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选征文.散文】蔡进步||家乡的芦苇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家乡的芦苇》

文/蔡进步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这是唐代诗人雍裕之描写芦花的一首诗。
在诗人笔下,白天的芦花飞舞起来,每一枝如流动翻滚的浪花一般,而夜晚的芦花在月光的照耀下像雪一样白。
我没有见过夜晚月光下的芦花,更不知道是不是像诗人所描写的那样“像雪一样白”。我看到白天的芦花,确实像诗人笔下所描写的那样,每一枝都如流动翻滚的浪花。
我对芦花的喜爱始于四十年前。我的老家在皖北皇藏山区一个小山村,村西不远处有一条倒流河。倒流河发源于濉溪县蔡里镇南庄村山脚下,沿路流经二十多个村庄,滋润着两岸几万亩农田,养育了倒流河沿岸两万余村民。
倒流河河床平坦,两岸不少地方长满了芦苇。这些芦苇有的是自然生长的,有的是人为栽植的。芦苇的生命顽强,折一节节芦苇插到浅水中或者淤泥里,不久便能长出不少新的芦苇来。这些芦苇多生长在河两岸的浅滩上,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俨然成了河边的“森林”。
我小的时候,每年冬季,家乡的人们便趁着芦花还没有飞舞的时候,就用剪刀把芦花剪掉。剪到一定的数量时,乡亲们把芦花带回家,开始用芦花和麻绳编制成一种“草鞋”,且美其名曰“毛窝”。这种“草鞋”大多数是木底,先用钻头在“鞋型”木头四周钻一些眼,在每个眼里穿进去一根麻绳,人们便开始编制“毛窝”。一双“毛窝”从开始准备到编制成品,技术好、速度快的人,一天就能完成。速度慢的人得两天,甚至三五天。这种“毛窝”穿着十分暖和,比棉鞋和皮鞋还保暖。
那时的冬天,倒流河两岸的人们,人人都穿“毛窝”,户户都编制“毛窝”。有编制精美的“毛窝”,编制者往往会送给亲戚朋友,也有的亲自登门“预约”,而这种“预约”,往往都是无偿的。编制者也不会斤斤计较,都是欣然应允。
生长在倒流河畔的芦苇,从上到下浑身都是宝。芦苇花可以编制成“毛窝”,芦苇叶可以包粽子,芦苇杆可以编织成芦苇席、折子(一种屯粮的工具),还可以用来盖房子,而芦苇的根,据说是一种中药。
二十年前,我离开家乡走进煤矿后,再也没穿过“毛窝”了,可家乡的人们依然制作“毛窝”,依然编织芦苇席,依然用芦苇盖房子。每次回到老家,我都喜欢一个人到倒流河边走走,去看看那一片片茂密的芦苇,欣赏那“芦花漫天飞”的“美景”。我知道,那一片片茂密的芦苇丛,是倒流河畔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突然发现,最受乡亲们青睐的“毛窝”淡出了我的视线,芦苇席和折子也淡出了我的视线,倒流河畔那一片片芦苇再也无人问津了,只能“荒芜”在河岸边。
是啊,如今的冬季,各式各样的保暖鞋应有尽有,谁还会穿“毛窝”呢?人们纷纷住上了气派的二层楼,盖房都用楼板、预制板,再也没人用芦苇来盖房了。从地里收获的粮食,不少农户不进家就卖了,留下的少部分自己吃,都有铁皮制作的“粮屯”盛放着。
岁月像倒流河的河水,日夜不停地向前流淌着。家乡的那些芦苇,依然守候在河岸边,守候着那片热土,它们曾经用自己的生命呵护着倒流河两岸的人们。但愿家乡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倒流河两岸的芦苇......
家乡的芦苇,永远让我魂牵梦绕,它们是我生命中最美的记忆。我多么希望,哪天冬季能回到老家,穿一穿“毛窝”。可我知道,“毛窝”跟煤油灯、算盘、秤、石磨等物件,再也不会重返家乡人的生活中......
作者简介:蔡进步,安徽萧县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北市烈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在《阳光》《小说月刊》《天池小小说》《金山》《奔流》《小小说大世界》《微型小说选刊》《微型小说月报》《领导科学》《幽默讽刺.精短小说》《华文小小说》《中国煤炭报》《羊城晚报》《内蒙古日报》《安徽日报》《淮北矿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小说千余篇。有小说入选多个选本。

▼热文榜▼

关于继续征集《2020年度颍州文学年选》作品的启事

关于表彰“融入长三角,共铸新辉煌”  主题征文活动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的决定

【年选征文.散文】郭天蓝||初游乌镇

【年选征文.散文】司萍||再见,2020

【年选征文.随笔】郝志清||阿伟戒烟记

【年选征文.散文】庄有禄||散步

【年选征文.散文】刘勇||蒙园傲吏御经卷

【年选征文·散文】赵克明‖登香山

【年选征文.散文】老迟到||三河古镇

【年选征文.散文】刘千荣||思咸肉,念咸肉

【年选征文.散文】端木家红||往事并不如烟·母亲篇

(0)

相关推荐

  • 故乡的芦苇荡

        故乡的芦苇荡 ■骈国华 故乡淮河滩地里的芦苇荡有几千亩之大,几十里之长.你沿着滩地朝前走,从日出走到日落,都有芦苇婀娜的身影在你眼前摇曳,都有风吹苇叶的沙沙之声在你耳边回响,让你不会感到孤独和 ...

  • 摄影丨杨培珍 家乡有个芦苇坡

    摄影/ 杨培珍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芦苇声兼雨,芰荷香绕灯. 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白鸟一双临水立 ...

  • 悠悠芦苇情

    悠悠芦苇情 文/郭文华 ❈ 第一场霜降后,西沟坎芦苇滩上的芦苇开始枯黄,芦花泛起白霜.翻飞的芦花像春天的柳絮一样,围着你上下舞蹈,大有"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的雅致.站在 ...

  • 芦柴

    因为<沙家浜>,人们熟悉了芦苇荡.在我们老家,芦苇不叫芦苇,只叫芦柴,或者就叫大柴.芦柴有大小柴之分.长得比大拇指还要粗.高达两三丈甚至四五丈的是大柴:小柴则只有小手指粗细,丈把高.大小柴 ...

  • 绽放的芦花

    作者:王学龙 芦花是芦苇在秋天开的花.又叫葭花.蓬茸花.水芦花等--,又因芦花像红缨枪的枪穗,在我的家乡,把芦花称作芦缨. 芦花有止泻.止血和清热解毒的功能,它和自己的同胞兄弟芦根一起被录入中国药物大 ...

  • 【年选征文·散文】白桂珍‖我爱你家乡的雪

    审核:肖龙     编辑:周琛琛               总第409期 我爱你家乡的雪  文/白桂珍 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仙女般在空中翩翩起舞,又静静地降落在张垣大地.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 ...

  • 【年选征文.散文】马贺||​尹大娘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散文家) 尹大娘                                      文/马贺   在我的故乡,孩子们称父亲兄长的妻子 ...

  • 【年选征文.散文】刘长城||年关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年关 文/刘长城 上学以前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一河之隔的界首,那时父母拉着满满的一车西瓜到界首的舒庄,扎扒 ...

  • 【年选征文.散文】薛明章||躺在墙角里的爱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躺在墙角里的爱 文/薛明章 我恨父亲,因为他太偏心了. 我家兄弟姊妹多,我是老大,吃的喝的总是他们优先,父 ...

  • 【年选征文.散文】华昌萍||骑行乐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骑行乐 文/华昌萍 二十多年前学骑自行车,刚学会骑车的我和好朋友一同骑车到冕宁县城照毕业照.坡陡,行人多处 ...

  • 【年选征文.散文】朱群||我们打架吧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我们打架吧 文/朱群 晚饭后的农村也不寂静.村里的小广场上响起了音乐,留守妇女们开始跳舞.村道的路灯下三五 ...

  • 【年选征文.散文】马运成||姥爷看场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姥爷看场 文/马运成 姥爷生于1921年,如果还健在的话,他已经是个百岁的期颐老人了. 姥爷是个地地道道的 ...

  • 【年选征文.散文】王克强||南湖的九十九朵白云(组章)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南湖的九十九朵白云(组章) 文/王克强 亲情的南湖  南湖,阜南县地城镇西面方圆九千多亩的低洼地.对这片土 ...

  • 【年选征文.散文】文梦||门卫老刘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门卫老刘 文/文梦   一天上午,由于头两节没课,我来得比较晚.远远地,我就看见学校的大门上锁了,估计是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