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回忆古都(作者 王荣国)
有好久没有写一点东西了,想起了离别很久的古都,有非常之多的东西值得留恋和想念,但是离开已经这么久了,有好多已记不清是什么模样,但它时时浮现在眼前的一幕幕,难免会让自己的思维跟着它的浮现往返的来来去去,模糊中看不到了它的影,但使自己却又无法忘记仍记忆心口。
每一次有想家的念头,才想起那离开已久的老地方,只有会在年轻人的心理或许有此感觉,但每一次都是这样,生命会如此的企图和绚丽多彩。而唯有古都,只有它是我的骄傲。
说古都是苍老的,不时每个人都会去想它的年迈,但它所不能掩饰的真实就在我们的眼前,被铁蹄踏贱废弃的圆明园;重新修整得清朝的王室宫殿,雄伟的天坛,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十里的长安街,美丽的中南海,翰林学子的圣地清华园足以说明它有着魅力和神秘,更有它的苍老和悲伤。最近读了刘叶秋先生的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回忆旧北京》。相比之下,刘老的这份感情已深造蒂故,记得朱自清先生有些一篇写北京的文章,但和刘老的这篇相比,却有的是身外了,初识刘先生是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历代笔记概述》,后来又读过刘老先生为高足李剑国先生《唐前志怪小说史》所做的序言。知道先生是北大的教授,又是笔记小说方面的专家。我很喜欢读古人所写的那些荒诞不经的东西,小说永远比正史更来得受欢迎。便如陈寿的《三国志》写得再好,总不如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群众中的影响来得大吧。有孔明的种种趣事,可以不见于正史,甚至可以不见于小说,大家依然谈得津津有味,说书的更是演绎成长篇,让人不得不每天都去听,往往一连几个月,说远了。其实中国的文人历来有写风俗、古迹、名胜的习惯,从《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一直到《日下旧闻考》,单是写北京的就有十几种。何况,先生自小住在北京,所写的都是所见所闻所感,都特别真实。有一些风俗习惯早已不为人所知,或为人所知却不明所以,可以书中道来,让人增长见识。不知道作为古都人的我会不会有此雅兴来写一篇文章纪念古都的神秘和历史。
写古都难免总会写到厂甸,那可是个好地方,也曾是个可以怀旧的好去处,可惜现在已经装修一新了,变幻容颜了,再也没有昔日的繁华景象,所卖的也之不过是些不可耐的仿伪制品而已了。想象以前的景象,有好多人会想起就北京城的样子,旧的就算是好东西要么进了图书馆博物馆,要么被某个收藏家占为己有,已好多不再露面,并且又非常之多的一流真品到了外国人的口袋囊中,连清朝版书都成了国宝,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是连民国书都买不起的穷人而已,更不奢望那些宋版的东西了。收藏与我无缘吧。但更是我坚信越久的东西不是什么好东西,起码来讲所有的都几经过去了。
写古都又常常会写到京剧。解放前,京剧在京津和沪上两地是很活跃的,京城的大小剧院,数都数不过来,全不如今日的颓废。现在的京剧艺术造诣却未必如以前了,相比之下,现代有现代京剧的韵味,用手指掐算,但在同时也出现过非常之多的中国的国际艺术大师,梅兰芳(名澜,字畹华,江苏泰州人),就是其中的一位,梅兰芳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京剧悠久的优良传统方面,成就卓越,经过了50年的舞台生涯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1913年,出现的《穆柯寨》.《虹霓关》等不属于青衣的戏,打破过去的传统的限制,把青衣.花旦角色分行,把中国的国粹得以发扬。
古都曾倍受侵略,八国联军的侵占与焚烧,使它的相貌失去了以前的光泽,现在古都在有计划的重建那些曾被践踏过的历史,一旦修正了,将对游人全方位的开放,让中国人都享受一下古都的美丽,但在同时也不要忘记国耻,那就是,我们以前曾被欺负过,以前使他们使得我们无法生存,如今我们要比他们活得更要有价值。
谁如果有機會还是要區北京走一走,感受一下新中国古都的悠久历史文化。不过游览的地方还是要去的,必定那里有我们祖辈留下来的文化,但同时不要作为不了解古都的人上当受骗。其实也没有必要害怕,在当今有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你还害怕那些小商小贩不成?
再看看古都的吃,保准你有是另外的一种垂涎欲滴的感觉,古都人非常讲究吃文化,早在大清时,就有非常有名的厨子开茶馆,饭店,就连当时的乾隆爷还借花献佛,亲笔为酒楼题字。现在来到这的人都会来品尝北京的有名烧烤――北京烤鸭。还有到处可以见到的大白馒头,绝对不像南方整天吃米饭,北京的白面馍被称为碗大,这也太夸张了。记得,朱自清先生有一篇文章《说扬州》,写得比较真实,尤其是他写的那些吃的扬州菜,让人读来便有垂涎欲滴的感觉。连那里的大小茶馆,他都可以讲出一些名到来,如瓜子花生盐豆、干丝,牛肉,不光这就连做法和吃法也是非常熟悉。只有土生土长的人才会写得那么真切吧。曹聚仁先生也写过扬州,但都是道听途说,没有去过,写的未免只是自己的想象而已。可惜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成了过去。"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此情此景,大概真的只有梦中才会有了。纵然是扬州人,也未必可以有机会和闲心。北京汇聚了祖国各地的好厨子,他们将献上自己的的绝活。
我是一向比较喜欢这些回忆类的文章,可以让我从字里行间去寻求那些可能早已不在地但确实是在心中难留的东西,我是个很喜欢怀旧的人,有的东西是值得我留恋的,因为我经常会说一些连当事人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的琐事。两位先生记的都已经是六、七十年前的东西了,他们也早已故去。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有些已经是那么的陌生,或许现代化的进程中会抹去那些看来不合时宜的东西,就像前些年拆除老城区那样。我们得到的是现代化给我们的所谓"舒适",可失去的呢?只有从那些片言只语中得到片刻的安慰吧。或许再过几十年,这些吉光片羽的文字也足以珍贵了。
后记:看到祖国欣欣向荣的一面,难免自己有想抒发感情的时候,此时的自己想干些什么呢?而自己所有的只是一个平常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