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儿童曲集-4 妈妈
钢琴版演奏:Luba Edlina
弦乐四重奏版演奏:Borodin Trio
有兴趣演奏的朋友,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加微信索取电子版乐谱,免费。
▼
妈妈,也有翻译成母亲的,在老柴的儿童曲集(Op.39)里,有些版本是排第3首,有些是第4首。
作品在技巧上主要是左手的保留指(保持音)练习,也就是初级程度里,如何在双声部演奏中突出旋律线。
在儿童曲集里,这不算特别出名的一首,但老柴把这首小曲子里写得很真挚、动人,我个人觉得在当中,也许老柴倾注了一些内心世界的东西。
▼
既然标题是妈妈,那么老柴在这里刻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形象呢?
首先作品是3拍子的,老柴选择这个3/4拍很重要。
因为在这些亲子类的音乐里,3拍子摇曳的节奏,很容易会让人联想到摇篮曲这种体裁。
而且它的力度是 p,速度是Moderato(中板),作者在底下还有一个legatissimo的术语,意思是比普通的legato要更更更…连的连奏。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音乐变得异常的温柔,就像小Baby睡觉前,妈妈在旁边唱的摇篮曲一样。
▼
这个曲子看起来技巧并不难,在儿童曲集里属于比较简单的几首之一,但其实它的声部还是有一点麻烦的。
右手比较复杂一点,两个声部会有一点“问答”的意思:向上的旋律代表着疑问;另一个是向下的,代表着回答。
我把右手的两声部分开记谱,它是这样子的:
演奏中要把两个声部表达的不同意思弹出来,让人听清楚它们分别是什么,而不是笼统地只把音符弹出来。
至于左手,这里要求左手在双声部的演奏中,去突出当中的旋律音。
所以,当拿到乐谱时,可以先要把左手符杆向下的四分音符,当成羊肉串一样串起来:
这样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左手低声部的旋律线是怎么样子的了。
其实想把这个曲子弹好,还是需要不坏的手指独立性。
类似技巧的训练,不妨配合布格缪勒练习曲Op.100里面的清澈的溪水,二者的程度相仿,都是这种双声部演奏中突出旋律线的练习。
▼
这首曲子,我个人更觉得是成年人回忆里的母亲,而不是刻画小孩子眼中的母亲形象,类似于舒曼童年情景(Op.15)里的描写。
因为很多时候,小孩子不一定会觉得妈妈有那么温柔的…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有多少人小时候觉得自己老妈温柔的?
来,举一下手?
一般来说,少年人急于进取,多关注于自我奋斗,与母亲并不会有太多的共同话题。
待人到中年,经历世事,体会到人情冷暖之后,才会更加发觉到母爱的可贵。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
可以这样说,手把手教老柴弹琴的母亲,同时也是他音乐人生的启蒙老师。
写这首妈妈的时候,老柴38岁,但他的母亲,却已经去世24年了。
老柴的母亲Alexandra Andreyevna Tchaikovsky,出生于1812年,逝世于1854年。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字字含泪啊…
我不确定写这个曲子的时候,老柴是否有回忆起了自己的母亲。
但他确实用了一种彷如摇篮曲的3拍子节奏,去刻画了孩提时母亲温柔与可亲的形象,让人听着,会像是陷入了对儿时的回忆一般。
这也是妈妈这个作品,最动人的闪光点。
最后,祝天下的妈妈们:
母亲节快乐!
其它推荐deep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