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辛与清华大学对对子争议 为陈寅恪抱不平
肖伊绯 今年是猴年,而民国年间有一起关于石猴孙大圣的争议事件,曾经在北京轰动一时,其中也有温籍人士参与的身影。 那是1932年7月,清华大学及研究院招考新生,著名学者陈寅恪受邀拟定国文试题,试题由对对子、命题作文和标点古文三部分组成。一年级新生、二三年级及研究院考生,共计2827人步入考场,在北京、上海两地同时开考。此次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由于报考者众,为历年报考人数之冠,录取率低,预计仅能从中录取一年级新生245名(实际录取342名),因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而国文试卷一经公布,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议。其中,对对子试题虽然分数只占总分的十分之一,却最受质疑与批评。 “孙行者”惹是非 一年级新生的对对子试题之一是“孙行者”,但由于新生入学考试最受瞩目,加之“孙行者”这一语词本身颇具公众参与的通俗性,使之成为针对此次清华入学考试的标志性话题。 北平《世界日报》于1932年8月间,专门在“读者论坛”版开设讨论专区,针对清华入学对对子试题展开各方研讨。但赞同者少,反对者众,一时间,批评声浪滚滚而来。从对对子试题设置的目的与意义,到作文题乃至整个试题内容的合理性;从清华招生人数限制,到所谓清华的“资产阶级化”、“贵族化”问题,都进行前所未有的公开批评与激烈抨击。可以说,关于对对子试题的全社会讨论热潮,正在呈现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态势,清华校方与出题者陈寅恪都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1932年8月14日,面对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质疑,生性淡泊、深居简出,并不喜欢参与社会活动的陈寅恪,不得不接受北平《世界日报》的采访,公开答辩。次日,采访内容见报;而与之同时见报的还有署名“伯辛”的一篇评论文章,题为《谈谈“谈谈对对子”》,刊载于该报第十二版【读者论坛】之中。这篇评论文章,针对当时对清华入学试题的批评意见展开辩论,从学术、文化、教育理念的角度对陈寅恪的出题思路表示理解,客观上与陈寅恪的公开答辩形成了遥相呼应之势。 名列“东社十子”之一 该文作者“伯辛”,即赵柏庼(1901-1943),原名百辛,亦作伯辛,温州人。据乐清张炳勋《怀馨阁杂俎》,赵柏庼“别字伯辛,颀身玉立,才颖秀发。英年参与组建东瓯中等学校学生救国联合会,响应五四运动,奔走呼号,壮心飚举。后冷眼世情,致耽禅悦,曾攻读佛学院,精通内典,特多方外交。继任省第四中学校长秘书,倚重方深,奈外寇入侵,仓皇播迁,避地天台,茹痛衔恨。复加'赤化’嫌疑,只得匿迹沪上,幽愤伤人,遽殒客舍。遗嘱火化,由上海静安寺寄发其追悼会公启,时1943年,仅四十二岁,惜靳于年矣”。 赵擅诗书,曾参加宁波东社,为“东社十子”之一,还曾与弘一大师有过信札往来;他的温州前辈、词学大家夏承焘评之为“工笔札,洵吾乡一才人”。但后人对他研究不多,仅仅局限于乡邦文献中的词条式简介。殊不知,赵早年曾就读于清华大学,以“伯辛”署名,在《清华周刊》上发表过一些诗文。 赵柏辛去世后,所作诗文、日记皆散佚,所幸尚有其东社社友周采泉,于1949年前后将所藏赵氏遗稿辑印成册,名曰《百辛剩墨》,附于另一位社友孙诒所著《瓶梅斋遗稿》之后。《百辛剩墨》篇幅不大,只有12叶24面,所录皆为赵致师友的信札或序跋,可惜并没有这篇《谈谈“谈谈对对子”》与他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谈谈“谈谈对对子”》 赵伯辛在《谈谈“谈谈对对子”》里认为:“对子”是中国文学上一种特殊格式的文艺,测验对者对于音韵的认识,文思的灵活,是比较巧妙的法。清华大学本届新生试题,有对对子一项因为不合一部分考生的脾胃,于是接二连三地攻击,甚至于伟大的清华,资产阶级的清华,也无缘无故地和“对对子”缠在一起。 清华毕竟是清华,并不需要它伟大。假如会伟大自然会伟大;更不需要人的捧场,资产阶级的清华,可是不敢当,清华不敢做“资产阶级”,也不敢做“无产大众”。不过,只是一个研究学术的地方,不管“资产”和“无产”,都可以来。可是,有产与无产,不知道与对对子有什么关系,真是“风马牛不相及”。 是凡批评家(说)一件事的错误,最好先想想,人家是什么意思?我觉得不对的地方,是否确实合理,然后,平心静气地,以正当的态度提出讨论。可是这几篇文字,完全不是这样,说得怎样可以出气,便怎样出气。 他最后认为“此次试题出对对子,个人以为确是一种测验的好方法,不过,对子出的太难,是出者一种大意的地方。然而,题目上写明是试对,对不出,也无甚影响,不过试验而已。” 这篇1800余字的“雄文”,是时年31岁的赵伯辛,为42岁的陈寅恪打抱不平之作,颇有江湖相望、惺惺相惜的默契。可以看到,赵文中逐一批驳了反对者“杰”与“春燄”的观点,尤其对后者所作《我也来谈谈清华考试》一文,展开了极为细致的、逐条逐句式的批驳。 “春燄”挂出免战牌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论战对手的这个“春燄”,可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人吴奔星。 吴奔星(1913—2004),湖南安化县人,高小时,曾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后到长沙就读修业学校。1937年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大学期间参加过“一二·九”运动。他是现代诗人,早在1930年代便有诗作发表于《现代》《诗志》《新诗月刊》等诗歌杂志上,为现代派诗歌的重要成员,著有诗集《暮霭》《春焰》。吴奔星以真名在《世界日报》上发表文章不多,只有三篇时评文章,即《质问师大图书馆》《穷人的风趣》《三句话不离本行》,这些文章语言风格犀利,均以嘲讽时事为主要内容。吴奔星以其诗集名“春燄”为化名发表文章,并以其一贯的普罗文学之立场,对清华入学试题予以激烈抨击,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从该文的语言风格与观点立场来看,是符合当时年仅20岁的吴氏作品特征的。 1932年8月19日,《世界日报》第十二版【读者论坛】最后一次刊发关于清华入学试题争论的相关来稿,“春燄”以《再论清华的考试——答伯辛君》一文,回应了赵伯辛的批评。文章声称“老实说,问题的中心并不是出对对子能测验什么,也不在一般人懂乎否,而是当今之世究竟应不应当出对对子?”文章末尾结语称“我不愿意再谈下去了,一则因为时间不合算;一则以这样的问题多占论坛的园地。”就此,赵伯辛与“春燄”的论战也宣告结束,事后二人再未有相关文章发表。不过,这一段永嘉文人为陈寅恪打抱不平的“学林掌故”,可圈可点,关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读者们不可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