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想写作一辈子的你
photo by rinne172
今天起来打开微信看见一篇文章《为什么村上春树每年写一本书》,虽然知道村上纯熟是一个量产作家,也看过他许多书,但想不到居然可以这样速度来写书。
1979年,29岁的村上春树写出《且听风吟》一举成名,从那时开始就能每年写一本书,到现在,他已经出版了超过 40 本的作品。
不止村上,在香港报界两位作者也是马拉松式写手:
香港报界林行止 25 岁的时候,独立创办《信报》,从此每天写五篇专栏评论填下政经局势,这一坚持就是 43 年,被称为“香港第一财经健笔”。
查良庸创办了一份比《信报》更大的媒体《明报》,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坚持每天一篇时政专栏,风雨无阻,总计达到惊人的 20000 篇之多,同时,他为了提振报纸销量,还以金庸的笔名,创作了 15 部绝世惊艳的武侠小说。
于是,这样就让我思考,如何才能像他们一样专心致志地用其一生去写作。特别是对于已经写作数年但是断断续续没有显著地提高,以及重新开始坚持持续写作已经 440 多天了。
不过从持续写作这件事情来说,倒能根据自己经验想到几个方面:
1.自律
第一时间联想到村上春树无非就是自律两个字,而我一直奉承着一个理念,那就是自由的基础是自律。没有自律谈不上自由,越大程度的自律就会拥有越大程度的自由。
从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了解他每天 4-5 点雷打不动地起来开始写作,写上几个小时之后就会出去跑个 10 公里。下午的时间就是听听音乐,读读书。
昨天在读他最新的随笔《爱吃沙拉的狮子》,即使是一本杂志专栏的集合,为什么除了写小说还要坚持写随笔,大概是村上春树觉得灵感稍纵即逝觉得太过可惜,有时候在目前的小说又未必用上,或许直接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方式更好一些。
我想村上君所说的无非就是我们每天大脑都会产生非常多的点子,从时间管理著名书籍《搞定》(《Getting things done》)来说,那就是人每天会产生 50000 个想法以上,如果没有一个工具把这些想法收集起来,那可能就会让好点子错过,其次就是会占用自己大脑的内存。
而这 50000 个想法其实就是《成为作家》这本书籍里面所说的“无意识”,用“有意识”让“无意识”自然地流动,不要阻止它,你需要做的无非就是把这些“无意识”一笔一划地记录下来。
说实在,对于我们极大多数的人来说,问题不在于写不出,而是没有信心去写,怕自己写得不好。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你当做习作去练习就好。其实,我相信以上的三位作家也不是把所有的写作作品都会发布出来,也许会有更多没有发布的作品,当然这些作品他们会成为习作,甚至垃圾,不值得一提。但是没有这些习作,你可能就见不到这么多这么好的作品。
马拉松式写作的人必然善于捕捉灵感,不让灵感流失。类似已经持续坚持 60 多天写作的我,或者持续写作 10 年的战隼,或者喜欢持续写作的名人连岳,素材库里面其实都有很多的素材,今天在写作之前开始做的一件事情无非就是从这些素材里面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出来开始写。
然而素材库这件事情就需要养成平时收集灵感的习惯,没有这个习惯,基本也谈不上在自由创作方面有什么自由,因为人脑总是容易被困于当下的情况,容易枯竭。
当然,随时随刻养成收集灵感的习惯和坚持每天写作,甚至跑步,都是一种深层次的自律,当有了这种自律才能发挥写作上的自由。
2.专精和心流
所谓专精就是不断优化不断精深一件事情,类似就是一种工匠精神,为打磨一个作品长年累月地不断精进,以达到完美的状态。当然,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完美,所以这往往就是一生的过程。
例如之前轰动一时的日本纪录片寿司之神,基本上来说就是在用自己的一生来做寿司,所以他那家店是米其林店,订位至少提前 3 个月以上的时间。在里面如果想好好地学习,学一个扭热毛巾可能都需要 2-3 年的时间才能让你做其他事情。而如果你想学习煎蛋,则在此之前起码要在这里持续工作 10 年才可能有这个机会。学习另外一个事情的前提是,需要先把前面每一件事情做得足够精致,就是把这件事情刻印在你的骨子里面,不需要大脑的思考。
在专精的过程里面,第一阶段需要经历的可能是焦虑。也就是说你那时候能力不足,你需要不断地努力才可能完成这个过程。
第二阶段就可以进入心流状态。所谓心流状态就是你进入其中无论成败与否都不想出来,可能是做了很长时间,但是你只觉得时间过了一点点这样的感觉。从积极心理学来说,这就是快乐的来源。我相信这几位作家应该有一定的办法让自己总是停留在这个层面,因为快乐,才会持续不断地精进去做这件事情。
第三阶段也是难以避免的,那就是会有痛苦和无聊的时候。特别是关于写作或者跑步这件事情,有时候似乎特别地孤独,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或许才能度过这一层。
3.反馈
反馈这点相信也是不能缺少的一环,毕竟当自己的作品给大家阅读的时候,获得反馈也是一种持续进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