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丑恶人性的悲歌
在第二届国际戏剧影像展的13部剧目中,《李尔王》是仅次于《哈姆雷特》的有影响的剧目。著名剧作家萧伯纳说过:“没有人能写得出比《李尔王》更好的戏了。”在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李尔王》是被搬上舞台和拍成电影最多的作品之一。不说过去,最近几年就有饰演甘道夫、万磁王的伊恩·麦克莱恩2008年主演的电影和饰演杀人魔王汉尼拔的安东尼·霍普金斯今年主演的电影。所以,《李尔王》是第二届国际戏剧影像展中必看的剧目。
这版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出品,安东尼·谢尔主演的《李尔王》的演出风格正好介于我看过的《裘力斯·凯撒》和《大鼻子情圣》之间。它既没有《裘力斯·凯撒》那样做时代背景的改动,又没有《大鼻子情圣》那样逼真、现实的布景,非常忠实于原著,却又具备声光电和舞台调度的现代意识。全剧在一个被三面观众环绕的舞台上进行,道具被极端简化,但是服装却极尽奢华。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灯光和舞台调度起到了强烈的烘托作用,营造了宫廷、荒野、战场的真实气氛,非常好地起到了烘托人物的作用。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剧中黑人演员太多,与莎士比亚所营造的剧情氛围不符。尤其是考狄莉亚和爱德蒙被设置成黑人毫无道理。白人父亲可能生出黑人儿子和女儿么?这点伊恩·麦克莱恩版《李尔王》中英俊的爱德蒙就好得多,为后来高纳里尔、里根两姐妹争风吃醋打下了合情合理的基础。
《李尔王》开场造型
《李尔王》中的黑人爱德蒙
安东尼·谢尔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主要演员。两年前,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皇莎首次带着《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来中国演出。安东尼·谢尔就在其中饰演世界戏剧史和文学史上不朽的人物——福斯塔夫爵士。那次,我有幸在上海大剧院亲眼目睹了安东尼·谢尔的精彩演出。这次他饰演的李尔王,准确把握和完美演绎了这个年老昏聩、恣肆暴戾的君王从君临天下到崩溃疯狂的过程。个人感觉,这个李尔王比我刚看过的伊恩·麦克莱恩饰演的李尔王更好一些。
安东尼·谢尔饰演的福斯塔夫
莎士比亚的剧作,尤其是他的悲剧,是我最喜欢的文艺作品。我的大学毕业兼学士论文就是对莎士比亚悲剧的研究。相比较于古希腊悲剧(以索福克勒斯及其剧作《俄狄浦斯王》为代表)着重于命运,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悲剧(以易卜生及其剧作《玩偶》《人民公敌》为代表)着重于社会不同,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没有命运的无所不至的力量,也没有社会对个人的强烈影响,有的只是对性格力量的大力渲染。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主人公都是因为性格上的种种缺陷导致了失败和毁灭。李尔王是最典型的代表。他只听得进阿谀奉承,听到一句真心话就横暴地剥夺了给小女儿的所有遗产,让她身无分文地嫁给法兰西国王。他的性格有老年人固执、自信的特点。他根本不了解自己,还以为不当国王照样能得到女儿、人民的爱戴。后来悲惨的结局完全是由他自己固执、自信的性格所造成的。虽然考狄莉亚的死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李尔的死却是必然的。他的悲剧性格决定了,总有一天他会悔恨而死,即使考狄莉亚还活着。
伊恩·麦克莱恩版《李尔王》海报
安东尼·霍普金斯版《李尔王》海报
被莎士比亚研究学者威廉·赫斯列特称为“在激情的深刻强烈方面占先”的《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惨烈的一部。两个家庭发生的故事却造成无法预料的悲惨结局。葛罗斯特伯爵、爱德蒙、康华尔公爵、高纳里尔、里根、考狄莉亚、李尔,悲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一个一个接连死去。惨绝人寰的悲剧,简直令人不敢直视。这些悲惨剧情映射出人性的黑暗、丑恶之处,就像那从天而降的闪电那样,震撼人心。莎士比亚借用李尔和他的弄臣之口,用尖锐、直白甚至恶毒的语言,把人性中肮脏、龌龊的一面揭露无疑,唱出了一首丑恶人性的悲歌。这些造成悲剧结局的尔虞我诈、欺瞒哄骗、亲人相残、落井下石,今天看起来,依然新鲜而有意义。
在《李尔王》开演之前,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本剧导演格里高利·道兰接受采访时特意提到,他们复排《李尔王》时,英国上下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脱欧”公决。回头再看《李尔王》,同样是一个国家不可阻挡的分崩离析的故事。所以他认为,尽管莎士比亚已经逝世了400年,但他的著作仍然跟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直到今天,莎士比亚的作品依然有永恒的魅力,依然能引起全世界观众的共鸣。莎士比亚洞悉人类,他明白人类有多伟大,也知道人类有多残酷。他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一个伟大的讲故事的人,也是一个极富同情心和怜悯心的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