去了。颈椎病清阳不升的也可以用。

脑萎缩头晕治肾

有个55岁的脑萎缩的患者,打吊针吃药,还是没法自己走路。

根据脑萎缩,腰酸肾虚,脉弱,上病下取,开补肾的药。肾藏精,主骨髓,脑为髓海。大家想不到六味地黄丸、右归饮,补肾填精,就能治疗脑萎缩。

脾虚引发眼肌痉挛

已经看了很多医生,都没看好。给她开陈夏六君子汤加白芍、僵蚕、防风、丹参。

结果五副中药,吃完就好了。

女儿问我,为什么要这样治?方剂书上也没有这样记载。我说,用最基础的理论,指导临症运用,常常能发挥最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医基础讲,眼轮归脾所管,病人舌苔腻,偏白,乃脾虚痰湿,所以用陈夏六君子治其根本。

《内经》讲,脾病则九窍不利,九窍不利是脾虚,要先治脾。

陈夏六君子汤是治脾虚痰湿的第一方。

为什么用白芍?

白芍有缓急的作用,痉挛用芍药甘草汤,能缓急止痛,再加上僵蚕、防风,有祛风定痉治其标的作用,配上丹参,有活血祛瘀作用,收到血行风自灭的效果。

你如果是中医行家,不点头拍掌叹服都不行。

如果不是精通基础到炉火纯青,不会这样信手拈来。

慢性结肠炎

有一个银行主任,业务很多,常要应酬于酒家饭馆,这样暴饮暴食,伤了肠胃,得了慢性结肠炎,舌头是淡白的,一派虚寒。

用参苓白术散帮他处理好了,而有一次他感冒又拉肚子,胃肠差,以为是胃肠型感冒,用了藿香正气散没有效果,而且烦恼,大便烂。

我看他舌头黄腻,知道是湿热之体,用枳实导滞丸3包,只吃了2包就好了。

方歌:枳实导滞枳实黄,芩连曲术泽苓良。煎饼为丸温水下,肠胃湿热食积尝。

通大便也可利小便

有一个老人,舌苔白胖,大便硬。这是里虚,大肠推动无力,属于便秘里的气秘,老人家小便不利。

老先生说,有一条泌尿管靠在直肠边,大便一硬就压迫到尿管,这样把大便一通,小便就出来。

四磨汤变化。党参、乌药、槟榔、沉香、枳壳。炒莱菔子、草决明、茯苓、泽泻。

大家有没有发现,后面四味药就是在清利胱肠。

炒莱菔子、草决明,让硬实的大便软下来。茯苓、泽泻让淤积的停水通开来。

治病的窍诀是上保胃气,下清胱肠。

定喘汤

一气管炎患者,脉浮数,外感风寒,内有郁热。

用定喘汤。很多汤头到我这里都用得上,因为这里什么病都有。

病人大便软,湿重,要去凉药加藿香、陈皮。病人食积,苔根部腻,要加炒莱菔子、草决明。病人有淤血,要加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病人热盛,要加黄芩、连翘、岗梅。病人水停,用泽泻、茯苓。病人气郁,加杏仁、枳壳、桔梗。病人痰多,加法夏、竹茹。

益气聪明汤治全身无力

老人大医院查没事,可全身没力不舒服,少气懒言。这是气虚,清阳不升,西医讲的心脏无力,心肌缺血,用益气聪明汤,补气升阳还不够,要加点桃仁、红花、鸡血藤、丹参,活血之品。脾胃气足,心脏无力,身体就很轻松。

感冒合并鼻咽炎

老先生很重视看鼻子跟咽喉,说,感冒合并鼻咽炎,中医的好处就是因人而异,像最优秀的裁缝,量体裁衣一样,能够调出最合理合身的方。

老先生说,这条方子是感冒合并鼻咽炎非常有效常用的方子。

苍耳子、辛夷花、白芷、薄荷(苍耳子散)。杏仁、枳壳、桔梗、前胡(通宣理肺四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二陈汤)。

这12味药,大家看出些门道来没有?上面四味,疏风开窍。中间四味,通宣理肺。下面四味,化痰健胃。

这12味药,升降有序,让外来的邪气从表解,让中间的闷气旋转开来,让内生的鼻咽炎痰湿,从胃肠往下滑。

如果有明显化热,咽痛,常加岗梅、黄芩、连翘等。

真中医不见病人不开药

有一位婆婆,在七月处暑的时候,不小心感冒,流汗很多,儿女想通过老先生隔空开方。老先生说,中医不能这样,不可以绕过病人,要想拿药,就要看到病人。

老婆婆来后,老先生一看,舌苔白,大便溏软,胸中痞闷,吃不下饭,上午好一点,下午就加重。

开三仁汤,一点止汗药也没有。老婆婆吃一副好多了,三副全好。

老先生总结说,如果不看病人,流汗多,一般会用桂枝汤加白芍,或者玉屏风散,那样肯定就搞坏了。

不看病人很难想到用三仁汤。中医不是看一个症状开方的。真正的中医师,不能够轻易因为症状就马上开药加药。

脏邪还腑,脏腑并治

一小孩,整天都咳,连睡觉都咳,专家门诊儿科西药一一用过。

老先生看孩子舌红,一问大便,没有通。

老先生说,我师兄弥漫教授,治大便不通,很乐意用草决明,炒莱菔子,这个咳嗽要肺肠并治。肺肠相表里,实则泻其子,可临床大便不通,不一定要用大黄,用这草决明跟炒莱菔子也很好,而且没副作用,大便由硬变软,不用泻,更符合身体。

很快老先生就开出泻白散加杏仁、桔梗、炒莱菔子、草决明。这是降肺通肠,缓解内脏压力的治法。

《黄帝内经》提到脏邪还腑的思路,就提醒我们要脏腑并治。

从痰气淤三方面治富贵病

常见病人身体胖,血脂高,唇暗,舌白有齿痕,除了健脾去痰湿外,还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四君子健脾,加藿香、麦芽,除湿助消化。四逆散疏肝理气。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山楂,活血化瘀。

老先生辩证思路大开大合,既抓主证大方向,也细致入微,从痰气淤三方面来治现代富贵病、脂肪肝、肥胖。

腰腿痛

一坐骨神经痛,腰腿痛的患者。吴先生说,单纯肾虚的少,单纯湿热寒湿的少。

临床上大都是合起来发病,不是单独出现。所以肾虚夹湿热,用六味地黄汤加三妙散。肾虚夹寒湿,用六味地黄汤合肾着汤。

四季脾旺不受邪

一怕风怕冷患者,没用解表药,直接用六君子汤。怕风怕冷,脉弱不浮,乃气虚脾弱,不一定是感冒,六君子汤健脾益气,气能充斥肌表,自然不怕风冷。

《黄帝内经》说,四季脾旺不受邪。这都是很精彩的医案医话,老先生临症中都是信手拈来。

恩师刘百明

老人家在医院上班时,曾经遇到一妇女带着小孩子。孩子肠套叠,生命垂危,饭水难下,不动手术,危在旦夕。

那时七十年代,生活紧张。

老先生看这妇人没有钱,动手术急得团团转的样子,就很怜悯,马上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给了这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孩子成功地动了手术,救回了一条命。

老先生当月没工资,回到家里,米完了,就到朋友家借米来吃,还很开心。

我的恩师就是这样的大德。

他的名字也已经写进《中国名人大全》。

重经方不忘时方

吴先生很强调经方,也很重视时方,这是从临床实战得出来的体会。

20多年前,他曾经到埔田出诊,看一个病人72岁,发烧,一个月反复。是小柴胡汤证,口苦咽干目眩,开出去,3包就好。后来病人的老婆也发烧,也是一个月搞不好,中西药吊针都用,又请我过去。也是口苦,胸满,寒热往来。病人舌苔腻,我就用蒿芩清胆汤,也是一剂见明显效果,几剂好了。

如果拘泥于经方,用小柴胡,这个痰浊阻在少阳,就治不好。所以只要对证,时方跟经方是一样好。

失眠有别

有两公婆,都睡不着觉。老公睡觉时烦躁不安,难以入眠,自觉心烦汗多。虚烦不得眠,用酸枣仁汤。

老婆脉象细数,舌红少苔,两颧红,乃心阴不足,阴虚火旺,心肾难交,水亏火旺,用的是天王补心丹。结果两个失眠,两个方法,治疗效果都好。

一个经方,一个时方。一个伤寒,一个温病。所以伤寒、温病都重要,不是只重伤寒。

治白带抓主证

妇女月经后,白带多,清淡。肝郁脾虚,用疏肝、健脾、清利。白带清的,用完带汤很好,一次便好。

如果大便硬难,要加草决明,炒莱菔子。这样抓主证,提要领,中医水平一下子就上去了。

太阳经受寒引发背痛

客车司机精神老提不起。这是空调风冷伤了太阳经。病人说,我又不是感冒,没有鼻塞咽痛。

吴先生说,风冷伤太阳经,太阳经着凉,背部酸疼紧,不一定是感冒。

葛根汤加黄芪、陈皮、藿香,一个经方化裁就出来了。

陈皮、藿香目的是让肠道运化好。

黄芪把气往上提,有精神就不会疲劳酸痛。

比如有气管炎的妇女,外有寒,内有郁热。

用定喘汤时说,没有表症,就用炙麻黄,有表症,就用生麻黄。

身紧张而心不紧张(胸肋痛与带状疱疹)

病人主诉胸肋痛,老先生马上拍拍他的胸背说,临床上这一区域痛,要看有没有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胁肋痛,越早发现,处理效果越好。

一旦漏诊,过几天范围变大,一个包一个包。每年会看很多例,刚开始B超都检查不出来,花了不少钱,一拉起来看是带状疱疹。医生检查仔细,病人少花钱,少走弯路。

活用成方在加减(牙痛)

一老人牙痛,声音低弱,这是胃差牙痛。老人吃了西药片后,胃更不舒服,更难受。

要在护胃的基础上,加地骨皮、白芷、骨碎补这牙痛三药。用二陈汤、平胃散加牙痛三药。

这叫圆机活法。

还有一牙痛,还出血,舌红,脉数。这是血热妄行,用犀角地黄汤加牙痛三药,这就是灵活变化。吸收好,身体好

一妇人,体弱,脸色暗。中医很考验察言观色的能力。

大鱼际这里,青筋浮露,是心脏劳损没力。病人头晕颈椎病,都跟心脏胃不好,不吸收有关。考虑用调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是补中益气汤去掉当归、白术,比较腻滞的,加了木香、苍术,比较灵活,助吸收的。还可以加藿香、陈皮,护胃健脾。吸收好,身体好。老先生很重视脾胃的吸收能力。

颈椎病做米字操

颈椎病头晕很厉害,表症用葛根汤,长期必累及脾胃虚,要用益气聪明汤。顽固的还要加练功做米字操。

罕见雷头风一副而愈

如果不是在我恩师刘百明先生那里见过两例,可能我也治不好。像这雷头风的方子,一辈子可能就治那么几例,一用出来,效果就那么神奇。

临床上有一些病是一辈子只见过一两例。我几十年也就见过这几例雷头风,都是一开药就好。

所以我们先辈制定出来的方子,留下来的经验都很有用,只要你用得对。

在云路镇,这病人头痛得很厉害,临床上少见,脑袋起疙瘩,病发得很快,一下子鼓很多包。

临床上少见,如雷霆万钧。

这是风热袭击巅顶,痰湿内郁中焦引起的。所以要升散风热,祛除痰湿,古人就想到用清震汤。

方歌:清震汤治雷头风,升麻苍术两般充。荷叶一枝升胃气,邪从上散不传中。

病来得厉害,方子更厉害,一吃就好。

膝盖骨痛用踩空法

对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膝盖骨痛怎么办?不锻炼嘛,你会老化更快,锻炼又不敢用力。进化学有句话叫用进废退。身体你不去锻炼,退化是必然的。老先生就寻找到一种锻炼方法,叫踩空。一屁股坐在高凳子上,双腿悬空,像踩自行车那样。这样膝盖没有着力负重,却又能锻炼到,既不受伤,又能达到锻炼的效果,不伤膝还能壮膝的练法。如果不是巧妙用心,怎么能有人如此精微的锻炼方式。

痹症总论

吴先生和吴弥漫教授比亲兄弟还好,弥漫教授大老先生七岁,他们在恩师那里跟诊。

一天中午休息,二人请教恩师如何治痹症,恩师刘百明先生讲到痹症由风寒湿三气结合而成。

有偏风偏寒偏湿之不同,风性善性热数变,周游全身,随处可到,故名行痹。寒邪收引,其性凝滞,痛有定处,若针扎锥刺,故称痛痹。湿邪沉重,粘腻,滞塞阻气,如油入面,停滞不前,故称著痹(着痹)。

还有平时阳盛之体,以及风寒湿郁久化热,会成为热痹,症见恶热喜冷,关节红肿疼痛。

更有气血两虚,肝肾不足之虚痹。

八法之一吐法

中医有八法,汗吐下和消清温补,都会用到。

有个病人,痰很多,气很急,查又查不出原因。

恩师就拿一个大碗,装满水,冲进盐。

他交代病人喝下两大碗。

病人很信任恩师,立刻就照做,当时流传孩子们去找恩师治病,让恩师看过摸过都会好。

恩师擅长儿科,闻名当地,被称为儿科王。

然后恩师就交代病人,喝完两大碗盐水后,用自己手指抠到喉咙里,一下子就大口大口地吐出来。

结果在吐出一沓水,那里看到一粒萝卜干。

原来这萝卜干是在气道那里卡住,上下不得。

病人吐出后,呼吸顺畅,没事了。

这就是吐法,治好了一个异物卡喉的案例。

举止看人,见证识病

有一个四岁的小孩,疲累气少,面色无华。老先生叫这孩子去查大便,着重查虫。

大家都很奇怪,老先生今天是不是疲累糊涂了?哪有这么小的孩子要去着重查这方面呢?

老先生怀疑是钩虫感染。可一查居然是阳性的。按这个方法一治,就好了。

一个医生洞察力很重要,为何会染上虫病呢?

老先生说,那年代人住的房子很窄很矮,这家人逢到收成,挖很多红薯,一筐筐放家里。

逢到阴雨天气,当时没有洗衣机,甩干机,小孩穿的衣服尿布,都放在红薯箩筐上。

孩子老是贫血得厉害,怎么也查不出原因。原因就在这里!

睾丸炎

舌苔腻,有齿痕。行气疏肝,燥湿化痰。用二陈汤、四逆散加三核(橘子核、荔枝核、川楝子)。

人体的睾丸有气结,郁而化火,产生炎症,用这些种子行气之药。可以以子通子,疏肝下络阴器,诸子皆降也。

汗漏不止

一感冒病人,汗水控制不住,流很多。用桂枝汤加白芍。营卫不和自汗多,桂枝汤加芍药,芍药要倍量。如果肺卫不固,气虚,桂枝汤加玉屏风散。

胃脘痛系列方剂

脾胃气虚,用四君子汤;中气不足,下陷,用补中益气汤;脾虚夹湿,用参苓白术散;水湿困脾,用胃苓汤;脾虚痰湿,用陈夏六君子;脾胃虚寒,有轻有重,可以选用理中汤、桂附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或大小建中汤。虚寒程度不同,用药不同。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

秃发不必补肾

一个21岁小伙子,两个月前,秃发,不知道是用了假的洗发液,还是饮食污染,小伙子头皮很痒,发掉一大半。

吴先生并没有见发落就补肝肾,而是按照湿疹来处理,开始用消风散。

很快头皮瘙痒止住了,毛发居然慢慢长出。后来用七宝美髯丹,只个把月,头发又长到浓密浓密。

这种思路是先把湿毒排一排,再补益气血。

讲到掉头发,给大家分享一个很经典的案例,也是一个小孩,家里买了漂亮的水彩笔。

这孩子就关在房子里,打开空调,天天在那里画。

水彩笔,酒精味很重,都吸到肺里了。

结果孩子头发一天天掉,从卧室走到客厅都掉。

家里人想,营养没有不好,怎么会这样?后来仔细查找原因,一进房间里,整个房间是酒精味,网上一查,这水彩笔有致癌物质,马上把笔扔掉,打开窗,让孩子透气,晒太阳。

然后用两个小方子,一个制首乌、熟地黄煮水,乌须黑发。一个是黑芝麻、黑豆,打豆浆吃,能补益肝肾,滋养阴液。结果没过一两星期,头发像小草那样,密密麻麻地长出来,长得比以前还好。

眼红也有虚症

有不少中医师,不会辨证,一看到眼红目赤,就用龙胆泻肝汤,可是眼红也有虚症。

一眼红病人,一个医生说,要用龙胆泻肝汤。吴先生看病人舌体胖大,苔白,说,要开陈夏六君子汤加丹参、红花。

病人以前也吃了不少凉药下火药,眼红也没有退下来。

用这个健脾除湿活血的方子,反而效果好。不要被病名病象骗了。《黄帝内经》讲,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如果碰到脾虚湿盛,要先治脾胃!

前面讲到坐骨神经痛,一般是肝肾亏虚,外加淋雨,用补肾通经络,发表的药,像独活寄生汤,效果不错,可如果碰到脸红苔黄,大便干,小便赤,脉数,就不能那样用。

所以辨证准确,治疗效果才好。

许多人用中医没效,就是没抓病机,看表面症状用药。

舌头生疮甘露饮

一般口舌生疮是心火旺,也有阴虚湿热重,就不能见火泻火。

有个70岁的老人,口渴,身体酸重,舌红,口疮,苔黄腻。

当时就开甘露饮,四天的药给他吃,第四天晚上出去乘凉,经过他们那里。

老人说,吃了就好了,不用再回去复诊。

你看他既有阴虚,又有湿热,我们古人多么聪明,阴虚与湿热是两回事,可搅在一起,古人立法就相融,四包中药吃了,不用复诊就好。

拿这个案例跟女儿讲,看老祖宗多有智慧,留给我们这么好的处方,看你会不会用。

这个方子滋阴不腻,利湿不伤。

所以我用汤头都有方子,古人的处方是千锤百炼出来的。

湿热中阻胃痛方

胃痛在教科书讲的六个证型之外,还有湿热中阻跟气阴两虚,在潮汕这南方地区要引起重视。

湿热中阻,用清中汤。气阴两虚,用人参谷芽和胃汤。

吴某,胃痛15年,稍微吃饱,以及难消化的食物,就痛,家里放不少胃药,还屡次求医诊治,均无效。

平常医生的方子,大都是止痛,制酸,清热,疏肝。

吴先生看吴某舌红苔黄,大便干结,老是泛酸嘈杂,脉象濡数,这是典型湿热阻滞中焦脾胃,应该清热除湿,通腑降浊。

单治胃还不行,还要把肠道通开,让硬结的大便松软下来。

下面不堵,上面就不胀。

吴先生开清中汤加通便润肠的药。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甘草5克。菖蒲10克,川黄连6克,

白蔻仁5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元胡10克,枳壳10克,火麻仁15克,草决明15克。

吃完三剂药后,大便通,胃舒服,病人再拿三剂药,然后就没来了。

几个月后,病人再来看感冒。病人不以为苦,反而高兴,见面时,喜形于色,说,服此六剂,15年胃痛,奇迹痊愈,不知如何感激。

吴先生说,后来凡属湿热中阻的胃痛,都以清中汤加减,屡用屡效,若大便不通,必用通便之品,肠通胃就不会胀痛。

清中汤乃脾胃湿热中阻胃痛方,黄连栀子白豆蔻,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等组成,主要是清热除湿降浊和胃。

气阴两虚胃痛方

南方因为汗多,容易气阴两虚,所以养气阴的汤药食疗很流行,但气阴产生于脾胃,脾胃乃气血生化之

源。不把脾胃调好,补养气阴无益。

云路镇一吴姓老妇,68岁,因为胃痛严重到卧床不起,调治了几个月,身体日渐消瘦,岌岌可危。

家人担忧为老人家安排后事。

吴先生老妇面色黄暗,呼吸短没力,身体连转个动作都困难。咽干,口渴,却不能吃东西,胃里满胀又痛,大便却很干。舌红无苔,脉细弱。

这是气阴两虚,用人参谷芽和胃汤加减。

太子参15克,谷芽15克,淮山12克,白术10克。白芍12克,枳壳10克,元胡10克,石斛15克。麦冬15克,蒲公英12克,火麻仁15克,炙甘草4克。

加减调理,胃口日渐好转,一个多月下来,居然痊愈,恢复如常,人家都惊为神奇。

老先生说,凡气阴两虚,胃痛,此方甚验。

但是治慢性病如宰相治国,病去如抽丝,尤其是胃病,七分养三分治,不该吃的粘腻生冷,应该严格控制。

不可令胃中有一顿过饱。七分饱胜调胃剂,食不撑乃健脾方。

像胃痛大都是乱吃乱喝,脾气暴躁,对自己身体的惩罚。

剧烈咳嗽

望诊很重要,曾经有一病人,我帮病人把脉。她就在门口咳嗽,排队等候。

病人很猛烈地剧咳,每咳一下,身体就俯仰一下,这样剧咳十多下,上下蹲了十多次。

老先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隔老远,脑子立马就弹出:“清气化痰星夏橘,杏仁枳实瓜蒌实。芩苓姜汁为糊丸,气顺火消痰自失。”只凭数米以外,瞬间的眼观耳听,汤方就出来。

《四书五经》上讲,视思明,听思聪。眼睛一看就能明了,耳朵一听就可以通晓。这叫司外揣内,见微知著。

等到病人走到诊台时,老先生看她脸红,反复咳,这种咳是蹲下去,再起来,蹲下去,再起来,歇斯底里地咳,整个气机往头面冲,脸部通红。

这是气不顺,火不下。清气化痰,下气止咳。

痰火随气升降,气上则痰逆,气下则痰消。

病人说,我已经换了好几个医生,都治不好,意思是要让老先生仔细一点看。

病人吃完药后,惊喜地说,这药像仙丹一样,四包中药,两包我感到好了八成,四包喝完后全好了,以前我也搞了好几次,都没有好。

吴先生说,这些基础方剂,你如果搞得很熟,看病既快又省力。

妇女咳嗽遗尿

30多年前,一中年妇女,说每次咳嗽,就会流出尿来,一天十几次,老要换裤子,既苦闷又麻烦。

当时诊室里有吴先生的师兄。他看到病人舌苔白腻,明显湿痰犯肺,就说,我在广州中医学院时,曾有一教授讲授咳嗽遗尿,属膀胱咳,当用五苓散,结合临床辨证,再合方,常应验。

此例病人属于痰湿犯肺,所以用枳桔二陈汤,治痰湿犯肺咳嗽,五苓散治膀胱咳。病人一喝就见效。

吴先生说,此类病症,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吴先生十多年前治疗过这种膀胱咳的已经不下50例,都遵此法,轻则三剂愈,重则十多剂,记录于此,以供医者临床参考。

在古书上,《张氏医通》曰,咳而遗尿者,春泽汤主之。

春泽汤就是五苓散加人参,气虚失去固摄气化,津液就会不循肠道,五苓散调水津代谢,人参益气摄津。

所谓疑难不好治,大都是古书读得少。见病不能治,皆因少读书。

五苓散妙用

谈到五苓散,再讲一案例,这个案例堪称神奇。

林某,男,65岁,是揭阳榕城人。今年2016年,年初,找到吴先生,因为得了15年的顽疾怪病,整天口渴,饮大量水。

吴先生说,用中医术语就四个字——烦渴引饮。

然后又排大量的尿,时常夜间起床,小便伴随眩晕,大便常秘结。

多年来病人已经结识了好几位老中医,通过多个方调理,效果都很微弱。

老先生看前面医者大都以养阴为主,可病人身体疲倦偏胖,面色微黄,舌苔胖大,苔白腻,脉浮。

老先生说,应当从肾主水来治理,膀胱主气化,作为切入点,气化则水津上行,口不干渴,尿不频多。

当温阳气化,利水渗湿,兼以软通大便。

白术15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桂枝6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炒莱菔子15克。草决明30克。5剂。

病人5剂药吃完,高兴地按时来复诊,说,口渴跟尿量都减半,大便正常通畅。

晚上小便时,头不眩晕了。

老先生看,舌苔转红,腻滞已化开。

病人之前还患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多年,小便常有遗沥,尿频尿不尽。

吴先生说,这还有肾虚不固,膀胱气化失司。

应当补肾固涩,温阳化气,兼活血祛瘀。

六味地黄汤合缩泉丸,再合五苓散,加活血之药。

益智仁8克,台乌10克,淮山药15克,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狗脊15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桂枝6克,丹参12克。桃仁8克,红花5克。5剂。

加活血的药,如张仲景所说,血不利则为水,血液循环不好,局部水湿代谢会在障碍,加强血液循环,水湿代谢会更顺畅。

病人吃药后产生了信心,更加认真对待,5剂药吃完后,第三次来诊,口干渴症居然消除了,尿频排尿后排不干净,已经改善七八,面色好转,精神变佳。

所谓效不更方,继续补肾固涩,利湿祛瘀。

益智仁10克,台乌药10克,淮山药1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杜仲10克。牛膝12克,甜牛力12克,五指毛桃15克,丹参15克。桃仁8克,红花5克。10剂。

药吃完后,病人15年烦渴引饮,排大量尿的顽疾消除,欢喜得不得了。

此症初诊是用五苓散。女儿伟珊觉得不解,不太对证,她还特地查《伤寒论》的条文,说,五苓散主治烦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而今天老爸居然用来治疗大量饮水,排大量尿,恐怕不对证?

吴先生找出《黄帝内经》条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

这个病症是膀胱气化失司,气不固津,破坏了水津四布,五经并行的水液输布功能,导致病人饮大量水,排大量尿,加上病人形体偏胖,舌体胖大,苔白腻,用五苓散温阳化气,调整体内水液输布,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效如桴鼓。

纵欲伤精

说到糖尿病,吴先生提到一个年轻人,没结婚就有三个女友,血糖居然飙升,要打胰岛素。这是肾主封藏功能减退了,吴先生用壮肾阳的右归饮,他吃了后血糖居然下降,不用打针吃药。

此病应该从纵欲伤精得之。伤精后肾失封藏,升高血糖。重视寡欲保精,方为摄生之道。

怀孕期蛋白尿

一孕妇,是一居士,佛友,怀第二胎,怀孕期间,发现有蛋白尿,尿中有红血球。农村的妇科医生都不肯用药,老先生见她舌苔白,有些腻,因为是善友居士,老先生说,我敢开药,用温脾壮肾阳的药。

右归饮加四君子,把附子、桂枝温热之品,换为巴戟天、淫羊藿。结果孕妇吃了五剂药,一查一切正常。

她拿那单子给妇科医生看,医生很惊讶问,为何这么快好。她说,是老中医开的方子。

现在她的儿子已经大了,很高兴说,如果当时未处理,不知如何。

辨证施治耳鸣

耳鸣不一定全是肾开窍于耳,我们来谈一般教材没讲到的。

去年一耳鸣病人,男,50岁。在其他地方用了补肾后,没有效果,脸色苍白,舌淡胖,脉沉细,我就用气虚,清阳不升,导致孔窍不利来解释。用益气聪明汤调理,半个月就好了。

并非肾开窍于耳,就一定补肾,九窍不利,病久治脾,脾病则九窍出问题。

一男性,55岁,耳鸣了3个月。前面用大量补肾壮腰的药,六味,右归,不单没效,还加重,舌体大,舌苔黄腻且厚,脉象滑数。

这是痰热上攻,浊气不降,导致清窍失养。于是就用芩连温胆汤,病人吃不到十天就好了。

病人60岁,已经耳鸣3个月了,吃了很多药,没效。没有明显肾气虚,也没有典型脾胃不好,我说,你先到五官科找黄医生看一下,看看耳朵里是不是有东西。

他过去很高兴就过来,说,我恨不得早点遇上你。黄医生帮我拿掉两个耳垢,当场我耳朵就好。

他说,你很实事求是,一般医生不知道又要搞多少药给我吃,耽搁了多少时间,走了多少弯路,如果不是遇上你,耳鸣不知道还要拖多久。

还有一耳鸣,稍受点风凉,耳窍就堵住,头也紧。病人反映有股气堵在那里,很不舒服,天气热就不会,天气凉就加重。

吴先生说,这个耳鸣不能用补肾,要健脾胃,病人舌体淡胖,汗多,受凉加重,乃脾虚,清阳不升,卫表不固。遂用益气聪明汤,去掉黄柏,加进桂枝汤。凡清阳不升,脾虚患者,要远离生冷。

文源:通玄医道

(0)

相关推荐

  • 吴拱成名方

    ​老中医献百条:有偏方.有秘方.有药物.有心得. 他15岁正式学中医,看到<伤寒论>:"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1972年出版的雷少逸<时病 ...

  • 真中医不见病人不开药

    真中医不见病人不开药 有一位老太太,处暑的时候,不小心感冒,流汗很多,儿女想通过老先生隔空开方.老先生说,中医不能这样,不可以绕过病人,要想拿药,就要看到病人. 老婆婆来后,老先生一看,舌苔白,大便溏 ...

  • 巧用“止鼾汤”治疗睡眠打鼾  打鼾,也叫...

    打鼾,也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睡眠之中的人喉里发出鼾声,其实质是人在睡眠中呼吸声音的一种异常表现.中医认为本病的成因主要在于素体痰湿,加之饮食不当,多食少动,或久病失治.误治,以致脾肾功能失调,痰 ...

  • 一位苍生大医的40年临床经验(2)

     牙痛"绝配三味"至为珍贵 一般俗医,有一秘法会私用不传,吴先生说,我是恨铁不成钢. 也就是说,巴不得把最好的东西灌输到学生们身上. 就拿这一张凤阳方来说,这可是吴先生数十年来治牙 ...

  • 苍生大医李时珍

    .        王世贞为<本草纲目>作序,序文里写道:"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 苍生大医李时 ...

  • 孙思邈:我活了141岁,行医120年,让我告诉你,怎么成为真正的苍生大医!

    苍生大医·孙思邈 留名千古 话说"国医大师"这个称号,已经成为当今中医界最高荣誉,里面不但有高超的医技,当然也有崇高的医德,我等小辈必须向前辈多多学习. 但说到历史上的中医最高荣誉 ...

  • 寻访苍生大医张绍富,走近富阳中医骨伤医院,走访最美村落东梓关活动圆满结束!

    寻访苍生大医张绍富 走近富阳中医骨伤医院 走访最美村落东梓关活动圆满结束! 由富阳区档案馆举办的"如果档案会说话--走访富阳名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已经第6站了. & ...

  • 苍生大医吴孟超

    你好三水寿2021-05-23 10:14:26 一 这是个近乎神奇的人,他仿佛就是为了战胜侵害人类生命的肝癌,而来到这个世界. 在他出生的时候,还没有一个中国医生做过一例成功的肝脏外科手术.1960 ...

  • 苍生大医吴孟超(转载)

    一 这是个近乎神奇的人,他仿佛就是为了战胜侵害人类生命的肝癌,而来到这个世界. 在他出生的时候,还没有一个中国医生做过一例成功的肝脏外科手术.1960年,他打破了这个零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个主刀成功施行 ...

  • 苍生大医第1集

    苍生大医第1集

  • 涂明华|旷世美玉 苍生大医—缅怀黄梅籍杏林女杰石美玉

    ▲李正阳题 旷世美玉 苍生大医 --缅怀杏林女杰石美玉先生 石美玉(左) 康爱德(右) 一百多年前,石美玉从九江这片红土地走向大洋彼岸,来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医,成为第一个在该校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女 ...

  • 关于张伯礼的战疫纪录片《苍生大医》将登录央视!请让它上热搜!

    昨天晚上近9点,天津<今晚报>微博发布了一则好消息:纪录片<苍生大医>登录央视纪录频道.<苍生大医>是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联合出品的,将于本周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