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学生“争吵”起来了
铃声响了,开始上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西门豹治邺》这个故事,你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生:事情发展的顺序。
师:聪明。时间是?地点是?人物是?
学生一边说,一边在书上勾画。
师:谁愿意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呢?注意,一定要讲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愿意讲故事的人很多,个个把手举得高高的。最后,我抽了钦玥讲。完毕,我转身板书“起因,经过,结果”,这时,陈钰燕和冉孟仙在教室“吵”起来了,并且吵得不可开交,其他同学跟着随声咐和,我感到不解,示意同学们安静。
我问:“陈钰燕,你们在争论什么?”
她站起来,好像很不服气地说:“我认为,西门豹不仅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还惩治了其他官绅。冉孟仙认为不是这样的。”
这时,冉孟仙也很不服气,站起来说:“西门豹本来就没有惩治其他的官绅,其他官绅只是磕头求饶。”陈钰燕急了,指着书说:“其他官绅害怕了,磕头求饶,这不是受到了惩治吗?”冉孟仙也不服气,指着书说:“其他官绅吓得面如土色,但是,并没有被西门豹送到河中去啊!”争论持继了几分钟。我笑了,示意他们坐下,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
我说:“赞同陈钰燕的观点的同学,请举手。”“赞同冉孟仙的观点的同学,请举手。”从学生举手情况看,赞同陈钰燕观点的同学居多,少数同学赞同冉孟仙的观点。僵持的情况下,我要做出正确的决定才行。“同学们,你们再仔细看书,就会发现谁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音刚落,有些同学从书中找到了答案,我能感觉到他们懂了。这时,我宣布:“同学们,陈钰燕的观点是正确的,西门豹将计就计,巧妙地惩治了在场的每一个官绅,他们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难道这不是受到了惩治吗?”此时,我看见冉孟仙有点失败感,我又说:“不过,我要表扬冉孟仙,她敢于思考,证明她是用心在读书。你们要向他们二位学习,学习他们这种敢于思考,敢于争论的精神。”随后,我们一起走进了文本深处。
下课后,我静坐在办公室,眼前还是他们“争吵”的画面,清晰、可爱、漂亮。
学生这一次“争吵”给了我教育启发,学生争论的话题是我没有预设的问题,为什么学生有了这样的见解,而我没有用心去挖掘呢?文本解读,教师不能只用成人的视角去解读,更应该站在学生角度,从他们的视野去解读,这样才能玩出语文的味道。
我静静期待,期待在课堂上听到更多的“争吵”声。
2020年11月3日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