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贝尼尼:巴洛克时代的宠儿

罗马这样一个伟大的城市尽然可以与一个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在文艺复兴过后,赋予罗马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崭新的戏剧性和强烈的激情,从此罗马的荣光和他联系在一起。

就像BBC的记录片《艺术的力量》中所说,他拥有一切成功的要素,诙谐而有涵养、讲诚信、人缘好、魅力足又能严格自律,不像卡拉瓦乔那样脾气暴躁还酗酒。

他从8岁(被带到教皇跟前创作了一幅圣保罗的肖像素描,教皇就认定他将是第二个米开朗基罗)到80岁的高龄,其创作才华从未中断,他是巴洛克艺术最杰出的代言人——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

1598.12.7~1680.11.28

罗马神童

贝尼尼降生于公元1598年的冬天,他的父亲佩德罗·贝尼尼是个雕刻家,从小便教他雕刻的技法,他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纵观其一生,知名度与才华也远超其父。

历史学家评论他说:“他是如此特殊地合人心意,以致在他八岁那年创作了一个孩子的小的大理石头像,使每一个人都感到惊奇。”

同龄的天才画家能画出优秀的素描,而贝尼尼已经学会用凿子和石头顺利雕刻了。

红衣主教对他的父亲佩德罗·贝尼尼说:“注意点,他就要超过他的老师了。”

从时代来看,贝尼尼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天才。

▲佩德罗·贝尼尼作品

在他11岁时,贝尼尼雕刻了一件半身肖像,在罗马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教皇叫人将贝尼尼带过来,在要求下,贝尼尼画了一幅圣保罗的头像速写,“用自由而大胆的笔触,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使得教皇感到衷心的欣喜和惊讶”。

教皇认为贝尼尼应该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将他托付给红衣主教巴贝里尼,他认真地嘱托这位红衣主教,不仅要给贝尼尼的学习提供各种关怀,还要促进其热情和积极性。他告诉巴贝里尼,要为那寄希望于贝尼尼的辉煌的成果做担保。

教皇甚至还预言:我们希望这个年轻人将成为他这个世纪的米开朗基罗。

▲圣塞巴斯蒂安 1617年

贝尼尼19岁创作的《圣塞巴斯蒂安像》是目前已知他最早独立完成的作品,彼时他还在父亲的工作室工作。塞巴斯蒂安因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被箭刺穿,痛苦中他的眼睛已经闭上,嘴巴微微张开,疲惫地把头向后倾。尽管非常接近死亡,但贝尼尼仍给了他血与肉,脆弱和希望。贝尼尼表现的正是圣塞巴斯蒂安被妇女发现而得救之时,刚柔并济的身躯令人动容。

巴贝里尼在1623年登上了教皇宝座,他不仅是这位伟大的雕刻艺术家的保护者,也是他的师长与朋友,对贝尼尼一直有着高度评价。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起初并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表现某些东西形式的古怪的,装饰过分华丽、反常甚至可能不诚实。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说道:“巴洛克的艺术是一种趣味低劣的艺术。”

▲ 被送上烤架的圣劳伦斯 1614年

▲被送上烤架的圣劳伦斯 背面 1614年

▲埃涅阿斯、安喀塞斯和阿斯卡尼俄斯 1618-19年

▲酒神:一个被孩子们取笑的牧神 A Faun Teased by Children

▲狮子 创作于1649-1650年

▲狮子 正面

▲手持王冠的天使 1667年

▲Habakkuk and the Angel,1656-61,Chigi Chapel, Santa Maria del Popolo, Rome

▲Mary Magdalen,1659–63,Chigi Chapel, Siena Cathedral, Siena

▲城市八号慈善墓 1634年

▲大伯爵夫人马蒂尔达墓 1633年

▲丹尼尔与狮子 1650年

▲教皇亚历山大七世之墓 1671-1678年

▲罗马特里同喷泉(Fontana del Tritone)

▲圣劳伦斯殉教

▲伟大的康斯坦丁

巴洛克经过多年的变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艺术的标记,标志着处于1600年到1750年这段时间的历史阶段,还表明这段时间艺术的主导风格。与文艺复兴时代相比,巴洛克艺术色彩更为丰富,形态更为夸张和富于戏剧性,巴洛克艺术直接诉诸于观者的情感体验,在贝尼尼的作品中,尤为表现得淋漓尽致。

▲阿波罗与达芙妮 (Apollo and Daphne )1622年~1625年

▲阿波罗与达芙妮(Apollo and Daphne )局部

达芙妮变形的一瞬完全是一位画家的主题,用雕塑来实现是不可思议的,然而贝尼尼却选择了这一瞬间,环绕着她的双腿刻出一片正在形成中的树叶,而她的双脚则变成了地下的根茎。这件作品从石刻技法上来看,是一件力作,在欧洲艺术中无与伦比。

贝尼尼在很久之后宣称他再也没有超过它的轻盈,他甚至捕捉到了追逐者与被追逐者瞬间的心理状态——阿波罗的表情由喜悦而转向惊讶,达芙妮的表情由恐惧转向麻木。

于是巴贝里尼填了一个拉丁文的诗句刻在了《阿波罗与达芙妮》底座的一块牌匾上:“Quisqnis amans sequitur fugitivae qaudia formae fro nde manus implet baccas sev carpit amavas.”(谁若喜欢那转瞬即逝的欢悦,塞满他两手的就是树叶和苦果)。

▲普鲁托和帕尔塞福涅 The Rape of Proserpina 1621-1622年

心理的真实和肉体的真实对于贝尼尼来说同样重要。

在创作《普鲁托和帕尔塞福涅》时就有所体现。假如一个男子正抱着一位裸体的姑娘,他的手指将不仅仅是接触到姑娘的肌肤,而是深深地压进去,这一细节在雕塑作品中是值得注意的。还有帕尔塞福涅左脚上翘起的拇指,这正是一个无比惊恐的姑娘的内心写照。

▲普鲁托和帕尔塞福涅 局部

米开朗基罗时期的雕塑家毫无例外都是用整块石头来雕刻他们的作品。米开朗基罗有个观点,他说要把束缚在大理石中的形象“解放出来”,只要把包在隐藏着的形象周围的多余物质凿去就行了。

▲大卫 1616年(也有人认为是在1623年)

贝尼尼的《大卫》常常被称为第一件真正的巴洛克雕像,这件作品中蕴含了一种真实感,从大卫的面部表情和躯体来看,这个青年人体现出一股动感与空间感,他正要将石头抛出去,投向那个看不见的哥利亚,观赏者与雕塑之间的距离消失了,二者正处于同一空间中。

自大天才的失意

在贝尼尼传奇的一生中,曾为八位教皇工作过。

▲Bust of Antonio Cepparelli,1622年,San Giovanni dei Fiorentini, Rome

▲红衣主教斯皮奥涅·波尔盖兹(Scipione Borghese)胸像 1632年

▲红衣主教斯皮奥涅·波尔盖兹(Scipione Borghese)胸像 1632年

▲纽扣细节

▲Bust of Camilla Barberini nee Barbadori 1618年

▲Bust of Gabriele Fonseca,1668–75年,San Lorenzo in Lucina, Rome

▲保罗五世教皇(Bust of Pope Paul V ),1618年

▲路易十四的雕像(Bust of Louis XIV),1665年,现存巴黎凡尔赛宫。

▲乌尔班八世胸像

▲Bust of Pope Urban VIII,1632年,Palazzo Barberini, Rome

▲Bust of Francesco I d'Este,1650–51年,Galleria Estense, Modena

在贝尼尼22岁时,他制作了佩德罗·德福里克斯·芒托亚主教的胸像。这件作品是曾经用大理石雕刻的最为逼真的一件作品。胸像是受芒托亚的委托为他的陵墓制作的。其中还有个故事,某天红衣主教巴贝里尼和一群朋友正在欣赏这座新的陵墓,其中一人深受感动,喊道:“真的,这是芒托亚变成了石头。”

《芒托亚》这件作品中的色彩是通过纹理质地的许多变化和对立创造出来的,刻画的技法是如此纯熟,甚至芒托亚头顶上稀疏的头发和两颊都好像有不同的效果。贝尼尼曾说过:“为了表现一些人眼圈周围的阴影,就需要在阴影的部分把大理石凿深,以便表现出那种色彩的效果。通过技巧,改善雕刻艺术的不完善性,因为雕刻不能赋予物体以颜色。”

▲受祝福的灵魂(Blessed Soul)

▲Bust of Thomas Baker,1638,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他天性骄傲自大,有过一次失误,这一次失误让他短暂的失了宠。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内景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青铜华盖

贝尼尼负责青铜华盖的整体设计,波洛米尼配合做结构工程和四根柱子的装饰,然而青铜华盖完成时,贝尼尼却丝毫不提波洛米尼的努力,一人占据了所有功劳。

当然,贝尼尼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很多作品并非他独立完成,但他却从来不提那些人的名字,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

贝尼尼虽然才华出众,但是德行却有着诸多污点。

▲康斯坦萨胸像 1636-1638年

▲堕落的灵魂(Damned Soul)

他后来又接到了一项任务,为圣彼得教堂两角处的钟楼位置上方再加上两座更大的钟楼。狂妄自大的贝尼尼设计的钟楼高度超过了原本米开朗基罗的穹顶,然而钟楼的地基松软,助手早就对贝尼尼心生不满,并没有提醒他这个致命的问题。

于是不久后,大教堂主楼的墙壁出现了裂缝,或许这是上天刻意给贝尼尼的惩罚,时值一直庇护贝尼尼的教皇去世,贝尼尼立即陷入各种舆论中心,早就对他不满的人趁机落井下石,新教皇下令拆除钟楼,贝尼尼备受冷落的生涯开始了。

重登辉煌

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贝尼尼备受冷遇,当时他手中没有重要的教皇订件,被请求在这座教堂的左翼殿中为科尔那罗家族建造一座墓室礼拜堂。

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另外一件作品:时间显示真理。

▲时间显示真理

这件作品表现了一个坐着的、赤身裸体的女子,一只脚踩在一个大的圆球上。她的右手上握着一个抽象的、形同上帝的面孔,有光束向外放射。她向上注视着由她的衣服形成的不规则锥形体,好像在自发地旋转。

女人的面孔表现出一种惊讶和喜悦交织的状态。《时间显示真理》是寓意雕刻,贝尼尼遭受冷遇时而雕刻的这座雕塑,他的企图十分明显,时间会为他的伟大做出证明。

▲圣特蕾莎的狂喜 The Ecstasy of Saint Therese 1645-1652年

这件有《圣特蕾莎的狂喜》的翼殿进深不大,约24英尺宽,45英尺高,却仅有11英尺深。翼殿所有的空间都几乎被贝尼尼的作品填满,建筑、雕刻、绘画和精心安排的光线被融合为一体,产生出如此令人惊讶的艺术效果。

他们身后的金光是用木制贴金的雕刻来表现的,也有真实的阳光,那是通过贝尼尼隐藏三角楣饰后面的一扇黄色玻璃窗入射进来的,这位雕刻对着祭坛前部的浅浮雕《最后的晚餐》,这是贝尼尼刻意吩咐的。浮雕中通过神秘的圣餐仪式,使人们与基督联系起来。

贝尼尼凭借这件作品而一举翻身,这件作品也被称为是巴洛克历史上最重要的伟大作品。

▲四河喷泉 纳沃纳广场 建于1651年

“四条河流”代表:非洲的尼罗河、欧洲的多瑙河、亚洲的恒河和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四河喷泉位于罗马的十几个主要广场之一,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

公元一世纪,这里曾经是古罗马的图弥山竞技场。后来成为一个市场。贝尔尼尼的设计和全面改造,使这里成为罗马的主要广场之一。

▲四河喷泉 局部

之后他便着手进行四河喷泉的设计,现代批评家曾评价贝尼尼:“他长着一双雕刻家的手,却有着一位舞台设计师的本能。”

这座喷泉最令人惊叹之处在于贝尼尼对于细长的十字拱的应用,这些雕出来的拱代表一个水眼,你可以从四个方面看穿水眼。拱的上面负担着120吨或更重的花岗岩的方尖塔,这耸入云霄的塔身几乎是在天空中晃动着。

“这些岩石用这样一种样式造出来,看上去就仿佛是一个整体。由于所有各个部分都被榫连起来,并被如此地放置,以致一部分成为另一部分的依持,不可能通过任何的一击使喷泉分裂成几个部分。”

▲圣朗基努斯 San Longino 1629-38

▲圣彼得教堂半圆形殿中的圣彼得主座 1657年-1666年

贝尼尼影响了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风格,并且改革了半身肖像、喷泉和墓碑。他一生制作与设计了多少作品无法统计,在他引领罗马艺术潮流6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首席,当时人们曾经这样写道:“上演了一出大众戏,其中布景是他画的,雕像是他塑的,机械是他发明的,音乐是他谱曲的,喜剧的剧本是他写的,就连剧院也是他建造的。”

▲圣彼得广场 Piazza San Pietro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雕塑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雕塑

▲耶稣救世主的半身像 1679年

▲受到赞美的阿尔贝托娜(Blessed Ludovica Albertoni)

▲受到赞美的阿尔贝托娜 局部

这件作品在罗马的San Francesco a Ripa圣方济各教堂。她是罗马的富家小姐,嫁给富豪后生了三个孩子,丈夫去世后,她全身心投入救济穷人的慈善事业,由于过度劳累,健康受损而去世。

这件作品运用不同的石料制作,阿尔贝托娜手捧胸口的动作和似乎迷醉的神情表现了解脱的快感,服饰凌乱更显动感。

▲贝尼尼部分手稿

▲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 1625年

▲贝尼尼给乌尔班八世画的油画

▲贝尼尼的生平 菲利普·巴尔迪奴奇

▲贝尼尼之墓

他凿刻的人物仿佛可以脱离底座的束缚而奔跑、扭曲、旋转、喘息、尖叫、狂野,或者因高度紧张而肌肉痉挛。通过千万次惊心动魄的尝试,贝尼尼让大理石演绎出了它曾经不能表达的形态:飞驰或漂浮,流动或停滞。

——《艺术的力量》

巴洛克艺术的几个关键词:华丽、动感、极具富有装饰意味、不对称的、打破传统,尽在贝尼尼的作品之中。

当我们在惊叹贝尼尼的作品的时候我们在惊叹什么?

那种惊人细腻的肉感、那种轻扬的轻飘感、还是那种蓄势待发的动感,都在贝尼尼的作品之中。

他是罗马之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