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医声】PARP抑制剂“落地”复发性卵巢癌治疗实践,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卵巢癌是一类极易复发的妇科恶性肿瘤,复发后应如何治疗才能够延长患者无铂生存时间,从而不断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PARP抑制剂的出现让这种希望逐渐成为现实,那么何时可以启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起始剂量如何设置和调整?本病例实战为我们就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王金华教授 

博士、教授、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现任江苏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院协会肿瘤分会委员、江苏省医院协会医务管理会委员、南京市医师协会理事等职;是《肿瘤学》、《中国肿瘤外科》和《肿瘤临床与研究》、《实用老年医学》、《江苏卫生事业管理》等杂志编委,《Chemotherapy》、《Oncology Letters》等杂志审稿人。

长期从事肿瘤临床和医务管理工作,精通妇科肿瘤诊治,美国亚利桑那癌症中心和佐治亚医科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委“333”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和江苏省首批卫生拔尖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课题等科研项目,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各类科研奖励7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

01
基本资料

患者女性,起病年龄62岁,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焦虑病史。

治疗经过

第一阶段: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

患者于2017年5月11日因“腹部隐痛3月余伴腹胀半月余”来院就诊。B超显示左侧附件区实质占位,卵巢来源可能,盆腹腔积液;4月外院腹水细胞学检查:见恶性肿瘤细胞(腺癌可能性大),同月外院肿瘤指标示CA-125为420.8 U/ml,HE4为538.4 pmol/L。入院后进一步完善检查,5月12日CT结果显示“拟附件来源恶性肿瘤伴腹盆腔转移、腹腔积液”(图1),5月16日肿瘤指标CA-125 381.5 U/ml,HE4 635.0 pmol/L,NES 24.25 ng/ml。经判断考虑恶性卵巢肿瘤可能,经评估后,拟行新辅助化疗2~3个疗程后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

图1 患者入院后CT检查结果

新辅助化疗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卡铂方案,治疗2周期后患者CA-125降至327.5 U/ml,于6月29日行“子宫全部切除术+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盆腹腔肿瘤切除术”,术中情况:盆腹腔内未见明显积液,肝脏、横膈表面尚光滑,大网膜及多个大小不规则肿块,最大者3 cm,肠管及肠系膜表面见数个散在束粒样赘生物,最大直径3 mm,左侧乙状结肠肠系膜表面见4 cm大小片状肿块,盆腔腹膜表面及多发性病灶,最大者3 cm,子宫正常大小,膀胱返折腹膜见5×5×3 cm不规则肿块,左侧卵巢大小正常、表面见束粒样结节,右侧附件外观未见明显异常,阑尾表面见粟粒样结节。术毕残留病灶<0.5 cm(R1)。术后病理示:左卵巢高级别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左输卵管周围纤维结缔组织中示癌累及,右侧壁腹膜结缔组织中示腺癌浸润累及,宫体表面、右附件(输卵管及卵巢表面)宫旁及网膜高级别浆液性腺癌累及或浸润,肠系膜结节、腹膜结节示癌结节,阑尾慢性炎伴浆膜面见癌累及。

术后分期为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ⅢC期。7月13日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BRCA无突变。术后进行了5个周期紫杉醇脂质体+卡铂的化疗方案,CA-125保持稳定(图2),后随访。

图2 患者第一阶段治疗期间CA-125变化情况

第二阶段:复发后化疗+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

患者在疾病稳定16个月后,于2019年2月出现复发,CT示:盆腹腔多发性种植转移,肿瘤指标示:CA-125 70.46 U/ml,HE4 284.0 pmol/L;3月肿瘤指标持续升高:CA-125达100 U/ml,HE4达312.6 pmol/L。

图3 患者复发后CT检查结果

2019年3月22日起给予5个周期含铂方案化学治疗,患者CA-125降至61 U/ml,结合患者意愿,以及一般状况和家庭经济条件,推荐给予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患者于2019年10月8日正式开始服用尼拉帕利,考虑到患者体重不足77 kg以及血小板计数低于150×109 /L,起始剂量采用200 mg qd,睡前服用。服药后患者出现血小板下降,在降至52×109 /L时停药,后于11月20日血小板恢复正常后继用尼拉帕利100 mg qd,睡前服用。2021年3月,患者再次出现CA-125升高,采取尼拉帕利100 mg qd+安罗替尼的联合治疗方案至今,近期肿瘤标志物检查(2021-7-25):CA-125 17.2 U/ml,HE4 275.0 pmol/L,患者一般情况稳定。

02
患者4年前因腹痛腹胀来院就诊,拟诊为卵巢恶性肿瘤给予TP方案新辅助化疗+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化疗,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直至术后近20个月出现复发,符合现行临床卵巢癌初次治疗方案和复发规律。复发后患者再次接受5个周期化疗,后行尼拉帕利维持治疗,初始剂量为200 mg qd,睡前服用。因出现血小板降低,停用尼拉帕利、给予升血小板治疗,血小板恢复后,尼拉帕利改为100 mg qd继续维持治疗。2021年3月,患者再次出现CA-125升高,在尼拉帕利继续治疗基础上加用安罗替尼治疗,治疗后患者肿瘤标志物下降至正常,至今各项指标稳定,焦虑有所好转,体重有所增加。

PARP抑制剂在复发性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已有一段时间,有关PARP抑制剂使用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也逐渐显露。本病例治疗过程明确,从最初的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标准治疗方案,到后面使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基本覆盖了目前卵巢癌常见治疗方式,尤其是后期尼拉帕利维持治疗阶段,其中体现出的几个问题值得临床医生特别关注。

首先,患者是在复发并接受5个周期化疗病情平稳后即启动尼拉帕利维持治疗,起始时机较早,此外对于具体药物的选择,由于患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BRCA无突变,HRR和HRD情况未知,依据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NOVA研究结果,并结合患者存在高血压这一合并症,选择使用尼拉帕利进行维持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例患者基线体重<77 kg、基线血小板计数<150×109/μL,因此给予患者尼拉帕利200 mg qd作为起始剂量,符合临床个体化治疗。病人再次复发后,在尼拉帕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罗替尼继续治疗,体现了去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这一临床未来发展方向,也体现了最新临床试验结果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临床实践。因此,临床医师因关注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方向。

其次,尼拉帕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如何调整治疗方案?本例中患者在接受尼拉帕利200 mg qd治疗不足1月即出现血小板降低,后采取停药,待血小板恢复正常后改为100 mg qd继续治疗。这也说明尼拉帕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可控,但也提示需要医生密切关注这类情况,及时处理。

第三,因为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焦虑病史,对于药物相互作用的担忧也是需要考虑的。尼拉帕利主要通过羧酸酯酶代谢,非常规药物的主要代谢酶,因此其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少,体内血药浓度受影响小,无需根据服用的药物或食物来调整药物剂量。与此同时,有资料反映PARP抑制剂有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特点,当然这还需要更多大样本研究的深入探索,但也让我们对PARP抑制剂的未来应用前景充满希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