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买东西总爱看价格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你们有没有买东西看标签价格的时候?
记得小时候陪妈妈去逛街,妈妈特别喜欢一件黑色大衣,还没上身试之前,她就在大衣上摸来摸去,反复几次终于抓住了大衣的吊牌。
看了吊牌价格,她有些失落,连试衣服的兴致也没了,拉着我的手就要走,店员看到这一幕直接说了句:“一上来就看价格,真够小家子气。”
那一瞬间,我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看我们,自尊心作祟的我觉得妈妈太丢人了,同时也在心里认定:买东西总爱看标签价格,是一件很羞耻,上不了台面的事。
后来一路走过高中,大学,甚至毕业后工作,我从来都不敢大大方方地看标签价格,就怕别人嘲笑我一副“穷酸相”。
我其实有观察过大家看便签价格的样子,发现大部分人和我一样局促不安,总要左右环视一番后,才迅速对标签的价格瞄上一眼。
他们可能是初到大都市的年轻人,第一次走进奢侈品店的普通人,但无一例外都怕“看标签价格”这件事,让人小瞧了自己。
01
可能有人会说,花自己的钱买东西真不必这么拧巴。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很多人教给我们的方法就是,先接受规则,也就是先承认爱看标签就是Low,就是丢人。
接着再逼自己去不在乎他人的眼光,这样做颇有一股:“我就是丢人,我就是上不了台面又怎样?”
这是一味猛药,就像厚脸皮可以解决生活中80%的问题一样。
但终归是治标不治本,所有行为都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复制粘贴别人行为这一套,很容易跑偏,还面临着缺乏根基随时可能崩塌的风险。
买东西总爱看标签价格本质,其实是和我们的消费观念有关。
在经济学中,存在一个“理性人”假设。
什么意思呢?
就是无论环境,情况多么复杂,你总能做出最正确、理性的选择,至于日常行为更是保持100%的理性与克制。
但用脑子想一下,就知道不可能。
在“不买潮鞋你就是土,心疼钱你就是不爱自己,做人要精致一点”这些观念大行其道的今天,你很难保持理性。
今天能忍住不买,明天却不一定逃得过提前消费的诱惑,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中国90后平均负债12万。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加上之前闹上热搜的拼多多名媛,更是让我见识到了,人为了追求体面精致的生活,可以疯狂到什么地步。
最可怕的是在各类评论中,有不少人认为,她们花自己的钱,追求精致的生活,一点也没错。
02
仔细想想,任何一种风气背后,往往暗含着许多难以说出口的“潜规则”,它们存在于朋友圈的比较中,朋友聚会的言谈里,逢年过节的饭桌上。
这种感觉就是,他都过上这种生活了,我买个东西还在那边看价格,可真够丢人的
那一刻什么理性的消费观早已被抛到脑后,如何力争上游,看起来过得很体面,才是大部分人关注的事情。
你说自己对到底看不看标签价格这件事,真的没有很深的解读,它就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而已。
但当身边的环境不断提醒你,买东西爱看标签价格真的很丢人时,你还能不在意吗?
所以很多人真正的痛点是,一边对自己说“正视欲望,大胆地看价格”,另一边看价格时又不自信地左顾右盼。
这个坑一部分是我们自己挖的,一部分是环境造出来的。当你被困地死死的时,最好办法就是拼尽全力从坑里跳出去。
03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有些地区的菜,吃起来都特别咸?
因为以前,只有有钱人才吃得起盐,盐在那个时代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而普通人对盐的崇拜,已经在岁月更替中成为一种习惯。
所以菜做的特别咸,一点也不奇怪。
这种刻在骨子里的盲目崇拜,其实存在于我们生活里的方方面面。
扪心自问,每一次看到影视剧里,有钱人买东西不看价格的样子,你是不是也幻想过自己不看价格疯狂买买买,并给外界留下一个“非富即贵”的印象。
可这个意外与惊喜并存的世界,比我们想象地更魔幻。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通过20年的时间,奔走于18个国家,发现了一个现象:有钱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小气,穷人只能小心翼翼的大方。
至于拿买东西看不看标签价格这件事,根本定义不了任何人。
04
你眼中买东西总爱看标签价格很丢人,但事实上真正让你掉份不体面的,是你那若隐若现,怎么也藏不住的羞耻心。
所以你真正该做的事是,大大方方地看标签价格买东西,并由“买东西到底要不要看标签价格”这个事,推及到如何拥有一个正确且适合自己的消费观。
在这里多说几句,所谓适合就是完全由你自己决定,与外界的目光无关。
不要一听到节俭,就一定认为它是正确的消费观,也别被浪费这两个字吓到。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我见过因为太节俭而生病住院的人,也见过每个月拿出工资的60%去买课学习的人。
如果开个上帝视角,这两人的消费观念都不怎么样,前者都把自己搞出病了,后者这个比例也太高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前者从小就患有胃病,生病住院跟节俭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外界很容易把这些关键词联系到一起,然后yy了一个故事。
而后者正值职业转折期,敢拿工资的60%去买课学习,也是家底丰厚,不差这点钱。
到底对不对,适不适合,就看你能不能逻辑自洽。
当你能多花些时间在自己身上,认真地分析下自己的消费习惯,懂了点理财和经济学常识,并再也不会为“到底买东西爱看标签价格,丢人还是不丢人?”这种问题而烦恼时,说明你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消费观。
最后在这个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比人和狗的差别还大的社会上,你一定要走一条自己的路。
警惕一切让你盲目跟风的事物,也没人能随随便便给你上价值观,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定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