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伤寒论》第三十八条解密
《伤寒论》第三十八条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文意:第一层,大青龙汤的运用。(表寒里热)
太阳经中风:太阳经层面感受了风邪。
脉浮紧:脉象浮而紧;浮紧是复合脉象,浮,反应脉象在浮中沉中是浮部脉,一表明病变在太阳经层面,二表明正气仍在太阳经与邪气抗争,紧,表明有寒邪束缚了血液的运行。
恶寒:怕冷。
身疼痛:身体感到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不出汗并且感觉烦躁;这是一个表里对比性症状:不出汗,正反应了太阳经层面被风寒邪气束闭,经脉凝涩,因而身体疼痛;烦躁反应了内部有热雍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表里不一致的寒热表现呢?因为内伤所致,病家是气阳两伤,因为阳伤而感寒邪,因为气伤而感风邪,风为燥邪,入里化热,故而烦躁。这是一个外有寒闭,内有热雍的表里同病症状。
大青龙汤主之:应用大青龙汤主治。
第二层,大青龙汤的禁用。(表虚里热)
若脉微弱者:若果脉象微弱;微弱也是复合脉象,薇,在《论》中有两种含义,1,作形容词,微弱就是特别弱,弱是浮中沉中的中部脉,表示阴气不足,2,作名词,指薇脉,薇脉也是浮部脉,表示阳气不足,微弱脉表示阴阳二气都不足;本条应是后者,病家的阴阳二气俱不足。
汗出:出汗。
恶风者:怕风的。
不可服之:不可以服大青龙汤。
服之则厥逆:服了大青龙汤就会出现厥逆证;厥逆证指阴阳二气不相维系而离决的态势,就是下晾上热的现象;因为阴阳二气俱不足,表里同病,大青龙汤是发汗清热药,发汗则伤阳,清热则伤阴,阴阳重伤则难维系,自然会出现厥逆症状。
筋惕肉瞤:筋肉跳动。
此为逆也:这是错误治疗的结果。
串起来讲就是,太阳经层面感受了风邪,有两种情况:其一,若果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应用大青龙汤主治;其二,若果脉微弱、出汗、恶风者,不可给服大青龙汤,服了大青龙汤就会出现厥逆,并且伴有筋惕肉瞤的症状,这是错误治疗的结果。
诊断意:本案是一个表里同病的案例,大青龙汤是表里同治的代表方剂。凡是表里同病的,其内伤都不是单一的。本案病家,因为伤阳,故而外感寒邪,形似麻黄汤;因为伤气,故而伤风,风邪性燥伤阴化热,故而烦躁。虽然如此,脉象仍然浮紧,虽不能据邪于身体之外,却仍有抗邪之势,故依据扶正祛邪原则,在外发汗解表,在内清热除燥,大青龙汤随之应运而生。这就明晰的演示了《伤寒论》的组方原则。但是,若果脉象微弱、汗出、恶风,表明内伤很重,正气不支,即便是太阳中风,有身疼烦躁症状,也不能用大青龙汤治疗。若果错误用了大青龙汤,因为是发散清热剂,就会使正气更虚,造成阴阳离决的厥逆证,筋肉会因阴阳的相对运动而跳动。这就明晰的说明采用汗、清、吐、下等强制性治法的首要条件是正气必须有承受的力量,当正气虚弱到不能承受时,绝对不能滥用这些治法,必须以扶正为主。如何判断?一看症状,如不汗出与汗出,恶寒与恶风;二看脉象,如浮脉和薇脉,紧脉和弱脉。
附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劈)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內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取薇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从仲景对服药谨小慎微的谆谆告诫,就能明显地看出《伤寒论》重视正气,重视内伤的医学观点。
元阳道人(张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