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在心或肺

​气在心,或在肺

五气入鼻

藏于心肺

气口

何以独为

五脏之主

胃者水谷之海

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藏胃

养五脏气

气口太阴

脏腑气味

皆出于胃

变见于气口

五气入鼻

藏于心肺

心肺有病

鼻为之不利

诸气属肺

诸脉者,皆属于目;

诸髓者,皆属于脑;

诸筋者,皆属于节;

诸血者,皆属于心;

诸气者,皆属于肺

四肢八溪之朝夕

结合这段话

总体的关系

这段话里

关键词是:

气口

“气口”,即寸口

即脉诊所按之寸口脉

在手掌大鱼际下一寸

即解剖学中的桡动脉

“气口亦太阴也”:

气口所在也是

手太阴肺经

循行之处;

足太阴经则是脾

胃与脾,相表里;

肺主气

朝百脉

肺的

经脉起于

中焦脾胃

脾胃

为脏腑气血

营养的来源

所以,全身脏腑

经脉气血的情况

可从寸口脉上

体现出来

(“变见于气口”)

“气是在心,在肺?”

此等问题不可究

气、精、

神、味

无法具体

无法深究

看:

天食人以五气

地食人以五味

五气入鼻

藏于心肺

上使

五色修明

音声能彰

五味入口

藏于肠胃

味有所藏

以养五气

气和而生

津液相成

神乃自生

可以把

气理解为,无形的能量

味理解为,有形的物质

能量推动,物质运转

物质运转又产生能量

中医师的一种哲学观

宇宙与人体

都是形似的

因为

气在上(天)

味在下(地):

对应于人体

气在上焦(心肺)

味在下焦(脾胃)

《内经》将“心肝脾肺肾”叫做“五藏”

并不是当今西方医学解剖学的“五脏”

如今很多的

中医研究者

以为是汉字问题

故将此问题忽略

其实不然

《黄帝内经》以及

中医中所指的“五藏”

并不是西方解剖学中那个

看得见摸得着的人体器官

而是“藏”在另外一个空间

人类肉眼看不到的一种象

也就是,《六节藏象论》

所述的,“藏象”

相反,将中医理论

与现代科技探测的

种种现象结合来看

结论:

人类实际上有

两套生理系统

即西医的解剖生理系统

和中医的藏象生理系统

两套生理系统

频率各不相同

存在不同空间

且会相互作用

人体病变

最初是由

藏象系统的

功能出问题

而逐渐影响到

解剖生理系统

很多人

身体出现了

不正常状态:

失眠、便秘、

乏力、脱发等

但去医院,用仪器检测

西医大夫,便会告诉你

一切指标正常

没有任何疾病

事实上此时要是

经一中医把脉便可得知

身体已经出现严重问题

但随时间

慢慢推移

疾病才会显现到

解剖生理系统上

检测发现

为时已晚

中医的针灸

等治疗原理:

博主不敢

妄下结论

但是同样

可以做出

一个假设:

所谓的穴位

或许也就是

解剖生理系统和

藏象生理系统

两者间的沟通点

通过针刺某穴位

重新激活和联通

两个生理系统之间的联系

使得人体回归正常的状态

“痛则不通

通则不痛”

如果观点属实

那么“中医”

叫作“中介医学”

或者会更贴切

作为一个“中介方”

将两套生理系统调整和谐

相比与西医的治疗手段

不知道先进文明多少倍

西医就是:

“哪病治哪,哪痛治哪,治标不治本”

哪里病变了,就用抗生素,将其杀死

哪个脏腑不对了,就移除掉

胆结石就切胆

脂肪肝就切肝

治病结果过程

就是暴力镇压

结果无非就是

生存与毁灭

征服与被征服

战争与和平

心和肺都有气:

不过气在藏

(读“zang”,通“脏”)

是肺

意思是,肺主管气

包括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

这里的“藏”读“cang”

呼吸进来的清气

主要存于

心和肺中

千万不要,随便去读

没有任何解释的原文

极易犯错

中医认为,人有四气

1、元气根源于肾

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久病伤元气即就是

伤了藏于肾的元气

2、宗气

由肺吸入的清气

和脾胃饮食

形成的精气合成

推动肺的呼吸

推动血液运行

古人所讲的

气藏于心肺:

即就系是指

饮食形成的

水谷精微之气

和肺吸入的空气

合成的这种'宗气’

咱们人的:

语言、声音、

呼吸、心搏、

活动、寒温

等等都与

宗气盛衰

有关

你所列举的就是

我刚才讲的宗气

而不是广义的气

3、营气:

顾名思义,

营养之气,

根源于脾胃,

是造血的原材料

4、卫气:

护卫肌表

抗御外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