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罗宾的《天外人》,外星客的乡愁。
这几天关于虾米的“小道消息”,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无论是真是假,提前做好准备是没错的。所以我这个月的推送,都会尽量和我在虾米的内容有关,是回顾自己的往事、也是给辛苦整理的数据备份。
在邂逅虾米之前,我一度认为音乐网站就是用来下载音乐的。结果用了才知道,它还有各种各样有趣的功能。对我而言,虾米最大的好处是我可以通过别人的歌单推荐,听到很多原来不熟悉的歌手和作品,泰迪罗宾就是其中一位。起初对他的印象也仅限于“宝丽金元老”这个标签,后来通过虾米才知道他有一张如此精彩的概念大碟《天外人》。
这是泰迪罗宾在宝丽金时期的最后一张专辑,发行时间也正好是三十六年前的今天。起初留意到这张专辑,也是为了求证其中的一首翻唱歌曲,这首歌叫《世界会转》。原版唱片中该曲的作曲署名是“Tsuyoshi Nagabuchi”。熟悉日文歌的都知道,这正是“長渕剛”的罗马拼音。也多亏了虾米的热心网友,我才知道这首歌本来的样子。 这里也顺便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整理的長渕剛作品华语翻唱清单,首发于虾米的内容。应该有不少都是大家熟悉的歌,翻唱在前、原唱在后。为了避免争议,还是只加入“正牌翻唱”: 好了,言归正传。其实我自己被那首“翻唱”误导了很久。直至听到完整的《天外人》专辑时,才发觉全碟基本都是原创曲。只有《世界会转》是改编歌。专辑的A面只有“一”首歌,即专辑的点题之作《天外人》。这是一首由七首小片段组成的“组曲”,分别是:追寻, 乌托邦, 乡愁(I), 找不到, 情缘, 歌声, 乡愁(II),七段旋律皆出自泰迪罗宾本人手笔,潘源良也用自己的词将这七个片段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潘源良原本就是做编导出身,给《天外人》填词,应该算是他最早涉足词坛的记录了。这又和泰迪罗宾“电影人”的身份,不谋而合。“组曲”中的《乡愁》和《找不到》两阕,曾被侯德健改编到一起,重新填词为《出走》,收录在那张著名的《三十岁以后才明白》专辑当中。
专辑B面的歌,几乎集结了当时香港乐坛顶尖的创作人,卢冠廷、蔡国权、卢东尼,以及一首泰迪罗宾本人创作的纯音乐作品。卢冠廷这次拿出了两首抒情风格的歌谣,《靠在我身旁》和《小丑》。算是为A面前卫的设定做了一些风格上的平衡。 蔡国权写给泰迪罗宾的《她》,是我觉得最不“蔡国权”的作品之一。在固有印象中唱中式小调的歌手,却写出了一首标准的Pop-Rock歌。估计也是他自己不太能够驾驭的风格吧,交给泰迪罗宾总算没浪费这首好曲。 专辑的监制,除了泰迪罗宾自己,还有他的弟弟关维麟(泰迪罗宾本名关维鹏),以及欧丁玉。从专辑整体的基调,不难判断,泰迪罗宾自己负责了更多音乐上的构思和创意。人类对于太空文明的探索从未停止,而泰迪罗宾却化身成一个外星人的身份,以不同的视角讲述地球上的故事。这种奇特的概念设定,不要说1984年,就是放在今天应该也是标新立异的做法。其实专辑想呈现给我们的,恰恰是罗大佑、侯德健、郑智化等台湾人文歌手最喜欢强调的一个概念:乡愁。只不过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就显得很高级。而且专辑在曲风上,不仅仅是诉说型的民谣曲,还融合了新浪潮、华丽摇滚等80年代的时髦元素,在音乐性上也是一个开拓。所以,如果有人再说香港乐坛全盘商业化,可以举例泰迪罗宾这张《天外人》专辑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