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两传老师谈''开穴''
林两传 Facebook 2014年8月27日文章
<< 闲话中医伤科之五-开穴 >>
当年跟通宵师父学时,师父的治疗会始于一个动作,叫做“开穴”!
师父的治疗,使用一种实心铁棒,原子笔长,拇指粗细,一头大一头小些,两头内各安装一个可以滑动的铁珠子,可以在病人身上画动,而珠子会跟着滑动,有点类似刮痧。治疗棒也可以用来敲击,垂直点击病人,小一点那头点在病人身上,由于每个珠子和铁棒间有点空隙,因此会产生震动感,所以点击基本上是一种震动,点在肌肉上,会使肌肉收缩,不过度用力敲,病人是不会受伤的。
开穴,是先用治疗棒,点击病人没有着衣服的肩胛骨内,背肌上,一般俗称的膏肓附近,左边点七下,右边点七下。然后再用治疗棒,由左边肩胛骨内,沿着肩胛骨边缘,滑画到左边胁肋处,忘记画几次了(好像也是七次?),再画右边,次数相同,开穴完毕。
当年问师父开穴有什么作用,师父讲的不清不楚,只说这样才能打开穴道,这样才能开始做,这样才会有效……。很多年后,回想师父的治疗手法,很多都是有道理的,而且是极为敏锐和高明的境界才能明了,只是我们没有师父的觉受,而师父没有我们可以理解的语言,因此听不懂师父在说什么。
很多年后,当我针灸的手法,足以非常微细的改变病人筋膜及气机的流动,才彷佛知道师父的开穴意味着什么,我尝试说说看,不过即使当年同在师父门下的师兄弟很多,我想,也不会有人确切知道师父想的是什么了!
我为病人扎针,通常是基于伤科的理由,也就是为了改变结构,消除疼痛,恢复功能。这种结构的还原,都是全身性的,极少单独处理一个部位。所以我扎针都是病人趴着,从脚针起,再到臀背部。因为足弓没有恢复,骨盘是无法做彻底改变的。
有时会遇到一种病人,整只脚绷的紧紧的,皮肤几乎没有起伏皱折,只有膝窝一条浅浅横纹。这种病人,触摸小腿肌肉,即使按压推挪,也摸不清肌肉收缩出槽的状况,这时候,无论下针何处,都会很痛,因为所有神经末梢和感觉接受器,都处于频临诱发状态。不仅很痛,而且针一刺入就被组织黏住,无法顺利行针,筋膜要松解,肌肉要跳开还原,都有困难。
这是因为长程表浅筋膜绷紧,使其下方短程深处筋膜及肌肉处于被挤压状态。即使摸出隐约筋结之处,下针肌肉虽会滚动,可是因为周遭都紧紧捆绑在一起,所以不会有什么改善。
这时应该要先解除长程的筋膜张力,要松解必须行针,唯一可以下针处,只有横纹上,皱折起伏最大处,那里筋膜才有转折变化的空间,才能使筋膜张力发生改变而传递扩散,如果针在小腿上,会像戳破硬硬塑料膜,针处张力没有变化,无法传递改变。
当然下一针,表层筋膜虽会松解一些,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这些改变,足以制造出一些新的可以下针处。通常在横纹上或横纹下方一下,总要有皱折松软处,才能行针,改变系统张力,逐步还原。
等长程筋膜松解后,其下的肌肉变化才能摸清楚,肌肉间有足够的挪移空间可以松解还原,也就是解表层之后,才能解深层的。
有了这些认识,回头重想师父的开穴,就会有些想法。师父用治疗棒先敲击震动背部长肌,肌肉会快速收缩放松几次,再用治疗棒画动表层筋膜,整个背部的肌肉有松动过,表层筋膜会松解,跟针解有类似效果。所以师父说,没有开穴,治疗会有问题,可能也就是表层筋膜未松,治疗深层肌肉或调动骨位,都只是借其他地方的长程筋膜来用,很快系统就会跳回原状了。
师父依着他对身体深刻领会的直觉,设计了一些治疗次第,后面弟子不能领会师父用意,又没有师父的深刻直觉,常常只是依样画葫芦的照做,不仅无效,还会弄出很多问题。难怪以前师父常常说:“不对!”“我这样教你的吗?”问题在,那时很多根本无法领会师父所教东西。
以下是跟帖:
Alice Lin
时候到了,才能体悟...
Talon Cheng
不知道开四关是否也有这样的思考逻辑在里面?
林两传TalonCheng
我想开四关有些这种“解开表层筋膜”的作用,但作用不是太大,它的作用在比较内层气机流动的一种引动,有点在四肢末端到水搅和的味道。
这纯粹是个人感觉,和习惯用法,还要就教高明。
林易寰
老师要处理上肢时是否也趴着针?
林两传
上肢坐着好处理,因为肋骨胸椎可以动,势好掌握。
针下肢也可以坐着,或许比趴着更好,只是要高坐,不然医师要弯腰很辛苦。
林易寰
下肢还是趴着好...蹲久心易不静
李继宏
老师松背跟师公用棒子划跟点击是一样的意涵?
李继宏
整个背部轻轻滑罐或者是用拍痧棒轻轻打一打,也是异曲同工之妙!
余爵佑
难怪我碰到小腿弄不开的,摸一摸常会摸到委中那边去搞,我都觉得自己在乱try,原来还有一些道理…(瞎猫一只)
林两传李继宏
松背常常只是把筋膜系统打散,比较好重组,跟开穴疏通表层筋膜不太一样。
畫動表層筋膜時,拖著走,用手按壓推揉做不太到。
刮痧像一些,但師父的治療棒敲擊有喚醒深層結構的作用,不單純是刮痧。刮痧加短時間的定點拔罐像些。
Ko Yu Liu
林医师,调整深浅层筋膜,与肌肉的筋结点,假如不用针,而是找出骨架不正之处或是肌肉筋结处利用上下支点定位,利用四肢的牵引过伸给于调整,功效与观念是否会与针剌一样。谢谢。
林两传KoYu Liu
完全不一样。概念不同。针刺作用在唤醒,是顺着中轴的还原。有支点定位,筋膜绷着,只是线性或面的延展,是医生要的路,跟病人三度空间顺着所有中轴的自行归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