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我们不说晚安
4年多过去了,我依然对一个姑娘五味杂陈。
2014年,报社来了一个姑娘。
那天的笔试,我们是相当扎实的——带着大家去了一个刚刚治理的老旧社区采访,中途下起瓢泼大雨,但大家仍然非常认真,即使淋成落汤鸡也完成了采访。
然后,大家回到会议室写作。她的新闻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把一件看起来很平淡的事也得那么“眉飞色舞的”。
当时,来应聘的有好几个,甚至有市级媒体的,她的笔试、面试综合成绩竟然考了第一!
按说,她的到来,为报社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进报社之前,她在一个县的法院做过文书,“县作协会员”的头衔让她扬眉吐气。
报社要培养自己的人才,自然对她寄以厚望,安排了一个资深记者做她的导师。
接下来,发生了几件事,改变了她的“似锦前程”:
1.她给我打电话,投诉自己的师傅“非要那么写新闻”。
一开始,我怀疑他的师傅也许“过于传统”,于是耐心地听了双方的想法和意见,我的结论是:她有些浮躁,自尊心太强,不够尊重前辈。
我们入行的时候就经常听那些老总说,煮酒熬糖,没有哪个可以充老行。但即使前辈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对的,但搁在业务探讨的层面来说,也是可以至少当着同事来尊重的,不必拍桌子打巴掌的。
2.她给我打电话,说晚上10点后必须睡觉,不然头晕,会晕倒(她说是一种病,我忘记了病的名字),师傅非要天天晚上等着把当天的采访稿交给他修改了再睡。
按说,一份报纸一周出两期,除非特殊情况,记者一般不会熬夜的,在这样的报社工作是多么幸福的事——那些长年累月熬夜的媒体人,尤其是都市报值夜班的人,简直想都不敢想。
她师傅这样的习惯必然是多年养成的,不可争议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如今的新媒体,等你过了夜再写出来,那还叫新闻?
那么,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我和她师傅协商,可否次日交稿?
只要不是出报日期,这事很好解决的。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大家心知肚明——记者,我们不说晚安。
3.有天中午吃饭时,宣传部长一个电话打过来,把我批评了一通。原来,有一篇报道把一个数据写错了,那是十几年前的数据。区委书记本来是被这个报道的标题吸引了,把稿件看完了……
当时在机关食堂,书记就坐在部长对面,书记严重质疑那个数据,弄得部长尴尬至极。
立即一查,那篇报道是她写的,差不多是她去掉“见习”后的第一篇吧。
一问原因,那个数据来自“度娘”。这个数据居然能够见报,编审流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在一周的采编例会上,再次探讨了这件事。不久就听说她辞职了。
她辞职了,这事挺意外的。我想,应该说,那事之后的另外两个小错加速了她辞职的想法。
踌躇满志是她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从认识她的第一天起,我们很多人都觉得她是“吃这碗饭的人”,她却把这碗饭还给了报社,然后又回到法院去了。
《记着,对自己要好一点》。
当我看到这篇东西在朋友圈刷频的时候,其实,我想,如果要做一个合格的或优秀的记者,也要对自己狠一那么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