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读诗:田迪季航朗诵何其芳《预言》
预言
作者:何其芳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停下你长途的奔波,
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像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啊,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朗诵者:田迪,浙江检察官朗诵团成员。生于杭州,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工作于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季航,浙江检察官朗诵团成员,就职于桐庐县人民检察院。出生于杭州,喜欢在午后的阳光下,品茶、诵读,在茶香中品味生活,在经典里感悟人生。
点评: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
劳月
何其芳是延安时期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这首《预言》是1931年他19岁的时候写的。按照他自己的话说,那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但我读来,却觉得别有一番意味。
是的,从外表上看,这确实是一首情诗。这首情诗来源于希腊神话关于美男子纳西索斯Narcissus和回声女神艾可Echo的传说。纳西索斯是希腊神话中最俊美的男子,无数少女对他一见倾心,可他却自负地拒绝了所有的人,包括美丽的山中仙女艾可。艾可十分伤心,很快地消瘦下去,直到身体完全消失,只剩下忧郁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此后,希腊人便用艾可的名字来表示回声。有一天,纳西索斯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美丽的影子,却不知那就是他本人。他爱慕那个影子不能自拔,终于溺水而死。众神出于同情,让他死后化为水仙花。希腊人也用纳西索斯来形容自恋者。
《预言》借用纳西索斯和艾可的传说来展示年轻人炽热的爱情。全诗就是艾可对纳西索斯热切的倾诉。那种温婉、柔美、哀怨、惆怅从字里行间满满地溢出,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天地,使诗具有一种宁静的朦胧美。但几遍读下来,我却觉得恐怕不能仅仅局限于此。
从温郁的南方长途奔波而来的年轻的神,没有沉溺于情人的歌谣和温存之中,而是义无反顾地走入了无边的黑暗森林。这种意象无疑还具有更深的意味。何其芳写下这首诗时,刚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更是左翼文艺运动大发展的年代。那时的年轻人充满着爱国的激情和追求光明的冲动,开始厌倦安逸的生活,而向往艰苦的奋斗。大学毕业之后,何其芳就这样奔波追逐光明,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等地任教、办刊,发表过大量诗歌与政论文章,对国民党消极抗战表示极大愤慨。1938年,他来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革命,为红色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这不就是《预言》里舍弃安逸、挺身走入黑暗的年轻的神的形象么?
孟子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如今这个年代,生活条件前所未有地富足,越来越多的人满足于现状,满足于享受,忘了自己当初有过的理想和追求。而只有少数人坚定不移地从安逸中挣脱出来,苦行僧一般地执着前行,不管前面是不可预料的黑暗和艰辛。朋友,你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