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月夜聊154期:别害了孩子

今天看到我的朋友李曙明发表在@检察日报 上的评论“杀师学生的说法令人担忧催人反思”,甚为赞同。文章认为,看到湖南省邵东县残忍杀害老师的高三学生犯罪嫌疑人接受新华社和《中国青年报》采访时的一些说法,令人不寒而栗。文章指出,犯罪嫌疑人今年刚满18岁,已不再是未成年人,报道化名不仅不必要,也不应该。媒体应该以真名实姓报道的方式告诉他以及他的同龄人:你们已经是成年人,应该肩负起作为成年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看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两件事。

一件是15年前,浙江省金华市曾经发生过17岁高二学生徐力因不满母亲对他的严格管束用榔头将母亲打死的惨案。后浙江省高级法院认为,此案因家庭教育压力所引起,有一定的特殊性,徐力一贯表现较好,犯罪后有悔罪表现,对其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另一件是几年前,在一个县城里,一位职高生因为在食堂打饭时和人争吵吃了亏,便叫来了4个朋友,手持自来水管等凶器,到学校宿舍把和他争吵过的同学打得浑身是血,造成重伤。后来因为这5个孩子的父母和被害人家属达成了赔偿协议,此案和解结案,当地检察院作出了相对不起诉决定,这5个孩子顺利从职高毕了业。

对这两件案件,当时都存在很大争议。同情徐力和那5个孩子的观点占了上风,而这些孩子们的残忍则被忽略了。徐力杀害母亲后,在藏着尸体的家里又住了好几天,先到母亲单位编造母亲到杭州看病的谎言,然后又电话告诉母亲单位说母亲来电话要一周后回来,再给父亲留了字条,谎称母亲得了癌症出走了,自己受不了也只能出走去找母亲。他的冷静、冷漠令人恐怖。而那5个孩子为了食堂里的插队争吵就当着几十个同学的面把同学打得遍体鳞伤,在家长们付出巨额的赔偿后得到了不起诉的结果,无疑使他们觉得伤害他人也没什么了不起,只要付了钱照样没事。

当时,我对这两件事就发表过不同观点。今天想借着湖南邵东杀师案重申自己的观点。任何刑事案件的发生都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在确定法律责任时确实需要考虑犯罪的情节和产生犯罪的社会原因,但是绝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以社会原因来解脱犯罪者应负的责任。即便是未成年人,也应该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不能无限宽大。从近年来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调查来看,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已成为犯罪的重要原因。在挽救未成年犯罪失足者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以适当的形式让未成年犯罪者认识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造成的危害,让他们体味法律的严肃,从而吸取教训,改过自新。适当的刑罚是教育挽救未成年失足者的必要手段,不能一味地宽纵。一味的宽纵只会使未成年犯罪者和其他的未成年人漠视法律,放弃责任。还是那句老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犯了罪也应该依法承担责任!

看到媒体上报道的湖南邵东杀师犯罪嫌疑人说的那些话,没有人会不感到震惊。因为妨碍了他看小说、睡懒觉,所以“杀他的念头越来越多地冒出来”。“我从来没把他的命放在心上。”“看到他倒下时痛苦的眼神,我就不自觉地想笑。”“有什么好后悔?做都做了。我又不认识滕老师的家人,为什么要感到抱歉?”他母亲大喊:“你把我捅死吧!”,他却回答:“要不是刀被抢了,我就把你捅死。”“想过读大学,想读生物,这样可以制毒祸害更多的人。”对这样一个丧绝人伦的年轻人,你觉得不给他一些教训,他能悔改么?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残忍的犯罪少年越来越多,自然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在反思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同时,我以为也该给他们一些教训了!如果还是不问情由一味护着,那是害了他们!

(0)

相关推荐

  • 向 燕 | 综合型证明模式: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证明逻辑

    本文原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年第5期,感谢授权推送. 向  燕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综合型证明模式: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证明逻辑 摘  要   对于核心证据不充分的案件,运用 ...

  • 法律管得了别人,怎么就管不了你?

    很多人提到未成年人一定会想到一部在国内施行较久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这部法律基本上事无巨细的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然后规定了未成年人在进行了刑事犯罪之后应当受到的宽大处理.平心而论 ...

  • 启示:关于青少年犯罪的10部电影

    星期五言:我们这里所说的"青少年"不仅包括未成年,还包括相当一部分刚刚成年的甚至超过三十岁的年轻人(我认为未成年的心智在延后).我们在谈及这部分人群的犯罪行为时,也不能简单地去找环 ...

  • 劳月夜聊308期:文艺批评的法律思考

    诗人柳忠秧诉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方方名誉侵权一案,4月15日由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驳回方方上诉,维持对其要求停止侵权.删除微博.公开道歉的一审判决.7月5日,方方在其微博上发表给广东省高级人民 ...

  • 劳月夜聊307期:建设有利于检察事业发展的舆论生态

    前几天,应一位媒体朋友之邀,对这些年检察机关建设舆论生态的现状写了一篇点评.今晚先发在这里,供朋友们讨论. 作为长期从事检察机关新闻宣传工作的老人,对检察机关的舆论生态有着切身的感受.因为检察机关几起 ...

  • 劳月夜聊306期:奥运年最值得一看的体育励志电影

    四年一度,奥运会又要回来了.在这个时刻,推荐一部与奥运会密切相关的电影最合时宜.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拍摄的这部<飞鹰艾迪>我以为是最值得你观看的体育励志电影,没有之一.105分钟的电影, ...

  • 劳月夜聊305期:好莱坞枪战大片的标准模式

    迈克尔·贝无疑是好莱坞最擅长拍摄动作大片的导演之一.他的导演处女作<绝地战警>以1900万美元的投资最终获得1.6亿美元全球票房.看看他后来的作品名录,<勇闯夺命岛>.< ...

  • 劳月夜聊304期:香港犯罪影片的突破

    这几年,我很少看港片,因为港片为了顺应大陆市场,已经变得越来越平庸,既不好看,又没意思.最近看了评论界颇有好评的港片<老笠>和<树大招风>,突然觉得港片的灵气又回来了. 犯罪电 ...

  • 劳月夜聊303期:邪教的土壤和邪教的困境

    我们这个世界曾经发生过不少令人触目惊心的邪教事件:1978年11月18日,900余名人民圣殿教成员追随教主吉姆·琼斯在圭亚那丛林集体自杀.1995年3月20日,奥姆真理教成员在日本东京地铁上发动沙林毒 ...

  • 劳月夜聊301期:对雷洋死亡案鉴定结论的解读

    今天下午,北京市检察院发布关于雷洋死亡案侦查的最新信息.信息发布后,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人又习惯性地开始揣测.作为一位老资格的司法人员,我觉得发挥想象力进行揣测毫无必要,容易误导公众,还不如静下 ...

  • 劳月夜聊297期:父亲节致儿子

    大清早收到儿子的短信"老爸节日快乐",才想起今天是父亲节.微信朋友圈被父亲节的祝福刷屏了,有真诚感人的回忆和祝福,更多的却是应景文章.这就是朋友圈的常态,鸡汤多于妙句. 都说父子是 ...

  • 劳月夜聊296期:非常新鲜的阅读经历

    今天下午,在研修班上听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邱华栋对21世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的分析,想起来前不久看的一部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红>.诺贝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