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贵的八大山人名画《竹石鸳鸯图》(1.18亿元)
水墨纸本,立轴,1705年作。马登瀛、陈仙洲旧藏。西泠印社2010年秋季拍卖会拍,1.18亿成交。
清康熙四十年(1701)前后,在江西南昌北兰寺附近的一所叫“寤歌草堂”的房子里,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怀着悲愤的心情在纸上写下了一首诗:“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藏户暗,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这位老者就是明朝没落王孙——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四个字拆开来是不是像“哭之”、“笑之”?在清军入关数十年后,骨子里依然倔强着大明皇族气质的八大山人,在山水之间脱俗叛世,吸附满天光辉,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代艺术巨匠,留下了一批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是惊世骇俗的不朽作品。
从八大山人作品中似可窥见徐渭的影响。二人都是落魄文人,但八大的落魄和徐渭显然不同,徐渭的落魄是失意、痴狂,八大的落魄则是国破家亡的悲愤和冷峻。画中禽鸟冷气逼人、嫉俗傲世的眼睛,透着一个皇族贵胄宁死不屈的坚守。
疏简险峻的构图,率意不羁的笔触,淋漓酣畅墨韵,八大山人的作品中没有媚俗,没有功利,一尘不染地宣泄着只属于贵族的孤傲和悲情。深厚的学养,精湛的技艺,这些对世俗画家至关重要的东西在八大山人这里无足轻重,因为他的笔墨仅仅是为了表达情感。这是一种中国文人画家求之而不可得的至高境界。
【画家简介】八大山人本名朱耷,江西南昌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入青云谱为道。据青云谱道院历代传说,八大呱呱坠地时生有一双大耳,父亲朱谋给他取了个乳名叫“耷子”,所以他本名叫朱耷。八大山人是清初画坛“四僧”之一,诗书画印都有着极深的造诣,但最出名的还是大写意花鸟画。从扬州八怪到吴昌硕、齐白石,三百多年来的大写意花鸟画家无不深受影响。八大山人水墨写意花鸟画创作,深受沈周、陈淳、徐渭的影响,其用笔较方硬,题材、布局也未脱离前人窠臼,但是画中所表现出的兀傲之气,以及不拘一格的大胆剪裁,如不求物象的完整性,却已预示着他的未来的发展。《竹石鸳鸯图》【作品赏析】
八大花鸟画最突出特点是“少”,用他的话说是“廉”。少,一是描绘的对象少;二是塑造对象时用笔少。如康熙三十一年所作《花果鸟虫册》,其《涉事》一幅,只画一朵花瓣,总共不过七、八笔便成一幅画。在八大那里,每每一条鱼,一只鸟,一只雏鸡,一棵树,一朵花,一个果,甚至一笔不画,只盖一方印章,便都可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可以说少到不可再少了的程度。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又说“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只有八大才真正做到了这点,可谓前无古人,后难继者。少,也许能有人作到,但是少而不薄,少而不贫,少而不单调,少而有味,少而有趣,透过少而给读者一个无限的思想空间,这是难有人作到的,八大却具备了如上的要求,这里大有文章。首先是他在用笔用墨上的功夫。他的用笔由方硬变圆润,饱和墨汁与运笔的方法相结合,一下笔就给人以浑厚丰富之感。他是第一个充分主动利用生宣纸特性以加强艺术表现力的画家。生宣纸的吸水能力强,容易使墨汁扩散(洇),这本来是缺点,而八大却把它变为优点,不但为水墨写意画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而且也创造了人们对水墨写意画的新观念,其功不朽。
其次是形象的塑造。八大的花鸟造型,不是简单的变形,而是形与趣、与巧、与意的紧密结合,所以我们在欣赏时,就不会感到单薄和寂寞。再次是他的布局,特别讲究少许物象在二维空间中摆放的位置。其诀窍是充分利用空白,即前人所谓“计白当黑”。与此同时,并充分调动题跋、署款、印章在布局中的均衡、对称、疏密、虚实等的作用。他不像一般画家那样,先画好画,然后在恰当的位置题款和押印,而是有总体的规划设想,使每一点都在布局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多,不少,不奢侈,不节约。【作品资料】作者八大山人尺寸121.5×65cm作品分类中国书画>绘画创作年代1705年作拍卖会出版:1. 《神州国光集》第十五集,上海有正书局,民国年间珂罗版。2. 《南画大成》第六卷P105,日本兴文社,昭和十年(1935年)。3. 《八大山人全集》,台北艺术图书公司,1979年。4. 《八大山人书画集》第二集P280,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5.《艺术家》总第143号P183,1987年第四期。6. 《Master of the Lotus Garden:the life and art of BadaShanRen(荷园主人——八大山人的生活与艺术)》,王方宇、班宗华编,耶鲁大学出版社,1990年。7. 《历代名画大观·花鸟人物轴》P174,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8. 《八大山人书画编年图目》上卷P204,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著录:1. 王方宇《八大山人作品的分期问题》,载《八大山人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2. 《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八大山人》P138,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