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继文 | 孝义古县城城隍庙
往期回顾
作者:郝继文
古县城的城隍庙位于西沙姑巷北侧,坐北向南。据传说,唐代便有城隍土檀祭地。北宋期间,始建砖木结构庙殿,并塑造神尊。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宽庙院。元大德七年地震毁塌。元大德八年(1304年),由县署主持修复,始具规模。本庙为三进院。后院有寝宫三间,东西各有厢房五间。中院正面台基上,压中轴线建正殿,琉璃瓦盖顶,角兽垂铃,浑然宏敞。中院东西两厢建配殿各五间。下殿南向120余米外建乐楼一座,面朝正殿。乐楼左右建有钟楼、鼓楼。乐楼背面10余米处,三间房两侧各有仪门(中门)1个,通往前院。前院东西厢各有房三间,供道士居住和庙会执事办公。院中竖一牌坊,高6米许,全木结构。中悬挂《保障中阳》牌匾。洪武四年(1371年),较大修葺。正德八年(1513年),铸造莲花盆,置于正殿中央。嘉靖二年(1523年),古城乡绅张羽、吴鸾,号召全县庶民捐资白银数千两新建乐数二层三檐楼阁,栈道翼壁,斗拱起叠挑角四出,琉璃碧瓦,脊兽双昂,雕梁画栋,图案花纹精细讲究。整体建筑浑然雄伟,巍峨壮观,真正遂雄峙于汾水之上,而壮阁邑之观矣”。
整体城隍庙占地9.5市庙,计约90余间房屋,每年农历的七月二十三日起始,庙会三日。庙的正殿有城隍尊像。两旁分立着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鬼卒众像。城隍原为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之神,逐渐演变为主宰境域的地狱幽灵之神,是身居冥界一方管鬼的父母官,也就是本县冥籍之主。
民国时,城隍庙屡遭厄运。民国二十年(1931年五月,冯玉祥部队张仁杰师败退驻军县城,城隍庙变成了营房,时为了扩大营地,搬掉了十殿君塑像,毁烧廊木。部队撤走后,由商会出面捐资银圆3000元,责成侯右诚先生承办修复。二十七年(1938年)二月十六日,日军占领县城时,一炸弹落入庙中,炸毁乐楼的抱厦厅和东侧楹柱。二十八年(1939年)冬,侯佑诚先生倡议捐募银圆300元修复。三十五年(1946年),阎锡山驻军拆毁圆木,构筑军用工事,抵御我人民解放军解放县城。
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新建的孝义中学用了城隍庙,并将正殿和配殿等塑像搬除,改建成礼堂、师生宿舍和库房。1958年,孝义中学成立高中部扩建学校时,学校未经省、县有关部门批准,将省级重点文物—乐楼拆毁。从此,具有极高艺术价值,代表本市建筑精华之庙院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