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讨论:三年级小诗《花》,把这菊花看作一个人,你愿意像它一样?
相关链接
《花》
三(4)班 金智鸿
有一朵菊花,
在一年秋天,
躲在墙角边慢慢流下眼泪,
它太孤单。
有一天,有一个小女孩,
把它从困难中救了出来。
你瞧见了吗?
它现在在阳台上微笑呢。
诗人、作家、评论家涂国文老师点评
小诗人有着满满的爱心,他看到墙角边的菊花,就推想它一定很孤独,并且让一个小女孩,将它解救到阳台上,让流泪的菊花在阳光下微笑。这是一种高贵的情感,这是一首温暖的小诗。小诗人不仅有着悲悯情怀,更有着敏感的诗心和发现诗意的眼光,我为他点赞。有个小建议:诗中“慢慢地流泪”,改为“悄悄地流泪”,会更准确一点。
《词语快跑》为评论集
诗歌是美最好的归属。(涂国文)
不一样的读后感
我想到《伊索寓言》里的《狼和狗》,菊花在墙角时,是狼;上了阳台,成了狗。衣食无忧,却少了自由。
下面是因这条读后感引发的讨论
1▲“理解成不幸太偏颇。小作者的爱心给埋没了。菊花笑了,就是它的大幸。”
是这样吗?
看过寓言《狼和狗》吗?
解读不是设标准答案。有人看到红灯说“灯绿了”,不行吗?
允许多角度、多元化,否则僵化。往深处说,我们所知的,都是主观,没有客观世界。
解读无法完全还原作者本意,也不必完全还原。解读可以出新知,温故而知新,就像《易经》阴阳两爻对二进制有启发;王国维讲三大境界,不也是借了前人句子么。老诗发新意,解读也能创造。他还说:“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花》这首诗,可作温暖解读,也可作不温暖解读。生活中,好心办坏事,常有;恶意办好事,常有;目光短浅,常有。作品是生活的反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是脱离生活、回避生活,而是放大生活、浓缩生活、提炼生活、揭示生活。
当有边界去看待一个东西,就是局限。说“跨界”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界限。
审美不仅包括美,也包括审丑。
2▲“菊花笑了,怎么解?”
因为菊花目光短浅,不了解自己。在墙角时,还有很多小动物来;上了阳台,可能都没了。“回不改其乐”,也很好。
3▲“如果它了解自己,它就能不让小孩挖走了吗?”
所以说菊花没得选啊,它在阳台上也不得不开花啊,把花开了比作笑,这笑一定幸福、开心吗?难道它在墙角就不开花了?——这是人与花的不对等。解读诗,不能把人是人、物是物分得清清楚楚。那样是科学,不是文学。花是象。当把花看作一个人呢?不是借物喻人吗?从这个角度去解读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