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一百一十四:臧洪兵败之后遭受的两极化评价

音频正在赶来的路上,请各位客官随后在【喜马拉雅FM】APP中搜索 “大锤说史” 关注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友情提示

大锤粉丝交流群已经建立啦!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添加群助手微信:447925803178 进群 

咱们一起畅聊古今历史八卦,分享有趣的故事,大锤在这里等着您~

前段时间大锤团队这边事务较多,咱们的三国演义细节解密系列又是两周没有更新了,万分抱歉。大锤力争恢复正常的更新。

上一期节目,我们已经讲到了,曾经的张超故吏、同时也是袁绍的部将臧洪,在救援张超不果、坐看张超困守的雍丘城被曹操军攻陷之后,他勃然大怒,以自己控制的袁绍军据点东武阳为依托,举兵反叛袁绍,臧洪的这个行动打乱了兖州各方势力的部署,并直接导致了兖州局势的最后一次大变乱。本期我们将讲述,臧洪的出人意料的行动的背后动机。

在正式开始节目之前,大锤仍旧要带领整个团队,向此时此刻仍旧战斗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逆向前行者们,致敬。

书归正传。臧洪据守东武阳长达一年多的时间,也就是袁绍军被迫为了拔掉东武阳这颗棘刺而耽误了一年多,导致整个兖州局势大变,曹操军本来因为对抗吕布、张邈等人的联军而精疲力竭,但是由于袁绍被东武阳困扰了一年多,无法渡河南下兖州,所以曹操不仅有充分的时间来彻底平定兖州叛乱,甚至还有大半年的时间来调整和休养——这对于从公元194年年中开始剧烈交战的曹操军来说,是一个意外的难得的喘息机会,曹操甚至在这期间开始部署军队进行大规模屯田,以加速处理自己最难受的军粮窘迫问题。

此前我们说过,臧洪兵少,因为袁绍最初派他带领少量军队来兖州,就是一个插足兖州的马前卒性质的行动,只不过臧洪后来跟袁绍翻脸了,带着少量人马据守东武阳反抗袁绍。之所以臧洪能够以少量兵力困守东武阳一年多,原因大致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袁绍主力还在冀州与公孙瓒做最后的攻防,不能全力南下;另一个就是臧洪确实深得众望,在袁绍军围攻战期间,臧洪表现出了惊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其手下军民据说没有一个叛逃的,一直抵抗到城破为止,几乎全城军民为臧洪死难。

此外可能还有第三个平时没有得到注意的因素,根据后世学者的研究推测,曹操当初搜刮兖州存粮准备东征徐州的时候,很可能把一部分粮草运到了处于自己大后方的东武阳,而后来这部分存粮被袁绍出兵兖州给夺占了。所以臧洪在后来与袁绍的决裂文书中提到,自己控制的东武阳有三年的积存,打起仗来可以撑上一年之久。

而且臧洪这一场守城战还真的挺了一年多,到最后粮食吃光了,仍旧坚持抵抗,臧洪手下搜刮了最后三斗粮食,想要给臧洪弄点吃的,臧洪坚决不肯独自吃这最后的粮食,而是下令用这最后三斗存粮做成稀得不能再稀的粥,分给全城军民共享。而这三斗粮食吃完了,臧洪又把自己的爱妾杀掉,把人肉分给守城军民。这种行为比唐朝平定安史之乱时的名将张巡同样的杀妾飨军,要早500多年。

如今我们以现代眼光来看,臧洪这种行为当然是非常不人道的,但是在东汉末年的普遍社会认知中,妾本来就属于个人财产,臧洪干起这种事来非但没有受到谴责,还被东武阳军民感念不已。到最后城破之时,军民七八千人为臧洪赴死,据说是无一人投降。

臧洪的这场守城战,到最后就这样演变成了一出惨烈的道德活剧。到了东武阳陷落,臧洪被俘后,慷慨赴死几乎成了臧洪落幕的主题:先是之前东武阳被围期间,臧洪派遣手下两个司马前往吕布处求救,此时吕布早已在徐州,两人自然无功而返,返回时东武阳已经陷落,这两个司马非但没有各自逃难而去,反而主动冲向袁绍军,力战而死。就是为了回报臧洪的信任。

而当臧洪被杀之际,臧洪的同乡陈容在侧,臧洪在困守东武阳大势已去之时,曾经把一批不需要跟他一同赴死的人陆续放出城去,而陈容就是其中之一。陈容看到臧洪即将被杀之际仍旧慷慨壮烈大骂袁绍,非常激动,向袁绍求情放过臧洪不成,也大骂袁绍,最终陈容与臧洪同日而死,临死前陈容还在说“今日宁与臧洪同日死,不与将军(也就是袁绍)同日生也”。并且,目睹到这一幕的袁绍手下诸将也纷纷叹息,认为一天之内袁绍竟然杀掉了两个壮士,实在是不妥。

臧洪在这一时期的表现,可以说在当时是非常得到认可的,不仅有一城军民宁愿为之赴死,甚至他的敌人袁绍手下将领都为之惋惜。按照《三国志》的评价,臧洪有“雄气壮节”,而南朝宋代历史学家范晔所著《后汉书》则评价臧洪“力屈志扬”,是个悲壮之人。

当然,臧洪在后续的历史中,一方面受到很多学者的褒扬,认为他士为知己者死,有任侠之风;不过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评论说,臧洪这个人的品质还是不错的,但是他有两件事让后人无法理解,第一个就是像明清之际的大儒王夫之所评论的那样,在对抗袁绍无望的情况下,臧洪没有随机应变,而是盲目选择了困守东武阳,导致全城军民为他的报仇行动无辜殉葬,虽然军民据说是心甘情愿与臧洪同死,但是这种为了一己之仇而导致生灵涂炭的事情,是不对的,尤其是后来还杀妾吃人肉,更是无法接受。

而第二个质疑点,就是臧洪的报仇方法和对象的疑问。因为理论上来说,杀害臧洪上司张超的,并不是袁绍,而是曹操,袁绍只能说没有出兵救援,有间接责任,而臧洪最后既然选择了一条舍身报仇、玉石俱焚的道路,为什么他不去带领少量人马跟曹操拼个你死我活,反而非要跟袁绍死磕到底呢?而且这两个问题随后还延伸出一个问题:显然,在臧洪决定反叛袁绍的时候,这两个疑点就已经存在了,那么当时的东汉朝野民间为什么还会对臧洪给予很高的评价呢?

关于臧洪身后的评论呈现出的这种两极化,实际涉及了东汉时代士大夫的行为规范。是什么让臧洪选择了这样一条别扭的报仇路线呢?下一期三国演义细节解密,大锤继续为您分析。

热门推荐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一百一十三:兖州这次的剧变,由此人主导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一百一十二:张邈在兖州的最后底牌是这个人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一百一十一:张邈对兖州的最后努力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