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王母文化图腾柱你知道多少?
原始人类出于对自然界某种事物的敬畏、崇拜,将其作为保护神加以尊崇和信仰,图腾就是这种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凝聚族群成员、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部族之间互相区别的职能。通过图腾标志,得到图腾的认同,受到图腾的保护。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之一,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图腾文化体系中一个最显著、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图腾柱。
中华民族的先民有以农耕为主和畜牧为主的两大部分,农耕先民主要生活在中华大地的中东部,图腾为龙;畜牧先民主要生活在中华大地的西部,图腾为狼,后来演化为虎,东西部封疆一般以陇山为界,即以现在的六盘山山脉为界。
公元前3000年左右活跃在西部地区的主要是西北的游牧羌戎部落,即“西戎”或称“犬戎”,西王母作为羌戎部落母系氏族部落首领,代有其人﹐逐渐被神话为女神西王母,形象由远古的裸体蹲座、双手前扶、披发虎齿、裂嘴瞋目、豹尾扫地的“虎齿豹尾”半人半兽的图腾形象,实际是以羌戎部落母系氏族部落首领身份上朝时戴着其民族图腾虎的面具穿着与虎为伴的豹之皮衣。
到汉代时有文字表述为一位年过三十、雍容平和、天姿国色、容颜绝世的美妇人形象﹐其实是人文女性始祖西王母的本来。在道教中,西王母亦称金母、玉母或西姥。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西王母姓杨,名回。即“回”为西王母俗名,她居住的王母宫山,因此又名回山,现存“回中降西王母处”巨碑镶嵌在王母宫山下的回屋摩崖浮雕上方。
西王母还是古今文学艺术的题材﹐如小说《西游记》中描写的西王母﹐不仅包含了神话西王母、道教西王母,还融入了民间信仰中的民俗西王母形象。其实,据西王母文化研究专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西王母是一个综合的文化载体,她融合了民族西王母、神话西王母、道教西王母、民俗西王母、文学艺术西王母五个学科的丰富内涵。
在回中广场的这个图腾柱,融合了古民族首领西王母、神话西王母、道教西王母、民俗西王母等多种文化元素,是抽象了的图像和文化符号。它的整体为五层大圆盘承托的方座圆柱造型,柱体通身为花岗岩材质,高9.8米、直径1.8米。采用古朴虚化了的汉代雕塑风格,彰显了西王母图腾的神圣与庄严。
柱顶为抽象的银河、北斗七星造型,寓意浩瀚无垠的宇宙;依次往下为龙虎图案,把抽象的历史概念变成了形象符号,将龙虎之形世俗化、帝王之相平民化,同时将东苍龙、西白虎天象融为一体,寓意东部农耕先民与西部游牧即西王母戎族部落相依相存,象征中原农耕文化与西部游牧文化的完美融合,表现了中华民族对西王母从古至今的崇拜和信仰,它反映了作为民族西王母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柱身主体从多个角度表现了西王母图腾形象,正襟危坐在龙虎宝座上,旌旗簇拥,三只青鸟环绕,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这些画面反映了神话中的西王母形象,但仍然保留着某些民族西王母的文化元素;柱身下半部分为人文先祖西王母恩泽下的人们辛勤劳作,代代繁衍生息,这是广大普通民众对民俗西王母的美好祈愿;柱底为方形基座上的莲座造型,体现了先民朴素的哲学观,即天圆地方的和谐理念。
整个作品采用虚拟、夸张的艺术手法,将拙朴、现实的西王母文化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完美结合,朴素而不失灵性,抽象而不乏哲思,给人们在认识和了解西王母文化上以无限的启发和深思。
西王母代表中华民族的女神、美神,是和平与长寿的象征,深入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中。西王母文化的内涵集中表现为和平、长寿、母爱、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