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印刷史典故之八十五:最大的铜活字印刷工程——《古今图书集成》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作者:张树栋   李  英  张耀崑

编辑:赵志忠

  中华印刷史典故之八十五  
最大的铜活字印刷工程——《古今图书集成》
编者按:征得旅居北京的献县淮镇籍老乡张树栋老先生的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起,全文刊发老先生的《中华印刷史典故》(又称《中国印刷之最》)一书。本书荣获五项殊荣:1、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入选项目。2、国家科技部:2015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3、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4、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5、第四届文汇彭心潮优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项目。此书是在1992年初出版的《中国印刷之最》和《中华印刷通史》基础上,增补近年印刷史研究上的新成果,将这些堪称印刷之最的史实与典故,连同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以及当代印刷新出现的典型事例汇集起来,择其要者,以时间先后为序,分列起源、古代、近代、当代四篇,作简要与通俗地记述。以期扬我中华文化,鼓我民族士气,还一个文明昌盛的中国于世界民族之林,张树栋先生如是说。这本书将故事性与科学普及融为一体,向国外人士宣传中华的印刷文化。这也是诗眼看世界为老先生刊发的第二本书,张老先生少年求学离乡,在中国印刷史学多有建树,著作等身,令人钦佩!作为乡贤,他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数次献书于家乡献县。从本期开始,请大家和我一起共同走进淮镇人眼中的中国印刷史史学中,走进淮镇人的印刷世界。同时,也诚邀旅外的、本土的淮镇人及在淮镇工作过、学习过的社会各届人士为构建中国·淮镇贡献一位力量,诗眼看世界,现以种下梧桐树,诚待凤凰来。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李英:研究馆员,中国印刷博物馆社会服务部主任,中国印刷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印刷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作为展览策展人,其策划的“中华印刷之光”展览足迹已踏至亚、非、欧、美四大洲20个国家。作为科普作家,参与编写《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印刷史词条。其专著《中国彩印二千年》获得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参评项目,于2019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立项,版权输出,由设计媒体出版(英国)有限公司出版英文版。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中华印刷史典故之八十五
最大的铜活字印刷工程——《古今图书集成》
清朝前期,中国传统的活字印刷已进展到它的全盛时期。在官、私、坊三大刻书系统中,有不少已改用活字印刷。同时,泥、木、铜、铅、锡、瓷等不同材质的活字都在使用,真可谓百花争艳,异彩纷呈。规模较大者,除福建林春祺出资20万两白银刻制了40多万枚铜活 字用于印刷外,当属世人瞩目的铜活字版印《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和用木活字排印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了。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是清内府用铜活字排印的一部宏篇巨著。全书分6编32典,计6109部、一万余卷、一亿六千多万字。排印如此巨大的一部类书,所用铜活字的制作与排印工程之浩大,是可想而知的。据说这批数量巨大的铜活字,是由《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原编纂者陈梦雷组织制作的。
说到这批铜活字的制作时间、地点和数量,清朝包世臣说:“康熙中,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可欧洲人茹莲在翟理斯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索引》中,却说是25万字。
孰是孰非虽难定论,但数量至巨却是可以肯定的。因卷帙浩繁,自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开始排印,到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才印成66部,用于颁赐皇室贵胄、在朝显宦和赏赐编修《四库全书》期间献书500部以上的藏书家。据传,除《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外,康熙年间还用这批铜活字排印过诸如《星历考原》、《数理精蕴》、《律吕正义》等天文、数学、音乐等方面的书籍,陈梦雷也曾借用这批铜活字排印过自著《松鹤山房诗集》、《文集》等书籍。
既然用的都是内府活字,则必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使用的是同一批活字。鉴于所印各书的字体不尽相同,或许可以说明这批内府活字有着较多的字体和字号,而这恰可证明包世臣所说的“百数十万”是可信的。遗憾的是,这批内府活字在武英殿存放期间,看管者监守自盗,大量丢失。后为消除罪责, 监守者以京城铸币短缺为由,请求将其熔铜铸币,造成了活字印刷史上的一大憾事。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