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整个手机行业来说,即将亮相的谷歌Pixel 6系列显然是相当值得关注的产品。这不仅仅因为它是最新的谷歌“亲儿子”机型,也不仅仅因为它可能是谷歌有史以来的首款真正面向高端消费级市场,具备与三星、小米、OV等厂商“正面对决”实力的产品。最为重要的是,Pixel 6系列将是谷歌有史以来首次没有使用大众芯片方案,而是基于独家“Tensor SoC”移动平台的手机产品。这不只代表着Pixel系列将彻底摆脱“开发机”的身份,还相当于谷歌在智能手机SoC方案领域的首秀。事实上,就连谷歌自己也并未掩饰对于“Tensor SoC”的兴奋之情,不仅主动在尚未发布时就曝光了这款芯片的产品名、机型外观渲染图等资料,甚至还高调地宣称其为“研发四年的技术成果”。然而就在几天后,“Tensor SoC”的真身就被外媒GalaxyClub给扒了出来。根据他们的说法,“Tensor SoC”的原创度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因为它的产品代号除了目前已知的“Whitechapel”和“GS101”之外,还有一个是谷歌方面没有告诉大家的,那就是“Exynos 9855”。有些朋友看到这个名字可能马上就明白了,因为Exynos正是三星旗下芯片的产品线名称。换而言之,“谷歌芯”本质上很可能只不过是三星方面应谷歌的要求,略加定制的一颗三星旗舰移动平台方案而已。那么问题就来了,真名Exynos9855的谷歌“Tensor SoC”到底性能如何,与目前主流的其他家旗舰移动平台相比又会是怎样的水平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看懂”Exynos9855这个型号本身,以及隐藏在其背后,关于当今智能手机平台名称的那点事。说到智能手机移动平台的“名称”,可能大家很快就能举出诸如骁龙888、Exynos2100、天玑1200这些耳熟能详的例子。但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平日里接触到的这些移动平台“名称”,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是“真名”,而是厂商为了方便市场宣传,在产品研发完成后、真正上市之前才定下的商品名。请注意,我们明确地告诉了大家,移动平台的“商品名”通常是到上市前才会定下来。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当这些芯片还处于内部研发阶段时,当然也会需要一个用于内部识别、管理的名字。而这个名字,才是这些移动平台的“型号名”,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它们的“真名”。为什么说移动平台的“型号名”是真名?一方面,它比“商品名”出现的时间更早;但更加重要的一点则在于,商品名的重点在于朗朗上口,在于让消费者便于记忆和识别。但是只有从“型号名”上,我们才能看出这些移动平台真正的前后换代关系、性能高低水准等,这些只有业内人士才能一目了然的信息。就拿前文中所述的谷歌“Tensor SoC”来说,Tensor SoC其实就是它的商品名。而从其可能是真正的型号名Exynos 9855上,不仅能够看出它实际上是由三星研发和生产,而且还能看出其产品定位高于Exynos2100(型号名S5E9840),低于Exynos2200(型号名S5E9925)。又比如说,有的朋友可能知道,高通在2021年先后推出了三款“升级版”SoC,商品名分别是骁龙860、骁龙870、骁龙888+。单从名称上来看,除了骁龙888+外,我们其实并不能看出另外两款是基于哪个平台改造而来。但是如果是看型号名的话,真相就很清晰了。骁龙860(SM8150-AD)显然对应了骁龙855+(SM8150-AC),骁龙870(SM8250-AC)对应了骁龙865+(SM8250-AB),而至于骁龙888+,它的型号名SM8350-AC也同样表明了与骁龙888(SM8350)之间的关系。除了三星与高通外,联发科也同样有“商品名”和“型号名”两套体系。就拿大家熟悉的天玑1000、天玑1000+和天玑1000L三款5G SoC来说,如果只看商品名,可能会误以为这三款产品“系出同门”。但实际上天玑1000的型号名是MT6889,天玑1000+的型号名是MT6889Z,但天玑1000L的型号名却是MT6885Z。换而言之,天玑1000+确实是天玑1000的增强版,但天玑1000L本质上却完全是另外一款产品,并非直接基于天玑1000简单屏蔽或降频而来。不仅如此,就拿目前市面上一些入门级5G机型都使用了的“天玑800U”移动平台方案为例,虽然乍看之下其与性能不错的中端平台天玑800似乎同根同源,但实际上它的型号名是MT6853V,源自的是同样定位的天玑720(MT6853)。所以无论在技术还是性能上,天玑800U与天玑800反而都没太多的关系。
在小米这场长达三小时的活动中,除了新品还有着更多的看点。
定位中端市场的Radeon RX6600XT,实测表现可谓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