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李连君作品 | 让笔再飞一会儿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不能把有效的生命放在睡眠中。”
时近退休,挚友老克每每心生感慨。
通常认为,人生中的故事多发于白天。其实,夜深人静时,无人问津的故事或许正在悄然生成。情绪,直近心灵,温柔的梦乡里,酝酿、丰富着黑夜的表情。
“滴”,睡眼朦胧中传来格外响亮的信息声。打开手机,数字显示是凌晨一点多,页面上写有“柴根、越混越柴、不住闲儿、泥腿儿” 几行字。
我知道,此时老克依然在电脑前,戴着老花镜,接续他的逐字之旅。
夜深写作,咫尺方寸都是那么弥足珍贵。字里行间,偶然蹦出的地方俗语,必是老克收集素材的重点之一,然后记于手机上,同时与我分享。
老话,即当地方言。在工作之余,老克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当地语言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年轻人普通话的普及和每年网络语的流行,方言在不经意间逐渐消失。挖掘性抢救便是他的当务之急与义不容辞。
于是,老克在搜集整理《老物件》《老手艺》《老游戏》文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老土话儿》的集成。
在接下来的时日,年份古村、年岁老人,都是老克关注的对象。为此,他手中收获了六千余条当地方言。
“泥腿儿”,是地方方言,其意为做事执着。实际上,这词应该是他的标配。
读过信息,会心一笑中,我回复他“晚安”两个字。
老克是疲惫是亢奋,我想象不到,但他的回复,我心领神会,肯定又是那句“让笔再飞一会儿”。
季节不断更换着名字,而老克心中的风景却依然如故。
与老克相识到相知已近四十年。那时,不论尚为人师,还是机关从政,不论是主持乡镇,还是文史修缮,他沸腾的心,从未冷却。
“没时间在记忆的小巷里纠结。”
深夜又至,老克不情愿的关掉电脑,迷眼躺在床上。
朦胧中,老克脑中检视写过的《老物件》,悄然发现仍有部分比如粉线包、大襟袄、小脚鞋等诸多缺项。
《老物件》,上下两册,图文并茂,一千多个页码,详集淡出人们视野许久、近百年来沿海村民生产生活用具的记录性民俗图书。
这一选项的确定还是在三年前。
用各自的形式和老家告别,幸福感和满足感每个人标准不一样。
城镇化,让许多古老的村庄彻底消失。大数据,又使更多老者不敢有半点轻松。遗弃旧往,迎时逐新,已成当潮。
改变每天都在发生。所以,包括日用语言、生产生活方式、寻常起居等等,从根本上改变着模样。
老克,不由自主放慢了节奏,回望中多了许多凝重。这期间,他遍访当地古村落,在废弃的旧屋翻找遗存,逐一拍照,并与老人询问用途用法,然后成文配图。
一则求粉线包、大襟袄、小脚鞋物件的信息刚一发出,老克便收到了热心网友的回复。他兴奋异常,马上赶往邻近村庄。
其实,为寻访老物件,独自开车,老克跑遍了与曹妃甸相同的天津、辽宁、山东等环渤海地区。
“与其在繁华的世界浮躁,不如静下来做点事。”
用自己的方式续写。每天早晨,老克总是这么告诫自己。
兴趣广泛,是老克热爱生活的基点。邮票美学、文学评论、专题摄影、文史编辑、硬笔书法等等,成就斐然。但过往的辉煌,没能让他个性膨胀,而是将视角放宽、再放宽。
怀旧的周期,随着年龄增大而越来越短。躲开喧闹,不断在阅读中汲取能量,长期的积累,沉积下来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喜欢土地的味道,老克与生俱来。
那年回老家,在村口遇见儿时伙伴,久别重逢,言语更欢。无意间聊起小时候玩过的游戏,俩人感慨万千,一声叹息。
分手时,伙伴感伤:过去的忘不了,现在的记不住。
儿时游戏,这是一个时代生命启智的一种方法。当然,这些因地制宜的游戏,也是和这方水土分不开的。为此,老克在创作中有了重要转变——还原之本。
远比想象中更加热爱生活。对未知的期待,是老克坚韧的步伐。他知道,自己儿时玩过且记忆中的游戏不够丰富,更多的应该还被很多老年人尘封。
“山高任凭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上下班的路上,小村渔港,走街串巷,乐此不疲。老克的常态,得到的发现是接踵而至。
诗和远方不再遥远。看起来像是在田野穿行,往返乡间里,老克的好奇,不仅被大自然接纳,而且还受到了年岁老人的热切欢迎。
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如其分。《老物件》三校中,《老手艺》《老游戏》《老土话儿》依然接续,科普读物《湿地精灵》已进入程序……
温馨的微笑,挥手告别时,在民俗田野调查的路上,老克应该是走得最远的人。
“让笔再飞一会儿”,老克,加油!
作者简介:李连君,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副秘书长,《京津冀文学》总编,荣获2015年河北省“草根小说家”称号,专著《地老天荒》荣获河北省第三届民间文艺奖。图书《海天放歌》执行主编,合作主编《妈祖佑护的村庄》《谈天说海话仙乡》《新曹妃的故事》《河豚之乡曹妃甸》《海神盐母》《为梦而歌》《桃萄水镇故事多》《海韵》《曹妃甸女神传说系列连环画》《放歌曹妃甸》等多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