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之“文章四友”

李唐建国之初,一切文物旧制,都全盘照搬前朝旧业,文学上也是如此。前朝文人陈叔达、袁朗、杨宗道、虞世南等人,这些人的诗风,也决不会因为换了一个朝代而有所改观,因此在这些人的作品里,到处都充斥着陈、隋宫体诗的遗风,一点也没有呈现出唐诗独特的气象。

在接下来近百年的时间里,整个诗坛,有两个显著的现象。一是六朝华丽诗风的承继,二是律诗运动的完成。

这两种现象,与当时掌握着权柄的宫廷诗人的身份与趣味有极大的关系,这些人因为身份的原因,作品大多是歌功颂德,因为要与皇帝唱和应制,所以作起诗来自然要注意规律,夸耀辞藻,因此作品多带有浓厚的富贵气息,缺少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生命,而成为一种雍容华贵的台阁体的典型。如前面所说的那些诗人,同时还包括杨师道、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这些人都是宫廷诗人的代表。同时还有当时在文坛颇享盛名的文章四友。

所谓文章四友——崔融(653—706)、李峤(645?—714?)、苏味道(648—705)、杜审言(645?—708),这四个人年龄相近,作品风格也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他们在一些作品中,有时也透露出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友中排名第一的崔融,辞殚文律科及第,又擢八科高第,连连及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直学士。授国子监司业封清河县。李显为太子时,崔融为侍读,东宫表疏多出其手。崔融以文章立身名世,其文笔典雅华丽,朝中文士无出其上者。朝廷凡有重要文章,武后、中宗便亲笔下诏委任他来撰写。武则天去世后,受命撰写《武后哀册文》,由于苦思过甚,遂发病而卒,时年54岁。中宗以其有侍读之恩,追赠为卫州刺史,谥号为“文”。杜审言一直受到崔融的关怀和奖引,审言铭感在心,崔融葬时,审言以子弟身份为之服孝。《全唐诗》收其诗20首,其中多为边塞军旅题材之作,诗风古朴苍劲,另有《宝章集》。

李、苏二人位极公相,显赫一时,凡朝廷重要文书,皆出其手,是一位地道的宫廷御用文人,在这二人集中,五律诗尤其多,他们是沈宋律诗运动中重要推动者,李峤曾写过一百六十余道咏物诗,但大部分作品全无情趣,只是一种游戏文字,虽被唐玄宗称为真才子,估计也是言过其实。他的《汾阴行》算是好的作品,但纵观全诗,也是七拼八凑而成。苏味道只有一首《正月十五夜》还行,但与崔融一样,其他皆为平庸之作。

四人之中只有杜审言的成就是最高的,他是诗人杜甫之祖,与苏味道一样,其后人往往很厉害,不过苏味道的后人,要到几百年后眉山“三苏”了。杜审言五律占去大半,可惜佳作太少,七律有两三首,同样也是失败的作品,倒是几首七言小诗读起来颇有些意思,有情感,有境界,表现得也很细密温厚,算是上等之作。他病危的时候,宋之问等几个朋友去看他,他说:“我很抱歉这一辈子都把你们压得死死的,这下子你们终于能出头啦。”确实够狂,不过他也有脆弱的一面,当小他几岁的崔融去世,他竟然披麻戴孝前往。武则天去世后,其之前笼络培植的文士集团都被张柬之纳入打击范围,于是文章四友还有宋之问和沈佺期等人,全部被贬斥出京。

初唐百年讲坛,其主流依然还是对律体诗的完成。上官仪、四杰、沈宋、四友,都是这些工作的努力者,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律体诗的完成,同时也是六朝诗风的结束。

(0)

相关推荐

  • 王绩随手写了一首《野望》,却开一代诗风先河(沈周画)

    诗札丨王绩随手写了一首诗,却开一代诗风先河 明 沈周丨竹炉山房图 龙门王绩,其人磊落有魏晋之高风 王绩弃官归隐,这是他第三次向朝廷打"辞职报告",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大约是因为太 ...

  • 诗风雅韵颂国魂(二)

    诗风雅韵颂国魂(二) --灿烂唐诗照千秋 文/梓楹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诗是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在小农社会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唐诗如中国诗坛的长江 ...

  • “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

    文/肖旭 在高宗至武后初年,诗坛上出现了四个"以文章齐名天下".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一一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人们称之为 ...

  • 千年调,一场谈笑(四)

    文/沉吟先生 隋朝国运短促,入隋的诗人多为南北朝旧臣,受南朝文风影响较深.只有原北朝诗人卢思道.薛道衡等人,写过一些有新鲜气息的作品,如<从军行>.<昔昔盐>.<人日思归 ...

  • 中国诗歌流派(八):文章四友及其代表作

    在初唐诗坛上,有四个人被时人称为'文章四友',他们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四人的作品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也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 ...

  • 唐诗解读之初唐四杰(上)

    大约在公元664--668年,即唐高宗麟德.乾封年间,诗坛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简单地说就是:高位如虞世南.杨师道.上官仪等人还在继续他们的宫体诗,承继着六朝华丽诗风.但在低层社会虽然也浸染着这种 ...

  • 唐诗解读之初唐四杰(中)

    (二)四杰的排名争议 闻一多先生曾经专文论述过四杰,并分析了王杨和卢骆的性格.友情.作风上的某些不同,他认为这四个人应该属于两个集团,"四杰这个徽号,如果不是专为评文而设的,至少它的主要意义 ...

  • 唐诗解读之初唐四杰(下)

    (三)四杰的文学成就及地位 当四杰排名顺序出来后,杨炯对此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自己是"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从中能看得出来,杨炯对排在王勃之后甚为不满,甚至引以为耻.不过他认为排在 ...

  • 唐诗解读之初唐四杰(余韵)中

    卢照邻在四杰之中是身世最苦.命运最惨的一个.他生于636年,当时正值贞观盛世,出自是今河北省涿州的一个名门望族.涿州古时称为范阳,而范阳卢氏在当时是"五姓七宗"的望族,远祖可溯到三 ...

  • 唐诗解读之初唐四杰(余韵)下

    四杰之中,骆宾王的名气是四杰之中名气最大的.他的名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出身寒门,七岁那年写的<咏鹅>,为他赢得"神 ...

  • 唐诗解读之“吴中四士”

    "吴中四士"这一称谓,首见于<新唐书>之<刘晏传>后附<包佶传>: "佶字幼正,润州延陵人.父融,集贤院学士,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 ...

  • 唐诗解读——王维之《少年行四首》(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注: 新丰: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临潼区. 解读: <少年行>是王维一组七绝组诗,共四首.分别写了长安少年游侠高楼纵饮的豪情 ...

  • 唐诗解读——王维之《少年行四首》(其二)

    出自仕汉羽林郞,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注: 羽林郞:禁军官名.汉置,掌宿卫.侍从. 解读: 终唐一代,特别是盛唐时期的知识分子,他们在自己具体人生价值观实现无非是三种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