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J:老年想要不糊涂,中年血压要管好!英国生物库3.7万人研究显示,40

已经在奔三路上前行了很久,奇点糕有时候还觉得自己挺“怕老”的,而且比起外表上的不再年轻,灵活奔放的思维逐渐开始僵化迟钝,才更让奇点糕感到恐慌,也理解了一些长辈絮絮叨叨怕自己痴呆,成为家人累赘的那份心思。

生老病死在所难免,不过努力延缓一下进程,总还是有办法的。比如说中国老年人里发病率越来越高的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就不能放着不理不睬,早点控制好血压血糖,就能减少不少麻烦。

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分析就显示:大脑内较高的脑白质高信号负荷,也就是与卒中、痴呆、抑郁、认知功能减退等有关的脑白质病变,与中年时期血压高于正常水平(120/70mmHg),尤其是40-50岁的舒张压密切相关

量化一下的话,收缩压每高于正常水平10mmHg,脑白质高信号(WMH)负荷就平均增加1.126倍;舒张压每增加5mmHg,WMH负荷则增加1.106倍。即使血压低于传统的140/90mmHg高血压界线,血压上升也与WMH增加有关[1]。

考虑到很多人高血压都不止超标5-10mmHg,不能小看风险上升啊

(图片来源:Pixabay)

从名字也能看出来,WMH得名于核磁共振检查发现的影像学特征,目前认为其主要与脑小血管病变有关。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WMH的发生率就超过50%,80岁以上更是几乎达到100%,可以说是相当常见的情况

但因为WMH的出现与多种疾病风险上升有关,科学界也针对它开展了大量研究,毕竟有些人WMH出现得早,有些人出现得晚,找出原因对防治各种大脑相关疾病会有帮助。基于现有证据,高血压被认为是WMH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3]。

而本次由两位牛津大学科学家开展的分析,则借助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的数据资料,给高血压与WMH之间的量化关系提供证据。毕竟土豪级队列,超过4万名参与者有头部核磁共振的WMH情况,不是一般小规模研究能比的。

结合中位时间9年的随访期内,参与者们血压变化情况的资料,两位研究者进行了分析。虽然参与者的当前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与WMH负荷有关,但相关程度还是比不上既往血压,尤其是既往舒张压的预测价值更高。

血压与WMH的关系

如果按照年龄划分的话,那么40-50岁舒张压水平较高,与随访期内更高的WMH负荷关系最密切。即使是服用过降压药控制好血压的参与者,既往高血压的影响还是体现在了WMH负荷上,所以预防高血压比控制可能更重要一些。

按照人群归因分数(PAF),也就是已知危险因素对WMH负荷较高的影响进行计算,那么在WMH负荷最高的前10%参与者中,24.4%要归因于参与者既往收缩压超过120mmHg,7.1%归因于既往舒张压超过70mmHg。

研究团队指出归因风险方面的数据,主要与参与者更容易表现为收缩压超标有关,但如果从血压控制的角度,那应该是发现舒张压升高就尽早进行控制,而收缩压的控制意义要更晚一些才能体现出来。

控制高血压除了吃药,还不能吃太咸,记得不?

(图片来源:Pixabay)

哪怕是血压稍稍高一点,都可能会对脑组织造成损伤,所以在无症状时期长期控制血压很重要”,这是论文作者Karolina Wartolowsk博士的观点。不过想要发动起长辈们重视身体管控血压,也是不容易啊,谁试过谁知道。

参考文献:

1.Wartolowska K A, Webb A J S. Midlife blood pressur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analysis of the UK Biobank cohort study[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2.Debette S, Schilling S, Duperron M G,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rkers of vascular brain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AMA Neurology, 2019, 76(1): 81-94.

3.Wardlaw J M, Smith C, Dichgans M. Mechanisms of sporadic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insights from neuroimaging[J]. The Lancet Neurology, 2013, 12(5): 483-497.

头图来源:Pixabay

本文作者 | 谭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