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由王长伟《回望故乡》想到的
2014年春节前夕,我的好朋友——中华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副会长王长伟先生送来了他刚刚出版的《长伟文集·回望故乡》,这是一部洋洋42万言的厚重之作,也是长伟先生继《西藏戌边小札》之后的又一部精品力作。
全书分《故乡回望》、《历史烟云》、《人物素描》、《史事探源》、《人生感悟》、《序文·赋》共6集,简直就是一部叶县百科全书,读后深受启发和教育。正如王长伟先生在《序言》中所写的那样:“从15岁离开故乡,转瞬已经40多年了,虽然已从雪域高原回到了县城,但那离老家还有一段距离,可这也是故乡啊。在边关的时候想家,回到家乡又思念边关,人就生活在这种自相矛盾的状态之中。”每个作家都有一个自己的文学故乡,“伟大的小说家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活场景,总是难以释怀。童年给予他们太多的寓言、故事、传说和人物,给予他们丰富的灵感和想象。当托马斯·沃尔夫果断地断言“一切严肃的作品说到底必然都是自传性质的”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封杀了作家任由想象的驰骋空间。
王长伟先生笔下的文学故乡,已经不是他童年记忆里的那个原生态故乡,而是站在社会、历史和人性的制高点上深情回望故乡后,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以独特的美学视角构建和塑造的一个虚拟的文学故乡,一个蕴含了国家、民族和社会丰硕文化内容的全新的“家国故乡”。这个虚拟的文学故乡,远比童年记忆碎片里的那个真实故乡更为博大、更为丰富、更具人类审美价值。千百年来,故乡文学已经成为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咏歌百代,久唱不衰。
王长伟先生的故乡就是一个厚重的文学符号。
故乡是什么?是祖辈四处漂泊走累了停下来安家生根的河岸或山脚,是作家生于此长于斯魂牵梦绕寄存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是一生奔波行将就木之时决然选择的最后归宿。正是在这块曾经留下太多记忆的土地上,铭刻了他们或苦或乐、或悲或喜的丰富童年,留下了人生最宝贵的金色年华。 故乡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长久指引着那些负笈远行的创作者的脚步。莫言说: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紧密相关。故乡的青黛远山,绕村而过的溪流小河,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绿色的菜园满坡的麦浪,还有故乡的明月和朝霞,霏霏的春雨和冬雪,无不都会成为一生难以忘却的清晰记忆。“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理状态”。湖南作家于怀岸说:“我从很早,青少年时期就离开湘西,中间也回去过,甚至呆过很少时间才又出来,但我对湘西还停留在小时候和青少年时的印象,我现在写湘西的一些题材大多也是用孩子或者青少年的眼光来看湘西的。”追忆故乡那些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还有那些鲜活的故事、丰满的人物和古老的传说,就构成了文学作品最生动感人的丰富内容。
纵观中外文学史,以故乡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经典名著代代叠出,咏唱不绝,故乡文学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史学地位,拥有了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故乡已经作为一个悠久靓丽的文学符号载入了文学史册。 在华夏民族文学史上,以故乡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诗经》中的《卫风·竹杆》和《邶·泉水》细致描写了一个卫国女子嫁到异国他乡后,深切思念故乡的父母和兄弟,不时回忆儿时嬉戏的“卫女思归”的情景。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豪放展现了一代帝王强烈的思乡之情。陶渊明的《田园归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映照了文人墨客的思乡情结。唐代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戴叔伦的“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等数以千计的诗辞歌赋无一不是思乡佳作。故乡是挣脱不了的岁月,是一支永远牵在手中的风筝,剪不断,理还乱。故乡很远,也许相隔千山万水;故乡又很近,就在心里梦里,是一道至死都不能抹去的烙印。 故乡的生活印记是最深厚的文学土壤,是文学创作灵感的源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大批左翼作家的文学作品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创作的巅峰。茅盾、沙汀、张天翼、柔石、萧军、萧红、丁玲等都在远游他乡后完成了自己的文学经典,写出了他们一生堪称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理想与艺术审美达到了较完美的统一。他们的那些文学作品,无不深深打上了他们故乡生活的烙印。在他们的文字里,总能读出浓厚的故乡情结。鲁迅的小说名篇《故乡》,以一种特有的沉郁之美,细腻展现了他离开故乡之后的悲伤怀念。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他用近乎残酷的目光重新审视久远的故乡,以消解心中本已淡然的乡土情结。在他飘泊异乡五六年后,怀着“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心态再度开启记忆中的故乡,浮现在脑海里的首先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活泼的少年闰土和豆腐西施杨二嫂,还有獾猪、刺猬、稻鸡、角鸡、鹁鸪.......一切是如此的清晰可亲,那就是他回忆中的故乡。沈从文的《湘西》、《边城》、《长河》等,表现了一个来自湘西的“乡下人”寂寞的审美情怀及执著追求。湘西的土地和人民哺育了他成长,赋予他艺术的生命,使他以湘西故乡的人事景物风俗习惯为题材,写成了许多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优美散文和小说,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湘西社会风俗画。“农民诗人”臧克家诗歌中的“老哥哥”,“六机匠”,无不都是他早年山东诸城故乡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故乡童年的故事和传说伴随了他八十年的创作实践。
当代文学中,以故乡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更是层出不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马新朝说:“故乡是我创作的底色,那是生命的底色,是我们民族的底色。我是喝着家乡南阳的涧河水长大的,印象中,涧河水特别清凉、明澈、甘甜。夏天,成群的孩子整日泡在河里摸鱼、捉虾,回想起来,那种乐趣就像一杯美酒,珍藏的时间越长越觉得甘甜,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一草一木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我觉得,一个中国作家或诗人,乡村经验尤其重要,乡村经验是一个中国诗人应该站立的地方。”著名作家周立波以故乡湖南益阳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汪曾祺以故乡江苏高邮为背景创作的“故乡系列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等,故乡痕迹突兀鲜明。生于商州的贾平凹,仅仅在故乡生活了十九年,但却始终难以割舍对故乡的依恋,虽然已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多年,但他的绝大部分作品仍以农村为题材,倾情表现农村的风物人情、人物命运以及社会变迁,把自己对故乡的一腔深情融化在作品中,以文化人的视角展开对农村社会的深沉思考。 每个作家的风格、创作和他故乡的生活场景密切相关。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来的血肉联系,那是一个人一生都无法摆脱的精神羁绊,“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这是一种模糊而悠长、强烈而复杂的精神眷恋,一种难以割舍和抛却的强烈人文情怀。这样一种情怀必然融入到文学创作中,渗透到故事、人物、背景、社会生活的血液里。冯骥才说:“故乡的一切,自然都会化为作家笔端淌出的文字来。”故乡更像是无形的精神财富,更多的时候,不是作家对故乡魂牵梦绕,而是故乡会在不经意时,悄悄溜进他们的梦中,流淌在他们的笔下。
故乡是人类永恒的集体记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念故乡是一种美妙的人类情感宣泄。刘欢的“弯弯的月亮”、费翔的“故乡的云”、李谷一的“乡恋”,听一千遍一万遍,仍然会沁人肺腑,令人荡气回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故乡的河,那是永远流淌在心中的河。“故乡符号”作为民族的集体记忆,将会长久地驻足文学殿堂,辉煌瑰丽,光耀古今。
故乡,是一座遥望千年的绵绵群山,是一个黄沙飞扬的黄土高坡,是一个道路泥泞的偏僻村落,更是一个视野狭小的闭塞世界。在这个极为有限的生存空间里,目力所及,空旷而寂寥,荒凉而清许,贫穷而落后。落后的故乡与人生的理想,总是有着太遥远的距离,总让一颗颗年轻骚动的心失望和迷茫,甚至愤恨和忧伤。“你整点行装,开始人生的远征,那一刻,故乡被你的目光拉长拉远。” 逃离故乡是文学理想的勇敢选择。面对“非常痛苦”、“非常苦闷”的农村生存现实,举目四望,前程渺茫;展望人生,心灰意冷,感同身受的是穷困、饥饿、苦难、愚昧、闭塞、荒漠,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逃离。走出故乡去他乡,背起行囊走四方,“离开熟悉的地方,离开熟悉的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找”,几乎就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少年孜孜以求的梦想与向往。他们做梦都在想逃离故乡,恨不能插上翅膀,立刻飞去远方,从此远离“恨不得咬一口”的令人伤心愤恨的故乡。莫言说:“十八年前,当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高密东北乡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时,我对那块土地充满了刻骨的仇恨。它耗干了祖先们的血汗,也正在消耗着我的生命。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比牛马付出的还要多,得到的却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凄凉生活。夏天我们在酷热中煎熬,冬天我们在寒风中颤栗。一切都看厌了,岁月在麻木中流逝着,那些低矮、破旧的草屋,那条干涸的河流,那些木偶般的乡亲,那些凶狠奸诈的村干部,那些愚笨骄横的干部子弟……当时我曾幻想着,假如有一天,我能幸运地逃离这块土地,我决不会再回来。”
文化的荒漠、知识的缺失更进一步促使年轻的“他们”决意走出故乡。“40万人口的故乡竟然没有一个图书馆,唯一的新华书店里却堆满了学生考试必备的辅导书,最缺的就是那些启发思维的书籍。”故乡观念太落后,文化落差也太大,愚昧、颓废、庸俗、迷信等大行其道,延续了数以百年的传统生活方式及精神状态,更是无法忍受,令人压抑窒息。河南籍作家阎连科带有自传性的“瑶沟系列”,着意描写了中国社会底层艰辛屈辱的人生挣扎:过年都吃不上一顿白面饺子,一个村供不起一个高中生。伏牛山麓的苦难乡村,构成了他文学天空黑云浓重的层层阴霾。1919年,一代伟人邓小平15岁离开故乡四川广安,直到1997年驾鹤西去,78年间,他的脚再也没有踏上过故乡的土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自贡灯展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邓小平在船上观看,一旁采访的四川电视台记者也是广安人,他问小平:这么多年,您就没想过回乡看看吗?小平摇头说:“我怕。”逃离故乡,会有太多的理由。选择逃离,寻找另一个精神家园则是义无反顾。
遥远的他乡是一种诱惑。诗人汪国真有句名言: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熟悉的地方没有新的风景,残存在脑海中的是旧的风景。”文学创作,需要一个广阔的自由空间,需要一个博大的社会舞台。而狭小的故乡,却不能给予这样一个绚丽的舞台。生于斯长于斯,长久的平面凝视,切身的痛苦体验,令人生厌的生活场景,都被自己的步履踏平。故乡太小,让人看不到外面广阔的天空,“一点生机都没有!灰朦朦的天,灰朦朦的地,灰朦朦的房子和空气。”青山明月也已兴味索然。精神已经疲惫,激情也已不再,情感更已淡漠,甚至愤青过的一切也不再能够激起愤怒,迫切需要寻找另一片风景。渴望逃离,走向漂泊成为来自心灵深处的狂野呼唤。 众多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家纷纷把“逃离故乡”当做创作的主题,怀着极度的伤感和惆怅的情愫去述说这种背井离乡,诗意展现从南方到北方四处漂泊的“一个人的战争”。为什么会选择逃离故乡?因为对故乡的绝望和愤恨,也因为心灵的背叛与挣扎,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把逃离故乡当做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期望着到“别人的领地”拼搏奋斗,期盼着到那里扎根、开花、结果。“大年初二,逃离日思夜想的故乡,重新踏上返回深圳的路途。”外面的世界强烈召唤着青年男女们,激荡着他们一颗骚动的心,诱惑着他们奋不顾身奔向遥远的他乡,寻找自己的人生理想。这种逃离,不仅是躯体的离别,更是精神的叛逆。二十世纪初著名作家周建人在《别了,故乡》一文中写道:“老房子已经住了100多年,搬家无疑是一件庞大的系统工程。卖房的消息早已传了出去,大家都知道,又一个大户人家败落了。”其伤感之情溢于言表。河南新乡是作家刘震云的故乡,故乡构成了他小说的重要内容。儿时生活的困顿迫使他长大成人后选择了逃离故乡,大步走入了喧闹的城市。只是在城市生活了多年之后,他又猛然发现了故乡的真和美,遂拿起笔来恣情肆意地讲述故乡的人物和故事,于是有了《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等大批怀乡作品的问世。“写作就是回故乡”实在不失为一个精到而绝妙的概括。
王长伟先生的回望故乡是从原生态故乡到文学故乡的超越。
“故乡文学”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具有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感与时代价值。沈从文说:“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王长伟先生笔下的故乡并非仅仅是自己的家乡,故乡是一个远比家乡更为厚重的生命印记。囿于家乡那块狭小的土地,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局限,闭塞环境的羁绊,思维认识高度的制约,也许很难写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能够承载社会历史价值和人文意义的优秀文学作品。山村无大家,僻地难辉煌。跳出家乡有限的狭隘视野,站在一个视角广阔的巨大空间,凝眸回望那个承载着悠远历史的故乡,故乡文学才能完成最后的华丽转身。从逃离故乡到回望故乡,再到文学故乡,这是一个作家文学创作的历史轮回,也是从原生态故乡到文字故乡的路径选择。
王长伟先生的《回望故乡》是站在历史、社会和人性的制高点上,对童年故乡的深情回望,是对曾经的生活场景的哲学反思,是原生态故乡的提炼升华。正像王长伟先生在《序言》中写的那样:“回想当年卫国戌边,是何等的壮怀激烈,大有“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的云水胸怀、松柏气概。可对家乡的思念,随着岁月的无情离去却越来越深,就像一杯醇香的老酒,越久越香。”王长伟先生积累了太多关于人性的思考与洞察,获得了太多关于社会的认知及透析。当他站在雪域高原,深情地俯视凝望身后的故乡时,流淌于笔下的已经不是那个真实的贫穷落后的狭小山村,更不仅仅是祖先曾经歇脚栖身的那片故土家园,而是经过作者重新发现和认知、融入了自己丰厚人生阅历和哲学思考的一个崭新的故乡,“我”的故乡升华为“我们”的故乡,原始故乡嬗变为艺术化、文学化了的“人造风景”。
王长伟先生的文学故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虚拟的故乡世界。反观中外文学史,众多伟大不朽的经典作品,几乎都是以回望故乡的全新视角去讲述故乡的故事和历史,再现故乡的人物和传说。文学的意义在于发出个人的声音。作家对故乡的回望,绝非是记忆中故乡场景、风情、人物和故事的简单再现,而是故乡记忆繁纷生活的重构。中国画技法在这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画造型并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构图上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王长伟先生笔下的故乡,已经不是原生态故乡景致的简单复制或拷贝,更不是简单的情景临摹,而是一个艺术化了的虚拟的文学故乡,是一个更为真实、更为瑰丽、更为良善、更为丰富的文学世界。
只有站在社会和人性的高地上,一次又一次回望故乡,才能发现故乡之美,故乡之真,故乡之善。当你离开时,故乡巳不再是你的故乡了。梦魂牵绕的只是梦中的故乡。席慕容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幽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他们把故乡被打造成了一个美丽的桃源,一个纯净的心灵港湾。在作家笔下,或许那满街的狗屎,一脚的泥泞,灰黑的老屋,粗俗不堪的村姑等等早已不见,仅剩下“家乡是一汪清泉,干净、清凉、柔和,没有都市的喧嚣和浑浊。”王长伟先生的《抗日英雄杨三元》、《在母亲坟前》、《童年记忆》是那样的坦诚、质朴和充满人性。我从他的书里看到的是一股纯正刚烈、执着豪放的中原之风。他笔下的故乡是如此的清澈而宁静,字里行间无不是满目春色,日丽蓝天。 王长伟先生笔下的故乡,其实是一个被心灵放大了的故乡,是整个国家的缩影,是认识国家与国民的起点。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王德威认为:故乡“是自特定的空间中追寻历史的痕迹,从时间的洪流里淘洗‘故乡’的精华”。王长伟先生的文学故乡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厚重的特定时代与社会的全景图画。他把这种风俗图写得越淋漓尽致,离自己的故乡就越远;离大众的心灵世界就越近,离原生态故乡就越远。鲁迅笔下的绍兴,老舍的故乡北京,萧红壮阔的黑土地,陈忠实的“白鹿原”,汪曾祺的“高邮老家”,陆文夫的苏州小巷,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无不都是国家、社会、民族、历史的缩影。他们塑造的博大深厚的文学故乡,岂是小小的原生态故乡所能包容得了的!1921年的鲁迅,用俯视的目光回望自己那荒凉、封闭的故乡时,不禁痛心疾首,并希望“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注意”。于是,我们看到了“阿Q”精神,看到了在“咸亨酒店”里挣扎的孔乙己,看到了“鲁四老爷”家中走投无路的祥林嫂,看到了那个“从小和我一起长大”却日益陌生的闰土哥。在“鲁镇”的这些人和物中,人们感受到的不是对家乡的思念,而是一个时代的压抑和悲凉,更是鲁迅无声的呐喊。
那个曾经愚昧落后的原生态故乡,殷殷回望之后,经过王长伟先生的精心创作,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获得了新生。原生态故乡的人物、故事和景致已被彻底打碎,作家按照自己的审美方式,揉进众多的其他文学元素,包括民族的、城市的、社会的、国家的甚至是世界异域他乡的,并大量融入了作家个体对人性及社会的主观深刻感悟和理性思辨,最终演绎变幻为包含多种文化元素的浪漫或现实的精巧故事。故乡由肮脏变得洁净,由愚昧变得智慧,由丑陋变得美丽,由狭小变得宽广。从而,原始故乡经过华丽的转身,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美轮美奂异彩纷呈的文学故乡风情大画卷,如此的美丽鲜亮,光彩照人,如此的感天动地,流芳千古。我读王长伟先生的文章,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写了一篇名叫《我的桑梓——水寨乡》,表达着他对“故乡”的一种怀念和赞美的情愫。文字亲切真诚,我忽然感觉到水寨原来一直这样美丽着,而且还会有更加辉煌美丽的明天,文章里对故乡寄予了美好的期望与祝福……他在《家乡的那些人和事》一文中写到:年少慕边关,老年思故乡,这是我一辈子亲身体会过的经历。这些年我曾多次想起那些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并且已到另一个世界去的人员的面孔,想起他们一生经历及所完成或没有完成的事业,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人呢,总是生活在过多的遗憾之中。人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同一年、月、日同一时辰出生的人,命运也各不相同。有推车拉纤的、有当官做宦的、有细米白面的、有拉棍要饭的。不同的经历产生多样的人生。人大约分为三种:一种人专门损人利己,一种人既损人又不利己,一种人既不损人又不利己,得空还能做点善事。由此形成复杂纷纭的世界。一句俗话说得好:谁家人前不说事?谁家人后不说人?大多数都把说人当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开嘴就拿一个人说事,津津乐道,唾液飞溅。每个村都有自发地饭场,村里的成年男人吃饭的时候都来到这里。人们为了到饭场凑热闹,端着饭碗从东头到西头,盛饭的碗大部分是大白碗(土窑烧制的碗,整个是白色的,比普通的碗大一倍)或是小瓦盆。早饭几乎都是玉米糁里掌红薯,上面夹一点调萝卜丝,碗中间冒尖,夸张点说,就像个微型雕塑的小山。这里可是消息发布中心,村里发生了什么事,在哪里遇见了稀罕事儿,好消息坏消息都在这里汇集,张家长李家短在这里得到传播。一句话会让人笑得喷饭,同样一句话两人抬杠会把饭碗摔掉。当然说话的人并没有意去伤害哪个人,也没意去诋毁哪个人,但在不自觉中却让谈话中涉及的人受到了伤害,这种伤害甚至会影响一辈子。长伟先生的目光是敏锐而冷静的,他捕捉到了非常清晰的思维,读其文,让我有一种身为叶县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涌于心中。凭我的感觉作者一定不是纯粹的文人,因为文字里涉及到很多人文地理,环保生态,自然科学的知识,而且对叶县的一份期待尽在其中。是他的目光和扎实的文化思想留给我很深的印象。长伟先生的《回望故乡》是一本很厚重的书。打开书,很合我的胃口。我原本就喜欢简单从容的生活,所以,我精神一振,静静读之。我没有刻意去读作者的简历和序,我只想从作者的正文中,用我自己的目光和方式去读他的人生经历,读那些改变命运的际遇,读那些刻在乡村里的印迹,也读故乡背后的故事。对于故乡,也许我们一生都走不出乡音与乡愁,随着作者朴质的文字走进作者笔下的那个世界,我如同行走在熟悉的田野上,感叹作者对故乡有着这样一份悠长难忘的情致。曾经因为害怕乡村里的偏僻清贫,曾经我们向往都市的繁华和喧闹,如鸟儿一样拼命想飞出山林,无数次幻想过外面精彩的世界是多么美妙……如今,行走在城市的街灯里,却如此深切的怀念乡村里的宁静和纯朴,故乡是心底最温柔的牵挂与思念。我经常做这样的梦,等我老了,我要回到大山深处的鳌头村,隐归田园,种花养草,回忆人生,尽情享受那里没有污染的阳光,空气和水,珍爱大自然的本来颜色,直到叶落成泥……
从《回望故乡》,能看到作者人生路上留下的一个一个坚实的脚印。他的《故乡的路》、《家乡的小河》、《风雪求学路》、《童年记忆》记录了乡村的生活,那么多真实的记忆,那么多熟悉的感受,都蕴藏于字里行间。从作者这些细腻朴素的文字中,我找到了似曾相识的记忆,惟一不同的是,我带着眷恋和梦想离开那个山村的时候是在一个美丽的秋天,依依告别大山深处的家园,和风中挥手的母亲……长伟故乡的小河,不单是以水美而出名,朴质中透着富贵之气,让人流连在她的身影中,不会忘记。水清则无鱼,我家门前也有一条河流,细水长流,很少见鱼儿游动,而螃蟹是却多得密密麻麻,记得小时候我也挽着裤脚,赤着脚儿,翻开鹅卵石,去捉螃蟹,却被吸附在小脚背上的吸血“蚂蝗”吓得大哭起来,以后再也不敢下河了……现在想来依然心有余悸。作者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作了详细的介绍,读他的文字,让我怀念故乡,惦记故乡的山水,还有对那里“过春节”的风俗,如此种种记忆……他在《闲聊民俗》一文中,将故乡的社火、婚俗描写得惟妙惟肖,哭嫁和拜堂的婚俗,依然在叶县民间盛行。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和欢乐的唢呐声永远是乡村最动人的风景。正应了一句老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是啊,乡村的那边是一个纯净而美丽的世界,作者把最真的情感,最亲切的文字,献给了养育他的那片山水,献给了他记忆里的村庄,献给了永远的故乡、家族和父亲……读《回望故乡》,我读到了长伟先生的一番感慨,就理解了文章一开始就对美丽的家乡进行了赞美,是因为他对故乡情有独钟,赞美不喋,所以“我”爱屋及乌,才对叶县这么热爱,她足可以与我的故乡媲美,故乡是单一纯洁的美……长伟一路走来的足迹,“文字”是楼梯,是桥梁,让作者爬得更高,走的更远……作者一直坚持在写作,怀揣着一个文人的梦想,用一支笔描写他丰富的人生,这让我想起一位文友的话:“把写作持之以恒,必有收获,文字在中国由来有用武之地的……”可以看出作者也是在这些与文字有关的经历中不断成长,以至今天回头看看,真该好好感谢生命里踩过的这些坚实的脚印。作者把最柔情细腻的文字献给他生命里挚爱着的父老乡亲,从流水一样清澈的文字里能读到大山一样的男儿强烈的责任感和他那颗豁达,宽容的心。作者在《在母亲的坟前》一文中深情地写道:走到母亲的坟前,我想起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故乡》中的两句诗“母亲在里头,我在外头。”一种苍凉悲怆的感觉马上涌上心头,泪水顺着脸颊无声地流下来。母亲已经离开这个世界6周年了,光秃秃的坟头已被茂密的青草覆盖,坟头越变越大,我却觉得与母亲越离越远了。虽然6年在时间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我觉得好长好长。是一种终生再也不能回归的无奈,是一种生死离别的切肤之痛。虽然母亲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的脑际萦绕,我也曾多次在梦中围在慈母膝前,梦醒来却是无尽的思念。站在母亲的坟前,真是百感交集。母亲和父亲含辛茹苦把我们弟兄三个养大,并且都参加了工作,有了家庭和儿女,而您却躺在这荒草枯叶之中,与孤独寂寞为伴,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呼唤,再也不能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虽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多想听母亲的絮叨,已是再无可能了。要想再见慈母,只有等来生了。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不识字,缠过足。三岁丧母,是在黄连水里泡大的。从来没有做过寿,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母亲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却受到儿孙和乡邻的尊重。她虽不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但一生吃素,从不动腥荤。没有听见她埋怨过生活的不公平,也没有听见过她说过任何人的坏话,只是听过她在劳作之后长长的叹息,听到过在哄我睡觉时哼的至今让我回忆起来仍充满甜蜜的童谣:“老马扎儿(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小枣树,弯弯枝儿,上头坐个小闺女儿……”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平凡是在远离州县的穷乡僻壤里默默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她的伟大是用博爱的胸怀,把爱撒给了我们周围所有的人。我们家是个传统大家庭,爷爷去世早,奶奶当家。父亲弟兄两个,都在外边工作。母亲是家中长媳,几乎包揽了家里的活计。一日三餐,再加上洗洗涮涮,忙完家里再干地里活挣工分,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当时衣服和鞋子都是手工缝制,她手里从来都没离开过鞋底、袜底,哪怕有一分钟的时间,她也要做上几针。奶奶脾气不好,不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都拿母亲撒气。轻则开口就骂,重则拿棍就打,那种生起气来暴跳如雷的摸样在我脑海里成了永恒,至今仍记忆犹新。我们家有个特殊的情况,我娘(就是我的婶子,我们叫娘)找算卦先生算命,说她这辈子只能生孩子,不能养孩子。她10年没生育,对算命先生的话深信不疑。后来她连续生了四个孩子,都吃我母亲的奶长大。这四个弟弟妹妹长大后,都视母亲为亲生。我们是大家族,母亲是长门长媳,堂兄弟、妹有好几个,那时年龄都小,母亲像对待儿女一样呵护他们。在我母亲的灵前,二姑和四姑一声凄厉的“嫂娘”让现场哭声震天。更使我们做儿子的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别说是去劝别人,就连自己也无法控制。母亲的博爱之心还表现在对他人的关怀上。她上了年纪后,我们几个都争着让她去城里住,她都以照顾我父亲为由,坚持住在老家,这成了我们几个的终生遗憾。我们经常回去看她,每次带的东西,她都一点不少的分给亲戚邻居,给她买的衣服,她从不舍得自己穿,都把它分送给给亲戚邻居和需要衣服的人。母亲一生只为别人着想,从不考虑自己。她临走的前几年,由于骨折无法自由活动,专门请了保姆照顾她。为了不给保姆添麻烦,她一直坚持不喝水,吃饭也很少。每次保姆帮她方便,她都感到很愧疚,连声说“谢谢。”有一次她偷偷自己下来方便,又摔断了肋骨,但她始终不说,只是让父亲给她买止痛片,疼的得厉害时,就大把吃止疼片,光止疼片就吃了两大茶缸(据我父亲回忆),这件事她从不让告诉我们。后来她又自己方便,摔断了胳膊,我把她接来,在县中医院做x光检验,才知道她的肋骨断了三根,并已自动愈合。听到这个结果,我当时就流下了悔恨的泪,觉得无地自容,母亲虽然疼的双眉紧蹙,不住地抽气,还不住的安慰我,说她不碍事。母亲为了不给我们增加负担,默默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这是天底下最纯真、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母亲,你能听到我的话吗?如果真的还有来生,我还为您做儿子,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母亲的故事太多,蓝天为笔、大海做墨也难以书尽对她的思念。我永远怀念你,我的母亲!母亲永远去了,愿母亲在天堂里一路走好!他用人间真情写母亲。
母亲是平凡的人,又是不平凡的人,一个家族,一座村庄,几许岁月,一段历史,就这样如电影般一幕一幕展示在读者眼前,或许沾上一些时代的影子和印记,也仿佛在读着一部中国式乡村的历史,我读到了一种别样的人生况味,不得不掩卷而思。是啊!母亲,多么让天下儿女敬仰的字眼;母爱,多么像哺育我们成长的宁静港湾。母爱是纯洁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只知道给予而不企求回报的。母爱像春天里的暖风,吹拂着我们的心;母爱像绵绵细雨,轻轻拍打着我们的脸面,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像冬天的火炉,给我们在严冬中营造暖人心意的阳光。人世间的儿女们,望着两鬓斑白的母亲,哪一个不辛酸至极呢?母亲赋予给我们的爱实在、朴实、严厉,有时还有点诗情画意。恍惚中,我的思绪回到了童年。我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那是母亲在辛勤工作;我看见一个疲惫的身影,那是母亲在为我编织寒衣;我看见一个欢快的身影,那是母亲在为我学习进步而高兴。细细回想,在我的生活中,哪一天又少了母亲的身影?每当我哭时,妈妈就安慰我;每当我感到像一只孤弱无助的小鸟时,妈妈就张开她那宽广的臂膀,给我温暖和爱的气息。母爱是爱里面最伟大的一种。儿女是母亲用自己的爱浇灌而成的花草,儿女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每一滴爱。母亲,一生为儿女护航,默默在儿女背后为儿女导引方向。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我们所能报答得了的吗?正如《游子吟》所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最先读《回望故乡》,是在王长伟先生的网易博客里,读网人网事,心中忽然生出很多感慨来,感激网络,开阔了我的视野,让生活多了一些精彩,也多了一些收获,也感谢网络让我有机会来读《回望故乡》,收获一地思想,飞扬一腔乡情。回望故乡,心情如此安静沉寂。故乡,在我从容地收获、欣赏和注视中,我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美丽,圆满和美妙。回头总结过去的岁月,生命中所有的遗憾,便可以轻轻地无怨地消融在冬季漫无边际的静寂之中,新年伊始,万物生机勃勃,让我扬起头,继续在阳光下行走。 以“故乡”为原点,视角穿透自己的故园童趣,翻越自己的人生旅途,链接亦庄亦谐的乡人乡事,折射出与父老乡亲交往的心路历程和感怀教益,淳朴乡情洋溢于字里行间,恋乡情结跃然纸上,精神穿行力透纸背。与他的多色又沧桑的人生经历成正比,他的关于故乡的系列散文不仅格外浑朴而厚重,而且还显露出深深的自信与明显的沉重。概览《回望故乡》,集集都有重心、篇篇都有看点,这得益于他拥有的浓烈乡情、深切体验,更得益于他艺术的表现手法:青春陈词、零度叙述和反思诉求。 青春陈词是《回望故乡》的基本色调,也是长伟先生关于故乡系列散文的特质之一。长伟出生贫困乡村,童年的苦难积攒了太多的质朴内核和文心灵气。彼时,走出乡村只是他童年的梦想,却也成就了他丰富的草根素养。纳入第一集《故乡回望》的12篇散文,都是他植根乡村的童趣掠影,也是走出乡村前的青春陈词。拉斯金说过:“除真挚的心灵外,别无高贵的仪容”。一物一人,人在物中;一事一理,理在事里;一文一议,议在文内。“回望故乡”里的散文,以他孩提的童趣为基调,以他青春的理想为依托,无论是描摹《飘逝的蒲公英》,还是《有关洪水的记忆》;无论是回忆《叶廉路的变迁》,还是《春天的回忆》,每每从容陈词,篇篇美不胜收。“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爱默生语)。
诚然,山民的底气、书生的骨气,以比较柔软的辩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长伟的青春陈词自然匠气,情感浓烈,并具有悲悯情怀、怀乡情结,文风超脱,尤其显得真挚勤勉。得益于青年的朝气和文学的梦想,使得长伟故乡散文创作具有正确的认知和独特的思想,文体上日臻取向雅俗共赏。青春陈词使得他的散文充满朝气、温情,表达对理想的构建和人生世态的思考,对人的描写、对物的描摹,常常寥寥数语就能抓住人的魂灵和物的神韵,可谓散文笔触、小说情怀。从而使得这些散文作品不仅直截了当,角度逼直,行文也给读者以亲切感,作品的艺术张力往往直抵读者心坎。 零度叙述是《回望故乡》里大多散文篇什通用的行文技法。哲人云:心灵往往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长伟走出乡村以后,须臾不敢忘却父母的养育之恩、故乡的养育之情,所经历的沧桑并不妨碍他的心灵抵达故乡情,他深深懂得:心灵美比外表美美丽,外表美只不过是外表,心灵美虽然看不见,但可以感受。因此,他的系列故乡散文行文显得毫不掩饰、从不虚构、永不矫情。第五集《人生感悟》里的所有21篇杂文,无论写人,还是状物,在行文上,从柔情脉脉的柔版,到热情焕发的快板,直面叙述、温情表达,酣畅淋漓;在文风上,从来龙去脉到起承转合,将每一个事件,哪怕是每一个细节,都诠释得极其详尽完美,给读者提供了从未被重视的乡情民意观察视角,让读者尽享纯正体验,分享审美情趣。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从我的老师说起》直接叙述了“我的老师”张靖宇辅导“我”文学,教导“我”做人道理,一位亲民爱民、乐善好施、文学素养深厚的好老师跃然纸上。感动的“我”,从农村到军营,我走过了一个崎岖而又漫长的过程。正是受这位“老师”的感染,不仅迸发出“我”无穷的青春活力,也使“我”在以后的人生征途上献出爱心。与大多数写景散文不同,长伟的这些写景散文,首先赐予大自然浓烈关切情怀、善于“贴着”大自然写,使得大自然在我们面前是无蔽的、灿烂的,大自然变得温情脉脉起来,丰满的质地洒满地平线。总之,他这些散文通过零度叙述,一系列故乡人物矗立在我们眼前,故乡如画的风景犹在我们面前再现。
长伟从叶县乡村到军营,到边关,到返回故乡,踏平沧桑,一路如歌如泣。毋庸置疑,他的人生经历为其散文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个人经验、社会阅历、厚重沧桑和内心检视。同时,也促使他对自然和社会、现实和历史、当下与未来进行了一系列探寻,用多重视觉和视角观察生活。他叙述的对象和客体真实,他的叙述方式和特色是温情,使得他的散文创作视野开阔,以故乡为出发点却不局限于故乡。第三集《人物素描》和第四集《史事探源》里的56篇散文,无论写人,还是记事、纪实,更注重接受现代与后现代文学的影响,将个体经验和社会变迁、人类处境并置处理,是故乡与沧桑、存在与虚无、现象与本质惬意重新构建和延伸。这些散文着眼细节,善于运用大量风俗民情营造色彩斑斓的意象,体现出丰富的张力。零度叙述使得长伟的散文风格温情脉脉、婉转悠扬。
《回望故乡》第三个特质是反思诉求。迪亚娜夫人有过这样一句名言:“爱就是忍受痛苦,被爱就是引发痛苦。”长伟关注大自然、热爱并赞美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把爱的眼光深入到万物的生长脉络,延伸到大自然的内核。这样的写作形式源自于他的善心底层、爱心底线,因为他的系列故乡散文创作坚持了一个传统文明守护者的立场,坚守一个作家的行为操守基质,基于理性正义而表现出独特的烂漫式的童贞眼光,以及反思现代性的审美诉求。因此,他的系列故乡散文,往往将无可遏制的内心独白发展成感人至深的书写艺术和美学思考。 故乡是美的,美在明月中;故乡是美的,美在乡音里;故乡是美的,美在一草一木;故乡是美的,美在情感里。当别人不理解你对故乡的情感时,你就细细品味、独自享受吧,因为那时候,故乡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在长伟眼里,最初的乡愁和望乡的滋味,当然是被送别的目光点燃的。渐行渐远的是燃烧的乡愁,渐行渐近的是立体的思乡情结。拥有距离,距离让乡愁有了长度;拥有思念,思念让乡愁有了高度;拥有比较,比较让乡愁有了宽度。拥有乡愁,真苦涩,幸福的那种;怀着乡愁,真幸福,苦涩的那种。
把散文创作由故乡的具体层面,一步步推向思想与精神的广袤空间,把自己深深切入读者阅读领域,把思乡之切、望乡之念、回乡之情、入乡之趣,导入到怀乡之愁、报乡之门,这既是王长伟先生散文艺术的不凡功力和过人之处,也是《回望故乡》所要表达的和最有价值的要义所在,更是长伟先生关于故乡系列散文的审美领地,一如泰戈尔所言:“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衷心企盼王长伟先生有更多、更好、更美的大作问世!!!!
《智泉流韵》微信平台
(3) 投稿者除了文章正文以外,必须随邮件附上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张。投稿者专用邮箱1493061055@qq.com 。