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的“说课”

杨娜

在“说、讲、评”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说课,而说课的关键不在于其形式,而在于其内容,即“说什么”的问题。通过说课的内容,可以充分体现出教者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方案,还可以体现出教者对教学要素的深层次理解程度和应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功底。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中应从以下几部分来说课才能达到教改的目的。

一、 学生状况和教材分析

人们常说教学要“吃透”的两头。一头是指学生,一头是指教材。“吃透”的涵义是,对学生充分了解,做到“知、识、爱”;对教材熟悉精通,做到“懂、透、化”。教师只有对学生充分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只有对教材熟悉精通,才能驾驭自如。这些都要在备课阶段完成,然后在说课时加以表述。可见,备课与说课是密不可分的。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向他人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过程。

1、学生状况分析“知”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要求等;“识”生,就是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点、健康水平、生活经历和家庭状况等作进一步的了解。除了要知生、识生外,还要“爱”生。这是施教得以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

2、教材分析要想吃透教材,达到“懂、透、化”的要求,就必须深入地钻研教材,也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懂,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思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清弄懂;透,就是对教材的掌握达到精通、运用自如的地步;化,就是把教师的情感与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熔为一炉,使教材的“双基”与发展学生的智能和思想教育等因素形成一体。主要有:分析本节课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教材的前后联系及编者意图;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弱点,常称为“三点”教学;对教材中陈述、例题、实验、练习和作业等材料的利用、变动、改造,以及这样做的理由。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是具体化了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说课时要说清楚如下两个方面:

1、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方法目标;情感目标。

2、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的确立,一般以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为理论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教学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德育点,以及这些“点”所要达到的目标层次。以认知目标为例,通常分为“两类”、“四个层次”。“两类”是指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前者是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都应达到的标准;后者是对教学内容的较高要求,是基础目标的拓宽和延伸,是为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需要而设定的。“四个层次”是依据学习内容的能力水平划分的,包括“记忆、理解、应用、综合”。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严格建立在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基础之上;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应由上级部门组织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编制,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公认的特点。

三、课堂教学结构及各要素和谐发展的基本构想

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构成这个系统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它们两两之间在空间或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便形成了课堂教学结构。只有最优化的教学结构,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说课时,教师说清楚课堂教学系统中各要素和谐发展的基本构想,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怎样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间的关系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反映,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理论问题。

2、怎样处理好教法与学法间的关系教法来源于学法,教法要体现学法;学法决定着教法,学法制约着教法。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都充分揭示了教法与学法的这种辩证关系,也道出了教学中要追求和达到的理想境界教法与学法同步。

3、怎样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间的关系在教学中一定要彻底地贯彻启发式原则,把教与学的活动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起纽带作用的就是师生间的“思维同步”。要求如下:思维任务要一致;思维反馈要及时;思维活动要合拍;思维过程要调控;思维结果要等效。思维同步可使师生双方思维活动的线型体系联结为立体结构,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堂教学调控及环节转换的基本设计

1、组织教学的基本设计组织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组织学生的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

2、教学环节转换的技巧性设计教学环节是构成一堂课的基本部分,体现了课的层次性、逻辑性、科学性。各环节的转换要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费解,要水到渠成。教学环节转换的技巧,主要有按基本课型固有的教学模式来转换;按知识本身的系统性来转换;按教材内在的逻辑性来转换;设计过渡性导语。

3、情感调控的艺术性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积极的情感氛围。这种情感氛围是由师生间、学生间的彼此交往、态度感应所形成的教学情境。应着意把握以下几点:畅通情道;择优控制;流贯全程;真诚无价。

五、 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及价值性思考

教学方法既包括“教法”,也包括“学法”。 1、所用教学方法的类型及依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我国教育家关于教学方法的辩证观。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以下几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2、电化手段等各种教学手段使用的时机、程度及意义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会有利于实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要精心筹划使用何种媒体,怎样使用,包括对器材的准备,使用的时间、空间和方式,都要胸中有数,周密安排,具体落实。

六、 学法指导的特点

在理论上,学法指导弥补了教学论长期的管教不管学的缺憾;在实践上,学法指导在“教”与“学”之间找到了真正的衔接点。

1、学法指导的内容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学习观点、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等全方位的指导。

2、学法指导的具体做法及教学中的体现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要本着全面、经常、渗透、同步、效益的原则。具体做法如下:学法指导与激情引趣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制定明确的学法指导目标;学法指导与研究学情相结合,努力提高学法指导的实效性;学法指导与效果评估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掌握学法的水平;学法指导与效果评估相结合,及时地进行反馈矫正;学法指导与教法改革相结合,逐渐提高学法指导的层次。

七、 习题、作业的设置习题和作业的设置要注意“质”和“量”两大问题。

1、质习题和作业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覆盖性、层次性、阶梯性、系统性、重现性、灵活性和困难性。

2、量习题和作业要注意时间性、及时性、经常性和量力性。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数量的考查“双基”的习题和作业,以打好基础;还要注意布置综合性和有一定灵活性的习题和作业,并加强解题指导,要求独立完成;不要布置过深、过难和过量的习题和作业,以减轻课业负担。

八、教学效果的预测

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表现在教学效果上,即表现在学生学习的结果上。

1、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预测可从如下几方面预测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2、开发学生智力的预测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的智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课前,教师要充分预测学生智力诸因素发展的水平和深刻程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

3、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测教学还肩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任务,让学生学会科学用脑,才能提高学习的成效,促进身心的发展。主要原理有:用进废退;手脑并用;劳逸结合;注意营养。

以上论述了“说课”的八个方面的内容。“说课”时,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重点要说清楚两个问题,即教学构想和理论依据。关键是要说出自己的独到之处。

(0)

相关推荐

  • 第四章 导悟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第三节)

                            教学论专著<导悟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第四章 导悟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   第三节 ...

  • 新课程改革中的我想我思

    王雪妹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12年了,对所教的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可谓是轻车熟路,但自从参加了青岛市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及这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之后,我不得不对我的教学工作重新进行了审视.新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科的特点 ...

  •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态度的转变

    杨炎轩 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方式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就教学目标来说,传统的教学行为方式主要围绕考试来进行,所谓"你怎么考试,我就怎么教&quo ...

  • 新课程改革报告

    新课程改革报告

  • 【328】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结合学科的特点以 ...

  • 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源泉

    当前,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历史性转变和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了从满足数量的需求向质量的提高的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 ...

  • 新课程改革总结(2005

               新课程改革总结    以"落实新课标"为中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我校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

  •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行为要求

    刘可钦 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 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改传统的秧田式的座位排列为梯形式或马蹄形排列,为学生自主学习 ...

  • 新课程实施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万强 当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良好素质的提高,如果单纯地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 ...

  • 新课程改革的三大基本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三大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和重视以学定教,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新课程课堂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