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外交官中的佼佼者陈季同
“他身着漂亮的紫色长袍,高贵地坐在椅子上。他有一副饱满的面容,年轻而快活,面带微笑,露出漂亮的牙齿。他身体健壮,声音低沉有力又清晰明快。这是一次风趣幽默的精彩演讲,出自一个男人和高贵种族之口,非常法国化,但更有中国味。在微笑和客气的外表下,我感到他内心的轻蔑,他自知高我们一等,把法国公众视作小孩,……听众情绪热烈,喝下全部迷魂汤,疯狂鼓掌。……在今晚的四个讲演者中,无疑,伏尔泰会觉得这个中国人是最有法国味的。”这段话出自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之手(1889年2月18日本人日记),日记中的这位中国人名叫陈季同,正应邀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作演讲。罗曼·罗兰当时正是该校学生,参加了这次演讲会,为我们留下了这段难得的记录。
陈季同(1852-1907),字敬如,号三乘槎客,福建侯官人。他于1867年考入洋务派官员左宗棠、沈葆桢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他学习刻苦,资质亦佳,所以“历经甄别,皆冠其曹”。1877年3月,陈季同与其他三十余名学生启程赴欧洲学习,这是清政府首次派遣赴欧留学生。在这些青年中,有后来著名的严复、马建忠、刘步蟾、邓世昌等。
当福建船政学堂的留学生来到欧洲时,他们已经接受了多年西学训练,基本掌握了英文或法文,因而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与大多数船政学生不同,陈季同并没有进入英、法船厂或海军学校学习有关造船、驾驶或其它自然科学,而是进入了巴黎政治学堂,学习“公法律例”。显然,清政府有意将其培养为精通国际政治的外交人材。
陈季同在欧洲读书的同时,开始在中国驻欧使馆任翻译。他的外交官生涯最初一帆风顺。当时清朝使臣常被邀请出席各种庆典、阅兵、宫庭舞会和音乐会等活动,而出使大臣及参赞多不通外语,所以每每要由陈季同陪同。陈的天性本就活泼开朗,兴趣广泛,且待人热情,善于结交,因而他很受欧洲上层社会的欢迎,还与其中一些人建立了友谊。德意志皇帝弗雷德里希三世对这个年轻的中国外交官颇为青睐,曾经邀请陈季同一同骑马散步。德国首相俾斯麦也是陈季同的朋友,陈在中法战争期间曾争取到这位“铁血宰相”的暗中支持。
利用自己在欧洲政界广泛的社会关系,陈季同为当时的清廷在中俄伊犁问题和中法战争的交涉中,都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他在欧洲社会活跃的表现,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欧洲人认为:“因为有了这个年轻翻译的活动,中国才开始在外交上引起欧洲的关注”。可是陈季同在欧洲的外交活动的结局并不圆满。1891年,由于私债纠纷,陈季同被清政府撤职回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欧洲。
陈季同作为一名外交官虽然黯然离欧,但是作为一个作家,他的著作却长久地留在了欧洲。从1884年发表第一篇西文作品开始,到1904年最后一部著作出版,20年间,陈季同用法文写作了八部作品。1884年7月,《中国人自画像》在巴黎出版。当时正值中法战争,法国公众对于中国因缺乏了解而充满敌意。此书将一个文化悠久、风景如画、飘溢着清茶芬芳的东方古国直接展现给法国读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对现实中国的偏见。该书出版后曾引起轰动,年内再版五次,两年内已印至第11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还为此授予陈季同“一级国民教育勋章”,表彰他所做出的文化贡献。
晚年的陈季同曾在南京的江楚编译局任职,主持翻译西文书籍,常往返于沪、宁之间。此时的他,深知国事已不可为,思想颇为颓唐,寄情于醇酒妇人。不过,他与小说《孽海花》作者曾朴的交往,也堪称文坛的一段佳话。《孽海花》所刻画的风流倜傥的上海名人陈骥东就是以陈季同为原型塑造的。在翻译西学著作方面,陈季同本具有较高天份,时人评价他“每当译书时,目视西书,手挥汉文,顷刻数纸”,严复更将他视为清末难得之“译才”。但天不假年,陈季同还未能充分发挥所学,1907年即猝死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