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坠落“天使”:昂山素季!
数一数,这是昂山素季第三次进监狱了。
元勋后人
国家领袖的女儿,通常都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例如泰国公主诗琳通,因为分到老泰王普密蓬的遗产,坐拥曼谷核心地产,身价高达数十亿美元。
稍有野心的,想要借父亲名望,获得滔天权势,也不是多难的事情。印度首位总理尼赫鲁的女儿,英吉拉·甘地就接了父亲的班,在上世纪70年代的印度呼风唤雨。
然而,同样是元勋后人,昂山素季的人生,却与前面两位大不相同。
(夹在泰、印、中三国之间的缅甸)
昂山素季人生的转折,是从他的父亲——“缅甸国父”昂山,被刺杀开始的。
首先要简单介绍下昂山,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开国领袖。
青年时期,昂山曾担任仰光大学学生会主席,领导反英学生运动。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纲领,成为缅甸共产党领导人。
二战爆发后,昂山转投日本人门下,借日军之力赶跑了英国人,并组建起缅甸国防军。
二战末尾,见日本人败局已定,昂山又率部起义,避免了战后被清算。
战后独立谈判,为了让英国人放宽心,独立后的缅甸不会落入苏联怀抱,昂山和缅甸共产党划清界限,并下令逮捕共产党员。
通过在英国人、日本人、共产党三股力量之间游走,1947年,昂山最终达成了他的政治夙愿——英缅签订独立条约,缅甸准备独立。
按照此等高超手腕和功绩,昂山的国际地位,丝毫不逊于尼赫鲁、李光耀等人。
(昂山将军(左二))
但天有不测风云。
在缅甸即将建国前夕,一次政府筹备会议上,4名刺客携带冲锋枪突入会场,将昂山将军及在场的6位部长射杀。
刺杀案发生后,警察在缅甸反对党领导人吴素的家中,搜出了大量刺客使用的同款武器。吴素因此被指控为幕后主谋,并被处以绞刑。
关于吴素为什么要刺杀昂山,坊间众说纷纭。
一说吴素不满独立条约中,昂山对英国人过度妥协,因此想取代他上位。
也有人说,因为昂山打算让缅甸走社会主义路线,国有化国家铁路和矿山,引发了英国商人的不满。
在缅甸的英国公司,利用昂山和吴素的矛盾,暗中资助后者。证据就是刺客使用的武器,大都是从英国军队流出的。而出售武器给吴素的一名英国少校,则在卷入调查后不久,被秘密释放。
无论真相是什么,昂山将军的突然死亡,让缅甸政权与军权出现巨大真空。因为没有强人领袖,军队、共产党游击队、少数民族武装,谁也不服谁。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地盘,最终大打出手。
昂山将军死后仅一年,缅甸内战爆发。
那个时候,昂山素季才3岁。她接下来的人生,注定将在动荡中度过……
内战
昂山素季曾形容缅甸,是个“被16000个问题所淹没”的国家。
其中,民族矛盾是现代缅甸最严重的问题,也是今日政局混乱的导火索。
缅甸的民族问题,历史其实并不久远。尽管语言有差异,但是因为佛教倡导“容忍”,古代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和克伦、克钦、掸族等少数民族之间,大多数时候都相安无事,
直到19世纪,“搅屎棍”英国人的到来。
为了奴役人口占多数的缅人,英国人在殖民缅甸期间,再次施展“传统艺能”——扶植少数民族作为代理人。例如居住在泰缅边境的克伦族,就被英国人选中,进入殖民政府和军队,充当“奴隶监工”。
在英国统治下,缅人彻底成了缅甸社会的“五等人”,地位排在欧洲人、印度人、信基督教的少数民族、信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后。
大批缅族农民被英国人赶走,以腾出土地,交给少数民族种植鸦片。此种流离失所的惨状,后来成为乔治·奥威尔写作《动物农庄》的灵感。
而失去土地的缅人,和迁徙而来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也因此被激化。
(衣着光鲜的英国人与饥饿的缅甸儿童)
缅甸独立后,没了英国人的压制,民族矛盾再度暴露出来。缅人想要夺回失去的土地,而少数民族则要独立,维护从英国人那里继承的权益。
谈判谈不拢,双方便大打出手。为了控制军队,缅人不顾昔日战友情,把军队里的克伦族将军们夺了权,士兵则赶进集中营。剩下的克伦人揭竿而起,另立武装组织“克伦民族联盟”,向民族混居区进攻,甚至一度打到仰光近郊。
同时,缅甸内战中还有第三股势力——缅共游击队。他们是昂山将军逮捕共产党人之后,从联合政府中脱离出来的,并本着“乡村包围城市”的原则打游击。
为了剿灭共产党游击队,美国当时同时援助缅甸军队和克伦军,而缅共的背后则有苏联和中国的帮助。
于是缅甸和越南一样,成了当时美苏“冷战”、大国争霸的又一棋局。也因为各派势力背后都有大国支持,缅甸三方内战,谁也打不赢谁。
内战时间久了,缅甸社会愈加动荡。民心思定,民众对软弱的文官政府越来越不满。
缅甸国防军则在长时间的战争中做大,从建国时一支仅有1.5万人的弱旅,扩张至近十万人(1968年数据)。
军队这台国家机器的膨胀,为后来军政府的上台,埋下了伏笔。
军政府
1962年,当时由昂山副手——吴努总理领导的文官政府,打算依照建国时,昂山与各部落首领签订的《彬龙协议》,在建国十年之后,给予少数民族自治地位。
然而这一协定,却遭到了大缅族主义政客,和缅军将领的反对。军队领袖奈温将军,趁机发动政变,驱赶了文官政府。
(缅军统帅 奈温)
军政府上台之初,原本是受到缅族民众欢迎的。在长期动荡之后,民众盼望有一个强人领袖,出面平定国内乱局,奈温将军似乎就是这样一个狠角色。
但实际上,随着时间流逝,军政府的表现却越来越让民众失望。
由于军政府强硬拒绝少数民族的自治要求,克钦族、掸族等原本关系还比较缓和的少数民族,也拉起大旗,加入反叛队伍。
叛军队伍声势浩大,让缅军疲于应付。就像打地鼠一样,经常是按下这头,抬起来那头。
这边“剿匪”不太成功,另一边,军政府搞经济也是一团糟。
把持政权之后,军政府把国家的钱都花到自己身上。从60年代到21世纪初,缅甸军队人数从10万增长至40万,花掉政府预算的23.2%(2011年数据)。
军政府搞国有化、赶走所有外国投资者,又穷兵黩武、大增赤字,导致缅甸经济严重恶化,通货膨胀率常年维持在20%以上。
(缅甸“万元大钞”,就是长年通货膨胀的结果)
不仅如此,因为奈温将军喜欢数字“9”,缅甸军政府还搞过废除50、100元纸币,发行45、90元纸币的货币改革,引得民众怨声载道。
这次奇葩的货币改革,也直接导致1988年8月8日,百万缅甸人走上街头抗议,要求恢复民选政府。为了镇压抗议,军队向示威人群开枪,残害近6000平民。
在这场名为“8888”的民主运动中,我们的主人公——“人权天使”昂山素季,开始登上缅甸的政治舞台。
人权天使
1962年军政府政变的时候,昂山素季为了避祸,前往英国牛津留学。
在那里,昂山素季度过了岁月静好的20多年,嫁了一位研究佛教的英国老公,并生下两个儿子。
(昂山素季和家人)
1988年,缅甸民主运动风起云涌的消息传来,身为“国父女儿”的昂山素季,深感责任重大,无法再置身事外。因此她毅然决定回国,领导民主运动。
昂山素季归来了。顶着“国父女儿”的光环,缅甸民众把她当作“大救星”,而军政府则视其为“眼中钉”。
回国没俩月,军政府就因为“非法集会”,把昂山素季软禁了起来,禁止她和支持者会面。
不过,这并不妨碍昂山素季组建起的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简称“民盟”),继续领导民主运动。
面对汹涌的民意,军政府不得不有所松动,允许在1990年举行新的大选。这次大选中,民盟大获全胜,获得近80%的议会席位。
一败涂地的选举结果,让军政府大为光火。因为害怕失去政权,军政府旋即宣布大选结果作废,并把民盟领导人一个个地抓起来。
而昂山素季,则在监狱里全程见证了从“大选胜利”到“选举被废”的全过程。
1991年,国际社会授予昂山素季诺贝尔和平奖,以表达对前一年大选结果的支持,西方国家则开始对军政府施加经济制裁。
迫于舆论压力,1995年军政府曾短暂释放过昂山素季。他们希望昂山素季离开缅甸,远离民主运动,过往的事可以一概不究。
然而,昂山素季却执意留在国内,充当“民主灯塔”。这一年圣诞节,昂山素季和英国老公别离许久之后,终于在缅甸相聚——这是昂山素季和丈夫的最后一次见面。
不久之后,因为无视警告,再次参加民主运动,昂山素季第二次被军政府软禁起来,并且一关就是15年。
这15年里,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互联网革命、金融危机、中国崛起……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下,缅甸与世隔绝,落入“最不发达国家”行列。
而昂山素季,则在西方媒体的造神运动中,化身为“人权天使”。
不过无论外界如何赞誉她,在被软禁的日子里,昂山素季从没停止过对缅甸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这也让她的政治思想愈加成熟。
等到下次出狱的时候,昂山素季的政治才华,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
罗兴亚难题
2011年,在被国际社会施压许久之后,缅甸军政府终于又开了个口子,允许交还政权给文官政府,并释放昂山素季。
4年后,缅甸举行25年来的又一次大选,民盟再次大获全胜,斩获上下议会六成席位,成为多数党。
尽管选举获胜,但想让军方交权并不容易。为了保证军队利益,议会中25%的席位,固定分配给军方,这样民盟就无法随意修改宪法(修改宪法需要75%以上议员同意)。
并且军方还要求,与外国人通婚的缅甸公民,无法担任最高领导人职位,意图将昂山素季挡在总统大门外。
尽管军方要求苛刻,但昂山素季却并未表示拒绝。1990年大选惨败,让她知道没有军方合作,民选政府将寸步难行。
大选胜利后,昂山素季坦然接受“国务资政”这样一个职位,而由他的好友廷觉代替担任总统。
2016年,昂山素季走马上任。
这时的缅甸,依旧面临三大难题——民族冲突、经济落后、军人干政。
其中,民族冲突是首要问题。民族矛盾不解决,缅甸政府就无法放弃对军队的依赖,社会也无法获得安定的发展环境。
而昂山素季解决民族矛盾的手段,则是“恩威并重”、“有打有和”。
对于那些矛盾并不深的少数民族,例如克钦、掸邦,昂山素季以和谈为主。2016、17年,昂山素季主办两次“21世纪彬龙会议”,宣布未来缅甸将实行“联邦制”,承诺给予各地方高度自治权,以换来叛军停火。
(21世纪彬龙会议 中国帮助颇多)
然而在诸多少数民族中,也有着与缅人无法调和的民族,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罗兴亚人”。
罗兴亚人,原本是殖民时期,英国人从孟加拉地区,输入缅甸若开邦的劳工。因为信仰伊斯兰教,罗兴亚人与本地土著在土地矛盾之外,又加上一层宗教矛盾。
二战时期,英国军队撤出缅甸前,为了拖慢日军进攻的步伐,特意武装罗兴亚人,组建“孟加拉V支队”。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只武装在抗击日军方面没什么作为,却勇于屠杀本地土著,抢占地盘。
十万本地佛教徒成为“V支队”的枪下亡魂,因此罗兴亚人与佛教徒之间,结下血海深仇。
1971年,孟加拉国独立战争爆发,大量孟加拉人逃难到若开邦,进一步激化了当地矛盾。在佛教徒的呼吁下,军政府对罗兴亚人多次清剿,“罗兴亚难民问题”由此产生。
当这个难题摆在昂山素季面前,她面临着两难抉择。一边,西方要求他保障难民人权,给予罗兴亚人合法地位;另一边,国内主流民意却异常排斥这些异邦人,希望他们滚回孟加拉国。
最终,昂山素季选择遵从国内民意。
2017年,政府军对罗兴亚人聚居区展开新一轮清剿,70万罗兴亚人沦为难民,逃往孟加拉国。可悲的是,对这些遭难的同胞兄弟,孟加拉国也不表示同情,坚持把这些难民再赶回缅甸国内。
(“两边不是人”的罗兴亚难民)
在西方国家纷纷声讨缅甸军方的时候,昂山素季坚持站出来为他们辩护,让西方媒体大跌眼镜。“人权天使”的光环就此褪色,西方民众甚至要求收回昂山素季的和平奖。
对此,昂山素季只是淡淡的表示:“奖项来去无常”,并且反驳西方人,根本不了解缅甸问题。
等到缅甸局势稍定,昂山素季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经济问题上来。
为了吸引外资,她5年内5次访华,坚定支持在缅甸建设“一带一路”。而中国也投桃报李,2020年,我国领导人出国首访选择了缅甸,并签下建设大单。
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去年缅甸GDP获得了1.8%的正增长,成绩着实来之不易。
接下来,昂山素季将面临最后、也是最难的问题——军人干政。
军队的把戏
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军从东北横扫西南,南明小皇帝永历逃到缅甸。打到云南时,清军人困马乏,决议班师回京。为防范南明势力反扑,清廷命吴三桂留镇云南,总管该省军民事务。
吴三桂大权在握,一心想继承明代沐氏家族世镇云南的地位。因此,向另一降将洪承畴请教“自固之策”。
洪承畴回答道:“不可使滇一日无事也。”吴三桂听完“顿首受教”。
于是此后短短五年内,吴三桂先后兴兵征讨马乃、水西、迤东、郎岱多地土司,把西南边陲搅得天翻地覆。原本这些土司大多都诚意归附清朝,但却被吴三桂冠上一个“反清复明”的高帽,逼得不得不反。
借着平叛的名头,吴三桂一只手向清廷要钱要粮——“合计天下正赋,不足云南一省之用”,另一只手却私吞战利品,借机壮大自己的队伍。
后来电视剧《康熙王朝》,也把吴三桂“养寇自重”的历史情节,生动演绎了一番。
(吴三桂:“匪患是我们的稻米钱粮”)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300年后,相同的情节又在缅甸重复着。
90年代后,伴随着“冷战”结束,各大国不再支持缅甸地方武装,缅甸内战完全成了内部问题。
没了美国的支援,实力最强大的克伦军,一败再败,由6万人锐减至今天的5千人。
今日,最强大的地方武装“佤邦军”,也不过4万人,与缅军40万人相比,一比十的比例。缅军想要扫清所有地方武装,并非不能办到。
(缅甸地方武装势力图)
但是“狡兔死,走狗烹”,扫清地方武装之后,缅甸军队就失去了存在的大部分价值,将领们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在新世纪之后,军政府总是和地方武装打打停停,什么时候军队利益受到威胁,什么时候就出来“刷一波存在感”。
2011年,军政府让权于文官政府,政府军进攻克钦根据地,缅北战事重燃。
2015年大选前夕,军队发动新一波攻势,炮弹甚至落入中国境内。
昂山素季心里清楚军队的“把戏”。虽然她表面上配合军队,不能干预军事行动,也无法任命军队将领,但是军队的命门——“财权”仍然把持在议会手中。
昂山素季上台之后,拨给军队的开支一年比一年低。2020年,缅甸国防预算仅剩25亿美元,较2015年下滑近1/3。
(2015年后 缅甸军费开支逐年下降)
昂山素季正伸出一把名为“财权”的钝刀子,一刀一刀地割下军队的肉。再如此下去,缅甸军队只能被迫裁军减员。
2020年,缅甸新一届政府大选,民盟再次大获全胜,席位较上次大选继续提升,显示出昂山素季如日中天的声望。
军队领导人明白,这是军队最后反击的机会,再不做些什么的话,惟有坐以待毙。
所以借着“大选舞弊”的由头,军队再次发动政变,昂山素季则第三次进了监狱。
在不远的未来,我们或许还可以看见,为了强调军队重要性,缅军将重燃缅北战火。
后记
缅甸今日的乱局,并非一日形成。
从英国殖民者挑起民族矛盾、“国父”昂山被刺杀,到各族内战、大国卷入,再到新世纪后军政府“养寇自重”。
缺失任何一个环节,缅甸都不会落到今日这般田地。
曾经的缅甸,是一个富裕的国度。来自欧洲的飞机飞往东南亚,都在仰光机场中转。
新加坡建国时,李光耀曾表示,希望用20年时间赶上缅甸。结果半个世纪过去了,新加坡早已成为发达国家,而缅甸人均GDP,还在1000美元左右打转。
这是缅甸的不幸。
而昂山素季,作为一名女子,她本可以在遥远的英国,过着富裕优渥的生活。却因为一个没有实际印象的父亲,一个“国父女儿”的空头衔,毅然决然回国,挽狂澜于既倒。
回国32年,有15年时间是在监狱中度过的。但漫长的牢狱折磨、追捧的西方舆论,并没有将昂山素季塑造成一个“人权的偏执狂”。反而让她像父亲一样,政治思想愈加成熟。
执政之后,昂山素季遵从国内民意,果断与捧红她的西方舆论决裂。“人权天使”坠落了,但她在缅甸人心中的分量更重。
面对军政府,她是一颗软钉子,一把钝刀子。执政5年来,尽管是“戴着脚镣跳舞”,仍不乏政绩亮点。并且将尾大不掉的军队逼到墙角,不得不做出政变这种违背民意的“下策”。
从这个角度看,拥有昂山素季,是缅甸少数的幸运。
今日缅甸乱局,身处漩涡中心的昂山素季,前途究竟如何,谁人都不知道。
但早在32年前,踏上缅甸土地的那一刻,昂山素季心里就已经准备好,迎接她最后的大结局……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