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人性欲望,是一个人最深的自律
作者:洞见·姜榆木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
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户人家想修一栋高楼,工程过半,才发现建材有缺,一时无法补齐。
一位游历的禅师刚好路过,撞见此事,笑着说道:“少盖一层,材料不就够了吗?”
主人家想了想,的确如此。
一家不过几口,夜眠也不过数尺,又何必为了多盖一层楼,而自寻烦恼呢?
苏格拉底曾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
很多时候,人生万千烦恼,不是所得太少,而是想要太多。
01
人性中的欲望,是痛苦的根源。
艺术家洪浩曾以“我的东西”为主题,创作过一组摄影作品。
他每买一件物品,就拍照留念,然后把他们合成在一张照片里。
起初看到照片里全是自己想要的东西,洪浩觉得赏心悦目。
可当物品越来越多时,他开始感觉到一些不适。
想通这点之后,洪浩开始有意控制自己的消费欲,定期清理不需要的物件。
整整三年,他努力精简自己的生活,每年只去两次商店,身边只留常用的东西。
当他从物质生活中解脱出来,他才找到自己生活的节奏,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心理学家休·麦凯曾在《欲念心理学》中,提到“欲望-幸福”曲线。
可当欲望增加到一定程度,幸福感非但不会再提升,反而会迅速跌入谷底。
人一旦陷入了难填的欲望当中,就会不断地消耗自己。
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修得知足,守得清欢。
02
管住欲望,才能看清方向。
有位企业家分享过一个故事。
某天,公司高薪聘请专车司机,经过多轮选拔,三位应聘者脱颖而出。
最后一轮面试,老总亲自出题:“有块金条落在悬崖边上,你们开车去捡,能保证距离悬崖多近而不坠落?”
第一位回答:“20公分。”
第二位自信满满:“10公分就够了。”
第三位却摇摇头:“我还是远远地躲开吧。”
此言一出,前两位应聘者都嘲笑他的胆小,可当面试结果公布时,只有他被录用了。
作为一名司机,最重要的职责是保证乘客的安全。
倘若在欲望的驱使下铤而走险,无论技术多好,也总有失足跌落的一天。
生活中诱惑丛生,我们时常面临内心的考验与选择。
不懂得克制欲望,很容易在诱惑面前迷失方向,最终因小失大。
著名实业家李书福,最开始从事的是实体行业。
可眼见自己辛辛苦苦数年的经营,还不如朋友在海南一月炒房的收入。
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欲望,关掉了自己的公司,也拿着几千万资金跟风炒房。
结果没过多久,海南房地产崩盘,他非但没挣到钱,还亏光了所有积蓄。
事后反思,他才发现,是内心的贪欲,冲破了他的理智。
此后30年,他老老实实做回本行,不赚快钱,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就国内领先的汽车品牌。
投资人王啸有一句话:
“每个人都想做大,但成功的人会控制做大的欲望。那些什么都想做,却什么都做不好的人,往往不是败给能力,而是败给和能力不相匹配的欲望。”
人这一生,所求有度,过则成灾。
与其奔走于层出不穷的诱惑之间,最终被自己的欲望反噬。
不如减少不必要的物欲,把时间留给真正值得追求的事。
03
起初,一个人被要求写下10件想要的东西,他兴致盎然地照做;
后来,当被要求把写下来的东西删去一半时,他不由皱起了眉头;
等到最后,只允许留下一件物品时,他竟开始抽泣起来。
故事的结尾,毕淑敏写道:“舍弃是痛苦的,但这便是成熟的代价。”
当一个人阅历还不够,只会觉得眼前一切,都是自己想要的。
直到看过了世界,才会明白人这一生,其实所需甚少。
真正的幸福,不在所得多寡,而是历经繁华后的精神富足。
作家格勒汉姆成名后,拼命买奢侈品,参加舞会,只为证明自己实现了人生逆袭。
而当所有人开始羡慕他过上富裕的生活时,如愿以偿的格勒汉姆,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
他住着六百平方英尺的豪宅,只觉得拥挤不堪;面对满屋的名牌物件,更是感到空虚不已。
直到一次旅行,他置身辽阔的田野和星空之间,才感到久违的自由与放松,而那一刻他发现自己除了帐篷,其实一无所有。
旅程归来后,他清理掉塞满家里的奢侈品,推掉一切消遣式的社交。
一个人看书、听音乐、写作,享受独处的时光。
屏蔽了欲望驱遣的浮华喧嚣,格勒汉姆终于在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慰藉。
他在演讲中说:
“现在人均居住面积是50年前的3倍,但用来安放幸福的空间反而减少了,这不是巧合。
我们必须时常检查行囊,看看里边装的是未来的可能性,还仅仅是阻碍你享受更多风景的累赘。”
人生下半场,最好的活法,是思想做加法,欲望做减法。
不被繁芜的欲望所俘虏,不被浮华的生活所绑架,懂得节制,才能活得极致。
往后岁月,愿你行有所止,欲有所制。
在这纷繁喧嚣的尘世中,活出简单与克制,享受舒缓与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