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好的一幅行书,惊艳世间900多年,现成台北故宫镇馆重宝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子”,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烹饪美食,还有经济民生、政治军事,他样样精通,自此人以后,历朝历代再也没有哪个文人,能达到他的层次。
他就是苏轼苏东坡,名垂青史的文豪,当代无数人的偶像。
?
当初,宋神宗在宫里读李白诗集的时候,对李白赞不绝口,他随口问道左右侍臣:“我朝之中,有何人能与李白相比?”
左右侍臣想了想,回应:“苏轼可与李白相比。”
宋神宗摇摇头,说:“你说得不完全对,李白虽有苏轼的才气,但是却没有苏轼的学问。”
咱们暂且不论苏轼与李白谁更厉害,就说宋神宗的这句话,基本上就将苏轼推上了文人的巅峰。
好巧不巧的是,宋神宗在做出这番评价的时候,苏轼却因为“乌台诗案”被他给流放到了黄州。
到了黄州之后的苏轼,在第三年寒食节之时,感到心中苦闷烦躁,精神上郁郁不得志,生活上又穷困潦倒,于是他创作了五言诗两首,并在次年,用精美的行书书法写了出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900多年。
这幅作品,便是百世流芳的《黄州寒食帖》,位列天下第三大行书,仅次于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鲁公的《祭侄文稿》,亦是苏轼这一生之中写得最好的一件书法作品。
苏轼的书法水平,从宋朝到现在都是毫无争议的宗师级别,否则的话,宋四家“苏黄米蔡”也不会将他排在首位了。
他的书法学遍诸名家,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他全部都有涉猎,然后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风格亦被苏轼融会贯通,最终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子,自成一派,称为“苏体”。
他对于书法方面一直都是持有着开拓创新的态度,曾说过:“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就如这幅《寒食帖》一样,此作书法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腾而无荒率之笔,有着颜真卿、杨凝式等人的神韵在其中,而且从字里行间里,能看出当时苏轼心中的那股怅然之情,他将感情融入了书法之中,此乃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愧是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书法史精品之作。
正如书法家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现如今,900年时光已过,这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重宝,却依旧无人能够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