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有无突变!这种药一线维持治疗显著改善生存!
导 言
本文所有数据及内容均来自新闻网站OncLive于2019年8月14日刊载Jason M发表的《Olaparib Plus Bevacizumab Improves PFS as Frontline Maintenance in Ovarian Cancer》,以及默沙东官网于2019年8月14日刊载的《LYNPARZA® (olaparib) Phase 3 PAOLA-1 Trial Met Primary Endpoint as First-Li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with Bevacizumab for Advanced Ovarian Cancer》。参考链接可见文末。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xLzI4MTkvMjE0MjYyMDY3XzJfMjAyMTAxMjgwNzMwMjgyMzk=.jpg)
近日,III期PAOLA-1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在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中,与仅接受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相比,那些接受奥拉帕利和贝伐珠单抗联合用药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明显改善,无论患者的BRCA基因状态如何。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xLzI4MTkvMjE0MjYyMDY3XzNfMjAyMTAxMjgwNzMwMjg2MTU=.jpg)
卵巢癌是全世界女性因癌症死亡的第八大最常见原因,五年生存率仅为19%左右。2018年,新诊断的卵巢癌病例约30万例,有18.5万名患者死亡。对于新诊断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很多患者一开始治疗都有效,但是很多会复发。因此,在一线治疗有效果后,通过维持治疗降低复发风险或推迟复发时间对提高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结局有重要意义。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xLzI4MTkvMjE0MjYyMDY3XzNfMjAyMTAxMjgwNzMwMjg2MTU=.jpg)
PAOLA-1是一项随机、双盲研究。试验招募了新确诊的晚期(FIGO分期:IIIB期和IV期)的高级别浆液性或子宫内膜样卵巢癌、输卵管癌或腹膜癌患者,无论BRCA状态如何。这些患者在接受贝伐珠单抗和铂类化疗一线治疗后,病情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
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接受2种不同的一线维持治疗方案。一种是奥拉帕利和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另一种是标准的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结果显示,与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了奥拉帕利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患者,她们的无进展生存期有了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同时,研究中观察到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每种药物的已知特征基本一致。
早在2018年12月份, FDA就已经根据SOLO-1的试验结果,批准了奥拉帕利单药,用于BRCA突变晚期卵巢癌的一线维持治疗。而这次PAOLA-1 研究则有望将奥拉帕利的一线维持治疗范围扩大到更广泛的患者人群中,没有BRCA突变的患者也有望受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阿斯利康的肿瘤研发部执行副总裁Jose Baselga博士表示:“PAOLA-1研究的积极结果表明,将奥拉帕利与晚期卵巢癌患者标准的贝伐珠单抗进行联合给药,具有明显的潜在益处。在对BRCA基因突变患者进行的SOLO-1研究获得积极结果后,PAOLA-1的结果再一次标志着奥拉帕利可以作为晚期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我们期待尽快与全球范围的卫生部门讨论试验结果。”
默沙东研究实验室高级副总裁兼全球临床开发负责人、首席医疗官Roy Baynes博士表示:“PAOLA-1研究体现了默沙东和阿斯利康致力于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结局的决心。通过在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中对奥拉帕利进行研究,我们已经更加了解如何使奥拉帕利造福更多的晚期卵巢癌患者。”
让我们共同期待
更多的卵巢癌患者
能受益于靶向药治疗!
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 Evolutionary Gene Loss May Help Explain Why Only Humans are PronetoHeart Attacks. Retrieved Jul 23, 2019, from https://health.ucsd.edu/news/releases/Pages/2019-07-22-evolutionary-gene-loss-may-help-explain-human-heart-attacks.aspx
[2] Kawanishi,, et al. (2019).PNAS,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07/18/1902902116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本文由盛诺一家原创编译,欢迎分享。
其他任何公众号或网站转载,
必须在文首注明:来源于盛诺一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程 潇 钰
盛诺一家医学总监
北京协和医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肿瘤细胞生物学博士
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科博士后,专攻肿瘤学
2015年就职盛诺一家,任医学部转诊咨询顾问
先后转诊过数百位中国患者前往海外知名医院进行治疗
同时负责VIP客户的咨询与转诊服务
美国联盟医疗体系(PHS)颁发转诊资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别忘了点“在看”支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