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还有一种方式,叫放手
有位成功的父亲曾告诫人们:“爱他,就不要抱他”。
世上的每一个父母,对孩子都有着一种“掏心挖肺”的爱。初做父母,看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恨不得跑上前去代他轻快地前行;看着孩子做作业时咬着笔杆,一筹莫展,恨不得夺过他的铅笔和橡皮,“唰唰唰”几下子写出答案;孩子生病,看着他打点滴时惊恐万状的眼神,哇哇大叫不止,真想替他患病,减轻他的痛苦和恐惧。
儿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时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儿子平时黏着自己的爸爸妈妈,第一次到幼儿园,听说要让自己单独留下,一向听话懂事的儿子,这一次不干了。无论怎么“说服教育”,儿子怎么也不“开窍”,拉着我的手不丢。看着孩子哇哇大哭,而且还要求带他回家,我扭过头悄悄地掉眼泪。
环顾儿子的教室,数不清的、清一色的陪读妈妈一个个认认真真地坐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认真听讲。没办法,我也只好与其他陪读妈妈一样,做了二个礼拜的陪读爸爸。
儿子上小学阶段,上学送,放学接,做家庭作业时我就坐在或者站着,侍立在侧,有问必答,百问不厌,十分卖力地做起了儿子的“拐杖”。可是,儿子成绩总是不见起色,永远徘徊在班里二十名前后。
妻子见状,想起了另类办法。每次遇上大型考试,她都要起早到街上买油条,待儿子吃饭时把一根油条和两个鸡蛋工工整整地放在儿子饭桌上。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的成绩依然故我。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毕业,不要说吃个一百分,就是进入前十名都微乎其微。
有一次,我和一位三年级男生的妈妈谈起她的男孩“恋家”。妈妈说:是啊,老师,你不知道,我家小孩就是这样的,很黏我,而且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死死地抱着我睡觉呢?请我给她出出主意,以减少他的“恋家”感。我仔细想想,就告诉她,我家孩子也是这样啊。如今,怎么孩子越少就越恋家呢?我苦苦思索。
转眼间,儿子进入了高中。我一直在琢磨: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是要转换吗,为什么我的思维方式不可以转换呢?是不是思维方式有问题呢?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我陪他一起看幼儿画报,其中一句话:“拴住大象的是习惯,拴住小象的是栏杆。”多么富含哲理的语言!这句话提醒了我,培养孩子,也应该养成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幼儿园时,做家长的,抱着孩子去上学;上小学时拉着的手孩子去上学;到了初中,则是跟着孩子去上学。九年间,总是一步也不肯离开孩子。现在读高中了,我要实现一个转变——有意识的放手!每逢孩子做作业,我就找事做,离孩子远远的,尽管我是一名高中教师;儿子遇上难题,我假装不会,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生活中个人的鞋袜衣服脏了,要自己动手去洗。因为劳动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增加人的智慧。我不断为自己找借口,安慰自己。
当爱变成一个禁锢的笼子,那么,这时候如果能心甘情愿地放开那双保护着得手,让他(她)自由飞翔,让其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相信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而且更是一种进步,一种尊重和信任。
结果,奇迹出现了。高中前两年,儿子成绩在初中的基础上稳步前进;高二期末稳居班级第六名;高三上半期,儿子代表全校参加2012年度河南省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去省城郑州的前一天,儿子才告诉我要参加奥赛这个消息。我不动声色:“参加考试需要的照片,自己去照,自己去取。”尽管我们家有相机,我还是要求他去照相馆去照。因为,我认为,这也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去省会参加竞赛和回来的路上,都上“老子出钱,儿子出力。”尽管有家长不远万里去车接送。
有位成功的父亲曾告诫人们:“爱他,就不要抱他”。为人父母,有责任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要对自己负责。父母不可整天围着孩子转,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欲望,要敢于给孩子一些挫折。人人都想让孩子一帆风顺,但是生活毕竟是现实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敢于放手让孩子做事,不要一味包办,一味求全,百依百顺。这,也是一种高度,更是一种爱。
在西方发达国家,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一种开拓精神和能力。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很多家庭还要孩子利用假期外出当杂工。如送报纸,分发洗车券;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等。
蒲公英妈妈何尝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她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学会坚强,学会独立。于是,她坚定的放开了紧攥的双手。因为她知道,外面的世界多姿多彩,爱孩子,就要松手;孩子不可能永远跟在母亲身边,只有展开翅膀,他们才能更好地去体验世界,更好地去创造美好生活!
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件平凡小事,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震撼,让我深深地明白了:其实,放手,也是一种爱,一种伟大的爱。蒲公英妈妈就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典范。学会放手,这是所有父母要做的事,也是必须做的事。要知道,孩子需要用自己的翅膀在蓝天中展翅翱翔!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就像蒲公英妈妈一样,从小培养孩子,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有的父母则相反,过分地溺爱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样只会造成孩子性格软弱,事事依赖父母。看看现在的“月光族”、“啃老族”,就不难理解曹雪芹的感慨,“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为人父母,没有一个人不关爱自己的亲骨肉。我们家长需要的是给孩子能够避风的港湾,需要给孩子生活的需要,需要给孩子爱。但是,如果我们想要给孩子施展自己才华和能力的空间,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创设一片属于他们独立的、广阔的天空,让他们自由地飞翔,快乐地成长,为什么不松开手呢?这何尝不是一种爱呢?很多时候,父母如果能够适当地放手,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也许做的更好。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与生俱来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迫切的,这一切都无可厚非。但我们知道:一把沙子捧在手心时,一定不能把它们抓得太紧,否则,沙子就会从手中滑落。爱他(她),就不要牵绊他(她),让他(她)独自朝更多幸福的地方飞去,经受挫折,经受考验。这是一种境界,一种超然的人间大爱。
做父母的,应当谨记:爱孩子,还有一种方式,叫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