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遭遇不幸,为什么有的孩子能走出来

文 | 陈赛

一个下雨天,一个小男孩跟着祖母坐上一辆巴士,他们要踏上一段奇妙的旅程,不过目的地不是什么遥远的奇妙国度,而真的是终点站——市场街。
满心不情愿的小男孩,在祖母温柔和充满想象力的指引下,开始“看”到日常生活中隐藏的风景:一棵大树正在用吸管喝水,一辆会喷火的老巴士,会变魔术的司机……
一段再平凡不过的旅途,每一个上车的乘客背后都隐隐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全身覆盖了文身的光头男人,一个抱着一罐子蝴蝶的老婆婆,一个彬彬有礼的盲人和他的斑点狗,一个抱着吉他的歌手……
小男孩羡慕别人的私家车,奶奶告诉他,他坐的老巴士就充满了魔法;小男孩羡慕着别人的耳机,奶奶却告诉他,他的对面就坐着一位演奏家。在广告铺天盖地的消费社会里,孩子们一个个无师自通,学会了如何索取更多,“我想要,我想要,我想要……”而这位老祖母提醒他,“你已经有了,你已经有了,你已经有了……”
这样一本小小的绘本,完美地解释了如今在欧美心理学界非常流行的一个概念——抗逆力(resilience)。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剧照

这是一个借自物理学的概念——某些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除后,便能恢复原状。人的心理也一样,在遇到变故或逆境时,最常见的反应不是被击垮,而是迅速恢复,通常不超过几个月就能重新回到正常轨道。这种理论强调人并不是危机的被动承受者,而具有积极主动的应对能力,在应对的过程中,能调动本身的心理能力以及社会支持系统,激发出应对的心理效应和行为模式。
关于人生的负性事件,传统心理学一贯的焦点都在于“脆弱”上,调查那些会引发心理创伤、导致不幸人生结果的负面因素。但“抗逆力”的研究开启了对负性事件中“保护性”因素的研究:从一个人的背景或者个性中寻找那些令他/她在逆境中重生的积极因素。

《心灵捕手》剧照

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埃米·沃纳(Emmy E. Werner)发表了一份针对638个儿童(夏威夷的考艾岛)、从他们出生开始到32岁之间,长达32年的纵向跟踪调查。她监控了一切可能的压力源:母亲孕期压力、贫困以及各种家庭问题,比如有酗酒或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父母。
其中2/3的孩子的家庭背景安全稳定,1/3的孩子的家庭背景则被认为是“有风险”。但埃米·沃纳发现,在这些风险人群中,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以同样的方式应对压力——其中2/3的孩子的确在10岁左右出现了严重的学习或行为问题,或者在18岁之前出现犯罪记录、精神障碍或者青少年怀孕;但还有剩余1/3的孩子长成了“能干、自信、有爱”的成年人。他们善于利用人生中各种新的机会,并获得了学业、家庭以及社会的成功。

《风雨哈佛路》剧照

同样出自风险家庭的这些孩子,却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风景,其中的区别在哪里呢?
埃米·沃纳认为,除了运气之外,还有几个关键性的因素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具有“抗逆力”。
第一,是否有一个支持性的照顾者。那些来自风险家庭,但最终能够走出来的孩子大都有一位无条件接受他们的照顾者,这个人可以是亲生父母、祖父母、哥哥姐姐或者某个类似导师的人物,他们与这位照顾者之间形成了强有力的情感联系。就像《最后一站市场街》中的那位祖母。其实,这位祖母是这本书的插画作者克里斯蒂安·鲁滨逊以自己的外祖母为原型画出来的。克里斯蒂安·鲁滨逊就属于1/3出生于底层社会,母亲嗑药,是监狱常客,他和哥哥都是外祖母养大,是她保证他们永远有一个叫作“家”的地方,也是她教他们如何珍惜、如何创造。鲁滨逊从小喜欢画画,对他而言,画画可以创造一个他愿意看到、可以掌控的世界。
第二,孩子的心理特质,以及应对环境的方式。“抗逆力”强的孩子常常有比较强的个性,独立自主,倾向于寻求新的经验,有比较正向的社会导向,愿意跟家人之外的人交流、互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抗逆力”强的孩子拥有心理学上的所谓“内部控制点”。“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是美国社会学习理论朱利安·罗特(Julian Bernard Rotter)提出来的概念,指人们的行为是取决于自己的控制(内部控制点),或是其他控制之外的外部力量(外部控制点)。拥有内部控制点的人相信他们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抗逆力”,其实就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们无法控制问题,但可以控制对问题的反应。就像列侬在一首歌中唱的,命运随时可以打乱你整个的人生(life is what happens when you are making other plans),但只要你积极主动地应对,对人生就有了更多的控制权。
在一次采访中,《最后一站市场街》的文字作者马特·德·拉·培尼亚曾经这样回答我对这个故事结局的质疑——巴士的终点站,也就是祖孙俩的目的地是一个给穷人和无家可归者开设的爱心厨房,那个厨房被描绘得美丽而温暖,宛如天堂,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事实是,无论你住在哪里,世界都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到处都是悲伤。在《最后一站市场街》里,我只是想说,在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上,你仍然有选择——你可以选择看那些丑陋的一面,或者你努力发现美好的一面。即使到故事结束,我不觉得小男孩是被彻底地改变了,他的奶奶只是轻轻地推了他一把,让他朝着美好的一面走了一步。即使日后他长大了,也许娶了美丽的妻子,有了可爱的孩子,但他还会有同样的挣扎——如何看到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我们都是这样挣扎的。”

(本文节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16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