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知命,龙头般的人物,为什么被黑成蛇头?
华歆,历史上一位玉洁冰清般的人物,在《三国演义》里被黑成奸佞小人。
另外一部小说《世说新语》里,华歆再次被黑,当了管宁的反衬。管宁专门学习,不爱财,华歆心气浮躁,见财动心。这则故事,留下“管宁割席”的成语。
实际上,东汉末年,华歆、邴原、管宁合成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华歆早年拜过太尉陈球为老师,和郑玄、卢植、管宁等人是同学。
这就让人不禁发问——华歆这位龙头人物,得罪谁了,为什么被黑成蛇头?
华歆生于157年,比曹操和孙坚小两岁。
步入政坛,华歆和曹操一样,同为孝廉出身。
孝廉,由郡里举荐。现代的人可能对孝廉没什么感觉,但东汉时,基本上是20万人推荐1人,推举比例二十万之一,比现在北大清华录取比例还要低。
推举为孝廉之后,朝廷授为郎中之职,公元189年,被授为尚书郎。
190年,华歆跟着太傅马日磾当副官。
195年左右,华歆被任命为扬州的豫章太守。
在太守的位置上,华歆为政清静,不烦扰百姓,大家很爱戴他。
197年,扬州刺史刘繇病死,刘繇的部下都愿意奉华歆为扬州刺史,在太守府前等了几个月,但华歆以没有朝廷任命为由,坚决拒绝了。
华歆不当扬州刺史,老实守法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扬州州城寿春、九江郡、庐江郡在袁术手里,会稽郡、吴郡、丹阳郡在孙策手里。
即使他兴高采烈接过扬州刺史的印授,仍只是一个空名头。
作为一个没有野心的读书人,他做的只能是两个字,自守。
公元200年,孙策大败黄祖,回军经过豫章,派虞翻向华歆说明利害。华歆知道用兵打仗不是自己长项,抵挡不住孙策, 第二天就投降了。
小华歆18岁的孙策,把华歆当成上宾。
现在看孙策打豫章是自然的事,扩大地盘嘛,天经地义。
但是,放在当时,孙策是朝廷任命的会稽太守、讨逆将军、吴侯,华歆是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
孙策擅自攻打无冤无仇的华歆,怎么地都不算是正义之师。但是,所谓的朝廷早已没有权威,皇帝都把持在曹操手里。听说孙策收了江东,曹操只是感叹,这威猛少年,没人能与他争锋了。
朝廷不作主,但华歆心里有数。他没有像张昭、张纮那样,归顺孙氏。
同年,孙策遇刺身亡,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开战。
曹操一边打仗,一边没忘收拢人才,他用皇帝的名义召华歆到许昌为官。
曹操想要,孙权不想给,是人才都想留用。
华歆劝孙权:你这刚接班,需要和曹公搞好关系,现在友谊不深,小船说翻就翻。我如果去了,正好把这友谊小船稳固稳固。要不,我在这也没什么用。
孙权一听乐了,同意放他。
听说华歆要离开,他过去的宾客、朋友有1000多人,过来送他各种礼物,包括数百金的巨款。
华歆来者不拒,却暗暗在礼物上作了记号。临走前,他把礼物全摆出来,对送行者说:大家的一片深情,我不能拒绝。我这次是一人一车去京城,本来是无罪之身,但有了这些财物,就成为有罪之人,容易招来杀身之祸,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
大家只好拿回各自的礼物。
华歆这样的举动,肯定做不出《世说新语》里见财动心的事来。
到京城许昌,华歆仕途极顺,先任议郎,升任尚书,转升侍中,再为尚书令。
这些职位,都是东汉朝廷的任命,尚书令,相当于副丞相。
官越当越大,华歆始终清廉。俸禄和赏赐,都用于接济亲戚熟人,家里连100斤的米都没有储藏。家里吃饭,华歆家没有丰盛的佳肴,只用简单的菜蔬下饭。
曹丕非常感慨,赏赐华歆衣服,并安排人给华歆的妻子和家人做衣服。
华歆不仅不爱财,而且不恋位。
他在220年,推举管宁,在226年,要求把太尉一职让与管宁。
这样一位有德有才,不贪寡欲的名士、重臣,为什么在小说里被黑呢?
答案仍然藏在《三国志·华歆传》里。
曹丕受禅,朝臣三公以下皆受封爵位。只有华歆因为神色不合,触忤曹丕,只是官徙司徒,而并无进爵。
没给华歆进爵,曹丕心里仍然不解恨,有一次他问陈群:“我应天受禅,诸侯群后,无不人人喜悦,其形尽现于声色,惟独相国(指华歆)和你,脸有不高兴的形色,这是为什么呢?”
陈群离席长跪,说:“臣与相国曾为汉朝之臣,内心虽为陛下感到喜悦,但在道理上,我们的神色实应畏惧、甚至憎恨陛下才对。”陈群曾是茂才,当过治书侍御史。
曹丕听了,心里才高兴起来,知道华歆神色不合的意思。
华歆被黑,仍是因为曾为汉臣,却鼎力帮曹氏。
站在东汉、蜀汉的立场,华歆无疑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所以,罗贯中黑他没商量。身在非正义的阵营,即使你个人再正义,也是非正义的。
不过,腐朽的前朝,真的就一定好?开明的后朝,真的就不好吗?
《三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