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4篇:读文随笔∣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如何命题?

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如何命题?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命题,从研究试题开始。我最近比较关注中考语文测评方面的文章,也在研究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试题命制的能力。《语文教学通讯》(B刊)2020年第11期发表了浙江省义乌市树人中学兰国祥老师的论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命制应处理好三对关系——以阅读<送给青蛙的大海>为例》。此前我也关注过这道题,不过我的关注点在于金华卷的阅读与作文之间的关系,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对试题进行分析。这篇论文则是围绕一道题的命制进行研究,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展开探讨,读完之后收获特别大。

《送给青蛙的大海》是日本作家山下春雄的一篇童话。命题者以“幻想”为主题词,设计了四个问题,分别冠以“幻想之脉”“幻想之眼”“幻想之趣”“幻想之蕴”的题名。这篇论文探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篇与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某一篇文章和某一种文体之间的关系。《送给青蛙的大海》是一篇童话,如果是从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分析作品主题等角度命题,也能够把握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但就会出现一个主要问题,即泯灭了这篇童话的文体特征,将童话完全等同于小说。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就会完全按照小说的板块例如情节、人物、主题等展开,忽略了童话本身的文体特征。金华卷的命题老师非常关注文体特征,努力引导学生用读童话的方式去读懂童话。童话的结构特点就是“重复之中有变化”,这一点在《皇帝的新装》中也有体现。而作为童话,“幻想”则是其最主要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在文本的结构、留白的艺术、语言以及主题等方面,“幻想之脉”“幻想之眼”“幻想之趣”“幻想之蕴”对应的正好是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说来就是,“幻想之脉”的题目是“这篇童话结构巧妙,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阅读全文,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这就不仅仅是考查童话的类特征,而是抓住了“这一篇”童话“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的特征;“幻想之眼”的题目是“童话写道:‘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你认为这句话是谁说?请根据上下文推测,并简述理由”,指向了文本的留白;“幻想之趣”的题目是“童话中青蛙钓鱼时所唱的歌谣富有童趣,请作赏析”,童谣是童趣的集中体现;“幻想之蕴”的题目“阿和找到了心爱的蓝浴巾,最终却选择了放弃。品味下面句子,结合童话内容,探究阿和这行为的意义。”论文作者认为这四道题目,既结合了童话这一类文本的特征,同时也体现了“这一篇”文本的特质,篇与类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作者谈到的第二组关系是“题与组的关系”,也就是一道题和一组题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以前没有关注的问题。以前命题,会选择一定的“命题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设计四至五道题目,例如第1题指向内容理解,第2题指向语言分析,第3题指向人物形象,第4题指向文本主题,这也是常规的命题思路。但这四五道题目一起出现在试卷中时,就具有了“整体”的特征,即是以一组题的形式出现的。题目是“一组”,那就自然具有了结构上的某种特征。作者引用了章熊老师的观点,即阅读测试题应该指向四个层次的理解,即复述性理解、解释性理解、评价性理解与创造性理解。这四种理解本身就是一个结构,一个由浅到深、体现不同的认知层次的结构。“幻想之脉”指向的是复述性理解,“幻想之眼”指向的是解释性理解,“幻想之趣”指向的是评价性理解,“幻想之蕴”指向的是创造性理解。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分析了四道题目在逻辑上的关系,即以“幻想”串联,指向了“幻想”本身的不同维度。兰老师还提供了一道题,即“任何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的顺利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基础,比如《皇帝的新装》故事情节发展的基础是新装的特性——彩色的图案分外美观,然而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送给青蛙的大海》这篇童话故事情节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应该说这也是一道很有创意的题目,尤其是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带有了群文阅读的特征。这道题能不能加入到这组题目中呢?仔细分析,这道题指向的是童话的故事情节发展,那就与“幻想之脉”有了重复。如果这道题作为“幻想之脉”的题目呢?也不好。因为作为这组题的第一道题目,不太适合直接进行比较阅读,而是应该直接关注课外考题的文本。从“题”与“组”的关系来看,即使这道题命制得再有特点,也不太适合加入到试卷中。至于依据什么标准组成一个“组”,作者认为“题组既要有考查功能的逻辑层次,又要指向对文学文本深层次的理解,更要有引导学生鉴赏文学文本的基本路径”,也就是说“组”的依据要么是题目本身的考查功能,要么是鉴赏作品的基本路径,要么是阅读理解的认知层次。

第三组关系是形与神的关系。所谓“神”指的是命题的信度和效度,“形”则是试题本身的外在形式。文学作品阅读题的命制应该追求用试题的形来诠释文学作品丰富却易被忽视的意蕴。“幻想之脉”题目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童话基本情节的把握,思维导图的“形”与作品“大故事套着小故事”的文体特点实现了统一。而由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存在着多义性,因此要尽量减少非阅读能力因素的干扰。作者提到了一个细节,这是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命题者提供的思维导图中的①和②指向的是主人公阿和,而另外两个框指向的是青蛙,在第三个框中究竟填写什么呢?是以阿和为主呢,还是以青蛙为主?为了避免学生干扰,命题者给出了答案的前半部分,即“阿和把蓝浴巾留下”,请学生补充小青蛙们的行为。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如果学生纠结究竟写阿和还是写青蛙,这就不能有效检测学生的概括能力,即干扰因素影响了对概括能力的考查。看来,命题的大学问还体现在这些“细节打磨”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