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黎阳到浚川,河南浚县为何从粮仓变成了泄洪区,和这条河流有关
1994年1月4日,河南省浚县和省会郑州一起成为了我国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也意味着,在河南省8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市、洛阳市、商丘市、安阳市、南阳市、濮阳市、开封市、浚县)中,只有浚县是一个县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21年7月下旬开始,由于受到强降雨影响,浚县陷入了洪水的包围之中,全县总共七个乡镇,如今六个已经泡在了水里,部分位于其境内的白寺坡蓄滞洪区、小滩坡蓄滞洪区已经启用。为何浚县会遭受到这样的水灾呢?
浚县的两个滞洪区
其实在历史上浚县绝对不是今天这样的县域地势低下、部分地域作为滞洪区存在状况。反而在隋唐时期还是著名的黎阳仓的所在地。
黎阳仓是建立于隋朝文帝时期,一直沿用至北宋,是国家性的官仓,位于浚县东二里的大伾山北,有黎阳收,固九州”的说法。因其规模大、存粮多,被誉为“天下粮仓”,总储量约3360万斤。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九月,瓦岗军占领黎阳仓后,开仓放粮,一旬之内就得兵20余万。由此即可得知黎阳仓的规模巨大、影响深远,又可得知今天的浚县一带必定是地势较高、不易被洪水侵入的地段。
试想如果隋唐时期浚县一带地势如今天一样,降水量一大就成为“泽国”,统治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如此重要的粮仓设在这里的。
那么浚县是如何从国家粮仓变成今天的滞洪区的呢?
这样的改变是有一个拐点的,这个拐点也是浚县的名字由黎阳变成今天名字浚县的关键点。
浚县在宋朝之前名为黎阳,其名字得自于浚县县城东南的大伾山。据清朝的《浚县志》记载:大伾山,又名黎山。因今天的浚县:“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由于县城位于河水北侧,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所以置县为黎阳。
清朝浚县志上的大伾山
黎阳于西汉置县,东汉置黎阳营,为军事重镇。《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就是指这里。黎阳在魏、晋属魏郡,北魏孝昌以后至北周,设黎阳郡,为黎阳郡治。北周时为黎州治。在隋唐部分时期也曾置黎州,为黎州治。但大部分时间属属卫州。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7年),黎阳县改属滑州。
北宋时期,在黎阳升浚州
北宋端拱元年(988年),于黎阳置通利军,政和五年(1115年),军升为浚州,号浚川军节度,后又改平川军节度。金天会七年(1129年),浚州属河北西路。元初,黎阳县被撤销,入浚州,属中书省真定路,至元二年(1265年),属中书省大名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洪武二年三月,属直隶大名府。四月,浚州降为浚县。
金朝的浚州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黎阳县改为浚县的关键节点是在元初时黎阳县被撤并入浚州,浚州在明朝洪武二年又降为浚县,完成了从黎阳县到浚县的转变。
那么为何有着这样的转变呢?
这个原因大约可以从北宋时期初设浚州、浚川军节度中找到。
浚川,是疏通河道的意思。据《书·舜典》:“封十有二山,浚川。”孔传:“有流川,则深之使通利。”从“浚川”这个名字可以想象出来,在古黎阳、今天的浚县一带,北宋时期已经需要及时疏通河道了,使水流下泄。
隋唐时是适宜建设粮仓之地,到了北宋时就需要疏浚河流来保证水流下泄,这样巨大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北宋浚县以下黄河改道后留下的众多河道
造成这个巨变的原因就是流经于黎阳城东侧的大河(今称黄河)。黄河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河水中的泥沙主要也来自中游,黄河中游的植被保持的良好程度决定了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这一地区的土地是农耕还是畜牧,是决定黄河下游安危的关键。
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前,由于黄河中游人口较少,并且以游牧为主,人类活动对下游河道还不算大,但是安史之乱之后,由于逃避苛政暴政的农民到达黄河中游开垦荒地,造成水土破坏和流失,使得下游的河床也越来越高,洪水发生频繁,因此从五代之后黄河下游决溢改道的祸害也越来越严重。
清朝浚县志上的河道图
到了北宋时期,黄河的决口频率已经达到平均每2.4年就有一次,景祐元年(1034年)、庆历八年(1048年)、皇祐三年(1051年)、嘉祐五年(1060年)黄河都发生过大的改道。黄河的改道不仅使沿岸百姓饱受水患的侵害,还使得原本在下游入黄河的隋朝开凿的永济渠失去下泄通道。不但如此,黄河改道后留下来的故道,由于泥沙淤积高出地面,还成为永济渠流水的障碍。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在黎阳一带有了疏浚河道、浚川的举措。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的卫星图上的浚县滑县图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的卫星图上滑县县城和道口镇之间的黄河故道留下的沙丘
因为黄河的原因使永济渠排水不畅,故此需要疏浚,进而就设置了以“浚”为名的行政区域,并最终取代了以粮仓而闻名天下的“黎阳”之名,这样的改变,不由得不让人唏嘘。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