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临床症状补充及机理简析
病机
主要:肝风携寒热攻冲胸腹脏器;阴血偏亏为常态。
加重:由内达表,里重及外,例头摇、肢体抽搐等体表症状。
1.风气横犯中焦(常见,毗邻关系)
风消胃津
口渴——夹寒则喜温、夹热则喜凉、或不择冷热、口渴少饮、或口渴多饮尿多(风迫胃津下行)
风消脾营
易饥——饥而能食、饥而不欲食、欲食而饱胀或呃逆(风热消食、风寒克脾,中运不足)、
风木克脾土,气伤胃逆
呕吐——食入而呕、不食而呕、呕而眩晕、呕吐食物伴酸涩涎水、时时嗢嗢欲吐,吐出为水,(寒动其水);有蛔虫者呕而吐蛔
嗳气——胃气不降
2.虚风携热上扰
风气上冲头面——热气上冲面背,出汗、间发头眩痛、头晕耳鸣、口苦、面红多汗、头晕目眩,时欲昏仆,巅顶抽痛、常发昏厥,伴抽搐、面赤、寒战、多汗。止时复常、怕热动易出汗
风气上冲咽——咳嗽
风气上逆肺——咳嗽暴作欲咳不已咯少量黄痰、胸闷不透气而欲发奔豚(肺气不宣)
风气上撞心——心悸、心慌忽作忽止、时觉有气上撞心而似悸似慌、心下灼热、心烦 、心中热喜冷、脉弦急、人精明易紧张
风气上撞心包——发作晕厥时神志昏迷、昏厥抽搐
风气上撞胸胁——有时自觉气上冲胸,旋即呕吐、胸胁抽痛而左甚、心下及右胁隐痛、
胸肋刺痛,(风火上冲)
3.肝风夹寒热攻冲于内(胆胃心脾)
拘痛灼热——(寒热斗争而拘痛, 夹寒而喜热,夹热则有灼热感)
心下绞痛得温乃减,但心中嘈杂灼热
心下痛, 甚则伴呕, 状如刀绞而彻背引胁, 得温乃减,
心中嘈杂似饥, 甚至灼热拒按(风热灼胃)
心下阵痛而灼热,但欲热饮
心下痛而彻背、时作时止、喜温喜按
腹中不适
心下阵痛而拒按,痛引胁背,痛甚则身恶寒而肢厥,痛减则四肢微转温
4.肝风夹寒热下迫
下迫大肠——
肠鸣下利、大便反溏、便坠急胀
腹泻能食(能食可鉴别为脾虚或为风迫)、稍有辛辣或厚味之品(虚风扰动,脾胃不稳定),即易引发肠鸣腹泻
大便日3、4次、坠急不畅,质溏而味臭、色黄而带青,溺频而色深(虚风下迫大肠)
矢气多
大便努责难出而面青,脉左弦
下殃冲任——
经量忽多忽少,缚绵不尽,可达月余之久。——肝风下迫,冲任不固
肝经虚寒——
经前5~6天小腹冷痛,得温稍减
肢厥倦卧,下痢色白,小便清利
左腹持续性隐痛而拒按,痛甚则少腹坠胀(虚风下迫厥阴本经)
风挟热下迫膀胱——
小便自利赤热
肢厥——寒热肢厥、痛甚肢厥、肢麻肢冷(厥阴阴阳不交)
昼日寒战而手足厥冷, 入夜发热侧手足欲伸被外, 至夜半则无汗热退。——厥热进退
痛剧则四肢厥冷,——影响厥阴阴阳交接之机
5.肝风内动里重及外
虚风及外——
痛甚则阵发肢厥拘挛, 伴右额角抽痛, 身微汗或恶寒,
头摇抽搐
身恶寒 背恶寒——存疑?
6.肝血偏亏
形色舌脉——
面白唇淡 消瘦 面色萎黄 脉细舌淡舌体偏小苔薄
症象——
心悸少寐,头晕 月经量少,
易疲劳 神倦少气 肢麻指冷——血亏不载气
睡眠素差,半夜易醒,醒后难以入睡,——肝血亏虚,有郁热?
夜卧则下肢觉灼热而不欲盖被——风热下迫
ps:参考文章
刘英锋——厥阴主风病机与乌梅丸活用
姚梅龄——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言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