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珠亮丽黄,照进2021年的一道光 | 古董时尚

腊八过了就是年。趁着年根儿,来写写翼儿同学最喜欢的题材:古珠流行色!

每年Pantone发布次年流行色,洪掌柜都会积极从保险柜里找出同色古珠,乐此不疲,像是挑战她藏品库的独家游戏。

看:21世纪这些流行色,几千年前就有啊。古人潮得很~

2021年这组,极致灰+亮丽黄,格外契合这个时间坐标上的全球心境:世事难料,人生无常。当动荡和不确定成为主调,温柔的力量便越能引发情感共鸣。

一点明媚,一点鲜活,像冬日里的暖阳,提醒人们,不要忘却希望。亮丽黄释放出明快放松的气氛,可以有效调和色彩间的冲撞,在任何环境下达到适度的惬意与平衡,确实超级治愈。

现代人的衣橱,最不缺黑白灰,尤其高级灰。但,亮丽黄呢?衣服未必人人hold得住,珠宝却可以,特别是古董珠宝。经过岁月沉淀,能量温润而强大。

下面就来看看不同历史时期的亮丽黄古珠,那些不同文明区古代贵族们曾经的时尚流行色!

| 蜻蜓眼 |

打头阵的,当然是洪掌柜的网名“蜻蜓眼”。琉璃作为最早的人工合成材料,色彩丰富性远非天然材料所能匹敌。而论到调色之大胆、夸张、新奇,首推蜻蜓眼琉璃珠。

蜻蜓眼琉璃珠起源于公元前14世纪的古埃及,上面有许多不同颜色层层环套的图案,酷似蜻蜓的复眼,因此而得名。随后扩散到世界各地。

大约在春秋末期,琉璃技术经西亚传入中国,并迅速本土化,被纳入玉文化范畴,成为用“石之美者”定义的“玉”中,唯一仅有的人工材料。

琉璃中的蜻蜓眼,则首先作为舶来奢侈品,流行于各诸侯国贵族圈;而后经过本土创新,在技术和艺术审美上更上层楼,制作出了古代顶级珠宝象征“隋侯珠”。

西汉刘安《淮南子》有云:“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经现代学者考证,隋侯珠,即是蜻蜓眼。

▲ 战国曾侯乙遗址蜻蜓眼琉璃珠

这种明黄色蓝眼睛的,属于典型外国蜻蜓眼,在著名的战国曾侯乙遗址中曾发现同款。

曾国原本是周王室派去治理江汉蛮夷的同姓宗亲,后来见楚国日益强大,为救楚王不惜与同为姬姓的吴国为敌,并积极主动融入楚文化。楚狂灭尽周边,独独留下曾,由此奠定了战国年间曾侯乙的极尽奢华。

楚文化本就以狂放奔腾奇诡著称,说白了就是特别不受中原王朝那套礼法约束,任性、豪奢、张扬。可以想见,在当时的贵族圈儿,能将海外奢饰品佩戴上身,又潮又炫又珍稀。富N代曾侯乙,该是何等意气风发!

从源头上讲,蜻蜓眼琉璃珠渊源自古代近东的眼睛崇拜,这是一种非常古老又极其普遍的现象。以圆圈为形的眼纹珠最早见于西亚、印度和埃及。最常见的材质是玉髓、玛瑙。而当琉璃技术被发明出来,首先制作的便是眼纹珠。

全世界古文明不约而同达成共识:眼睛纹样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无上法力,能保护佩戴者免受一切邪恶攻击,既包括来自灵界的诸般邪祟,也包括来自小人和仇敌的恶意眼神。

眼纹珠的佩戴,遵守“多多益善”原则,像蜻蜓眼这种各个面都有眼睛,相当于开启了四面八方防御系统。而当眼纹珠成排、成串、叠戴,则意味着360度全方位护盾!

| 西周萤石 |

古珠亮丽黄,肯定绕不过西周萤石。萤石的质感通透中略带“磨砂”,温婉和润,属于柔美乖巧可爱型,QQ的犹如弹性水果糖。色彩范围也很丰富,有绿色、白色、紫色、黄色、蓝色等等。

中国古代玉文化定义的“石之美者”,萤石赫然在列。

由于周文化尚黄,图中这种亮丽黄在当时格外流行,堪称西周萤石中的经典代表。造型各异,这些年我们在工作室见过的就有圆珠、直筒、方管、竹节,还有小蝉和兽面等立体造型,雕工生动传神,惟妙惟肖。

四联排这枚,乃洪掌柜窖藏,背后三列六组L形对钻孔,用于串缀华丽珠玉组合。品相也是西周萤石中的标杆级别,晶莹明媚,似艳杏,似蒸栗,特别符合2021年亮丽黄的官方英文定名:illumiating,点亮!

纵观整个古珠史,萤石最高光的时刻就是两周年间组团西玛融入组玉佩。下图为晋侯款,五颜六色,琳琅满目!足以颠覆许多人对于古物必定沉闷的刻板印象。

▲ 周代晋侯遗址组玉佩

这套组佩中,玉器品类繁多、质地优良、工艺精湛。西玛饱满、火红、硕大。搭配蓝绿色费昂斯琉璃,有长管和飞碟两种。萤石也相当霸道:有带弦纹的勒子、光素的长管、腰部起鼓的竹节、浑圆的圆珠。此外还点缀有一颗浓艳天河石。

如此之多的彩色混搭到一起,丝毫不显凌乱,珠光宝气,庙堂威仪,尽显晋国周天子同姓大宗亲的尊贵气派!

组玉佩在周代是贵族地位等级的标志。等级变,玉的数量和质量就要跟着变,西玛等配珠的数量和质量同样会有相应改变。

这个我们在《西玛传奇》里专门写过,参见:西玛传奇:现在珍贵,是因为从前就珍贵 | 珠玉八卦

现代人不受等级束缚,原则上不存在僭越的危险,敞开戴也不会被问罪杀头。但古珠在当年已经异常珍贵,流传至今就更加稀少,任谁也拿不出晋侯这么气势恢弘的一大套。能有一颗、一串,已经激动不已,算是得到了高精尖俱乐部入场券。

在搭配西玛手串时,萤石是极好的选择。当然前提是品相要够好,配得上西玛的至尊地位。像上图这串洪掌柜最新设计,亮丽黄、小豆绿、浆果红,和谐妖娆,春风拂面,美不胜收!

也正应了当今时尚界在评价2021流行色时所强调的:明快惬意与平衡~

| 汉代琉璃耳珰 |

女人为了追求时尚,什么事都豁得出去。汉代的时髦精们,疯狂起来丝毫不比现代人矜持。当时最俏的时尚单品是琉璃耳珰。

古代“穿耳施珠曰珰”,本为蛮夷地区流传的风气,到汉代已逐渐为中原女子所接受。以琉璃做成耳珰,五光十色,透明晶莹,光辉明亮照人,迅速博得美人们钟爱,风靡一时。

汉代琉璃耳珰造型多样,上世纪50年代,洛阳烧沟汉墓的考古报告率先定出了两个基本型:第一型,器形圆,上端小,下端大,腰细,如喇叭形。第二型,中部犹如喇叭形而上端成锥状,下端成珠状。

▲ 洛阳烧沟汉墓定出的两种基本款琉璃耳珰

如上图所示,这两种洪掌柜工作室都曾做过现代设计,从耳珰到耳环,别提多拉风!

至于本章节展示的亮丽黄耳珰,属于第二种,古代有个极其香艳的名字,叫:“合欢圆珰”。

中国古代十大美人之一赵飞燕,以体态轻盈善舞留名青史。公元前16年,经过无数回合宫斗,29岁的赵飞燕终于成功上位,夺得皇后宝座,妹妹赵合德献上一份隆重贺礼,其中就有一对“合欢圆珰”,与琥珀枕、珊瑚玦、黄金步摇、翠羽扇、沉水香并列,足见珍贵。

▲ 青海考古所藏汉代琉璃圆珰,摄影@动脉影

这类汉代琉璃耳珰,材质为中国本土创新的铅钡琉璃,迥异于西方钠钙琉璃。

配方的改变源自中式审美:仿玉!钡能产生一定的浑浊度,从而使琉璃外观似玉,光润内敛,古籍里常以“明月”、“夜光”等描摹琉璃之美。

《汉书·西域传》中有“琉璃色泽光润,逾于众玉”之说。没错!琉璃也属于古代玉文化定义的“石之美者”。

汉代琉璃耳珰以蓝色和深蓝色为主,也有绿色系和其他颜色。黄色则十分少见。下图这枚还带有蛤蜊光,五彩斑斓,恍若月夜下的精灵~

▲ 蛤蜊光汉代琉璃耳珰及佩戴示意图
右上左:四川博物院藏东汉持镜女俑
右上右:卜千秋壁画墓西汉女娲壁画像

汉晋诗词举凡耳珰美人,往往带有香艳调子,比如《孔雀东南飞》:“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晋代傅玄《艳歌行·有女篇》:“有女怀芬芳,媞媞步东厢……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

还有《陌上桑》里的秦罗敷,某天在城南采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少年、耕者、锄者,无不为之倾倒,更有使君觊觎其美貌,直接问出:“宁可共载不?”

从流传下来的壁画和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圆珰的佩戴方法。远望去,耳畔犹如两枚明媚星球,圆融性感,月华光耀,梦幻迷人,映衬着美人们的玉颜秋波~

| 印度-太平洋珠 |

珠子的历史告诉我们,早在四千多年前,欧亚大陆已经形成完备复杂的商贸往来。各大文明区繁荣昌盛的同时,商旅们把随身珠串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玛瑙、玉髓、金、银都可以彼此借鉴,互通有无。

公元前后,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各执一端,打通了陆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国际贸易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活跃。

这其中,一种奇特的小珠子横空出世,由原产地印度经海路,传播到西及西非、东至朝鲜半岛的广大区域。翻看地图,此范围实际上包括了罗马帝国东部、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印度洋、南太平洋,以及中国。

这便是世界古珠史上极具特色的印度-太平洋珠,属于季风珠的一种,特征十分鲜明:直径通常小于5mm、单彩、光素、拉制法、配方大多含钾。

虽然珠子本身都是单色,但印度-太平洋珠的色彩范围却极为广泛。不透明的淡红棕色,透明的琥珀色或紫罗兰色,还有橙、黄、绿、蓝、浅蓝等等…… 美丽,永远是走红的第一要素!

▲ 汉代合浦港印度-太平洋珠

如此紧俏的全球时尚,汉代国际大港合浦当然不会错过。

近年来,在广西合浦,这类拉制琉璃珠被发现于100多座自西汉晚期到东汉的遗址中,或独立成串,或与其他材质饰品组合,确为爆款无疑。

图中这串亮丽黄,细品其实是在黄与黄绿之间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变化,造型也不尽相同。珠子表面能看到沿着纵轴拉制的明显工艺痕迹。

琉璃的无限可能,说到底,是人类想象力的无限可能。

| 古埃及琉璃珠 |

埃及是魔法的故乡,也是琉璃的故乡。

当人类第一次用石英砂变出蓝绿色的溢彩流光,那种宇宙大爆炸式的振奋,恍若洞开了天国的宝藏!深入研究,此物竟无比神奇:可以调配出任何想要的色彩,模仿任何宝石的质感,甚至比天然材料更能接近人们对于神灵世界的无限畅想。

古埃及人深信,这是一种魔力值满满的存在,于是带着虔诚和好奇,创造出了一波又一波琉璃珠的全新时尚,并出口到古代世界其他地区,无论风格还是技术,都领潮流之先。

图中这种亮丽黄琉璃珠,造型呈锥形,质地紧实,不透明,色泽明艳,表面带有明显旋搅痕迹。与绿色同款搭配,仿佛凝聚了太阳神的能量,生机勃勃,光芒万丈!

| 清代琉璃珠 |

中国琉璃则是另一个故事。

由于陶瓷业的发达,中国琉璃从未大规模投入日用器生产,而始终偏重饰物,特别是通过模仿玉石类天然材质,降低饰品成本,迎合大众消费需求。

至清代,中国本土琉璃工艺与耶稣会士引进的西方技术交汇融合。在皇室的推崇和赞助下,材质间的相互模仿可谓登峰造极:仿和田玉、仿珊瑚、仿翡翠、仿松石、仿玛瑙、仿碧玺、仿琥珀蜜蜡…… 精美绝伦。

图中这枚清代琉璃珠,明黄浓艳,饱含着融融暖意。放到现代都市环境,依然靓丽出挑,醒目又温柔,妥妥治愈。

| 远古玉髓 |

玉髓算得上最古老也被应用最广泛的半宝石之一,色彩极其丰富,不断打破人类的既有认知,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其中最常见是红色、白色、黑白,黄色相对要少见得多。

这枚色彩均匀纯正,包浆极美,表面光洁酥润,带有不事雕琢的上古天真气质,又与当代都市时尚流行色不谋而合。

正是庄子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国际时尚界大佬们自己说:“所谓时尚,就是不断复古。” 而古董,本就是古人的时尚。潮流轮转,千年回望,流行诉说着每一个时代特有的美学气质,高调喊出了人们心底共同的精神诉求。

纵观人类哲学史,纵欲与禁欲的逻辑起点都是人间实苦。全球疫情并不曾放大苦难与无常,只是提醒我们更真实地面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