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仪式感吗?我看未必【读书课堂】
跟孩子们讨论“叔孙通制定朝仪的故事”,有感而发。还有很多这样的小感想,如果孩子们能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也整理成文,那将是我最大的满足。
生活需要仪式感吗
刘邦的很多臣子都是平民出身,刘邦得到天下后,这些臣子常常喝酒争功闹事。刘邦对此很头疼。没想到被一个文官叔孙通搞定了。
不用武力打压,不用惩罚威慑,叔孙通的办法是在朝廷上施行一套仪式。在场的各级官员连气儿都不敢出一声。谁要是不按仪式进行,也只会被带到场外。即便如此,大家都害怕得要命。
就这样,刘邦不声不响获得了皇帝的尊贵。
通过庄严肃穆的气氛震慑接近者的场合很多,比如咱们的政府大楼,远远望去,颜色持重而肃穆,线条笔直而坚硬,整体平铺而对称,是典型的中国建筑风格;走近它,其高大雄伟又让人感觉自己是何等渺小。
《红楼梦》第9回,金荣被迫向宝玉磕头道歉,自己的姑妈璜大奶奶一肚子气,怒气冲天准备到宁府讨个说法,没想到进去见了尤氏后却不敢气高了。其中有个细节,“到了宁府,进了车门,到了东边小角门前下了车”。
根据第3回,黛玉初到贾府,七弯八拐,好久才见着她的外祖母,贾府建筑格局的复杂庄严可想而知了。那么,从角门前就下车的璜大奶奶,迂回曲折走进去,先前的嚣张气焰肯定受打击的。
如果从空间上把这种类型的建筑看做是庄严仪式的物化,那么时间上它们则是庄严仪式的延续,因为仪式在一段时间内结束,但物化后的建筑可长久存续。
那些象征超越人间的宗教建筑——教堂,则更不用说了,它们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人感觉自己的渺小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关键的是,在高大而空荡的教堂内吟唱颂歌,个人的情感完全融于集体,个人的自我完全消解在宗教的神秘中。
难怪马克思曾言,人把自己献给上帝越多,保留给自身的就越少。
也难怪那么多人陷进了“传销”,那些上线对未来生活的激昂演说,让下线似打了鸡血,这与通过庄严肃穆的仪式让臣民和信徒失去自我是一个道理。
所以日常生活中,当你遇见大音量的促销广告、摇滚音乐的时候,就要小心了,很可能让你失去独立的思考,而被牵着鼻子走。
那么,生活究竟需不需要仪式感呢?写到这里,我的意见便不言自明了:未必。
刘邦靠仪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与此相对应的,必然是他的臣民失去了某些东西,或许包括一些合理的诉求。
我们说,“生活需要仪式感”,究竟是指哪些方面哪些事情呢?
倘若为了仪式而仪式,则无异于被那条曾经刷屏的帖子(“生活需要仪式感”)牵着鼻子而人云亦云,这何尝不是一种失去自我的表现?
(这个问题若要讨论很长,可以参看本人曾经的论文《论仪式传播与参与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