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清的春运,最美的国人
对于中国人而言,回家过年不仅是传统的仪式感,更是现实的情感需求。
很多人在外打拼了一年,就等着过年回家团聚。家,是他们拼命奋斗的动力,也是他们来年再出发的加油站。
然而,今年春节恰逢“非常适合病毒生存”的时期,人员大流动、大聚集既是疫情防控的“大忌”,极易造成疫情的感染、传播、扩散和蔓延,会给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在此背景下,无数在外打拼的人纷纷选择了“就地过年”,为了顾全抗疫大局,也是对自己健康负责。
今年选择春节不回家的人,都是最美的人。
鉴于此,今年的春运,人口流动规模明显低于常年,全国铁路客流同比下降75%,各地火车站、机场也都非常的冷清,成为近年来“最冷清”的春运。
在全国各地的车站里,都出现了数十年不遇的一幕:候车大厅里,没有人山人海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稀稀落落的身影。人们不再是紧邻交谈,而是戴着口罩隔开而坐……
感觉陌生之后,竟然还多了一种别样的魔幻感。
看似冷清的春运背后,却也是一种冷静与理性,是面对抗疫和团聚,亿万中国人民做出的抉择,彰显出浓浓的家国情。
有调查显示,2021年,有超过7成的农民工选择了就地过年,这无疑是在为国家排忧解难。正因为全体国人的积极努力,才阻止了疫情的大面积死灰复燃,基本上控制在一个很低的范围之内。
从同事、朋友口中最初“过年就得回家”“做好检测,全程佩戴口罩,回家应该没问题”等想要回家过年的话语,到“要不再看看”“打个电话和家里商量”的犹豫不决,再到“我决定不回家”“就地过年响应倡议”的决心决定……
透过迅速变化的心理,让我们感受到疫情面前,国人所具有国事为大、防疫为先的责任与担当,是了不起的民族精神力量所在。
春运“遇冷”,还与各地留人留心的各项暖心措施有关。
提高节日用工薪酬待遇、高薪留人,发放奖补津贴增加个人收入,发放消费券鼓励在当地消费,减免房租和减少生活成本,给企业发放留人专项补贴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景区免费旅游,低价观赏电影,积分兑换土特产,赠送手机流量……
这些形式多样、诚意满满的“留人大礼包”,使务工人员感受到了“吾心安处,即是吾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安心且欢喜地留了下来。
当然,因为人口基数很大,仍有近千万的旅客,或是因家中老人年事已高,或是有紧急的公务必须出差等原由,而不得不选择“刚性”出行。
这些“刚性”出行的旅客,也要全力配合各地、各部门疫情防控措施,外出前做好核酸检测,路途中全程佩戴口罩,抵达目的地后主动申报并减少不必要外出,在“不得不”的外出远行中,对疫情防控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春运“遇冷”,是举国齐心、共克时艰、携手抗疫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是在特殊时期、特定环境下的“特殊场景”。
待到疫情归零、全民无恙时,再言万家团聚,共话曾经沧海……
2021.2.8于山西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