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讲“武德”
人民出版社《中国国家历史》连续出版物唯一官方号01-25 09:22
全文共2481字 | 阅读需5分钟
武德主要包括仁、义、信、勇、礼、孝、忠、节等方面。
人得讲武德。
前文链接:“武德”从何而来?
3
“武德”从战争层面到武术层面的转变
战争是国家行为,至少也是民族、部落等大集团行为,不是个体行为,武术格斗则是个人行为。现在我们所说的“武德”其源头并不全是古代军事战争,与历史上游侠、刺客等武艺高强的英雄个体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最早提到“侠”这一群体并进行阐述的是《韩非子》,但在韩非子看来,“侠”是一种对社会治理有害的群体,与学者、纵横家、患御者、工商之民等并称为“五蠹”。韩非子对“儒”“侠”这两类人特别反感,认为他们是造成社会动乱的根源,他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什么是侠,韩非子认为“人臣肆意陈欲曰侠”,侠最大的危害是“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韩非子所说的带剑之人即习武者,“立节操,以显其名”已经有点今天武德的含义了。
电影剧照
韩非子之后,《史记》作者司马迁对侠进行了新的阐释和热情赞扬。他在《史记·游侠列传》中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在司马迁看来,游侠重然诺、轻生死,不居功自傲、不自我夸耀,是值得称赞的。其中有些方面与今天所说的武德有异曲同工之处。
春秋战国时期是游侠这类社会群体最后的辉煌时期,此后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游侠等社会群体进行全面镇压(如《史记·游侠列传》中记载的大侠郭解即死于这一时期),军事力量逐渐向国家、政府集中,民间习武、尚武的风气逐渐衰退。
《清明上河图》局部
特别是到了宋代,重文轻武的趋势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两宋时期,武术已经从军事实战技能向“勾栏瓦舍”中“练把式卖艺”的街头表演转变。《水浒传》里,打虎将李忠就是街头卖艺出身。记载南宋时期杭州社会生活的《武林旧事》中记载,在临安已经出现了以表演为目的的“角牴社(相扑)”“锦标社(射箭)”“英略社(棍棒)”。这些社团为便于内部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礼仪,是后世各种武术门派的雏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武德的传播。
宋元时期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武术门派的概念,到了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武术拳种及流派大量涌现,如现在广为流传的太极拳就起源于明末清初。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面临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列强入侵、国家羸弱,特别是随着鸦片大量涌入,吸食鸦片成风,严重侵害了国人的身心健康,中国人被西方列强称为“东亚病夫”。国人身心萎靡、尚武精神荡然无存的局面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的担忧,不少人提倡强身健体、体育救国,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武术自然是强身健体、激励精神的首选,许多武术团体应运而生。
1909年7月,武术大师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民间武术团体——精武体操会。此后,精武体育会、中央国术馆、中华武术会、武术学会、中华国技研究会、中华尚武学社、北京武术体育会、中华国技武术研究社等武术社团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这些武术社团在各地广设分会,传授武术技艺,进行武术教学,出版相关刊物,组织武术表演和竞赛,对弘扬尚武精神、推动民众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精武体育会会员合影
武术是体育运动的一种,但又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因为武术有潜在的攻击性,有伤害他人身体的可能性,因此对习武之人一方面要授以技艺,另一方面要进行道德教育和约束,这就是现在意义上的“武德”。近代出现的武术团体无不高度重视武德,宣传提倡武德、大力弘扬武德,对违背武德的行为和习武之人进行严厉惩处。如精武体育会的“十条会员行为规范”,中华武术会的“戒约”,中央国术馆的“馆训”等行为规范都是对武德的具化、细化。
4
中华武德的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所说的“武德”已经脱离了战争语境,单纯为习武之人的道德规范层面了。习武之人的“武德”,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这里采用《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的定义,武德即尚武崇德,意指练习武术的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中华传统武德的涵义十分广泛,它以孔孟儒家的“仁学”为武术伦理核心,贯穿于习武、用武、授徒、开宗立派的全过程。武德的核心要义是“和谐”,强调内外兼修、习武与修身相统一,不争强好胜、不好勇斗狠,不恃强凌弱等等。
概括来说,武德主要包括仁、义、信、勇、礼、孝、忠、节等方面。仁是对习武之人道德品质的首要要求,要待人忠厚、尊重对手。义是指习武之人要扶危济困、惩恶扬善。信是指习武之人要守信重诺,诚实不欺。勇是指习武之人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礼是指习武之人行为举止要谦恭有礼。孝是指习武之人要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忠是指习武之人要忠于国家,精忠报国。节是指习武之人要守节持正,不屈不挠。
华山论剑
中华武德以仁爱为核心,提倡献身国家、民族的大义,倡导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崇尚忠诚信义、尊师重道、孝悌守礼,谦虚持重,与当代社会的基本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武德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习武之人应该大力传承武德、弘扬武德、践行武德。
至于最近很火的某大师的“武德”如何,相信大家自有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