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小说《荀子》连载第三十章韩非使秦-刘志轩著

电视小说《荀子》连载

刘志轩著

第五卷     圣人的期盼

第三十章  韩非使秦

齐国……

姚贾进入后胜府的厅堂,躬身施礼:“姚贾拜见后相国!”

后胜:“啊!姚贾先生!请坐。”

姚贾:“谢坐。”

后胜:“姚贾先生,您太客气了。你我初次见面,就送那么厚的礼物,叫我的心中过意不去呀!”

姚贾:“哎呀!那些黄金珠宝算得了什么?都是身外之物。要紧的是朋友的真情实意。交朋友嘛,就要动真。不动真的,总是动嘴皮子,那不是我姚贾的脾性。”

后胜:“嗯,我知道姚贾先生是个实在人,你这个朋友可交。姚贾先生,你来到齐国有什么难办的事情需要我帮助吗?”

姚贾:“没有没有,我个人对后相国可以说是一无所求。”

后胜:“哎呀!天下像姚贾先生这样的朋友实在是少有呀!”

姚贾:“我不光是对您一无所求,还想向相国进上一言,不知道相国是不是愿意听。”

后胜:“啊,请讲!”

姚贾:“齐国是一个大国,但是,若是与秦国相比较,您觉得,能够较量几何?”

后胜:“哎呀!这个……,您这可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

姚贾:“假如秦国和齐国打起仗来,您说,谁能取胜?”

后胜:“这个好说。”

姚贾:“是齐国取胜吗?”

后胜摇头:“怕不是。”

姚贾:“是秦国?”

后胜点头:“嗯。”

姚贾:“啊!相国的心里十分明朗。”

后胜:“当然,自己的家底自己不清楚,那我还当的什么相国?”

姚贾:“如今天下征战不断。你认为齐国最好的立国良策是什么呢?”

后胜:“我们的太后早就说了。别人的闲事我们不管,只求自己平安。”

姚贾:“好!好!相国,假如秦国攻打韩国,或是赵国,你们会派兵参战吗?”

后胜:“不!绝不参战。”

姚贾:“他们假如乞求你们支援呢?”

后胜:“不,我们绝不支援。”

姚贾:“假如有人要你们论个是非呢?”

后胜:“我们不做他们的评判官。“

姚贾:“不参战,不支援,不评判。好,好,太好了!相国,我可以让你和你们大王去面见秦国的大王,让你们大王和秦王结成好朋友,好兄弟。你们大王会同意吗?”

后胜惊喜地:“哎呀!这可是一件大好事!我这里先代替大王谢谢您啦!”

在庄重的音乐声中,秦王政与齐王建两人手拉手走向祭坛中央,望天跪拜。

李斯、姚贾与后胜一旁站立。

秦王政向齐王建:“田建兄,您比我大几岁,您是兄长,我是小弟,请接受嬴政一拜!”

齐王建谦逊地:“哎呀!这,这怎么可以呢?不拜了吧!”

秦王政:“哎!你我既然结为异性兄弟,兄弟大礼,就不可不讲。兄长,请接受小弟嬴政一拜!”立即向齐王建跪拜。

齐王建急忙搀起秦王政:“哎呀!请起,快请起!”

秦王政:“兄长!从此之后,你我二人是兄弟,秦齐两国也就如同兄弟,如同手足,相亲相爱,世代永远友好!”

齐王建:“对对对!兄弟情谊,世代友好!”

秦王政指李斯等:“上天可以作证,李廷尉、后相国他们都是见证。”

齐王建:“对!他们都是见证。”

秦王政哈哈大笑,齐王建也欢喜地哈哈大笑。

陈嚣背着竹筐从大街上回到荀楼来。

幽兰迎上去,把陈嚣的竹筐接下:“都买什么了?快放下。”

陈嚣:“兰姐,我在城内听到李师兄的消息啦!”陈嚣把药包取出来交给幽兰:“这是给师母买的药。”

荀夫人在院中削竹简,急问:“陈嚣,什么消息?”

陈嚣:“李师兄如今在秦国当廷尉了。”

荀夫人:“廷尉是个什么官儿呀?”

陈嚣解释说:“廷尉是掌管刑法的官儿,是秦国的九卿之一。”

荀夫人:“九卿是什么官?能见到大王吗?”

陈嚣:“九卿是在大王身边做事的官,常常见到大王。”

荀夫人高兴地向幽兰:“啊!李斯在秦国当大官儿了!”

幽兰点头:“他的梦终于实现了!”

陈嚣:“多少年了,他做梦都想做官仓里的老鼠。”

幽兰:“这下他如愿了!”

陈嚣从竹筐里拿出几束竹简:“兰姐!你看,我在城里还见到了韩非师兄写的文章。”

幽兰接过,打开来看,念道:“《孤愤》、《五蠹》、《亡征》,啊!快叫我爹看看。”

幽兰抱竹简奔至楼上,陈嚣也随着上来。幽兰说:“爹,你看韩非写的文章。”

荀子接过简册默读。

幽兰问陈嚣:“你是从哪儿得来的?”

陈嚣:“是一个年轻的书生从韩国抄来的。我一看是韩非师兄写的,就出钱把它买下了。”

幽兰:“有人传抄,就一定是写得不错。”

陈嚣:“叫老师看看。”

荀子专心地读着,越读越有兴致,越读越激起内心的冲动:“好,好!”他一边看,一边议论:“韩非的文章,言语犀利,一言中的,就像他站在我面前讲话一般。你们看,他说,‘世异则事异’。世道变了,所想所做岂有不变之理?。”

陈嚣:“对。‘世异则事异’,这句话很精辟。”

荀子接着说:“他的这篇《孤愤》,虽然有些言辞过激,我不尽赞同,但在字里行间皆可看出韩非异常孤独之心。可以看出他对那些迎合君王、损国利已、祸国殃民反而能得到君王信任之重臣的愤怒!”

陈嚣:“老师!师兄在韩国深受那些人的害,他能不愤怒吗?”

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面,荀子手里拿着一块玉佩,欣赏良久。

荀夫人:“你看的是什么?那么专心。”

荀子:“这是韩非在齐国临别的时候送给我的一块玉佩。我越看,它越像韩非。”

荀夫人:“你呀!是想你的大弟子了。”

荀子:“人如玉,玉如人。这块玉佩,洁白,柔润,坚硬,这不正是韩非吗?”

荀夫人:“你呀!……”

荀子:“幽兰,你们如今正在做什么?”

幽兰:“我与陈嚣正在抄写爹的文章。”

荀子:“且放下,你二人先把韩非的文章抄写几遍。”

陈嚣指着地上堆的书简说:“老师!你的这些文章也急待整理呀!”

荀子感情地:“此事不忙。你们首先把韩非的文章抄出来,然后到城里去散发,不要收钱,只要是喜欢,就送给他。我们让韩非的这些文章,下传之于百姓,上达于君王,帮助韩非,让他这块被埋藏的宝玉闪亮、发光!”

陈嚣:“老师!他写的这些文章和您的教导大相径庭,有的简直是背道而驰,是对您的背叛!”

荀子:“是呀!如今许多做老师的都把自己的学生看作是自己的门徒,稍有不同见解,就认为是学生反对老师,背叛了自己。我和他们不同。我喜欢学生标新立异,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否则,学生不就成了老师的奴隶,学问也就到此而停止了吗?”

陈嚣不解地:“老师!……”

荀子:“我知道,韩非只讲法术,不讲礼义,还有许多我不能同意的地方。可是他也讲了许多我没有讲到的地方,譬如他讲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还有治国要以道为常,以法为本。特别要警惕君王身边受重用的人擅自为非作歹,破坏法治以谋取私利,耗损和侵吞国家资财以肥自身。这些话讲得都很好呀!

荀夫人插进来说:“陈嚣,幽兰,你们听老头子的话,他叫你们抄,就抄吧。老头子一辈子周游列国,弟子满天下。李斯和韩非这两个心爱的弟子,如今一个在秦国做了大官,一个写出了好文章,他心里高兴啊!”说完,一阵咳嗽。

幽兰关心地:“娘!……”

陈嚣:“老师,师母!我这就将韩非师兄的文章抄来。”

幽兰抱过来一捆竹简。

荀子说:“拿来,我与你们一起抄。”

师徒三人一起专心抄写。

陈嚣将韩非的文章在兰陵街市上分发。人们把韩非的文章很有兴致地相互传看。

赵高抱着一捆竹简进入祈年宫:“陛下!我给你找来了几篇好文章!”

秦王政接过来观看:“啊,《五蠹》,《孤愤》,你这是从哪里找来的?”

赵高:“陛下不是喜欢看文章嘛,我昨天有事到大街上去,见不少人都争着看,就把它买来了。”

秦王政:“好,我看看。”

秦王政拿着韩非的文章在烛光下观看:“啊!《五蠹》……”专注地阅读。

赵高:“陛下!这文章写得好吗?”

秦王政手捧着韩非的文章兴奋不已:“好!”他又拿起另一篇:“《孤愤》……”又仔细阅读。

赵高:“陛下,这篇怎么样?”

秦王政:“妙!写得太好了!”又继续专注地阅读。

赵高:“陛下,您既然喜欢,就慢慢地看吧!”退下。

秦王政在灯下继续专注的阅读。

东方发白了。

赵高进门来,看见秦王政抱着韩非的文章坐在几案边睡着了。他轻轻地把蜡烛吹灭,又为秦王政盖上了一件披风。

秦王政醒来:“啊!……”

赵高:“陛下!您一边看着文章,一边睡着了。”

秦王政:“啊,这文章写得实在太好了,让朕爱不释卷!赵高,你知道写文章的是什么人吗?”

赵高:“上面没有写?”

秦王政:“没有。”

赵高:“那我也不知道。”

秦王政:“请李廷尉来。”

赵高:“对!李廷尉学识广,他或许知道。我请他去。”退下。

秦王政继续观看韩非的文章。

李斯进宫施礼:“臣李斯应召参见陛下!”

秦王政满怀兴致地说:“李廷尉!朕看到两篇文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哎呀!朕假如能见到此人,与他交个朋友,可以说是死而无憾呀!你看看,这两篇文章是谁写的?”

李斯接过秦王政递过来的书简:“《五蠹》,《孤愤》,陛下!这是韩非写的。”

秦王政:“韩非是什么人?”

李斯:“韩非乃是微臣的师兄。”

秦王政:“啊?他是哪里人?”

李斯:“他是韩国人。微臣曾与韩非一同在荀老师门下读书。”

秦王政:“啊,好呀!果然是名师出高徒!看了韩非的这两篇文章,让朕知道了应当如何做帝王,应当如何治世平天下。这是真正的帝王之学呀!李廷尉,你看过吗?”

李斯:“微臣看过。”

秦王政:“你看怎么样?”

李斯:“不错。”

秦王政:“韩非如今在哪里?”

李斯:“在韩国。”

秦王政:“韩非既然是你的师兄,你能够想办法让他来秦国见一见寡人吗?”

李斯想了想说:“陛下!韩非是韩国的贵公子。他是一个非常爱其国家的人,可他在韩国并不受重用,只好闭门著书。……”

“啊?……”秦王政嘲笑地:“哈哈哈哈!这样的人才韩国不用,不亡国何来?李廷尉,快派使臣给韩国送去一信,让韩王把韩非送来!他不用,朕用。”

李斯:“臣遵旨!”

宫人向韩王安禀报:“岂禀陛下,韩非到!”

“有请!”二十多岁的韩王安继位不久,急忙走下王位来,走出宫门迎接。

宫人喧呼:“韩非晋见!——”

韩非进宫向韩王安跪拜:“韩……韩非拜见陛下!”

韩王安谦恭地搀扶:“啊,请起请起!”

韩非:“陛……陛下!您要出宫去吗?……”

韩王安:“不,寡人是来迎接您的呀?”

韩非感动地:“陛下!……”

韩王安:“请到殿内叙话。”

韩非随韩王安进入殿内。

韩王安:“先生请坐!”

韩非:“谢大……大王请!”

两人相对落座。

韩王安:“先王下世,寡人即位不久,先生的大名朕早有所闻,今日特请先生来会面一谈。”

韩非:“不知……大……大王有何教导?”

韩王安:“先生!您的学识渊博,可惜多年未得重用,实在是韩国的一大损失呀!”

韩非:“陛下!韩非在家中闭门读书做文,已经习惯了。”

韩王安:“咳!过去的事情已成过往。这些年来,我韩国国势日渐衰微。千头万绪,让寡人无从下手。朕想请先生做朕的老师,经常给朕以指教,您看可以吗?”

韩非感动地:“陛下!研……研讨治国之术,报效国家,乃是韩非平生夙愿。惟久久难以如愿以偿。陛下圣明,给韩非一为国效力之机,韩非愿……愿为韩国肝脑涂地。”

“啊!好呀!”韩王安稍停片刻,问:“先生,假如秦王或者他国要请您去呢?”

韩非:“韩非是韩国人,只愿为韩国效力。”

韩王安满意地:“啊,好!如此,寡人就放心了。”

韩非不解地:“陛下……”

韩王安向身边的宫人吩咐:“去回复秦国使臣,韩非乃韩国瑰宝,不能到任何国家。”

宫人:“遵旨!”退去。

韩非:“陛下……”

韩王安::“韩非先生!朕备下王宫内最好的酒宴,想与您小酌几杯。请!”

韩王安拉韩非一同向内宫走去。

秦王政在祈年宫恼怒非常:“刁顽,刁顽!往日韩非在韩国不如薅草。朕今日索取,却成了你韩国的瑰宝!韩非必须到秦国来,韩非朕必用之!”

李斯:“请陛下息怒!臣以为,若想得到韩非并不难。”

秦王政:“说!”

李斯:“韩国乃是我秦国的心腹之患,只要我们派谴大军攻打韩国,韩国一灭,韩非岂不就到手了吗?”

秦王政:“好!朕命你从速起兵攻打韩国。朕等那韩非来见寡人!”

李斯:“臣遵旨。”

很快,李斯带兵气势汹汹大举向韩国进攻。

韩国宫人急步跑进王宫:“禀陛下!边关有紧急军情禀报!”

韩王安接过简册观看,吃惊:“啊?……”

韩王安焦急徘徊,突然停住脚步:“速请韩非先生!”

宫人:“遵旨!”急去。

韩非快步进宫:“韩非拜……拜见陛下!”

韩王安搀起韩非:“先生!秦国的兵马直奔我韩国都城而来,您看如何才好呢?”

韩非:“陛下!秦……秦国此次进兵,可有何托词吗?”

韩王安:“有!”

韩非:“他们讲说什么?”

韩王安:“秦王索要先生到秦国去。朕回复秦王,先生乃韩国之瑰宝,不能奉送。他就派来大军,要把我韩国的都城踏平。”

“霸道,霸……霸道!天下还有这样霸道的国家吗?”韩非无比愤慨,转而想了一想,坚定地:“陛下!韩非去……。”

韩王安:“什么?……”

韩非:“请陛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韩王安:“不,不能!”

韩非:“陛下!……”

韩王安:“先生!秦王迫切要您去秦国做什么呢?他是要使用你?还是要加害你?你是朕的老师,朕把老师送人,难道说韩国果然就无人了吗?”

韩非:“陛下!我韩非既无官职,又无钱财,不过是一介书生而已。我与秦王素……素不相识,怕他秦王何来?大王不……不必为……为我担心。”

韩王安:“朕百思不得其解,先生与秦国无冤无仇,那秦王为何一定要先生去呢?”

韩非:“陛下!无论那秦王因何要韩非赴秦,他既然不惜派遣大军索取,韩非就不能退缩,而让韩国的百姓无辜遭受兵燹之灾。为解君王之忧,为免百姓之灾,韩非为国赴难,义不容辞。陛下!您就让韩非赴秦去吧!”

韩王安思虑再三:“咳!这……”

宫人进宫急切禀报:“禀陛下!”

韩王安:“讲!”

宫人:“秦国廷尉李斯发来檄文,假如三日内韩国不放韩非赴秦,秦军将血洗韩国都城!”

韩王安:“知道了!”

宫人退去。

韩王安不安地叹息:“咳!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

韩非:“陛下!率领秦军的李斯,乃是韩非同窗。我去见他,看他能奈我何?请陛下允准韩非赴秦。”

韩王安无奈地:“韩非先生!韩国国势衰弱,难以与秦国一争高低。如今,也只好委屈先生了。只可惜,先生乃一颗久被埋没的明珠,尚未展现光彩,却让您孤身一人到虎狼般的秦国赴难,朕于心不忍,于心不忍呀!”

韩非:“陛下!韩非的报国之心,尽然写在文章之中呈送与先王。如今,那些竹简也许还在,也许已被先王抛弃而不知去向。如果陛下有兴趣,请看一看韩非积年所呕之血,韩非将令家人将家中所藏悉数呈与陛下。”

韩王安:“先生!您的品德可敬可佩,您的文章字字珠玑,寡人将仔细研读。朕将把您的治国主张宣之于朝堂,行之于国中。”

韩非:“果能如陛下所言,韩非死而无憾!”

韩王安:“先生!您孤身一行,为我韩国解除一场大灾大难。朕要隆重设宴,让朝廷所有的官员一同为先生饯行。”

韩非:“不用!秦国大军压境,韩非一日不去,秦军就多留一日,我韩国百姓就多一日遭受蹂躏践踏之苦。陛下的盛情,韩非已领。请陛下待韩非凯旋归来,你我君臣再一同开怀畅饮。”

韩王安:“这样岂不有愧于先生吗?”

韩非:“陛下放心,韩非一定不辱使命!”

韩王安:“好吧,朕等你凯旋归来!到那时,我将在朝堂上为您庆功,郑重拜您为朕的老师,请先生施展您弱秦强国之宏愿!”

韩非拱手施礼:“陛下!韩……韩非即刻赴任,就此告……告别了!”

韩王安:“先生保重!……”

韩非郑重地向韩王安跪拜:“陛下!……”

韩王安搀起韩非:“先生!……”

韩非迈着坚定地步伐走出宫门。

听说韩非要处仕秦国,韩夫人一边为韩非收拾行装,一边不高兴地埋怨:“平时不用你,把你踩到脚下。到了紧急的时候,又把你送出去,做当箭的牌子!”

韩非:“过往的事情不要再提它了,国家的安危要紧。”

韩夫人拉着韩非的手,眼中含着泪水:“你这一去,何时才能回来?”

韩非:“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韩夫人扑到韩非身上痛哭:“夫君!……”

韩非安慰地:“夫人,夫人!莫要哭,莫要哭……,你……你这样,我……我也心伤。韩非我多年不被朝廷重用。如今,大王年轻,尊我为老师,还要我帮助治理朝政。我应该对得起大王的信任,更要对得起韩国百姓。此去秦国,我要竭尽全力为韩国的百姓多争取一些太平的时日,以便让韩国强盛起来。即如此去不能回转,我韩非也无有憾事了。”

“不!”韩夫人更加难以拟制地:“夫君!……你要回来,你一定要回来!……”

韩非:“好,我……回来,一……一定回来。”

韩夫人突然想起地:“啊,夫君!李斯不是在秦国吗?这次不就是李斯带兵来攻打韩国的吗?到了秦国,你有什么难处,可以求他帮助。”

韩非忧虑地:“到了秦国,我是韩国的使臣,他是秦国的廷尉,……”

韩夫人:“可你们毕竟在荀老师的门下同窗多年呀?人都说同窗情谊,如同手足。他能没有一点同窗的情分吗?”

韩非:“也许他能帮助我,也许……”

韩夫人:“那年他和荀老师一起到咱们府上来,我看他和你谈得很好的。他不会是一个不讲情义的人。你到秦国假如有了难处,他不会看着不管。”

韩非:“ ……”

韩夫人:“到秦国你举目无亲,有了难处不找他还找谁呢?”

韩非为让夫人放心,勉强答应:“好吧!我……我找他,找……找他……”

韩夫人:“你一个人到秦国去,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小心!”

韩非点头:“好!我小心。”

韩夫人:“到了秦国,你就给我写信!”

韩非:“好!”

侍者来禀:“老爷!门外面的车辆备好,等你上路。”

韩非:“夫人!韩非去了……”

韩夫人不忍地默许点头。

韩非转身要走,夫人突然跑过去抱住韩非:“夫君!……”

韩非转过身来,看着妻子:“夫人!……”

韩夫人扑在韩非身上哭泣:“……”

韩非:“不要哭,送亲人上路,是不能哭的,啊?……”

韩夫人擦了擦眼泪:“我不哭,你路上当心!”

韩非:“好……好!”

韩夫人:“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回来!”

韩非:“好!”

韩王安送韩非出使秦国的轩车已经停在府门之外。

韩夫人送韩非出门,恋恋不舍地话别:“夫君……”

韩非:“夫人!你不用担心,韩非此行,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韩夫人微微点头:“嗯!”

韩非走到马车前,韩夫人跟随过来。韩非深情地:“夫人!回……回去吧!”

韩非上车,韩夫人又跑到车前:“夫君!一路你要小心……”

韩非:“好!你请……请回吧!……”

韩非的轩车缓缓启动。韩非夫人含泪目送韩非远去。

荀楼内。

荀夫人病卧在床上,幽兰在一旁为荀夫人熬药。

陈嚣进门来:“师母,我给你抓药来了!”

荀夫人支起身子,感激地:“陈嚣!为了我,总叫你往城内跑。”

陈嚣赶忙去扶住荀夫人:“师母,你躺下!”

荀夫人躺下:“陈嚣,这么多年了,都是你来照顾我,可我的儿子不在身边……”

陈嚣:“师母!我是老师的弟子,师徒如父子,我就和您的儿子一样!”

荀夫人:“你老师有你这么个好学生,真是比亲儿子还要亲呀!”激动地一阵咳嗽。

陈嚣:“师母,您不要再说了,说多了又该犯病了。”

荀夫人点头:“好,不说了,不说了!”

幽兰:“陈嚣,你在城内又听到什么消息了吗?”

荀夫人:“啊,对,你老师近来总想知道些外面的事情。”

陈嚣:“听说秦国派兵攻打韩国了。韩国抵挡不住,已经派韩非出使秦国去讲和。”

荀夫人:“啊,快去告诉你老师,他正等着要听韩非的消息哩!”

荀子从书案走过来:“陈嚣,我料定会有这一天的。贤士似夜明之珠,非在暗处不闪其光辉。韩国多年不用韩非,如今再无它路可走了。”

幽兰:“哼!平时似粪土弃之一旁,到了危难的时候才知道是宝贝。叫我,我就不去。”

荀子:“不,不对!中华的贤士,品德独具,不记前嫌,忍辱负重,忠心为国,遇难而显其志,可贵呀!不过,也许韩非到了秦国,怕是再也难回韩国了。”

陈嚣:“老师,这是为什么?”

荀子:“你想,那秦王政乃是一个以统一天下为已任的人,他见到韩非这样的贤才,会放他走吗?”

陈嚣:“啊呀!那韩国岂不是更危险了吗?”

“凡事要看大局。天下的大安定,胜于一国的小安定。”荀子继续着他的思路:“假如秦王能拥有李斯、韩非两人辅佐,就如同虎添双翼,天下一统当指日可待了!”

祈年宫里,秦国宫人宣呼:“韩国使臣晋见!”

韩非着使臣礼服,仪容端庄,走入秦王宫。

秦王政下位迎接。

韩非不卑不亢施礼道:“韩……,韩国使臣……韩非拜见秦王陛下。”

秦王政听见韩非口吃,吃惊:“啊?……”

韩非:“陛下!……”

秦王政搀起韩非:“嗯,好!寡人久慕韩非先生大名,今日终得相见,请!”

韩非随秦王政入座。

韩非:“陛下!韩……韩非今奉我韩国大王之命,特来拜见,并带来国之珍宝,请陛下笑纳。”

秦王政:“啊,有韩非先生来到,那些珍宝便全无光彩了!”

韩非:“陛下!韩非奉我韩国大王之命来到贵国,作为使臣,希望大王能罢兵休战……”

秦王政打断韩非的话:“啊!先生,不忙说那些让人不愉快的话。您是初次到咸阳来吗?”

韩非:“是。”

秦王政:“朕的咸阳都城是个很好的地方。这里有渭水东渐,终南秀色,朕请你乘兴畅游。我们的秦川,美味珍宝可为世上罕见,联送给你一一品味。”

韩非:“谢陛下!”

秦王政:“朕再为您唤来一个人,让您认识一下。“秦王政向赵高命令道:“请李廷尉!”

赵高:“遵旨!”急忙退出宫门。

李斯应召急步走进宫来。

赵高:“李廷尉,你知道陛下召见你为何吗?”

李斯:“……”

赵高:“你的同窗韩非来啦!”

李斯面带喜色地:“啊!”

赵高:“快去会一会吧!”

李斯进宫跪拜:“李斯参见陛下!”

秦王政:“李廷尉,你见过这个人吗?”

李斯抬头看见韩非,欣喜地:“啊,韩非师兄!”

韩非严肃地:“李……李斯……”

李斯:“韩非师兄!你终于来了!”

韩非:“你……你带大军相逼,我敢不来吗?”

李斯与秦王政一同哈哈大笑。

秦王政:“你们二人一同求师于荀况先生,同窗之谊,情同手足呀!你们两个人可以好好地叙叙旧情。”

李斯:“好!”

秦王政:“赵高!”

赵高:“陛下!”

秦王政:“设宴招待贵客!”

赵高:“遵旨!”

秦王宫内摆下丰盛的筵席。

秦王政坐主位,韩非在主宾位置坐下。李斯坐在秦王政的另一侧。

秦王政举起酒杯:“今日我秦国来了一位尊贵的使者韩非先生,他是寡人着意请来的贵客。朕特设酒宴,为韩非先生接风。韩非先生,请!”

韩非:“请!”

秦王政向分坐在两侧的姚贾等臣子:“来,大家一同为韩非先生接风,干此一杯!”他首先一饮而尽。

韩非、李斯与众臣子也一饮而尽。

秦王政:“韩非先生!咸阳的酒比你们韩国的酒好喝吧?“

韩非:“我……,我……看一……一样……”

姚贾等臣子听韩非口吃,哈哈大笑。

韩非尴尬低头:“……”

秦王政正色道:“你们笑什么?笑韩非先生口吃是吗?你们都不口吃,一个个伶牙俐齿,你们哪一个为朕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谁个拿来,朕也为你设宴,为你敬酒!”

众臣子哑然。

秦王政:“韩非先生写的文章,朕拜读了。朕非常欣赏,非常钦佩。他虽然说话口吃,可是,他的文章言语流畅,学识渊博,发人深省。让朕读后兴奋不已,彻夜难眠。你们讥笑他口吃,而朕要恭敬地请韩非先生做老师,向他请教!”

李斯感觉自己被冷落在一旁,此时插话:“陛下尊重贤才,乃是我等的榜样。”

秦王政:“韩非先生!在这里,朕请问您一句,您与李廷尉同是荀老夫子的学生,您的老师主张依法治国,您也主张依法治国,您与您老师所讲的可相同吗?”

韩非:“不尽相同。”

秦王政:“有何不同呢?”

韩非:“老师主张,法为国家治理的开端,执法要依靠品德高尚的君子;而韩非主张,君王把法、术、势三者相互结合,运用得当,国家就太平无事。老师主张,以法律和礼义道德相互结合治理国家;而韩非认为,在当今战乱频繁,人心不稳之世,礼义道德无济于事,治理国家只能靠严刑峻罚。”

秦王政:“啊!您所说的‘术’,是什么呢?”

韩非:“所谓术,是君王用来控制臣下的方法和手段。君王以人的能力而授官,以官位的职责不同而求其效,要稳操生杀大权。‘术’只能为君王一人所独有,其机秘诀不可为人所知。”

秦王政:“啊!那您讲的‘势’又如何解释呢?”

韩非:“势就是权柄。虎豹之所以能胜人又能擒住各种野兽,是因其有爪和牙。假如虎豹失去了爪牙,人就会把它制服。权柄就是君王的爪牙。君王如果失却了权柄,就和失去爪牙的虎豹相同。”

秦王政异常兴奋地赞许:“啊!好,好,好!一番绝妙之论。韩非先生果然是独有创见的贤达英才。以后寡人将不断请教先生!”

韩非:“不敢当。陛下!韩非因有口吃之疾,言语不畅。韩非作为韩国使臣,把要讲的话写成了文章,呈送陛下。”

韩非郑重地站起身来,向秦王政呈送帛书。

“啊,好!”秦王政接过韩非呈送的帛书,含笑说:“先生写的文章,《五蠹》篇、《孤愤》篇、《显学》篇,寡人一一读过,每一篇都让朕爱不释手呀!今日韩非先生特为寡人写下文章,寡人一定仔细拜读。”

韩非:“请陛下指教。”

李斯与姚贾一直关注着韩非与秦王政的谈话。

秦王政:“李廷尉!”

李斯:“陛下!”

秦王政:“韩非先生初次来到咸阳,你是主人,又是他的同窗,要代朕多多关照贵客。”

李斯:“是!”

秦王政在祈年宫专心阅读韩非的上书。

韩非在向秦王政的上书中写道:“秦王陛下!韩国侍奉秦国已有三十余年,年年纳贡,与秦国的郡县无甚两样。臣窃闻贵国将举兵攻打韩国。而赵国正在聚集士卒,联络党徒,他们知道秦国不灭,则六国之宗庙必然要毁于秦国的手中。他们想西向攻秦,已非一日之计。如今大王舍弃赵国这样一个大患,而攻伐如同内臣一样的韩国,这样,天下将明白赵国灭秦的计划是对的……”

秦王政思虑着:“啊?……”

秦王政向赵高:“传李廷尉!”

赵高:“遵旨!”退下。

李斯进宫拜见:“李斯拜见陛下!”

秦王政:“李廷尉!这是韩非给寡人的上书,你拿去看过。”

李斯接过来:“是!”

秦王政:“这几天你带韩非在咸阳到处玩玩。你告诉韩非,朕希望你们二位同窗携手,一同辅佐寡人。”

李斯:“是。”

秦王政:“你一定要想办法把他留在朕的身边。”

李斯:“是!”

李斯陪韩非乘船沿渭水游玩。船夫驾舟顺水而行,船后有女乐工弹奏,李斯与韩非对坐船头,面前摆有果品、酒器。二人对饮。

李斯举杯:“师兄请!”

韩非举杯:“请!”

李斯望着滔滔河水说:“韩非师兄!你瞧这渭水两岸,景色宜人,如诗如画。我是楚国人,在楚国从来未曾见过这样好的美景呀!”

韩非:“我是韩国人,走到哪里,都觉得不如我的家乡好。”

李斯:“韩国有这样美丽的河流吗?”

韩非:“韩国有黄河,水域之宽广渭水绝不可与比。”

李斯:“啊?……”

韩非:“以我来看,不要说黄河,就是韩国的一条小溪,也比这渭水可爱可亲!”

李斯:“啊!我曾说过,贤士无国度。咱们弟兄分别二十多年了,没想到你仍然是一颗童子之心呀!”说完哈哈大笑。

韩非不以为然地微笑。

韩非有所思地问:“幽兰呢?她现在哪里?”

李斯举酒杯的手忽然停顿下来,尔后一饮而尽,说:“幽兰,……如今仍然跟着老师。”

韩非:“你没有娶她吗?”

李斯:“我想娶她,也多次向她表示过我的心愿,可她心里只藏着一个人。”

韩非:“啊?……”

李斯:“他的心里只有你。”

韩非沉默有顷:“你没有告诉她,我已经成婚了吗?”

李斯:“告诉她了,可她的心里总也放不下你。我们谈起话来,她谈得最多的依然是你。有你在她心里,别的人是很难走进去的。”

韩非:“……”

李斯:“所以,我们相处多年,仍然是师兄和师妹。”

韩非激动感慨地:“兰妹……,咳!人呀!人呀!……”

李斯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缎包,打开来,里面放着幽兰送给她的兰花:“这几片兰花,是在离别时她送给我的。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把它带在身旁,她是一位很值得爱的好姑娘!”

韩非愧疚地沉默良久:“……”

李斯:“师兄!……”

韩非自语地:“我,……我舍弃了她诚挚的爱心,满怀着一腔热血、期望和抱负,想回国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使韩国强盛起来。可结果,却是一……一事无成,一事无成……”

李斯:“师兄!……”

韩非眼中含着泪水,内心深情地呼唤:“兰妹!……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他转身向李斯说:“咳!……是我害了她,是我害了她……”

李斯感叹地:“师兄,咱们都是男儿汉,无须许多儿女情肠。你我都是荀老师的学生,政见相同,主张以法为本,一统天下。如今,在华夏的土地上,秦国一统天下的大势已成定局。秦王的意思已经表明,他希望你留在秦国。”

韩非:“这就是秦王大动干戈,要索我来秦国的原因吗?”

李斯:“是的。秦王有志于天下,特别看中贤才。你的文章在他手中已经看得绳索破断,口口声声夸赞你是当世圣贤。我看你的文章也是圣人之论。”

韩非:“你无须奉承我。”

李斯:“非是奉承你,是师弟对师兄的真心话语。既然秦王这样看中你,你就留在秦国,和我一同辅佐秦王,咱们共同成就天下一统的大业,你看好吗?”

韩非淡淡一笑:“我如今是韩国派来的使臣。”

李斯:“这无关紧要。这次秦国出兵韩国,就是为了让你到秦国来。”

韩非:“我既然是韩国的使臣,就应当完成韩国交给我的使命。”

李斯:“不要去管它什么使命吧,应当首先想一想自己的前程。”

韩非:“做使臣,不完成使臣的使命,那不成了卖国的奸贼吗?”

李斯:“师兄!人之一生难得有几次好的机遇。你在韩国多年不被韩王所用。如今秦王这样器重你,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吗?”

韩非:“我所看中的,首先不是个人的机遇,而是自己的职责。”

李斯:“你呀!你的文章写得那样好,人怎么依然是这样不通达?”

迎面行来一只花船,上面坐着姚贾和几个陪伴的美女。姚贾在船头拱手道:“李廷尉,我这边有礼了!”

李斯也起身拱手道:“姚千户,你为秦国立下了大功劳呀!”

姚贾哈哈大笑:“彼此彼此!”

待姚贾的船行过去,韩非问:“此人是谁?”

李斯:“他本是魏国人,在秦国做宾客。他出使楚、齐、赵、燕四国三年,刚刚回来。他用珍珠重宝,拆散了四国合纵攻秦的计划。秦王陛下十分高兴,封他为千户侯,拜为上卿。”

韩非若有所思地:“啊!他就是姚贾姚侯……”

烛光下,韩非在馆舍给荀子写信。写毕,封上泥封。向侍从说:“这一封书信,你设法送到楚国兰陵。”

侍从:“先生,往楚国兰陵送书信,不好办啊!”

韩非:“你,……你想……想办法,一……一定送到。”

侍从:“先生,从秦国到楚国兰陵路途遥远不说,路上还常有兵匪……”

韩非从身上取出两锭金子:“我给你两锭黄金,哪怕是雇人专程送去,也要送到!”

侍从:“是!”离去。

韩非独自在屋内徘徊,想着姚贾的面容和李斯的话语。他认为像姚贾这样的人绝不能在秦王的身边。可是秦王却信任他,封他为千户侯,拜为上卿。

韩非忽有所思,坐于几案前,提笔疾书:“秦王陛下,臣闻姚贾以珍珠重宝出使楚、齐、燕、赵四国,事经三年,秦国与四国的帮交未必和谐,而国家的珍宝却几乎用尽。……”

在祈年宫里,秦王政阅读韩非的文章:“这是姚贾用大王您的权威,国家的宝物,在与诸侯结成私交。他心怀叵测,愿大王明察。姚贾本是魏国看门人的儿子,曾经在大梁做过盗贼,在赵国做臣子的时候被驱逐出境。大王起用看门人的后代、魏国的盗贼、被赵国驱逐的臣子,和这样的人一同谋划治理国家的大事,这不是鼓励群臣的办法呀!”

看了韩非的上书,秦王政很生气,立即召见姚贾。

赵高宣呼:“姚贾晋见!”

姚贾慌忙从殿外跑进殿内来:“姚贾拜见陛下!”

秦王政严肃地问姚贾:“姚贾!朕待你不薄,封你为千户侯。可你用寡人的珍宝,去与楚、齐、赵、燕四国诸侯私下结交朋友,有此事吗?”

姚贾:“有。”

秦王政愤怒地:“哼!你拿着朕的珠宝,去私下结交自己的朋友,你还有什么面目再来见我?”

姚贾:“陛下!曾参孝顺自己的双亲,天下的父母都愿意要他这样的人做儿子;伍子胥忠于他的君王,天下的君王都愿意用他这样的人做臣子。而现在,姚贾我忠于大王,大王却不知道呀!如果臣不以珍宝结交诸侯,楚、齐、赵、燕四国合纵的计谋能被破坏吗?如果臣不忠于陛下,四国的君王能信任我吗?”姚贾停了停说:“夏桀听信谗言杀良将,殷纣听信谗言杀忠臣,终于导致身死国亡。陛下如果听信谗言,那您的身边可就没有忠臣了!”

秦王政继续愤怒地:“你……你是一个看门人的儿子,魏国的盗贼,被赵国驱逐的臣子!”

姚贾:“是,是的。姚贾我是个看门人的儿子,贫寒时在魏国做过盗贼。还曾经被赵国驱逐出境。可是陛下!姜太公是一个被妻子赶出门去的丈夫,在朝歌连肉都卖不出去的无能屠夫,在棘津无人雇用的庸工。然而,周文王任用了他,却统一了天下。管仲是鄙人家乡的一个商贩,是南阳的无名之辈,是鲁国押送齐国的囚犯。然而,齐桓公任用了他,便称霸诸侯。他们的身上都有污点,那些污点遭到天下人的耻笑和非议,可是英明的君主任用了他们,知道他们可以为国立功,他们都成了举世无双的英雄豪杰!所以明君用人,不计较人有污点,不听信世人的非议,而只考察他们是否对国家有用。可以为国立功的人,外面再有非议也不听。虽有很高的名望,无咫尺之功也不奖赏。陛下!您是英明的君王,怎么能够被那些闲言碎语所左右呢?”

秦王政点头:“嗯,你讲得也有些道理。”

姚贾:“陛下!您还有什么要问微臣的吗?”

秦王政:“没有了,你下去吧!”

姚贾并不离去:“陛下……”

秦王政:“你还有事吗?”

姚贾:“陛下您今日问臣问得蹊跷,莫非是有人告臣的黑状了吗?”

秦王政:“你问这些做甚?”

姚贾:“我心中不明白,想问个明白。”

秦王政:“大胆!难道你想责难寡人吗?”

姚贾:“微臣不敢。”

秦王政:“下去!”

姚贾:“是!”战竞竞退去。

秦王政思虑片刻,转身问在殿下侍立的李斯:“李廷尉!”

李斯:“陛下!韩非的文章你看过了吗?”

李斯:“微臣已经看过。”

秦王政:“韩非认为,朕攻取韩国不如攻伐赵国,你以为如何?”

李斯:“陛下!臣以为,秦国有韩国在身边,如同人的腹心有疾患,务必要赶快取下。韩非的话,不过是用美丽动听的辞藻在为韩国的利益而辩说。”

秦王政:“以你之见呢?”

李斯:“以臣之见,必须远交近攻,先消灭韩国,除掉我秦国的心腹之患,而后,一个一个蚕食诸侯,统一大业才可以成为现实。”

秦王政点头赞许:“嗯,韩国这个心腹之患朕必须除掉,韩非这个世间难得的良才朕必定要使用。朕让你劝说韩非留下,你说给他了吗?”

李斯:“陛下!微臣已经劝告过韩非……”

秦王政:“他怎么回答?”

李斯:“他不愿意留下,一心要回韩国去。”

秦王政:“不行!让他留下,他是朕看中的一匹骏马。你再去劝说他,他必须留下!”

李斯:“臣遵旨。”

姚贾在殿角等待李斯从祈年殿出来,迎上去:“李廷尉!”

李斯:“啊,有事吗?”

姚贾:“你知道不知道是谁在大王的面前告了我的状?”

李斯:“这个……”

姚贾:“这个什么?你究竟知道不知道?”

李斯:“知道。”

姚贾:“你说,他是谁?”

李斯:“这……”

姚贾:“咱们一同奉君多年,我到楚、齐、赵、燕四国拆散他们的联盟可是听你的话去的。如今有人诬陷我,难到你一点交情都不讲吗?”

李斯:“李斯并非无情无义之人。”

姚贾:“那你给我说,是谁告了我的状?”

李斯:“你一定要知道?”

姚贾:“一定要知道!”

李斯:“是韩非。”

姚贾恨得咬牙切齿:“是他?……”

侍者在馆舍向韩非机密禀告:“先生!韩国传来密报。”

韩非看过密报大吃一惊:“啊?……”他气愤地走出门去,向侍立在门外的秦国侍者质问:“你们秦国为什么不讲信义?为什么使臣未走就发兵攻打我们韩国?你说,你说!”

秦国侍者:“在下不知。请使臣息怒!”

韩非:“你不知道?”

秦国侍者:“是!”

韩非重又回到室内,愤怒地大声责问:“天下还有秦国这样不讲信义的国家吗?天下还有秦国这样不讲信义的国家吗?”

侍女进来跪禀:“禀使臣,李廷尉请您到府上去。”

韩非厉声道:“我不去!”

侍女:“李廷尉的车马在门外等候着您呢!”

韩非:“我不去!秦国不讲信义,李斯一样也不讲信义!”

秦国侍者劝说道:“使臣大人,李廷尉是大王最亲信的大臣,您见了他不是什么都明白了吗?”

韩非转念一想:“好,看李斯他如何回答我!”说完向门外走去。

韩非怒气冲冲上了马车。

李斯把荀子赠送的麒麟图悬挂在府堂中央,几乎是天天欣赏。今天他邀请韩非的到内来,面对这张图画让他更加珍爱。他知道韩非的脾性,一大早特地令人忙碌准备。

忽听门外高呼:“贵客到!”

李斯急步出堂迎接。

韩非气愤地走来。

李斯满脸堆笑:“师兄,请!”

韩非心怀怒气略微拱手,悻悻地走进门去。

李斯紧跟韩非进门,吩咐说:“斟水!”

韩非:“不用!”

李斯又吩咐:“摆宴。”

韩非:“不用!”

李斯难堪地:“这……师兄,请坐。”

韩非毫不客气地坐下:“你,……你叫我来做什么?”

李斯和蔼地:“咱们是同窗,请你到府上来叙一叙。”

韩非:“咱们的话已经说尽了!”

李斯一时尴尬。少顷,李斯指着庭堂悬挂的麒麟图说:“师兄!你看,这幅麒麟图是老师亲笔所绘。十四年前我离开楚国来秦国的时候,老师将它亲手送给了我。”

韩非走到麒麟图的前面,仔细观看。见到这张图画,他就像见到了老师荀子,从心底涌出一股无限的深情。

李斯:“临别之时,老师的谆谆教诲如今犹在耳边。老师说,有识之士,当以天下为已任,不需许多儿女情长。老师所期望者,不是在他身边行孝道,而是能实现他毕生的主张。老师还说,只要我能助秦王实现天下一统,他纵入九泉,也可以瞑目了。老师的话鞭策着我,鼓励着我,使我身处逆境而不懈怠。入秦十四年来,由一个相邦府中的舍人,一步一步走到了秦王身边,成了被秦王看重的人。”

韩非:“李斯!你是荀老师的学生,我也是荀老师的学生。我们作为荀老师的学生,应当像老师那样执著地追求真理,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不能像狗一样趋炎附势,总是摇头摆尾,仰人鼻息。”

李斯:“是呀是呀!师兄,你是老师的好学生。我承认,在学业上我不如你,你的文章是圣人之笔。”

韩非意在言外地:“你也是老师的好学生。你现在做了廷尉,位列九卿,可以辅佐秦王统一天下了!”

李斯:“统一天下是千秋大业,需要很多的人。师兄,秦王一再告诉我,希望你留在秦国。师兄!咱们一同来辅佐秦王,这也是老师的期盼呀!”

韩非:“不!我如今是韩国的使臣。我问你,为什么秦国不讲信义?为什么使臣未走,你们就发兵攻打我们韩国?你说,你讲!”

李斯劝解:“师兄且莫生气……”

韩非继续愤怒斥责:“人都说秦国是虎狼之帮,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你们丝毫不讲信义!”

李斯欲制止:“师兄……”

韩非:“秦国想以此统一天下吗?疯狂!秦王想让我辅佐他这样的暴君吗?妄想!”

李斯:“师兄,你请息怒……”

韩非:“李斯,你是个鼠辈小人!年轻的时候,你就想做官仓里的老鼠。如今你已经做了仓中鼠,但是,说到底,你还是一只老鼠。”

李斯:“师兄!你……”

韩非:“我告诉你,你可以为了摆脱自己的卑贱之位,抓住一切机会向上爬,背离自己的祖国,到秦国来当说客。我韩非不能!我看不起奴颜媚膝,看不起为虎作伥。再高的职位,让我背离自己的祖国,韩非为之不取!”

李斯:“师兄……”

韩非:“你快安排车辆让我走,我要立即返回韩国去!”

李斯:“师兄,你等一等,听我还有话讲!”

韩非:“我不听!你快让我走!”

李斯:“这……”

韩非近乎喊叫地:“你赶快让我走!你赶快让我走!我要回我的韩国!”

李斯冷静而又沉稳地:“师兄!秦王要我劝你留在秦国,你执意不从。作为一个臣子,我尽到了臣子的职责;作为你的同窗,我该说的话也都说了。你一心要回韩国去。好吧,人各有志。以后你我就分道扬镳,各为其主了!”

韩非:“好!你有什么手段就尽管使,你有什么阴谋就尽管用!”

李斯:“送客!”

(转自中国荀子网,配图荀卿庠读书会)

-------------

刘志轩《荀子》电视小说

第 一 章   路漫漫兮归齐           第 二 章   阴谋与阳谋

第 三 章   三为祭酒                 第 四 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

第 五 章   太庙前的较量           第 六 章   年终上计的对决

第 七 章   济水平叛                 第 八 章   人与禽兽

第 九 章   邪恶对正义的审判     第 十 章   智者的悲哀

第十一章   春申君请贤             第十二章   一曲唱别离

第十三章  兰陵县公                 第十四章君王的旨意

第十五章天论                         第十六章拂袖离楚

第十七章一民刘                      第十八章少女泪

第十九章生死抉择                   第二十章巍巍国耻碑

第二十一章重回楚国                第二十二章再任县公

第二十三章撼山治水育人          第二十四章麒麟图

第二十五章良药苦口                第二十六章不做物的奴隶

第二十七章窃国的阴谋             第二十八章善恶颠倒

----------------------------

荀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一)荀子其人其书-廖名春

荀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二)荀子的思想与学术-廖名春

荀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三)《荀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廖名春

-------------------------------------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一:荀子是谁?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二:评性恶论可怕吗?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三:如何改变人恶的本性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四:走近圣人的阶梯(一)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五:走近圣人的阶梯(二)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七:李斯的悲剧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八荀子论天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九荀子何以能论天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1)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一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2)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二礼——荀子的欲望秩序论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三荀子的治世模式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四荀子的义利观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五独尊儒术,谁之儒?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六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桩最大冤案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八荀子的教育大目标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九音乐之用何在?—荀子的艺术观

刘志轩荀子漫议二十荀子论兵

刘志轩荀子漫议二十二品德的力量

-----------------------------------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韩愈之于荀学的徘徊彷徨-焦子栋

杨倞第一位给《荀子》作注之人-焦子栋

荀学借《金瓶梅》之壳上市记(戏说)-焦子栋

范缜对荀子天道观的传承与改造-焦子栋

陆贾将荀子思想转化为治国理念的关键人物-焦子栋

诸葛亮对荀子天道、礼法及兵学思想的传承-焦子栋

刘向第一次系统整理荀子著作并定为三十二篇者-焦子栋

晁补之第一位为诏封荀子兰陵伯撰写告先圣、先师文之人-焦子栋

林希建言荀子入祀孔庙之第一人-焦子栋

兰陵笑笑生第一位用小说系统诠释 “性恶说”之人-焦子栋

司马迁是第一位为荀子立传之人-焦子栋

浮云遮眼明月何时-王安石“天命不足畏”与“人之性善”的悖论-焦子栋

罗贯中打了苏东坡的脸-高俅之于苏轼的现世报-焦子栋

----------------------------

帝王之术:《荀子》三十二篇

(提醒:必须在荀卿庠读书会学习三年,荀子嫡系孙面授心法)

劝学  修身  不苟   荣辱    非十二子  非相   仲尼

儒效  王制   富国   王霸  君道   臣道   致士   议兵

强国  天论   正论   礼论  乐论   解蔽   正名   性恶

君子  成相   大略   宥坐  子道   法行   哀公   尧问

荀子思想评论(2017)

荀子大一统思想探赜

《论语》《孟子》《荀子》《素书》《百家姓》《道德经》《金刚经》《韩非子》《武林秘籍》《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三略六韬》全文整理……

《庄子》《论衡》《春秋》《管子》《墨子》《鬼谷子》《商君书》《尉缭子》《金瓶梅》《推背图》《素女经》《烧饼歌》《马前课》《梅花诗》《藏头诗》《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公孙龙子》《吕氏春秋》《二十四史》《乾坤万年歌》《黄蘖禅师诗》……

(0)

相关推荐

  • 战国311 韩非使秦——嬴政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口吃才人”

    尉缭得势.李斯当权,这两个人帮助秦王,秦王是如虎添翼.而且这几位伙计都不约而同地把韩国作为一统天下的第一步,也就是说,秦国要把韩国作为首要打击目标.而实际上韩国人也不是笨蛋,早在秦国和赵国开始闹矛盾的 ...

  • 韩非之后,暴力学说是怎样上升为国家意志的

    贾玉民 比老子稍晚,但同样也被后人称为先秦诸子的那批中国学人中,韩非和李斯是最不被时人看好的两个小人物.但他俩后来闹出的动静却最大,知名度也最高.有段时间,人们对他俩的关切和研究,甚至超过诸子百家中的 ...

  • 《大秦赋》中,韩非死在李斯怀中,历史上真实的韩非是怎么死的?

    在<大秦赋>中,韩非已经下线,他的下线牵扯三个人:秦王政.李斯.姚贾. 韩非深爱韩国,用尽方法不愿意韩国灭亡,他又不愿意效力秦王.为了保住韩国,韩非要离间秦王与秦国上卿姚贾,姚贾认为韩非是 ...

  • 历史上的李斯是怎样一个人?功在千秋,但统一天下与他没多少关系

    近日,电视剧<大秦赋>热播让许多人对秦国及秦朝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夜读史书就借这个话题来与各位聊聊历史上的李斯是怎样一个人. <大秦赋>中的李斯足智多谋,即便在他还是一个小 ...

  • 李斯

    李斯(前284年-前208年)[2],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方)人,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曾任秦朝左丞相,司马迁著<史记>,将李斯和赵高并写于<李斯列 ...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十)

    五.荀子:为学日益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赵国人,生卒年不详,先秦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国,"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曾 ...

  • 战国296 李斯的梦想——做一只衣食无忧的“胖老鼠”

    讲完了韩国人郑国和他修建的郑国渠,我们就来讲讲,和他同一年进入秦国首都咸阳的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叫李斯,知名度实在太高了.在辅佐秦王政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制度的建立, ...

  • 从刀笔小吏到大秦丞相,一起来看看两千多年前的职场逆袭

    李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几经起落,登上了秦国政坛的最高峰,他辅佐秦王嬴政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创立了中央集权的大秦帝国,在秦始皇的历史功绩中,李斯功不可没.可是李斯原是楚国人,而且出身平民,那么, ...

  • 《韩非子》解读 存韩第二

    古风藏书<韩非子>解读存韩第二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韩国将秦国当作宗主国来侍奉已三十余年,对外,为秦国提供屏障,阻止东方各国的进攻:对内,就像草席和坐垫一般屈居在下,听任 ...

  • 电视小说《荀子》连载第十三章兰陵县公刘志轩著

    电视小说<荀子>连载 刘志轩著 第二卷   天行有常 第十三章  兰陵县公 韩非乘车走进韩国郑城城门.看到一街两巷店铺前悬挂的草履.皮革.耗牛尾,南来的桔柚,北来的帛锦,心中十分亲切.他在 ...

  • 电视小说《荀子》连载第十五章天论刘志轩著

    电视小说<荀子>连载 刘志轩著 第二卷   天行有常 第十五章  天论 县丞在县衙与两名美女在吃酒,一个美女缠着县丞:"县丞老爷!你做了一回楚国大王,就再吃上一杯大王酒吧!&qu ...

  • [连载小说] 盅王 第三十章 一碗炉瓷水

    盅 王 作者:老农 30 一碗炉瓷水 庆生带着二王爷和杨恭,走进棚里,棚里生着几盆火,排着几张长桌子,坐着的大多是裁判.周围几盆火旁也都坐满了人,只有中间一盆炭火靠着后,占地较宽,还摆了张八仙桌.却只 ...

  • 《燕祈儿》连载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夜宿对谈 这天夜晚,冰篁安排丁离和祈儿住在湖边的一个小院子里. 院子不大,庭中花草青翠.房间是个套间,一间会客一间睡房,中间用纱帘隔断,摆放的家具都极为典雅精致. "你们辛苦了一路 ...

  • 长篇小说《瞒天诀》连载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归途尽在突破中 接下来,恒毕峰要与秦刻钟饮剩下的半坛酒液,汤晓伟知趣地离席了. 恒毕峰眼光闪了一下,暗赞一声秦刻钟调教得好,有礼节,识进退,小小年纪,知道什么场合该在,什么场合该避,儒子可 ...

  • 《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连载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中秋月圆人不圆  天寒更盼早归国 书接上文,韩进本来就想用加工好的小儿神效丸卖一些现钱,结果正合心意,原来和韩进说好交易的琉球货商也说想再用现钱购买一部分,当下韩进除了和前边说好的药材之外, ...

  • 郑熙亭文存之三十五篇:关于韩非使秦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郑熙亭文存之三十五篇: 关于韩非使秦  郑熙亭 一 <资治通鉴>卷六·秦始皇14年(前233年,即并六国前12年),载 ...

  • 电视小说《荀子》连载第三十一章终老的追求-刘志轩著

    电视小说<荀子>连载 刘志轩著 第五卷     圣人的期盼 第三十一章  终老的追求 李斯与姚贾一同到祈年宫去. 姚贾问李斯:"陛下让你劝说韩非,结果如何?" 李斯摇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