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文化、校外管生活是教育领域最好的"高低搭配"
育邻梦
网友提问:停课、裁员…培训机构除了倒闭还有别的办法吗?
回复:学校管文化、校外管生活是教育领域最好的"高低搭配"。
不是不想生孩子,是职业工作时间不允许、不是不想生孩子,是生来没时间带、不是不想生孩子,是养育孩子时生活就不再自由自在......现代人类社会,几乎所有职业化生产劳动程度高的国家或地区都步入了人口低生育时期,比如欧洲的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北美的加拿大+美国、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等等。
职业化的生产劳动,劳动时间、劳动场所、工作任务......都有严格规定,其中影响家庭生育最深的当属工作不能迟到或早退、工作时间不得干与工作任务无关的事情。因此,我国在快速拥抱城镇化的同时也大踏步地陷入了人口低生育泥沼。
家庭户平均2.62人、2020年全国人口总和生育率1.3、自觉晚婚晚育的城镇大剩青年男女越来越多......尚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我国,人口生育先向发达国家靠拢了。其最关键的核心是,我国人民比其他国家人民更勤劳、更敬业,我国人口生育受职业化生产劳动影响程度更深。
孩子,又被称之为未成年人和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与成年人相比,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综合安全防范能力、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年龄越小孩子的日常生活越离不开被监护。之前,课外教育培训盛行其中有很大成分源于家庭分摊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需求。因为,现今孩子们的学业难度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能力自己辅导。所以,家庭生育对课外综合托育服务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孩子们的课外游娱缺场设和导游
不能挤占孩子们的综合休息时间、不能开办学科类培训、不能虚假宣传&打折服务&暴利经营......被整顿过后的课外教陪服务该走向何方呢?
成为辅助孩子们融入社会生活帮手,做学校教育的低端搭配!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保亲的堪信凭,搭配的两下里相应。”
搭配,指按适当的标准或比例加以配合或分配。比如人类饮食讲究荤素搭配、穿衣讲究冷暖搭配、武器使用讲究高低搭配等等。
教育,人类引导、辅助子女长大成年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文明得以世代传承的核心抓手,是每个人出生之后习得基本生存技能的根本保障,是纾困现代家庭解决生育“后顾之忧”的坚强后盾。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三原则:“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说每个孩子从童年长大到成年,不仅只是需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需要学会适应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语言、数学、伦理道德、地理、物理、生物、美术、琴艺、体育......分科越来越细的班课教育,貌似正与人类社会现实生活“渐行渐远”。因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教授知识点、是确保孩子们考试得高分,至于孩子们学完这些科目之后有多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可用则根本不在考量范畴。
天天吃谷物+蔬菜+水果却从未有亲密接触+认识植物、天天吃猪肉却从未见过猪跑、天天学习自然风光多么美丽却每每睁开眼都只能看见钢筋混凝土森林......孩子们的学业分数年攀升,但自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实践能力却每天都在下降。因为,门前只有柏油路、城镇绿植都只是观赏品、课堂与文化知识相伴、课外生活多被工业塑料制品+虚拟电玩+虚构影视+短视频+视频直播包围。
学习需要接地气
文化是人类在适应自然环境生存历程中总结汇集而成的经验集合,是人类从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过程中提炼出的分工协作智慧结晶,是将特定现实物质的形态+性状+功用提炼汇集形成抽象的字符+读音+寓意,其形成过程大致为物质实体—>物质用途—>字符寓意—>字符读音—>字符。学习过程则正好相反,学习要求每个人从抽象符—>字符读音—>字符寓意—>物质用途—>物质实体,最终目标是将人类业已成熟的社会文化智慧成果转化为日常生活行为实践。然而,今天的学校教育几乎就停留在了字符寓意理解层级,课外孩子们即没有消化实践所学知识的时间、更没有场地。
家长没有与学校教育对应的假期陪伴孩子学习成长、课外教育培训不能干扰学校教学进程、以成人视角搭建起来的现代城镇未给孩子预留出足够的童年乐园......因此,在家长职业工作无法全程陪伴孩子学习成长、课外不能干扰学校教育节奏、孩子们拥有多样化成长文娱需求的情况下,课外教陪完全可以在辅助孩子融入社会生活方面大有作为,比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生产劳动实践、探索自然人文科学等融入课后综合托育,从而形成学校管文化、校外管生活"高低搭配"的成长教陪新格局。
育邻人的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