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诀功
六字吐纳法《后天功法》
“嘘” 排出体内浊气 调理肝
鼻子吸气,嘴嘘气
做到深、细、均、长
常做不会得小三阳、肝阳、肝癌
春“嘘”目木抉肝
六字诀发音方法(嘘、呵、泗、吹、嘻、呼)
1) 唇齿轻合,气从唇齿中间发出,轻发“嘘”不出声 ;(肝)
2) 嘴张成O形,发类似“火”音不出声,夏季呵心火自闲 ;(心)
3) 齿合唇张,做咧嘴样,气从齿缝中出,类发“思”音,出声(肺部要有震动感)。秋“泗”定知金润肺;(肺)
4) 唇微张,气从两唇中间的缝隙中逼出,与吹气熄灯似的。(肾)冬吹惟在坎中安;
5) 嘻 , 发“喜”不出声 三焦嘻却除麻恼 ( 三焦)
6) 上齿轻咬下唇内缘,类发“夫”音,但不发声。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鼻,共功尤胜保神丹。“六字诀”,属于行气、服气的导引法,起源甚早。在《老子》二十九章有“或嘘或吹”之说,河上公认为:“嘘,温也。吹,寒也。” 历代文献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呵 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还有《太清金液神丹经?注序》,又见《养性延命录》、《神仙绝谷食气经》、《服气杂法秘要口诀》等;由于南北朝时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出气也…… 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 歌云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卤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正统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养生法,说得更为具体。书中说:呬字,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呵字,呵主心,心连舌,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呼字,呼主脾,脾连唇,脾火热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嘘字,嘘主肝,肝连目,论云肝火盛则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明代太医院的龚廷贤在他著的《寿世保元》中,也谈到六字诀治病。书中说:“不炼金丹,且吞玉液,呼出脏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说:“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熏 灼不知,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病,内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致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伤亡,故太上悯之,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卫生之宝,非人勿传。呼有六曰:呵、呼、呬、嘻、嘘、吹也,吸则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宇治吁气,以吹字治肾气,以嘻字治胆气。此六字诀,分主五脏六腑也
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书中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尤先洲的《寿世青编》、等。其中尤以宋代邹朴庵论述最详,他不但对呼吸和读音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 “念闭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还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此外,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例如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旨》,胡文焕的《类修要诀》。
六字诀是以呼吸吐纳为主,同时配合嘘(xū)、呵(hē)、呼(hū)、呬(sī)、吹(c h uī)、嘻(xī)六种独特的吐音方法,并辅助以相应的肢体动作和意念,来调整肝、心、脾、肺、肾人体五大系统以及三焦乃至全身的气脉运行,进而达到柔筋健骨、强壮脏腑、调节心理等强身健体、养生康复的目的。查阅了清代江慎修所著《河洛精蕴》的有关论述。在其卷七中“图书为声音之源说”记载:“人之言出于喉,掉于舌,触击于牙、齿、唇,以应五行。喉音为土,舌音为火,牙音为木,齿音为金,唇音为水。” 其对发声部位解释与我国戏曲界专家所说相同。经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呼(hū)字正好为喉音,五行属土,对应脾;呵(hē)字正好为舌音,五行属火,对应心;嘘、嘻为牙音,五行属木,对应肝、胆;吹(chuī)字正好为唇音,五行属水,对应肾。 字读sī则正好为齿音,五行属金,对应肺。这些,恰恰形成了五行五音五脏的对应关系,符合传统中医理论。
张诚道一、关于六字的脏腑归属
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的对应关系相同:心——呵,肺——呬 ,肝——嘘,脾——呼,肾——吹,胆——唏(嘻)。后来的文献在六字与脏腑的对应归属上,大体都沿用了这一论述,只是将胆——嘻改为三焦——嘻。
1. 综合有关文献,根据《河洛精蕴》五音五行五脏的论述,我们认为六字诀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应为:呵为舌音正对应于心 火,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 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因此,在六字的脏腑对应上,“呵——心, ——肺,嘘——肝,呼——脾,吹——肾,嘻——三焦”是合理而规范的。动作要舒展大方、缓慢柔和、行云流水、婉转连绵,人在气中、气在人中。
2. 功法呼吸吐纳和吐气发声匀、细、柔、长的基本要求。
3. 功法动作的起、承、转、合,呼吸气机的升、降、开、合,甚至意念的守、养、观、照都是以肚脐为中心,这一点从外形的动作来看尤为突出,很多动作都要求两手与肚脐相平,特别是两手掌心的“劳宫穴”要与肚脐相平。
二、声——读音、口型、气息、发声五、关于六字诀中导引动作的配合
明代以前六字诀没有动作配合的记载,基本是单纯的吐纳方法。明代以后,才开始有关于动作配合的资料。如高濂的《遵生八笺》、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去病延年六字法”,注明以口吐鼻取时,动作相配合:“肝若嘘时目睁精(睛),肺知 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其中“嘘字诀”是眼睛的动作,“呼字诀”是口型,其他几种也是单纯的定式动作描述。
1. 读音、口型的练功方法,嘘、呵、呼、呬、吹、嘻这六个字都是“口”字的偏旁,所表示的是人的六种特定状态。以“嘘字诀”为例:我们在刚刚结束一个非常有压力的工作之后,会本能地长“嘘——”一口气,这样可以疏解胸中的郁闷,让人感到轻松和愉快。而这时如果只是用普通话或者汉语拼音的方式读一个“嘘”字,就很难达到健身养生的效果,因为只有在特定的状态下,特定的读音、口型和气息,才能起到特定作用,六字诀也同此理
一、六字诀所有动作都属于升降开合。向四面八方运动的横向动作都是开合动作;同样纵向的动作都是升降动作。动作的升降开合导引着体内气机的升降开合。所以,形体动作的升降开合方向决定了体内气机运行的升降开合方向,也就是说动作和内气的运行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在起势中,“上托”是升,“下按”是降,“拨掌”是开,“收回”是合。再比如,在呵字诀中,“起身”是升,“插掌”是降,“拨掌”是开,“捧掌”是合。这又是一个升降开合。这里肢体动作的方向是这样,体内气机变化的方向也是这样,他们是保持一致的。
二、升降开合的顺序不尽相同。六字诀动作不都是按照升降开合这么个顺序排列的,但它都是升降开合四个方面的有机组合。比如,在嘻字诀中,“提肘抬掌”是升,“外开”是开,“收回”是合,吐“嘻”是降。这里的顺序是升开合降……
三、一个动作(口令词)中也有两个方向。比如,在吹字诀中,“两掌下划前摆”是先降后升,“摩带脉”是先开后合。再比如,在嘻字诀中,“收回”是先合后降。
四、一个方向中有多个动作(口令词)。比如,在呬字诀中,“落肘夹肋、转肩扩胸、藏头缩项”这些动作都是向身柱穴(属督脉,即一身之支柱,在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一个方向合。
五、一个时段中也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动作。在同一时段中,屈膝下蹲或两膝缓缓伸直的下肢动作是纵向的升降,而上肢动作往往是横向的开合,如呵字诀、呼字诀、呬字诀、吹字诀起势中的“拨掌”和“收回”,这时内气的升降开合应与上肢的导引方向一致,因为“外导”是以上肢为主的。体会深刻以后,既能感觉到内气的开合情况,又能同时感觉到内气升降的情况。
一、六气法
纳气有一,即吸气。吐气有六,即吹、呵、嘻、呼、嘘、四,皆是呼气。平时人的呼吸都是用鼻一呼一吸,呼吸均匀,但六气法就要用鼻微微吸气,用口慢慢呼气,这叫做“长息”。它的方法和作用是:
时寒可默念“吹”字呼气,时温可默念“呼”字呼气。用“吹”字呼气能去寒;用“呼”字呼气能去热;用“嘻”字呼气能去病,又能去风;用“呵”字呼气能去烦躁,又能使气下行;用“嘘”字呼气能消散淤滞,用“四”字呼气能解除疲困。
二、吐纳六字诀
四字:四主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病,就用四字吐纳治之。
呵字:呵主治心,心连舌和五脏。心热舌干有病,就用呵字吐纳治之。 呼字:呼主治脾,脾连唇。论云:“脾温热,即唇焦。”此病当用呼字吐纳治之。
嘘字:嘘主治肝,肝连目。论云:“肝气过剩,眼就发红。”有此病状,当用嘘字吐纳治之。
吹字:吹主治肾,肾连耳。论云:“肾气虚,耳就聋。”此病用吹字吐纳治之。
嘻字:嘻主治三焦。三焦有病,当用嘻字吐纳
吐纳,即“吐故纳新”补泻之法。纳,即吸气,缓缓地用鼻吸入清新之气,为补;吐,即呼气,缓缓地用口呼出病浊之气,为泻。其吐纳的操作。
三、闭气六字诀
夜半后至中午是生气之时,可以练功;其余时间是死气时,不可以练功。练功首先要调气、服气。气调适之后,须床铺厚软,枕头高低与身取平,仰卧,两脚舒展,两手握固,离身四五寸。然后微微用鼻吸引太阳气,气从鼻进入后,再用意念送此气通遍身体,随即闭气。闭气到不能再闭时,即细细地从口中呼出,不要让耳听到吐气之声。如果患上寒热、瘴气、脚肿等病,不论什么时节,都可以调治。如果当日调治不好,明日再进行调治,不过三两日必定会调治好。如果患心病冷病,就用“呼”字吐气;热,就用“吹”字吐气。如果肺有病,就用“四”字吐气。吐纳次数:半夜后二十四次,鸡鸣时十八次,天亮时十二次,日出后十二次,次数多更好。要练此功,还需先做一些导引按摩,以有助于去掉疾病。
五脏病的疗法:心病,体有冷热。疗法:用“呼”、“吹”二气去之。“呼”去冷,“吹”去热。肺病,胸背胀满,四肢烦闷。疗法:用“呵”气去之。肝病,忧愁不乐,头眼疼痛。疗法:用“嘘”气去之。脾病,体上游风习习,情闷疼痛。疗法:用“嘻”气去之。肾病,体冷而阴衰。疗法:用“四”气去之。某脏有病,每次行功皆须做三十六遍。感到疾病未除,还需要左右导引按摩。握固,:四指握大拇指,如婴儿握拳状,具有“闭关防”、“固真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