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马兰插足余秋雨婚姻,重建家庭后,如今终于懂了原配的痛苦
“一生一世一双人,不负如来不负卿。”命运总是喜欢捉弄凡人,曾以为的山盟海誓不过如枯木一般,腐朽的终将腐朽。
爱情不过是说扔就扔的幌子,在大文学家余秋雨这里也是易舍弃的一部分。而那个曾经在爱河中缠绵不已,觉得可以为了余秋雨而放弃全世界的马兰。在与余秋雨重建家庭之后,才发现婚姻好似一个大洞,痛苦、悲伤皆在其中。
一举成名天下知,糟糠之妻终被弃
1946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的余秋雨,凭借着自己多年稳扎稳打的真实才干,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文字常常以美著称,或潇洒,或艳丽,或凄清,或美妙。而这些文字也与余秋雨极好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令世间女子钦佩的文学素养。“清风不识南山忆,只怜莲女忙抢之。”才华横溢的余秋雨也在这方面展现出来了自己独一面的魅力。
都说佳人爱才子,余秋雨独特的魅力吸引来了一众追求者。而其中一位女子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李红。
1974年,23岁的李红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戏文系,然而,世间万物总是按一定的规律去运行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足够好的运气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这次考试过程当中,一向发挥稳定的李红竟然落榜了。不过落榜之际,李红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余秋雨和李红就是在这次考试当中认识的,古人说:一眼万年,从不知何为一见钟情的余秋雨,在于李红的对视当中彻底沦陷。他恋上了李红绝佳的容颜,而李红也被余秋雨的才气所吸引。
有人说,双向奔赴才是最美的爱情。是啊,李红和余秋雨拥有了最美的爱情,然而这份爱情终究没有抵过岁月的侵蚀。1979年,李红和余秋雨正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李红并没有过上余秋雨为她描述的乌托邦的婚姻,为了支持余秋雨的文学梦,李红决定独自一人到深圳打工。李红懂得,婚姻本是一体,而她也极其理解丈夫余秋雨的梦想,她想做余秋雨背后的那个女人。
妻子的善解人意让余秋雨有了更好的创作空间,在那段日子里,余秋雨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余秋雨用细腻的笔触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并一下子赢得了文艺圈的重视。李红也是兴奋不已,却不知危机正在向自己袭来。
马兰插足,婚姻彻底崩塌
《文化苦旅》的出版,让李红感觉自己付出的一切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此后的李红不必再远往深圳,余秋雨写作获得的高额利润早已经可以轻松地养活这个家。 李红以为这一切将会是最美好的结局,却不料马兰的插足就像在已经干枯见底、布满灰尘的感情上掉了一撮小火苗,最美丽的青春年华,从此付之一炬。
李红的苦心营造的婚姻世界彻底崩塌了,她以为余秋雨不会像别的男人一样有钱就变坏,也幻想着自己能像许平君一般“糟糠之妻不下堂”,生活终究还是败给了幻想。
那个向余秋雨款款走来的女人,就是在《西游记》中扮演唐僧母亲的马兰。马兰是著名的黄梅戏曲演员。1962年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与秋雨的第一次见面,马兰绰约的身姿,美丽的脸蛋让余秋雨 一下子沉醉其中。当然,容貌不是第一位,让余秋雨震惊的还有马兰的才华。28年前,马兰作为黄梅戏的五朵金花之一,为整个演艺圈来了一抹春色,同时也向余秋雨吹来了一阵春风。
一来二去,两位才子佳人就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结合。然而,余秋雨与马兰的婚姻并没有受到大家的祝福,相差16岁的两个人经常饱受人们的非议。但是马兰似乎看的特别的开朗:“我和余秋雨的感觉就好像是上辈子就结过了婚,今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完成好前世的约定。”
李红的退出也并不代表着马兰的成功,因为婚姻本来就不能把它看做是一件定输赢的事情。而抛弃了“糟糠之妻”的余秋雨,也在这看似胜利的世界里保留着失败的回忆。
沾花惹草乃常事,马兰终于理解了李红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个男人他并不会因为换了一个妻子就改变他之前的德行。文学上的造诣将余秋雨推上了巅峰,同时也将他本性中所包含的那种风流之气展露无遗。
拈花惹草好像是成为了他获取灵感的一种办法,就连是“年轻貌美”的马兰也没有办法去阻止。莺莺燕燕围绕的余秋雨,还有那个不被看好的婚姻,是否在多年之后会再拥有另一种结局呢?这个我们也没有办法去猜透。
只是时至今日,马兰终于理解了李红当时的痛苦。但是相比李红,马兰似乎更加的成熟。或许在娱乐圈多年她早已看淡了婚姻,所以不再患得患失。
在面对余秋雨的“不安分守己”上,马兰早已习惯性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日子里的苦楚,现在只有马兰一个人才能体会得到。如今的马兰已然成为这场婚姻当中的获胜者。
此时此刻的马兰只能用自己最无奈的行为来保留这段婚姻的长久。有人曾说:马兰具有极高的情商,她懂得如何圆滑的在婚姻当中保持正立。但是他们似乎理解错了,谁不想成为婚姻的宠儿?谁不想以一种最轻松的姿态来面对生活。但是风风雨雨这么多年,马兰早已看透了这世间所说的情爱,而现在她能做的只是保全而已。
倔强的人儿还是要与生活低头,在余秋雨的这场婚姻当中,或许只有李红才是最爱他的。但是当名利虚荣像余秋雨袭来之时,他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在书中所谈的那些大道理,风流从来不是他的错,让他成功才是最大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