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两”亮相吸眼球
真正的银锭造型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像大家常见年画中的样式,唐朝时常见有圆饼形、长条形;至宋元时常见有平首束腰形、弧首束腰形;明朝时常见有船型;至清朝时,各个省份各种形状更是千姿百态,除翅宝造型外,还有方形、圆形、牌坊形等各种造型。另外银锭在铸造过程中,还要经历很多道程序,形成边侧的铸纹以及底部的蜂窝,真正的银锭表面并没有年画中的半圆凸起,而是在震荡过程中表面有轻微下凹,四周还有多层波纹,与大家所见样式相差很大。另外银锭经过时光的沉淀后,表面会形成一种浅黑色的白银包浆,紧紧的附着在银锭表面,有的甚至不见银色,不再有刚铸造时的宝光夺目。所以当人们见到这样的银元宝后,要么不识,要么质疑,难以接受。
白银的颜色白润而沉稳,银锭气孔中有金黄 色的多彩宝光,银锭本身色彩为雪白色,老银锭由于在使用或埋入土中,受人们触摸、氧化等损伤,银锭已自然生成了一层银锈和包浆,这种银锈和包浆的颜色大多为灰色或灰褐色,色泽温润。民间对白银鉴别银色有很多口诀,这里介绍含黄铜和红铜的两个口诀。含有黄铜的银色为"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含红铜的银色口诀为"七黑八红九带白,九五成时还原色"。银锭的成色(即含银量)都基本在90%-93%,含铜4%-5%,含锡1%-2%银锭的颜色除有包浆外,都应是雪白色的发出宝光。市场上出现的渡银伪锭,其色泽浮而无光,新的时候色泽还亮丽,但气孔决无多彩的金黄 色宝光,时间一久就会露出铜色;市场上的银铅或银铜等合金假锭,新时色泽灰暗、久后有时会呈现出红、黄、黑色,这是银中大量掺入红铜、黄铜和铅等所致,但仍无雪白色的宝光;市场上低劣的铅质假锭,新时色泽黯淡无光,久后外表变黑色。对用真白银制作的假锭,由于作假银锭的时间较短,不可能像老银锭一样生成天然的包浆,它的色泽看上去像刚出炉,火气很大,尤其是在底部和侧面,制假者都为了掩盖这一特征,往往在银锭身涂上一层化学药物,使银锭表面变成带黑色或其它颜色的花包浆。
清代以前的银锭铭文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件上海博物所藏嘉靖三十一年圆锭外,基本上都是阴文。清代及民国的银锭都是阳文,或许是在银锭成型、还未完全冷凝时砸刻上去的,文字一般没有变化,内容丰富,因地而异。
古钱部分悉数成 交,清代宝巩局“咸丰元宝”当五百,获83.95万元高价,成为本场一匹“黑马”。金银锭拍场气氛较以往更加活跃,一个个缔造新行情的成 交价,为近年稳中有升的银锭市场注入了蓬勃的活力。“丽庄藏中国银锭(Ⅶ)”系列专题100%成 交。其中,民国时期四川“炉关茶课”十两圆锭,是四川打箭炉茶关对进藏边茶征收的茶税,获48.3万元善价。四川光绪“二十四年 乐至县股票 匠周源义”十两圆锭,实为清政 府在《马关条约》后推行的昭信股票按粮摊派后的税收折银,成 交于41.4万元,充分显示名家旧藏对收藏者的巨大吸引力。
别看银锭是一种古代货币,但是其存世量并不多。1933年,中国币制最 先废用银两,加上大量白银外流,因此银锭在市场上总存世量较少。另外,银锭具有较高的保值功能。“银元宝因历史性和珍 稀性,举世难寻,收藏价值极高。明清银锭在铸造工艺、重量、铭文及形制上都更为规范,其收藏价值不容小觑。
银锭作为称量货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以白银熔铸而成,因以“两”作为主要货币单位,也称“银两”。银锭具备货币职能始于汉代,明代盛行,清代 开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1935年,中国进行法币改革,彻底摒弃银本位制度,白银正式退出货币体系。
明清时期是我国银锭铸造、使用、流通的鼎盛时期,其品种颇多,有五十两、十两、五两、四两、三两、二两和一两等各种规格。一般的银锭内都铸有收入来源、产地、年份、成色、炉名或银匠姓名等内容的铭文,内容历代不尽相同。通过研读铭文,可以鉴定银锭属于哪个历史时期,收藏者只需了解银锭上的铭文知识进行收藏即可。明清银锭还有官铸和私铸之分,官铸的银锭一般把重量铭文铸在侧面,而且每锭都有银局名,如“厘金局”、“官钱局”等,清代中后期各省铸造的官锭还要镌上省名,如“湖南厘金局”、“四川官钱局”等;私铸银锭铭文基本是私银钱号名称,如“兴盛昌、震远钱局”、“裕记汇号纹银”等等。两者的地位不同,其收藏价值也是无法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